二十五史彈詞輯註 卷第十

關燈
萬斤。

     縱奸黨,殺朝臣,剛明有欠。

     駐南坡,行幄裏,禍變相尋。

     君與相,可憐人,俱遭寇手。

     為惺惺,無遠慮,悞了前程。

     初,太師鐵木疊兒奸貪,平章蕭拜住、中丞楊朶兒隻劾罷之。

    仁宗崩,鐵木疊兒復相,殺拜住、朶兒隻,多譛毀先帝舊人。

    帝覺之,乃委平章拜住以心腹。

    鐵木疊兒卒,拜住獨相,禦史大夫鐵失等,以奸黨不自安。

    帝自上都還,駐蹕南坡,鐵失等殺拜住,弒帝於卧所。

    諸王立故太子眞金之孫,也孫鐵木耳,是為泰定帝。

     泰定主,討元兇,掃除奸黨。

     忽天災,受佛戒,買寶求珍。

     帝誅鐵失及其黨。

    ○泰定元年四月,烈風地震,平章事張珪上書,比年佛事愈繁,緻災愈速,宜罷功德使司。

    賈胡中買寳石、分珠、寸石,價值數萬,以經國有用之費,易不濟飢寒之物。

    廣東采珠勞擾,宜悉停罷。

     因避暑,上都宮,升遐去世。

     二宗姪,相遠離,國政誰尊。

     元明宗,和世?,僻居沙漠。

     弟文宗,圖帖睦,遠處江陵。

     帝崩於上都,文宗以其非所宜立,故不為立廟,諡止稱泰定帝。

    初,仁宗立武宗子和世?為周王,出鎮雲南。

    行次延安,武宗舊臣釐日、教化等謀曰:天下武宗之天下,王之出鎮,本非上意,由讒搆使然,請聞之朝廷,杜塞離間。

    遂與陝西丞相阿思罕、平章塔察兒,發關中兵,分道自潼關、河中府入。

    已而塔察兒背約,襲殺阿思罕、教化,和世?乃逃居漠北。

    英宗時鐵木疊兒固寵搆釁,告脫歡察兒等交通親王,於是遷武宗次子圖鐵睦爾於瓊州。

    泰定元年召還,封懷王,居江陵。

     燕帖木,迎文宗,入承大統。

     卻差人,和寧北,遠接明宗。

     行殿裏,喜相逢,歡歌飲宴。

     不明白,誰下手,骨肉分情。

     燕帖木,聞哭聲,忙收玉璽。

     把文宗,扶上馬,事恐難明。

     復寶位,賜金帛,情由顯露。

     身弒兄,妻弒嫂,顯得欺心。

     泰定卽崩,簽樞密院事燕帖木兒,以受恩武宗,欲立其二子,乃執臺省臣下獄,遣使迎懷王於江陵。

    泰定帝太子阿速吉八,卽位於上都,遣兵分討燕帖木兒。

    懷王至大都,以周王在漠北,欲虛位俟之,燕帖木兒不可,乃卽位,是為文宗,詔曰:謹俟大兄之至,以遂固讓之心。

    上都兵討燕帖木兒者,皆敗還。

    先是齊王月魯帖木兒等,聞懷王卽位,舉兵圍上都,諸大王臣出戰,屢敗勢蹙,奉寳璽出降,阿速吉八不知所終。

    遣使迎周王於漠北。

    王南還至和寧之北,遂卽位,是為明宗,立懷王為太子。

    行次旺忽察都,懷王入見。

    明宗暴卒,燕帖木兒聞哭聲,卽奔入帳中,取寳璽,扶文宗上馬南馳,復卽位,詔養燕帖木兒子為子,賜居第及貲產。

    ○皇後弘吉剌氏,殺明宗後八不沙。

     胡笳曲,甲辰君,空陳圖說。

     司徒香山言,陶弘景胡笳曲有負扆飛天曆終是甲辰君之語,暗合陛下生年紀號,實受命之符,乞付史舘,頒示中外。

     天鼓鳴,虹貫日,地震燕京。

     至順三年,天鼓鳴於東北,白虹並日出,長竟天,京師地震。

     尊國師,舉朝臣,郊迎匍伏。

     以西僧輦眞吃剌思為帝師,命朝臣一品以下鹹郊迎,大臣俯伏進觴。

     懷歹念,佛不佑,天喪其身。

     明宗子,號寧宗,纔方七歲。

     坐龍牀,一箇月,命夭難存。

     帝崩年二十九,明宗次子鄜王懿璘質斑立,年七嵗,是為寧宗,一月卒。

     燕帖木,弄威權,斃於溺血。

     元順帝,寍宗兄,即位稱尊。

     初,太祖取阿兒斯蘭國,封為郡王,明宗居沙漠,納其裔孫罕祿魯氏女,生妥懽帖睦爾。

    明宗後遇害,徙之髙麗,尋詔天下,言明宗在時,素謂非其子,移於廣西之靜江。

    寍宗崩,燕帖木兒請立文宗子燕帖古思,太後曰:吾子尚幼,妥懽帖睦爾年十三矣,且明宗長子當立。

    乃遣使迎之,至良鄉,燕帖木兒見具陳迎立意,妥懽帖睦爾幼,且畏之,一無所答,燕帖木兒疑之。

    又太史言其立,則天下亂,故至京久不得立。

    六月乃卽位,是為順帝。

    燕帖木兒荒淫日甚,體羸溺血死。

    ○宋德祐帝名?,度宗子也。

    鹹淳十年,度宗崩,以嘉國公卽位,時年四嵗,明年改元德祐。

    元世祖至元十三年,伯顏入臨安,以帝北去,降封瀛國公。

    及長,世祖配以公主。

    一日與内宴,酒酣立傍殿楹間,以手搔柱,世祖恍惚見龍爪攫拏狀。

    時有獻鋤剪者,世祖疑未許。

    公密知之,乃乞為僧,往吐蕃學佛法,因挈公主遁居沙漠,易名合尊,時至元二十五年,公年十八矣。

    閩人俞應則有詩記其事雲:趙宋第十六飛龍,元朝降封瀛國公;元君召公尚公主,時承賜宴明光宮;酒酣伸爪爬金柱,化為龍爪驚天容;侍臣獻謀將見除,公主泣淚沾酥胸;幸脫虎口走方外,易名合尊沙漠中。

    長子亦為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