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五史彈詞輯註 卷第十

關燈
海外諸番入貢。

     立渾儀,窮河源,又開海運。

     太史郭守敬創簡儀、仰儀及諸儀表,皆臻精妙,有古人所未及者。

    ○遣使窮河源,四閱月始抵其地。

    ○糧運仰給江南者,勞費無成。

    有海盜朱清、張瑄,備知海道曲折,乃造船六十艘,運糧四萬六千餘石,逾年始至。

     焚道書,括圃讖,禁習天文。

     詔參校道書,惟《道德經》為老子所著,餘皆後人偽撰,悉焚之。

    括天下私藏天文圖讖,有私匿及私習者罪之。

     錄聖裔,訪人才,似乎祟正。

     寵西僧,求術士,不算聰明。

     以宋衍聖公孔洙為國子祭酒。

    ○遣使訪求江南人才,趙孟適、葉李、趙孟頫等二十餘人,皆擢用之。

    賜西僧八思巴號大寳法王帝師。

    ○西僧楊璉眞加,侵盜官物,臺省請誅之,不聽。

    ○遣使詣江南,搜訪術藝之士,又詣馬八兒國,訪求方伎士。

     俊鷂子,美珍珠,宜乎不受。

     大酒罇,無縫衣,何苦勞心。

     回回孛可等獻大珠,邀價鈔數萬錠,帝曰:珠何為,當留此錢,以周貧者。

    造大樽,以木為質,銀内而金外,鏤為雲龍,髙一丈七寸。

    命尚衣局織無縫衣。

     擊日本,十萬師,委埋魚腹。

     大發兵擊日本,至平壼島,遇颶風敗舟,諸將各擇堅艦乘之遁去,棄士卒十餘萬於島,日本襲殺殆盡,還者才三人。

     發會稽,諸陵骨,遺恨冬青。

     以楊璉眞加,總攝江南釋教。

    眞加利宋攅宮金玉,發諸陵在紹興者,裒諸陵骨為浮屠。

    會稽人唐珏痛憤,以他骨易之,移宋故宮冬靑樹植其上以識。

     立國來,殺生靈,幾乎千萬。

     屍骸山,膏血海,劫數驚人。

     創大都,詢興亡,紅蟲滿匣。

     統中華,十六載,八十而崩。

     帝問劉秉忠曰:今之定都,惟大都、上都耳,何處最佳?對曰:上都國祚短,民風淳;大都國祚長,民風淫。

    遂定都燕京。

    秉忠築京城,掘地得一石匣,内有紅頭蟲數萬,帝問曰:何祥?對曰:異時代國家者此也。

    其後劉福通等兵起,以紅巾為號,是其應也。

    至元三十一年,帝崩,壽八十,皇孫鐵木耳立,是為成宗。

    ○上都,卽開平衛。

    大都,今順天府。

     元成宗,脩祖業,垂拱而治。

     十三年,行的事,間雜昏明。

     葡萄酒,門攤錢,罷之為美。

     罷太原平陽路釀進葡萄酒,以葡萄園還民。

    ○初,阿裡海牙下湖廣,罷宋夏稅,改科門攤。

    至是宣慰張國紀復請科夏稅,與門攤併征,湖湘重罹其害。

    禦史臺以為言,詔趣罷之。

     馬牛羊,鷹共犬,取索何勤。

     末年來,多寢疾,政由宮閫。

     吝工費,縮渠河,漂沒人民。

     詔民間馬、牛、羊,百取其一,羊不滿百亦取之。

    詔遼陽省進海東靑鶻,二十四驛,每驛給牛六頭,使者食米五石,鷹食羊五口。

    又狗遞十二驛,每戶給鈔十錠。

    開鐵幡竿渠,郭守敬曰:山水暴下,必大為渠堰,廣七十步乃可。

    執政吝於工費,縮其廣三之一。

    明年大雨,渠不能容,漂沒人畜廬帳。

    ○帝在位十三年崩,兄子懷寍王海山立,故太子眞金之孫,荅剌麻八剌之子也,是為武宗。

    ○史臣曰:帝承世祖太平之業,垂拱而治,可謂善於守成。

    而末年連嵗寢疾,政由宮壼大臣,其不至廢墜者,以去世祖未遠,成憲具在故也。

     元武宗,兄之子,繼登其位。

     以同胞,弟為子,頗礙天倫。

     僧翰苑,宦中書,仕途太濫。

     立母弟愛育黎拔力八逹為太子,以西僧教瓦斑為翰林學士,加宦者李邦寍大司徒,兼左丞相,故宋小黃門也。

     江浙饑,眞定水,災異頻仍。

     至大元年,兩浙饑死者甚眾,江淮民採草根樹皮為食。

    濟寍、眞定大水。

    ○帝崩,太子立,是為仁宗。

     元仁宗,守文主,聰明恭儉。

     選明經,立科舉,所寶惟賢。

     史臣曰:帝聰明恭儉,通達儒術,孜孜為治,一遵世祖成法。

    ○親定國子生額為三百人,通一經者以次補伴讀。

    初,詔行科舉,詹事院臣啓金州獻瑟瑟洞,請遣使採之。

    帝曰:所寳惟賢,瑟瑟何用,後若此者勿復聞。

     重國本,禁諸王,農時出獵。

     尊宋儒,廣從祀,建閣崇文。

     立子碩德八剌為太子,禁方春畋獵。

    建崇文閣於國子監,以周、程、張、朱、邵雍、司馬光、張栻、呂祖謙、許衡,並從祀孔子廟庭。

    ○帝崩,太子立,是為英宗。

     元英宗,行孝道,焚香請代。

     納直諫,停罷了,元夕張燈。

     帝性孝,仁宗不豫,焚香告天,願以身代。

    ○帝欲以元夕張燈禁中,尚書張養浩諫,卽罷之,賜金帛以旌其直。

     恤孔裔,免民租,仁慈切念。

     寫經文,作佛事,禍福迷心。

     敕有司卹孔子子孫貧乏者,免河間、河南、陝西十二郡民租之半。

    ○敕寫金字藏經,建西山佛寺,作佛像,冶銅五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