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五史彈詞輯註 卷第九
關燈
小
中
大
東惠州府。
?昰昺,軟????,弟兄三個。
人心離,天命去,閩廣飄零。
帝崩,眾以昰長當立,似道主嫡乃立?,年四嵗,是為德祐帝。
立二年,元伯顔入臨安,以?北去,元降封瀛國公。
時昰開府福州,乃即位,是為端宗。
元兵逼,航海走潮州,次惠州,奉表降元,尋殂,弟昺立。
錢塘潮,偏生的,三日不至。
兩大星,中天鬬,南者先沉。
元軍分駐江沙上,杭人方幸之,潮汐三日不至。
○德祐二年,有星鬬於中天,一星隕。
李潭州,守孤城,合門受刃。
徐太學,同男女,焚死梯雲。
元破潭州,知州事李芾,命帳下盡殺其家人,芾亦引頸受刃。
○行省籍三學諸生赴北,太學生徐應儦(犭麃biāo),與其二男一女,登梯雲樓自焚死。
元伯顏,下江南,山川席捲。
半逃城,半獻冊,趙氏無人。
李庭芝,張世傑,鐵心不改。
臨安陷,太皇太後手詔諭庭芝使降,不答。
元主以詔招之,庭芝焚詔斬使,後為元將所執,憤罵被殺。
張世傑奉帝駐厓山,帝崩,世傑墮海死。
陳文龍,謝枋得,義骨芳馨。
元入興化軍,知軍事陳文龍不食死。
○元冦江東,知信州謝枋得與戰兵敗,奔建寧山中,後執至燕,不食而死。
陸秀夫,義不辱,負君投海。
元軍至厓山,丞相陸秀夫知不可為,啟帝曰:國事至此,太皇太後辱已甚,陛下不可再辱。
遂抱帝投海中,宋亡。
文天祥,歌正氣,柴市成仁。
元執少保文天祥至燕,不屈囚之,後乃殺於都城之柴市。
居獄時作正氣歌,臨死自為贊曰:孔曰成仁,孟曰取義,唯其義盡,所以仁至,讀聖賢書,所學何事,而今而後,庶幾無愧。
三百載,宋朝君,一十八帝。
夏遼金,將世界,碎扯零分。
一汴國,二杭州,三閩四廣。
被金兀,欺負殺,稱子稱臣。
遼國主,姓耶律,契丹胡種。
阿保機,大唐末,建國黃龍。
取渤海,占中原,威行河朔。
西流沙,北大漠,萬裡鹹賓。
統諸國,自稱尊,天皇聖祖。
子人皇,妻地後,大度寬仁。
五代之際,夷狄以名見中國者十七八,契丹最盛。
或曰與庫莫奚同類而異種,或曰鮮卑遺種。
其部族之大者有八,阿保機不知何部人。
其居在潢水之南,黃龍之北,以所居橫帳地名為姓,曰世裡,譯曰耶律。
阿保機雄勇,以兵擊滅七部,東北諸夷多畏服之。
攻渤海,拔扶餘城。
梁龍德元年冦幽州,拔涿州。
貞明二年稱帝,更名億,是為太祖,國人謂之天皇。
王長子突欲號人皇,王妻述律氏為地皇後。
後唐同光四年卒。
史臣曰:太祖建國,東自海,西至流沙,北絶大漠,信威南裡。
弟剌葛安端謀反,貸其死而復用之,有人君之度焉。
○次子德光立,是為太宗。
○黃龍府,在遼東開元衛北。
遼太宗,名德光,平欺石晉。
占中原,稱皇帝,氣象崢嶸。
晉天福元年,德光將兵救石敬塘,大敗唐兵,立敬塘為晉帝,冊曰:予視爾猶子,爾視予猶父。
晉割燕雲十六州以賂之,改國號遼。
漢天福十二年滅晉,被中國冠服以視朝。
打草穀,盜繁興,思還故土。
殺狐林,鹽載了,也算南征。
契丹在大梁,縱兵四出摽掠,謂之打草穀,遠近怨嗟。
漢髙祖起太原,所在州鎮,多殺契丹守將歸漢。
德光乃北歸曰:吾在上國以射獵為樂,至此令人悒悒,今得歸死無恨矣。
至殺狐林而卒,國人破其腹,實之以鹽,載而北。
趙延壽,入恆州,權知國事。
遼世宗,鎖小醜,自立為尊。
囚祖母,木葉山,輕賢傲士。
貪酒色,諸部叛,無暇南侵。
任麻荅,守鎮州,恣為酷虐。
德光以恒州為中京,命趙延壽留守,延壽自稱權知南朝軍國事。
德光卒,兄突欲之子兀欲,召延壽飲,兀欲妻延壽以為妹。
酒數行,謂延壽曰:妹自上國來,當一見之。
延壽與俱入,兀欲鎖之,遂宣德光遺制即位,更名阮,是為世宗。
祖母述律太後聞之怒,發兵拒之,兵敗,兀欲遂幽太後於木葉山。
兀欲荒於酒色,輕慢諸酋,國人不附,諸部數叛,故數年之間,無暇南冦。
命麻荅守鎮州,麻荅性酷虐,多掠中國人剝面抉目而殺之。
馬不嘶,星月蝕,諸部睽擕。
燕述軋,起謀心,弒君奪位。
遼穆宗,名述律,討罪除兇。
契丹入冦,常以馬嘶為候。
其攻邢州,馬不甚嘶鳴。
又月蝕,虜眾皆懼。
後復謀入冦,諸部皆不欲,兀欲強之。
周廣順元年,燕王述軋作亂,殺兀欲而自立。
諸部奉德光子述律攻殺之,述律立,更名璟,是為穆宗。
喪瀛莫,與周家,睡王當國。
獵禽多,貪飲宴,遇弒庖人。
周世宗伐契丹,取瀛莫州。
述律耽酒嗜殺,國人怨之。
每酣飲,自夜至旦,晝則常睡,國人謂之睡王。
宋開寳二年,畋於懷州,獲熊歡飲,庖人辛古殺之。
世宗次子賢立,是為景宗。
遼景宗,嬰風疾,中宮決事。
任休哥,為于越,攻戰如神。
賢嬰風疾,國事皆後蕭氏決之。
以耶律休哥為于越,契丹至貴之職也。
休哥智略宏遠,料敵如神。
援北漢,歸使人,南朝通好。
宋擊北漢,契丹救之,北漢使先被拘者,皆禮而遣之,亦遣使通好於宋。
高梁河,大得采,結怨於心。
宋太宗伐契丹,與耶律休哥戰於髙梁河,宋兵大敗,契丹追之,僅得脫。
凡行在服禦寳器,盡為所奪,從行宮嬪皆陷沒。
自是契丹之好遂絶。
○太宗太平興國七年卒,子隆緖立,是為聖宗。
遼聖宗,十二載,權歸母後。
復國號曰大契丹,母蕭太後專國事。
下高麗,戰河北,與宋和平。
髙麗康肇,弒其主誦而立誦兄詢,契丹伐之誅肇,進攻開京,詢出奔,契丹焚其宮室府庫俱盡。
○大舉侵宋,眞宗自將禦之,次澶州,請盟而還,自是聘問不絶。
舉才行,察貪殘,設科取士。
減奢華,卻女樂,富國強兵。
所可惜,凱風譏,中冓難道。
韓德讓,賜國姓,陪葬慈陵。
史臣曰:聖宗親禦甲胄,一舉而復燕雲,再舉而躪河朔,不亦偉歟。
踐祚四十九年,舉才行,察貪殘,抑奢僭,卻髙麗女樂之歸。
○統和六年,始詔開貢舉。
○蕭太後與韓德讓通,專擅國政,賜姓耶律氏封王。
蕭氏死,未幾德讓亦死,賜地陪葬陵旁。
○仁宗天聖九年卒,子宗眞立,是為興宗。
遼興宗,違父命,特尊其母。
正宮中,齊天後,做了寃魂。
蕭耨斤,被幽囚,五年迎復。
宗眞,宮人蕭耨斤所生,齊天後蕭氏養為子。
隆緖疾革,謂宗眞曰:後事我四十年,以其無子,命汝為嗣,汝母子切勿殺之。
及宗眞立,耨斤自為太後,遷齊天後於上京。
明年,遣人弒之。
耨斤陰欲立少子重元,重元白之宗眞,遂幽其母於慶州,五年乃迎還。
○上京,在遼東。
求關南,增歲幣,南北停兵。
求關南地於宋,嵗增銀絹各十萬,通好如故。
性佻?,變衣冠,混身樂隊。
入秋山,因宴飲,猝疾而薨。
宗眞性佻?,嘗因夜宴,自入樂隊,又數變服入酒肆寺觀。
仁宗至和二年,入秋山有疾卒,子洪基立,是為道宗,復國號曰遼。
遼道宗,瞻宋主,禦容驚拜。
洪基來求禦容,及瞻視驚肅,再拜曰:我若生中國,不過與之執鞭持蓋,一都虞侯耳。
叔重元,犯帷殿,骨肉兵爭。
洪基寵其叔重元,重元陰懷異圖。
會洪基出畋,重元以弩手軍犯帷殿,兵敗自殺。
重浮屠,歲齋僧,三十六萬。
信奸臣,殺妻子,不算聰明。
傳寶位,與其孫,是為天祚。
史臣曰:道宗一嵗而飯僧三十六萬,一日而祝髮三千,徒勤小惠,蔑計大本。
○後蕭氏姿容冠絶,工詩。
樞密使耶律乙辛專政,忌後明敏,誣後與伶官私通賜死。
又構廢太子濬,遣人殺之。
徽宗建中靖國元年,洪基卒,孫延禧立,是為天祚帝。
阿骨打,行跋扈,弄起刀兵。
女眞阿骨打叛,遣兵伐之,阿骨打逆戰,大敗遼兵。
信讒口,殺其妃,及其愛子。
樂遊畋,失政事,散了親臣。
天祚子晉王,文妃蕭氏所生,積有人望,次秦王,次許王。
女眞興兵,境内郡縣所失幾半,而天祚好畋獵,怠於政事,忠臣多被疎斥。
文妃作歌諷諫,天祚啣之。
樞密使蕭奉先,秦、許王舅也,以國人屬意晉王,恐秦王不得立,誣文妃與都統耶律餘覩等謀立晉王,天祚遂賜妃死。
餘覩叛,降金,引金兵下澤州。
奉先曰:餘覩來欲立晉王耳,若不惜一子誅之,可不戰而退。
天祚遂殺晉王。
遺玉璽,走夾山,家亡國破。
應州城,風雪裏,束手遭擒。
金兵逼,天祚走雲中,遺傳國璽於桑乾河,遂輕騎入夾山奔黨項,途次絶糧,從者囓冰雪以濟飢。
至應州,金將獲之以歸。
蕭特烈,李處溫,連扶二主。
可憐人,支不住,土裂中崩。
天祚之走雲中,燕京留守李處溫,以興宗孫淳稱帝。
尋卒,妻蕭氏稱制。
處溫欲挾蕭氏納土於金,己為内應,事覺伏誅,蕭氏後為天祚所殺。
都統蕭特立立天祚次子梁王雅裡,未幾,卒。
復立聖宗孫??烈,復皆為亂兵所殺,遼亡。
西遼主,名大石,虎思創國。
號德宗,圖興復,十載因循。
徽宗宣和七年,金滅遼,大石乃稱帝於起兒漫,是為西遼德宗。
欽宗靖康二年,建都城於虎思幹耳朵,髙宗紹興六年卒,子夷列幼,母蕭氏權國稱制,號感天後。
感天後,輔皇儲,六年翻掌。
至仁宗,傳乃弟,穢德彰聞。
承天後,普速完,疑夫行弑。
斡裡剌,誅惡婦,策立儲君。
直魯古,號天禧,三十四載。
乃蠻王,屈出律,併滅除根。
紹興十二年,後卒,夷列立,是為仁宗,二十四年卒。
子幼,其妹普速完權國事,自號承天太後,與其夫蕭朶魯不之弟樸古隻沙裡通,出朶魯不為東平王而殺之。
孝宗乾道四年,朶魯不之父斡裡剌殺普速完及樸古隻沙裡,迎立夷列次子直魯古,改元天禧。
寧宗嘉泰元年,直魯古出獵,乃蠻王屈出律伏兵擒之,而據其位,尊直魯古為太上皇,尋卒,西遼亡,遼祀始絶。
○乃蠻部,在漢北斡難河之東。
大金國,生女眞,完顏姓氏。
阿骨打,叛遼主,虎視乾坤。
稱太祖,展雄謨,算無遺策。
混同江,鞭指處,兵不留停。
女眞之先,居古肅愼地,元魏時號勿吉,隋時號靺鞨,唐初有黑水、粟末兩部。
後粟末強盛,號渤海國,役屬黑水部。
渤海旣滅,黑水民在南者,繫籍於契丹,號熟女眞。
在北者不籍於契丹,號女眞,後避遼興宗諱,改曰女直。
宋神宗熙寍七年,遼五國蒲聶部節度使拔乙門叛,女眞烏古迺襲擒以獻,遼以為女眞部節度使。
卒,子劾裡缽嗣,基業始大。
哲宗元祐七年卒,有二子,長烏雅束,次阿骨打。
徽宗政和三年,阿骨打自稱都勃極烈,華
?昰昺,軟????,弟兄三個。
人心離,天命去,閩廣飄零。
帝崩,眾以昰長當立,似道主嫡乃立?,年四嵗,是為德祐帝。
立二年,元伯顔入臨安,以?北去,元降封瀛國公。
時昰開府福州,乃即位,是為端宗。
元兵逼,航海走潮州,次惠州,奉表降元,尋殂,弟昺立。
錢塘潮,偏生的,三日不至。
兩大星,中天鬬,南者先沉。
元軍分駐江沙上,杭人方幸之,潮汐三日不至。
○德祐二年,有星鬬於中天,一星隕。
李潭州,守孤城,合門受刃。
徐太學,同男女,焚死梯雲。
元破潭州,知州事李芾,命帳下盡殺其家人,芾亦引頸受刃。
○行省籍三學諸生赴北,太學生徐應儦(犭麃biāo),與其二男一女,登梯雲樓自焚死。
元伯顏,下江南,山川席捲。
半逃城,半獻冊,趙氏無人。
李庭芝,張世傑,鐵心不改。
臨安陷,太皇太後手詔諭庭芝使降,不答。
元主以詔招之,庭芝焚詔斬使,後為元將所執,憤罵被殺。
張世傑奉帝駐厓山,帝崩,世傑墮海死。
陳文龍,謝枋得,義骨芳馨。
元入興化軍,知軍事陳文龍不食死。
○元冦江東,知信州謝枋得與戰兵敗,奔建寧山中,後執至燕,不食而死。
陸秀夫,義不辱,負君投海。
元軍至厓山,丞相陸秀夫知不可為,啟帝曰:國事至此,太皇太後辱已甚,陛下不可再辱。
遂抱帝投海中,宋亡。
文天祥,歌正氣,柴市成仁。
元執少保文天祥至燕,不屈囚之,後乃殺於都城之柴市。
居獄時作正氣歌,臨死自為贊曰:孔曰成仁,孟曰取義,唯其義盡,所以仁至,讀聖賢書,所學何事,而今而後,庶幾無愧。
三百載,宋朝君,一十八帝。
夏遼金,將世界,碎扯零分。
一汴國,二杭州,三閩四廣。
被金兀,欺負殺,稱子稱臣。
遼國主,姓耶律,契丹胡種。
阿保機,大唐末,建國黃龍。
取渤海,占中原,威行河朔。
西流沙,北大漠,萬裡鹹賓。
統諸國,自稱尊,天皇聖祖。
子人皇,妻地後,大度寬仁。
五代之際,夷狄以名見中國者十七八,契丹最盛。
或曰與庫莫奚同類而異種,或曰鮮卑遺種。
其部族之大者有八,阿保機不知何部人。
其居在潢水之南,黃龍之北,以所居橫帳地名為姓,曰世裡,譯曰耶律。
阿保機雄勇,以兵擊滅七部,東北諸夷多畏服之。
攻渤海,拔扶餘城。
梁龍德元年冦幽州,拔涿州。
貞明二年稱帝,更名億,是為太祖,國人謂之天皇。
王長子突欲號人皇,王妻述律氏為地皇後。
後唐同光四年卒。
史臣曰:太祖建國,東自海,西至流沙,北絶大漠,信威南裡。
弟剌葛安端謀反,貸其死而復用之,有人君之度焉。
○次子德光立,是為太宗。
○黃龍府,在遼東開元衛北。
遼太宗,名德光,平欺石晉。
占中原,稱皇帝,氣象崢嶸。
晉天福元年,德光將兵救石敬塘,大敗唐兵,立敬塘為晉帝,冊曰:予視爾猶子,爾視予猶父。
晉割燕雲十六州以賂之,改國號遼。
漢天福十二年滅晉,被中國冠服以視朝。
打草穀,盜繁興,思還故土。
殺狐林,鹽載了,也算南征。
契丹在大梁,縱兵四出摽掠,謂之打草穀,遠近怨嗟。
漢髙祖起太原,所在州鎮,多殺契丹守將歸漢。
德光乃北歸曰:吾在上國以射獵為樂,至此令人悒悒,今得歸死無恨矣。
至殺狐林而卒,國人破其腹,實之以鹽,載而北。
趙延壽,入恆州,權知國事。
遼世宗,鎖小醜,自立為尊。
囚祖母,木葉山,輕賢傲士。
貪酒色,諸部叛,無暇南侵。
任麻荅,守鎮州,恣為酷虐。
德光以恒州為中京,命趙延壽留守,延壽自稱權知南朝軍國事。
德光卒,兄突欲之子兀欲,召延壽飲,兀欲妻延壽以為妹。
酒數行,謂延壽曰:妹自上國來,當一見之。
延壽與俱入,兀欲鎖之,遂宣德光遺制即位,更名阮,是為世宗。
祖母述律太後聞之怒,發兵拒之,兵敗,兀欲遂幽太後於木葉山。
兀欲荒於酒色,輕慢諸酋,國人不附,諸部數叛,故數年之間,無暇南冦。
命麻荅守鎮州,麻荅性酷虐,多掠中國人剝面抉目而殺之。
馬不嘶,星月蝕,諸部睽擕。
燕述軋,起謀心,弒君奪位。
遼穆宗,名述律,討罪除兇。
契丹入冦,常以馬嘶為候。
其攻邢州,馬不甚嘶鳴。
又月蝕,虜眾皆懼。
後復謀入冦,諸部皆不欲,兀欲強之。
周廣順元年,燕王述軋作亂,殺兀欲而自立。
諸部奉德光子述律攻殺之,述律立,更名璟,是為穆宗。
喪瀛莫,與周家,睡王當國。
獵禽多,貪飲宴,遇弒庖人。
周世宗伐契丹,取瀛莫州。
述律耽酒嗜殺,國人怨之。
每酣飲,自夜至旦,晝則常睡,國人謂之睡王。
宋開寳二年,畋於懷州,獲熊歡飲,庖人辛古殺之。
世宗次子賢立,是為景宗。
遼景宗,嬰風疾,中宮決事。
任休哥,為于越,攻戰如神。
賢嬰風疾,國事皆後蕭氏決之。
以耶律休哥為于越,契丹至貴之職也。
休哥智略宏遠,料敵如神。
援北漢,歸使人,南朝通好。
宋擊北漢,契丹救之,北漢使先被拘者,皆禮而遣之,亦遣使通好於宋。
高梁河,大得采,結怨於心。
宋太宗伐契丹,與耶律休哥戰於髙梁河,宋兵大敗,契丹追之,僅得脫。
凡行在服禦寳器,盡為所奪,從行宮嬪皆陷沒。
自是契丹之好遂絶。
○太宗太平興國七年卒,子隆緖立,是為聖宗。
遼聖宗,十二載,權歸母後。
復國號曰大契丹,母蕭太後專國事。
下高麗,戰河北,與宋和平。
髙麗康肇,弒其主誦而立誦兄詢,契丹伐之誅肇,進攻開京,詢出奔,契丹焚其宮室府庫俱盡。
○大舉侵宋,眞宗自將禦之,次澶州,請盟而還,自是聘問不絶。
舉才行,察貪殘,設科取士。
減奢華,卻女樂,富國強兵。
所可惜,凱風譏,中冓難道。
韓德讓,賜國姓,陪葬慈陵。
史臣曰:聖宗親禦甲胄,一舉而復燕雲,再舉而躪河朔,不亦偉歟。
踐祚四十九年,舉才行,察貪殘,抑奢僭,卻髙麗女樂之歸。
○統和六年,始詔開貢舉。
○蕭太後與韓德讓通,專擅國政,賜姓耶律氏封王。
蕭氏死,未幾德讓亦死,賜地陪葬陵旁。
○仁宗天聖九年卒,子宗眞立,是為興宗。
遼興宗,違父命,特尊其母。
正宮中,齊天後,做了寃魂。
蕭耨斤,被幽囚,五年迎復。
宗眞,宮人蕭耨斤所生,齊天後蕭氏養為子。
隆緖疾革,謂宗眞曰:後事我四十年,以其無子,命汝為嗣,汝母子切勿殺之。
及宗眞立,耨斤自為太後,遷齊天後於上京。
明年,遣人弒之。
耨斤陰欲立少子重元,重元白之宗眞,遂幽其母於慶州,五年乃迎還。
○上京,在遼東。
求關南,增歲幣,南北停兵。
求關南地於宋,嵗增銀絹各十萬,通好如故。
性佻?,變衣冠,混身樂隊。
入秋山,因宴飲,猝疾而薨。
宗眞性佻?,嘗因夜宴,自入樂隊,又數變服入酒肆寺觀。
仁宗至和二年,入秋山有疾卒,子洪基立,是為道宗,復國號曰遼。
遼道宗,瞻宋主,禦容驚拜。
洪基來求禦容,及瞻視驚肅,再拜曰:我若生中國,不過與之執鞭持蓋,一都虞侯耳。
叔重元,犯帷殿,骨肉兵爭。
洪基寵其叔重元,重元陰懷異圖。
會洪基出畋,重元以弩手軍犯帷殿,兵敗自殺。
重浮屠,歲齋僧,三十六萬。
信奸臣,殺妻子,不算聰明。
傳寶位,與其孫,是為天祚。
史臣曰:道宗一嵗而飯僧三十六萬,一日而祝髮三千,徒勤小惠,蔑計大本。
○後蕭氏姿容冠絶,工詩。
樞密使耶律乙辛專政,忌後明敏,誣後與伶官私通賜死。
又構廢太子濬,遣人殺之。
徽宗建中靖國元年,洪基卒,孫延禧立,是為天祚帝。
阿骨打,行跋扈,弄起刀兵。
女眞阿骨打叛,遣兵伐之,阿骨打逆戰,大敗遼兵。
信讒口,殺其妃,及其愛子。
樂遊畋,失政事,散了親臣。
天祚子晉王,文妃蕭氏所生,積有人望,次秦王,次許王。
女眞興兵,境内郡縣所失幾半,而天祚好畋獵,怠於政事,忠臣多被疎斥。
文妃作歌諷諫,天祚啣之。
樞密使蕭奉先,秦、許王舅也,以國人屬意晉王,恐秦王不得立,誣文妃與都統耶律餘覩等謀立晉王,天祚遂賜妃死。
餘覩叛,降金,引金兵下澤州。
奉先曰:餘覩來欲立晉王耳,若不惜一子誅之,可不戰而退。
天祚遂殺晉王。
遺玉璽,走夾山,家亡國破。
應州城,風雪裏,束手遭擒。
金兵逼,天祚走雲中,遺傳國璽於桑乾河,遂輕騎入夾山奔黨項,途次絶糧,從者囓冰雪以濟飢。
至應州,金將獲之以歸。
蕭特烈,李處溫,連扶二主。
可憐人,支不住,土裂中崩。
天祚之走雲中,燕京留守李處溫,以興宗孫淳稱帝。
尋卒,妻蕭氏稱制。
處溫欲挾蕭氏納土於金,己為内應,事覺伏誅,蕭氏後為天祚所殺。
都統蕭特立立天祚次子梁王雅裡,未幾,卒。
復立聖宗孫??烈,復皆為亂兵所殺,遼亡。
西遼主,名大石,虎思創國。
號德宗,圖興復,十載因循。
徽宗宣和七年,金滅遼,大石乃稱帝於起兒漫,是為西遼德宗。
欽宗靖康二年,建都城於虎思幹耳朵,髙宗紹興六年卒,子夷列幼,母蕭氏權國稱制,號感天後。
感天後,輔皇儲,六年翻掌。
至仁宗,傳乃弟,穢德彰聞。
承天後,普速完,疑夫行弑。
斡裡剌,誅惡婦,策立儲君。
直魯古,號天禧,三十四載。
乃蠻王,屈出律,併滅除根。
紹興十二年,後卒,夷列立,是為仁宗,二十四年卒。
子幼,其妹普速完權國事,自號承天太後,與其夫蕭朶魯不之弟樸古隻沙裡通,出朶魯不為東平王而殺之。
孝宗乾道四年,朶魯不之父斡裡剌殺普速完及樸古隻沙裡,迎立夷列次子直魯古,改元天禧。
寧宗嘉泰元年,直魯古出獵,乃蠻王屈出律伏兵擒之,而據其位,尊直魯古為太上皇,尋卒,西遼亡,遼祀始絶。
○乃蠻部,在漢北斡難河之東。
大金國,生女眞,完顏姓氏。
阿骨打,叛遼主,虎視乾坤。
稱太祖,展雄謨,算無遺策。
混同江,鞭指處,兵不留停。
女眞之先,居古肅愼地,元魏時號勿吉,隋時號靺鞨,唐初有黑水、粟末兩部。
後粟末強盛,號渤海國,役屬黑水部。
渤海旣滅,黑水民在南者,繫籍於契丹,號熟女眞。
在北者不籍於契丹,號女眞,後避遼興宗諱,改曰女直。
宋神宗熙寍七年,遼五國蒲聶部節度使拔乙門叛,女眞烏古迺襲擒以獻,遼以為女眞部節度使。
卒,子劾裡缽嗣,基業始大。
哲宗元祐七年卒,有二子,長烏雅束,次阿骨打。
徽宗政和三年,阿骨打自稱都勃極烈,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