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五史彈詞輯註 卷第九
關燈
小
中
大
言官長也。
四年,叛遼,遼伐之,阿骨打迎戰於混同江,遼將士多死。
五年,阿骨打稱帝,更名旻,國號金,是為太祖。
攻遼黃龍府,次混同江,無舟以渡,乘馬徑涉,曰:視吾鞭所指而行。
諸軍隨之,遂克黃龍府。
宣和五年卒,弟吳乞買立,更名晟,是為金太宗。
金太宗,吳乞買,滅遼擒宋。
捨所生,立世嫡,不背其兄。
宣和七年滅遼,欽宗靖康二年侵宋,執二帝北去,髙宗紹興五年卒。
兄之孫亶立,是為熙宗。
熙宗亶,厭言兵,通和宋國。
歸徽宗及鄭後、邢後之喪,并歸韋太後,和好成。
邢,髙宗後。
韋,髙宗母。
過中年,貪醉酒,手刃朝臣。
殺其後,亂宗門,人懷危懼。
海陵王,行篡弑,大展燕京。
恣淫佚,滿門親,行同犬彘。
後裴滿氏幹政,亶為所制,心不能平,縱酒自遣,酗怒至於刄侍臣九人。
又以事杖平章乘德,右丞相唐括辨,二人怨望,謀廢立,以告平章完顔亮。
亮,太祖長子宗幹之子,自以長房孫當立,因問辨曰:若舉大事,誰可立者。
辨曰:胙王常勝乎。
亮由是忌常勝,搆於亶而殺之。
亶積怨於裴滿後,亦殺之,而召常勝妃入宮繼之。
紹興十九年,亮弒亶自立,徙都燕京,後世宗追貶為海陵王。
亮納其叔母阿懶及宗婦於宮,召葛王烏祿妻烏林答氏於濟南,未至自殺,復納其從姊妹什古等。
什古等皆有夫,亮無所忌恥,皆召與私。
滅宗人,殺親母,舉眾南征。
擬策馬,在吳山,高峯第一。
遇允文,瓜洲渡,戰艦犂沈。
龜山寺,眾番酋,同心一怒。
箭先來,刀接應,再贈麻繩。
妻共子,砍成堆,屍橫血泊。
一家兒,都做了,怨魄強魂。
亮忌太宗子孫盛強,殺七十餘人,又殺粘沒喝子孫三十餘人,諸宗室五十餘人,弒嫡母徒單氏,遂侵宋至瓜州。
虞允文大敗之於采石,以海鰌船衝敵舟皆平沈。
亮兵敗,趨揚州,居於龜山寺,召諸將約以三日濟江,否則盡殺之。
軍士益懼,欲亡歸,且聞烏祿卽位於遼陽,都統制耶律元宜等,遂以衆薄亮營,亮中箭仆地,納合斡魯補刄之,手足猶動,遂縊殺之,并其妃嬪。
元宜使人殺太子光英於汴。
○采石,卽牛渚圻,在江南太平府。
金世宗,仁且孝,遼陽即位。
賢其妻,能守節,不立中宮。
初,亮發汴京曷蘇舘,猛安福壽等在道亡歸,從者至二萬餘。
時東京留守烏祿,太祖之孫,性仁孝,眾心歸之。
亮常遣人圖淮北諸王,烏祿聞而憂懼。
適福壽等以軍入東京,乃共殺副留守,烏祿遂卽位,更名雍,是為世宗。
是嵗紹興三十一年也。
以夫人烏林答氏守節而死,終身不立後。
○曷蘇舘,女眞别郡名。
猛安,華言千夫長。
東京,即遼陽。
排異端,尚文儒,與民休息。
崇節儉,戒服飾,勿用黃金。
斷死囚,十七人,幾乎刑措。
世稱呼,小堯舜,有道仁君。
金祖謂侍臣曰:朕於佛法尤所未信,梁武帝為同泰寺奴,遼道宗以民戶賜僧,其惑深矣。
有近侍進言罷科舉者,金主問張浩曰:自古帝王有不用文字者乎?浩曰:秦始皇。
金主顧近侍曰:豈可使我為秦始皇。
卽位五年,南北講和,與民休息。
雅尙儉素,命宮中之飾勿用黃金。
刑部斷死罪,嵗或十七人,國人稱小堯舜。
孝宗淳熙十六年卒,孫璟立,是為章宗。
金章宗,承祖蔭,昇平未久。
李元妃,持國政,疎遠宗親。
李妃得幸,自嫌寒門,欲藉外庭為重,數稱參知政事胥持國,金主信任之。
持國柔佞,與妃表裏擅政。
金主無子,疏忌宗室,以世宗第七子衛王永濟柔弱愛之。
寍宗嘉定元年卒,李妃立永濟,是為衛紹王。
元太祖,斡難河,稱尊建號。
衞紹王,無計策,不敢支撐。
胡沙虎,弒其君,自稱監國。
金宣宗,受策立,國勢将傾。
蒙古鐵木眞稱帝,侵掠金邊境,西北諸州皆降,金主遣使求和不許。
○寍宗嘉定六年,副元帥紇石烈胡沙虎作亂,以兵入宮,自稱監國,逼金主出居衛邸弒之,迎立章宗庶長兄昇王珣,是為宣宗。
宋來伐,夏來侵,元兵得志。
把中原,都棄了,無地安身。
嘉定十年,詔伐金。
○夏,侵金保安、慶陽,自是搆難十年,乃復修好。
○蒙古分兵攻,拔河北、河東諸州郡,金主徙都汴。
十六年卒,子守緖立,是為哀宗。
金哀宗,亂亡世,十年天子。
汴京城,瘟疫起,死盡生靈。
汴京大疫凡五十日,諸門出柩九十餘萬,貧不能葬者,不在是數。
崔立亂,執後妃,送降蒙古。
速不臺,殺二王,解發和林。
金主棄汴奔河北,汴京西面元帥崔立作亂,以城降蒙古,送後妃及梁王、荊王赴青城,蒙古速不臺殺二王而送後妃等於和林。
殺廏馬,犒軍卒,明知喪敗。
把虛名,傳禪與,元帥承麟。
死社稷,禮之常,可憐天命。
幽蘭軒,一炬火,送了殘生。
金主走蔡州,蒙古圍之急,乃殺廏馬以犒將士,謂左右曰:我為人主十年,自知無大過,所恨祖宗傳祚至我而絶,與古荒暴之君,等為亡國耳。
理宗端平元年正月,傳位與東面元帥承麟。
宋孟珙以蒙古兵入蔡州,金主命近侍曰:死便火我。
遂自經於幽蘭軒。
承麟亦為亂兵所殺,金亡。
夏國主,李曩霄,依遼附宋。
據西京,稱兀卒,吾祖傳名。
唐末夏州節度使李思恭卒,七傳至李繼捧。
宋太宗太平興國七年入朝獻銀、夏、綏、宥四州,其族弟繼遷叛,走地斤澤,據銀州,降於契丹。
淳化二年降宋,五年冦靈州,至道三年復降,眞宗鹹平四年復叛。
六年,中流矢死,子德明嗣。
景德三年降,仁宗明道元年封夏王。
卒,子元昊嗣,寳元元年稱帝,國號夏,是為景宗。
上書請和,自稱男邦泥定國兀卒,上書父大宋皇帝。
更名曩霄,而不稱臣。
兀卒,如可汗號。
蔡襄言元昊自稱兀卒,譯為吾祖,特以侮慢朝廷,使朝廷賜詔,亦曰吾祖,是何等語耶。
○斤澤,在榆林衛東北三百裡。
曳石歌,氣飛揚,張元吳昊。
初,華州有張、吳二生,久困場屋,負氣倜儻,嘗薄遊塞上,有經畧西鄙意,欲謁朝、花二帥,恥自屈,乃為詩刻石上,使人曳之市而笑。
二帥召見之,躊蹰未用。
聞元昊有意窺中國,遂叛而往。
念欲出奇以動其聽,乃自更其名,卽其都門之酒家劇飲,書壁曰:張元吳昊來飲此。
邏者執之,元昊責以入國問諱之義,二人大言曰:姓尚不理會,乃理會名耶。
時元昊未更名,且用賜姓也。
元昊異之,日尊寵用事。
立國規模,入冦方畧,都二人導之。
分鐵騎,左右翼,野利天都。
分鐵騎三千為十部,其將剛浪陵,號野利,又有將號天都王,元昊倚為腹心。
凡勝宋軍,皆二將之策也。
全不記,錦綺恩,自圖王霸。
初,元昊諫其父勿臣宋,德明曰:吾祖三十年,衣錦綺,此宋恩不可負也。
元昊曰:英雄之主,當王霸耳,何錦綺為。
錯殺了,心腹將,牙爪離心。
宋將種世衡用間殺野利、天都王,元昊力孤,遂定講和之策。
製文字,斂刀兵,併包銀夏。
元昊自製番書以教國人紀事,置十二監軍司,委酋豪分統其衆。
又選豪族善弓馬五千人疊直,號六班直。
所據之地東據河,西至玉門,南臨蕭關,北控大漠,延袤千裡。
晚年來,新臺行,劓鼻亡身。
元昊娶野利氏,生甯令哥,以為太子,為納沒移氏為妻,見其美自娶之。
甯令哥憤殺元昊不死,劓其鼻而去,匿於母族訛龎家,訛龎殺之。
仁宗慶曆八年,元昊因劓鼻死,子諒祚立,是為英宗。
李諒祚,號英宗,養於母族。
三大將,持國柄,政出多門。
諒祚方期嵗,養於母族訛龎家,以三大將分治國政。
與契丹,互交兵,叛興黨項。
賀蘭山,兵敗了,母被遼擒。
初,元昊侵黨項諸部,黨項叛契丹降夏,契丹伐夏,獲諒祚之母於賀蘭山以歸。
寇環慶,擾保安,綏州入宋。
停歲賜,仍求欵,賄費金銀。
英宗治平三年,冦環慶。
四年夏,監軍嵬名山弟夷山請降於靑澗守將種諤。
諤襲虜名山復綏州,諒祚乃誘殺知保安軍楊定,邊釁復起。
於是停其嵗賜,諒祚大沮,因復歸欵class="kindle-cn-kai"。
是嵗卒,子秉常立,是為惠宗。
夏惠宗,名秉常,被拘國母。
數上書,求經史,保境安民。
夏將李淸,說秉常以河南地歸宋,其母梁氏誅淸,奪秉常政而幽之。
○初,諒祚數上表求經史,仁宗以九經賜之。
敗宋家,兵五路,乘乎李憲。
夏人幽其主,知慶州俞充請帝興師問罪,詔熙河經制李憲,會陝西河東五路之師討之,敗還。
○熙河,卽陜西臨洮府。
寇秦州,旋誓表,兩下渝盟。
神宗熙寍二年冦秦州,殺守將。
哲宗元祐元年,秉常卒,子乾順立,是為崇宗。
夏崇宗,名乾順,請婚遼主。
至遼亡,依然又,入貢於金。
累請婚於遼,遼以宗女妻之。
宋徽宗宣和六年,稱藩於金。
金髙宗紹興九年卒,子仁孝立,是為仁宗。
夏仁宗,名仁孝,國中多難。
被權臣,任得敬,殺害宗親。
無禁制,儘教他,瓜分國土。
金世宗,卻貢獻,務討權臣。
初,仁宗立,國中多難,任得敬抗禦有功,遂為相,專政二十餘年,陰蓄異志,誣殺宗親大臣。
仁孝不能治,乃分國與得敬,且上表於金,為得敬求封。
金世宗不許,卻其貢物,仁孝乃用計誅之。
○光宗紹熙四年,仁孝卒,子純佑立,是為桓宗。
夏桓宗,十二載,遭人所廢。
李安全,奪了位,立號襄宗。
剛四載,苦元兵,投降獻女。
寧宗開禧二年,崇宗孫安全廢純佑自立,是為襄宗,純佑尋卒。
嘉定三年,蒙古入靈州,安全降,納女以請和。
四年卒,子遵頊立,是為神宗。
夏神宗,叛金主,反面興兵。
元太祖,圍興州,西奔逃難。
稱上皇,傳位與,德旺相承。
侵金保安、慶陽,又請宋會師伐金。
嘉定十年,蒙古圍興州,遵頊奔西涼。
十六年蒙古復來攻,遵頊傳國於其子德旺,是為獻宗,自號上皇。
夏獻宗,立四載,憂惶緻死。
南平王,歸附與,大國元君。
理宗寳慶元年,蒙古伐夏,城邑多降,德旺憂悸而卒,弟子南平王睍立。
三年,元滅夏,以睍歸,夏亡。
西夏主,十代君,二百餘載。
宋遼金,三下裏,見景依從。
似一點,水浮漚,生生化化。
弄刀兵,何曾見,一日昇平。
繁華過眼如春夢,斷簡殘編說姓名。
西江月 三百餘年宋史,遼金西夏縱橫。
爭強賭勝弄刀兵,誰解倒懸民命。
富貴草梢垂露,英雄水上浮萍。
是非成敗總虛名,一枕南柯夢醒。
龍爭虎鬬無蹤跡,剩水殘山自古今。
二十五史彈詞輯注卷第九終
四年,叛遼,遼伐之,阿骨打迎戰於混同江,遼將士多死。
五年,阿骨打稱帝,更名旻,國號金,是為太祖。
攻遼黃龍府,次混同江,無舟以渡,乘馬徑涉,曰:視吾鞭所指而行。
諸軍隨之,遂克黃龍府。
宣和五年卒,弟吳乞買立,更名晟,是為金太宗。
金太宗,吳乞買,滅遼擒宋。
捨所生,立世嫡,不背其兄。
宣和七年滅遼,欽宗靖康二年侵宋,執二帝北去,髙宗紹興五年卒。
兄之孫亶立,是為熙宗。
熙宗亶,厭言兵,通和宋國。
歸徽宗及鄭後、邢後之喪,并歸韋太後,和好成。
邢,髙宗後。
韋,髙宗母。
過中年,貪醉酒,手刃朝臣。
殺其後,亂宗門,人懷危懼。
海陵王,行篡弑,大展燕京。
恣淫佚,滿門親,行同犬彘。
後裴滿氏幹政,亶為所制,心不能平,縱酒自遣,酗怒至於刄侍臣九人。
又以事杖平章乘德,右丞相唐括辨,二人怨望,謀廢立,以告平章完顔亮。
亮,太祖長子宗幹之子,自以長房孫當立,因問辨曰:若舉大事,誰可立者。
辨曰:胙王常勝乎。
亮由是忌常勝,搆於亶而殺之。
亶積怨於裴滿後,亦殺之,而召常勝妃入宮繼之。
紹興十九年,亮弒亶自立,徙都燕京,後世宗追貶為海陵王。
亮納其叔母阿懶及宗婦於宮,召葛王烏祿妻烏林答氏於濟南,未至自殺,復納其從姊妹什古等。
什古等皆有夫,亮無所忌恥,皆召與私。
滅宗人,殺親母,舉眾南征。
擬策馬,在吳山,高峯第一。
遇允文,瓜洲渡,戰艦犂沈。
龜山寺,眾番酋,同心一怒。
箭先來,刀接應,再贈麻繩。
妻共子,砍成堆,屍橫血泊。
一家兒,都做了,怨魄強魂。
亮忌太宗子孫盛強,殺七十餘人,又殺粘沒喝子孫三十餘人,諸宗室五十餘人,弒嫡母徒單氏,遂侵宋至瓜州。
虞允文大敗之於采石,以海鰌船衝敵舟皆平沈。
亮兵敗,趨揚州,居於龜山寺,召諸將約以三日濟江,否則盡殺之。
軍士益懼,欲亡歸,且聞烏祿卽位於遼陽,都統制耶律元宜等,遂以衆薄亮營,亮中箭仆地,納合斡魯補刄之,手足猶動,遂縊殺之,并其妃嬪。
元宜使人殺太子光英於汴。
○采石,卽牛渚圻,在江南太平府。
金世宗,仁且孝,遼陽即位。
賢其妻,能守節,不立中宮。
初,亮發汴京曷蘇舘,猛安福壽等在道亡歸,從者至二萬餘。
時東京留守烏祿,太祖之孫,性仁孝,眾心歸之。
亮常遣人圖淮北諸王,烏祿聞而憂懼。
適福壽等以軍入東京,乃共殺副留守,烏祿遂卽位,更名雍,是為世宗。
是嵗紹興三十一年也。
以夫人烏林答氏守節而死,終身不立後。
○曷蘇舘,女眞别郡名。
猛安,華言千夫長。
東京,即遼陽。
排異端,尚文儒,與民休息。
崇節儉,戒服飾,勿用黃金。
斷死囚,十七人,幾乎刑措。
世稱呼,小堯舜,有道仁君。
金祖謂侍臣曰:朕於佛法尤所未信,梁武帝為同泰寺奴,遼道宗以民戶賜僧,其惑深矣。
有近侍進言罷科舉者,金主問張浩曰:自古帝王有不用文字者乎?浩曰:秦始皇。
金主顧近侍曰:豈可使我為秦始皇。
卽位五年,南北講和,與民休息。
雅尙儉素,命宮中之飾勿用黃金。
刑部斷死罪,嵗或十七人,國人稱小堯舜。
孝宗淳熙十六年卒,孫璟立,是為章宗。
金章宗,承祖蔭,昇平未久。
李元妃,持國政,疎遠宗親。
李妃得幸,自嫌寒門,欲藉外庭為重,數稱參知政事胥持國,金主信任之。
持國柔佞,與妃表裏擅政。
金主無子,疏忌宗室,以世宗第七子衛王永濟柔弱愛之。
寍宗嘉定元年卒,李妃立永濟,是為衛紹王。
元太祖,斡難河,稱尊建號。
衞紹王,無計策,不敢支撐。
胡沙虎,弒其君,自稱監國。
金宣宗,受策立,國勢将傾。
蒙古鐵木眞稱帝,侵掠金邊境,西北諸州皆降,金主遣使求和不許。
○寍宗嘉定六年,副元帥紇石烈胡沙虎作亂,以兵入宮,自稱監國,逼金主出居衛邸弒之,迎立章宗庶長兄昇王珣,是為宣宗。
宋來伐,夏來侵,元兵得志。
把中原,都棄了,無地安身。
嘉定十年,詔伐金。
○夏,侵金保安、慶陽,自是搆難十年,乃復修好。
○蒙古分兵攻,拔河北、河東諸州郡,金主徙都汴。
十六年卒,子守緖立,是為哀宗。
金哀宗,亂亡世,十年天子。
汴京城,瘟疫起,死盡生靈。
汴京大疫凡五十日,諸門出柩九十餘萬,貧不能葬者,不在是數。
崔立亂,執後妃,送降蒙古。
速不臺,殺二王,解發和林。
金主棄汴奔河北,汴京西面元帥崔立作亂,以城降蒙古,送後妃及梁王、荊王赴青城,蒙古速不臺殺二王而送後妃等於和林。
殺廏馬,犒軍卒,明知喪敗。
把虛名,傳禪與,元帥承麟。
死社稷,禮之常,可憐天命。
幽蘭軒,一炬火,送了殘生。
金主走蔡州,蒙古圍之急,乃殺廏馬以犒將士,謂左右曰:我為人主十年,自知無大過,所恨祖宗傳祚至我而絶,與古荒暴之君,等為亡國耳。
理宗端平元年正月,傳位與東面元帥承麟。
宋孟珙以蒙古兵入蔡州,金主命近侍曰:死便火我。
遂自經於幽蘭軒。
承麟亦為亂兵所殺,金亡。
夏國主,李曩霄,依遼附宋。
據西京,稱兀卒,吾祖傳名。
唐末夏州節度使李思恭卒,七傳至李繼捧。
宋太宗太平興國七年入朝獻銀、夏、綏、宥四州,其族弟繼遷叛,走地斤澤,據銀州,降於契丹。
淳化二年降宋,五年冦靈州,至道三年復降,眞宗鹹平四年復叛。
六年,中流矢死,子德明嗣。
景德三年降,仁宗明道元年封夏王。
卒,子元昊嗣,寳元元年稱帝,國號夏,是為景宗。
上書請和,自稱男邦泥定國兀卒,上書父大宋皇帝。
更名曩霄,而不稱臣。
兀卒,如可汗號。
蔡襄言元昊自稱兀卒,譯為吾祖,特以侮慢朝廷,使朝廷賜詔,亦曰吾祖,是何等語耶。
○斤澤,在榆林衛東北三百裡。
曳石歌,氣飛揚,張元吳昊。
初,華州有張、吳二生,久困場屋,負氣倜儻,嘗薄遊塞上,有經畧西鄙意,欲謁朝、花二帥,恥自屈,乃為詩刻石上,使人曳之市而笑。
二帥召見之,躊蹰未用。
聞元昊有意窺中國,遂叛而往。
念欲出奇以動其聽,乃自更其名,卽其都門之酒家劇飲,書壁曰:張元吳昊來飲此。
邏者執之,元昊責以入國問諱之義,二人大言曰:姓尚不理會,乃理會名耶。
時元昊未更名,且用賜姓也。
元昊異之,日尊寵用事。
立國規模,入冦方畧,都二人導之。
分鐵騎,左右翼,野利天都。
分鐵騎三千為十部,其將剛浪陵,號野利,又有將號天都王,元昊倚為腹心。
凡勝宋軍,皆二將之策也。
全不記,錦綺恩,自圖王霸。
初,元昊諫其父勿臣宋,德明曰:吾祖三十年,衣錦綺,此宋恩不可負也。
元昊曰:英雄之主,當王霸耳,何錦綺為。
錯殺了,心腹將,牙爪離心。
宋將種世衡用間殺野利、天都王,元昊力孤,遂定講和之策。
製文字,斂刀兵,併包銀夏。
元昊自製番書以教國人紀事,置十二監軍司,委酋豪分統其衆。
又選豪族善弓馬五千人疊直,號六班直。
所據之地東據河,西至玉門,南臨蕭關,北控大漠,延袤千裡。
晚年來,新臺行,劓鼻亡身。
元昊娶野利氏,生甯令哥,以為太子,為納沒移氏為妻,見其美自娶之。
甯令哥憤殺元昊不死,劓其鼻而去,匿於母族訛龎家,訛龎殺之。
仁宗慶曆八年,元昊因劓鼻死,子諒祚立,是為英宗。
李諒祚,號英宗,養於母族。
三大將,持國柄,政出多門。
諒祚方期嵗,養於母族訛龎家,以三大將分治國政。
與契丹,互交兵,叛興黨項。
賀蘭山,兵敗了,母被遼擒。
初,元昊侵黨項諸部,黨項叛契丹降夏,契丹伐夏,獲諒祚之母於賀蘭山以歸。
寇環慶,擾保安,綏州入宋。
停歲賜,仍求欵,賄費金銀。
英宗治平三年,冦環慶。
四年夏,監軍嵬名山弟夷山請降於靑澗守將種諤。
諤襲虜名山復綏州,諒祚乃誘殺知保安軍楊定,邊釁復起。
於是停其嵗賜,諒祚大沮,因復歸欵class="kindle-cn-kai"。
是嵗卒,子秉常立,是為惠宗。
夏惠宗,名秉常,被拘國母。
數上書,求經史,保境安民。
夏將李淸,說秉常以河南地歸宋,其母梁氏誅淸,奪秉常政而幽之。
○初,諒祚數上表求經史,仁宗以九經賜之。
敗宋家,兵五路,乘乎李憲。
夏人幽其主,知慶州俞充請帝興師問罪,詔熙河經制李憲,會陝西河東五路之師討之,敗還。
○熙河,卽陜西臨洮府。
寇秦州,旋誓表,兩下渝盟。
神宗熙寍二年冦秦州,殺守將。
哲宗元祐元年,秉常卒,子乾順立,是為崇宗。
夏崇宗,名乾順,請婚遼主。
至遼亡,依然又,入貢於金。
累請婚於遼,遼以宗女妻之。
宋徽宗宣和六年,稱藩於金。
金髙宗紹興九年卒,子仁孝立,是為仁宗。
夏仁宗,名仁孝,國中多難。
被權臣,任得敬,殺害宗親。
無禁制,儘教他,瓜分國土。
金世宗,卻貢獻,務討權臣。
初,仁宗立,國中多難,任得敬抗禦有功,遂為相,專政二十餘年,陰蓄異志,誣殺宗親大臣。
仁孝不能治,乃分國與得敬,且上表於金,為得敬求封。
金世宗不許,卻其貢物,仁孝乃用計誅之。
○光宗紹熙四年,仁孝卒,子純佑立,是為桓宗。
夏桓宗,十二載,遭人所廢。
李安全,奪了位,立號襄宗。
剛四載,苦元兵,投降獻女。
寧宗開禧二年,崇宗孫安全廢純佑自立,是為襄宗,純佑尋卒。
嘉定三年,蒙古入靈州,安全降,納女以請和。
四年卒,子遵頊立,是為神宗。
夏神宗,叛金主,反面興兵。
元太祖,圍興州,西奔逃難。
稱上皇,傳位與,德旺相承。
侵金保安、慶陽,又請宋會師伐金。
嘉定十年,蒙古圍興州,遵頊奔西涼。
十六年蒙古復來攻,遵頊傳國於其子德旺,是為獻宗,自號上皇。
夏獻宗,立四載,憂惶緻死。
南平王,歸附與,大國元君。
理宗寳慶元年,蒙古伐夏,城邑多降,德旺憂悸而卒,弟子南平王睍立。
三年,元滅夏,以睍歸,夏亡。
西夏主,十代君,二百餘載。
宋遼金,三下裏,見景依從。
似一點,水浮漚,生生化化。
弄刀兵,何曾見,一日昇平。
繁華過眼如春夢,斷簡殘編說姓名。
西江月 三百餘年宋史,遼金西夏縱橫。
爭強賭勝弄刀兵,誰解倒懸民命。
富貴草梢垂露,英雄水上浮萍。
是非成敗總虛名,一枕南柯夢醒。
龍爭虎鬬無蹤跡,剩水殘山自古今。
二十五史彈詞輯注卷第九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