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五史彈詞輯註 卷第八
關燈
小
中
大
第八段說五代十國
定風波
雨汗淋漓赴選場,秀才落得甚乾忙。
白髮漁樵諸事懶,蕭散。
閒談今古論興亡。
虞夏商周秦楚漢,三分南北至隋唐。
看到史官褒貶處,得趣。
不搖紈扇自然涼。
詩曰 山自青青水自流,南征北戰幾時休。
青春壯士邊關老,紅粉佳人白了頭。
十遇征夫九皺眉,忘餐廢寢有誰知。
中宵破夢兜鈴舉,頓飯驚心戰馬嘶。
剪髮搓繩穿斷甲,拆衣抽線補殘旗。
風流宰相龍樓宴,翠袖雙扶下玉梯。
詩向會家閒講究,話逢知己細評論。
評論往事知賢否,講究前賢識廢興。
東岸水流西岸響,南山風送北山雲。
雲容冉冉舒還卷,水勢滔滔古又今。
流水浮雲何日了,人生在世幾回春。
消磨白髮詩和酒,斷送青春利與名。
蓋世功名野馬燄,掀天事業闥婆城。
半張故紙留蹤跡,千古漁樵作話文。
闊論高談依故典,長歌短曲弔英魂。
就中多少悲歡處,珍重相知勿倦聽。
說過隋唐三百載,一場春夢,別翻公案,五代史多少興亡。
五代者,梁、唐、晉、漢、周也,起梁太祖,終周恭帝。
梁(通鑑稱後梁)太祖朱晃者,篡唐稱帝。
傳末帝友貞,唐莊宗滅之。
凡二主,一十七年。
唐(鑑稱後唐)莊宗李存勗者,父克用,唐封晉王,存勗嗣位,滅梁稱帝。
傳明宗亶、閔帝從厚、廢帝從珂,石敬塘篡之。
凡四主一十四年。
晉高祖石敬瑭者,篡唐稱帝。
傳出帝重貴,契丹滅之。
凡二主,一十一年。
漢(鑑稱後漢)高祖劉暠者,乘契丹滅晉稱帝。
傳隱帝承佑,郭威篡之。
凡二主,四年。
周(鑑稱後周)太祖郭威者,篡漢稱帝,傳世宗榮、恭帝宗訓,禪位於趙匡胤。
凡三主,十年。
五代共一十三主,五十三年,纔六主善終(唐明宗,晉高祖,漢髙祖,周太祖、世宗、恭帝)。
中間又有僭號之國十一處,閩、吳越、吳、南唐、楚、南平、蜀、南漢、北漢、燕(五代史燕不在十國之數),稱王稱帝,賢愚不同。
閩王審知,兄潮,唐昭宗時據福建,至審知封王,傳王延翰、王璘(始稱帝)、王昶、王曦、王延敬。
凡六主,五十年,降於南唐(起唐昭宗景福二年癸醜,終晉出帝開運二年乙巳)。
吳越錢鏐,唐昭宗時,據兩浙封王。
傅錢元瓘、錢弘佐、錢弘宗、錢弘俶。
凡五主,八十三年,歸於宋(起唐昭宗乾寧三年丙辰,終宋太宗太平興國三年戊寅)。
吳楊行密,唐昭宗時,據淮南封王。
傳楊渥、楊隆演、楊溥(始稱帝)。
凡四主,四十六年,李昇篡之(起唐昭宗景福元年壬子,終晉高祖天福二年丁酉)。
唐(史稱南唐)李昇,楊氏之臣,徐溫之義子,篡吳稱帝。
傳李景(始去帝號)、李煜。
凡三主,二十九年,宋太祖滅之(起晉髙祖天福二年丁酉,終宋太祖開寳八年乙亥)。
楚馬殷,唐昭宗時,據湖南封王。
傳馬希聲、馬希範、馬希廣、馬希萼、馬希崇。
凡六主,五十六年,唐李景滅之(起唐昭宗乾寧三年丙辰,終周太祖廣順元年辛亥)。
南平高季昌,後梁之臣,據荊南封王。
傳高從誨、高保融、高保勗、高繼沖,凡五主,五十七年,宋太祖滅之(起梁太祖開平元年丁卯,終宋太祖乾德元年癸亥)。
蜀王建,唐昭宗時,據兩川封王,唐亡稱帝。
傳王衍,凡二主,三十五年,唐莊宗滅之(起唐昭宗大順二年辛亥,終唐莊宗同光三年乙酉)。
蜀(史稱後蜀)孟知祥,唐明宗時,據兩川封王,後稱帝。
傳孟昶,凡二主,四十一年,宋太祖滅之(起唐莊宗同光三年乙酉,終宋太祖乾德三年乙醜)。
漢(史稱南漢)劉龑,兄隱,唐昭宗時,據廣南,梁時封王,至龑稱帝。
傳劉玢、劉晟、劉鋹,凡四主,五十五年,宋太祖滅之(起梁末帝貞明三年丁醜,終宋太祖開寳四年辛未)。
漢(史稱北漢)劉旻,漢高祖之弟,因郭威篡漢,稱帝於晉陽。
傳劉承鈞、劉繼恩、劉繼元,凡四主,二十九年,宋太祖滅之(起周太祖廣順元年辛亥,終宋太宗太平興國四年己卯)。
燕劉守光,父仁恭,唐昭宗時,據盧龍。
梁初守光封王,尋稱帝,唐莊宗滅之。
凡此十一處,共四十二主。
自唐末梁初,各據土僭号。
至宋太宗太平興國四年,滅北漢,通共八十二年,方纔僭偽盡絶。
中間壽考全身者,二十餘人(閩王審知,吳楊行密、隆演、溥,南唐李昇、景,吳越錢鏐、元瓘、弘佐、弘倧、弘俶,楚馬殷、希聲、希範,南平髙季昌、從誨、保融、保勗,蜀王建,後蜀孟知祥,南漢劉龑、晟,北漢劉旻、承鈞),餘皆死於非命。
今從五代朱溫創始之初說起。
按五代,始於梁,朱溫創首。
本碭山,無賴子,一箇窮民。
唐之末,金色蟇,太行造反。
聚鄉民,相接應,占據河中。
勢敗也,乃降唐,獲功受賞。
賜禦名,易全忠,猛氣兇鋒。
唐僖宗乾符二年,濮州人王仙芝作亂。
先是謠言雲:金色蝦蟇争努眼,翻卻曹州天下反。
及仙芝殘曹州,寃句人黃巢應之。
碭山人朱溫性兇悍,亡入賊中,為巢部將,攻河中。
中和二年,溫據同州,見巢勢蹙乃降,以為河中招討使,賜名全忠。
所忌者,晉蜀岐,皆為勍敵。
晉李克用,蜀王建,岐李茂貞。
封魏王,加九錫,幾肉唐宗。
效推戴,張文蔚,蘇循李振。
全忠殺昭宗子九人,急欲禪代,謀於蔣玄暉,乃封為魏王,加九錫。
全忠怒不受,朝士多懷憤色。
尚書蘇循獨言曆數有歸,宜速行禪讓。
○李振以宰相裴樞等難制,勸全忠盡殺之。
○張文蔚奉冊寳如梁,率百官舞蹈稱賀。
弒昭宗,假啼哭,無樣欺心。
服袞冕,篡唐朝,改名朱晃。
全忠遣人弒帝,聞之佯驚啼,自投於地曰:奴輩令我受惡名於萬代。
昭宣帝三年,全忠更名晃,篡位,是為梁太祖。
夾寨戰,幽州戰,眉蹙難伸。
預料著,自死後,身無葬地。
晉王李存勗攻破夾寨,晃大驚曰:生子當如李亞子,克用為不亡矣。
〇晉伐幽州,晃救之,大敗還,慙以發病曰:太原餘孽,昌熾如此,天復奪我年。
我死,諸兒非彼敵也,吾無葬地矣。
○夾寨,在今山西潞安府城下。
縱淫邪,私子婦,狗行狼心。
朱友珪,高聲駡,老賊萬段。
歹作為,天報應,血泊屍橫。
晃避暑河南尹張全義第,亂其婦女殆徧。
○晃長子早卒,次假子友文,特愛之,次友珪無寵,次友貞。
晃常徵子婦入侍,友文婦美,尤寵之,欲以為嗣,友珪心不平。
晃疾甚,召友文,出友珪為刺史。
友珪懼,以兵夜入,晃驚起曰:恨不早殺此賊。
友珪曰:老賊萬段。
遂弒之而自立。
朱友貞,討逆賊,誅兄報父。
寵張趙,任段凝,闇弱無能。
棄敬翔,罷劉鄩,一時智勇。
友貞起兵討賊,友珪自殺。
友貞立於大梁,是為末帝,專任趙巖,及張妃兄弟漢鼎、漢傑。
巖等依勢弄權,離間舊臣。
段凝厚賂之,求為招討使。
凝本非將材,於是宿將憤怒,士卒不服。
敬翔雖為執政,趙張譖之,所言多不用。
劉鄩善用兵,凝譖殺之。
○大梁,今開封府。
王鐵鎗,好男兒,豹死留名。
王彥章驍勇有力,持鐵槍騎而馳突,軍中號王鐵槍。
與唐戰,被擒殺之。
彥章不知書,嘗為俚語,謂人曰:豹死留皮,人死留名。
其忠義蓋天性也。
李亞子,大兵來,號咷乞命。
皇甫麟,揮短劍,了當殘生。
父共子,十七年,風燈草露。
被唐家,追貶做,小可凡民。
存勗小字亞子。
唐軍將至,梁主聚族而哭,謂指揮皇甫麟曰:吾不能自裁,卿可斷吾首。
麟遂弒之,因自殺。
唐滅梁,追廢朱溫、朱友貞為庶人。
唐家者,乃唐朝,沙陀降將。
李國昌,子克用,赴難朝廷。
獨眼龍,破黃巢,功居第一。
後唐之先,出於西突厥,本號朱耶,其後自號沙陀,以朱耶為姓。
唐德宗貞元時,朱耶執宜歸唐。
懿宗鹹通十年,執宜子赤心以討龎勛功,拜振武節度使,賜姓李國昌。
僖宗乾符五年,大同軍亂,推國昌子克用為留後,詔以國昌為大同節度使。
國昌欲父子并據兩鎮,不奉詔,與克用合兵冦忻代。
唐討破之,國昌父子亡走韃靼。
黃巢陷京師,詔赦克用,遣使召之。
克用將諸部來赴,大破之,復長安功第一。
克用一目微眇,時人謂之獨眼龍。
與朱溫,劈廝對,屢次交兵。
黃巢兵尚強,朱溫求救於克用,克用擊破之。
至汴州,溫饗之,克用使酒侵溫。
溫伏兵攻之,克用走還。
自此治兵相攻。
憤逼京,負罪愆,羣奸挑激。
田令孜使朱玫、李昌符討河中節度使王重榮。
時玫、昌符陰附朱溫。
克用欲討之,玫數遣人入京城,殺近侍,燒積聚,聲言克用所為,欲朝廷討之。
克用於是救重榮,大敗玫、昌符,兵進逼京城,上奔鳳翔。
誓一生,無改節,義士忠臣。
子存勗,承王位,雪仇三矢。
滅仇梁,繼唐統,氣概豪英。
唐亡,蜀王建遺克用書,請各帝一方。
克用復書雲:誓於此生靡敢失節。
卒,子存勗嗣為晉王。
克用將終,以三矢遺存勗曰:梁,吾仇也。
燕王吾所立,契丹與我約為兄弟,而皆背吾歸梁。
三者,吾遺恨也。
與爾三矢,無忘乃父之志。
存勗受而藏於廟,用兵則請其矢以行,及凱旋而納之。
同光元年四月,存勗稱帝,國號唐,是為莊宗。
十月滅梁。
○燕王,謂劉仁恭。
張承業,一片心,忠言逆耳。
辜負了,老勅使,早自稱尊。
初,諸將勸晉王稱帝,張承業諫曰:王世世忠於唐室,誓滅逆賊。
今朱氏尚存,遽即大位,殊非
白髮漁樵諸事懶,蕭散。
閒談今古論興亡。
虞夏商周秦楚漢,三分南北至隋唐。
看到史官褒貶處,得趣。
不搖紈扇自然涼。
詩曰 山自青青水自流,南征北戰幾時休。
青春壯士邊關老,紅粉佳人白了頭。
十遇征夫九皺眉,忘餐廢寢有誰知。
中宵破夢兜鈴舉,頓飯驚心戰馬嘶。
剪髮搓繩穿斷甲,拆衣抽線補殘旗。
風流宰相龍樓宴,翠袖雙扶下玉梯。
詩向會家閒講究,話逢知己細評論。
評論往事知賢否,講究前賢識廢興。
東岸水流西岸響,南山風送北山雲。
雲容冉冉舒還卷,水勢滔滔古又今。
流水浮雲何日了,人生在世幾回春。
消磨白髮詩和酒,斷送青春利與名。
蓋世功名野馬燄,掀天事業闥婆城。
半張故紙留蹤跡,千古漁樵作話文。
闊論高談依故典,長歌短曲弔英魂。
就中多少悲歡處,珍重相知勿倦聽。
說過隋唐三百載,一場春夢,別翻公案,五代史多少興亡。
五代者,梁、唐、晉、漢、周也,起梁太祖,終周恭帝。
梁(通鑑稱後梁)太祖朱晃者,篡唐稱帝。
傳末帝友貞,唐莊宗滅之。
凡二主,一十七年。
唐(鑑稱後唐)莊宗李存勗者,父克用,唐封晉王,存勗嗣位,滅梁稱帝。
傳明宗亶、閔帝從厚、廢帝從珂,石敬塘篡之。
凡四主一十四年。
晉高祖石敬瑭者,篡唐稱帝。
傳出帝重貴,契丹滅之。
凡二主,一十一年。
漢(鑑稱後漢)高祖劉暠者,乘契丹滅晉稱帝。
傳隱帝承佑,郭威篡之。
凡二主,四年。
周(鑑稱後周)太祖郭威者,篡漢稱帝,傳世宗榮、恭帝宗訓,禪位於趙匡胤。
凡三主,十年。
五代共一十三主,五十三年,纔六主善終(唐明宗,晉高祖,漢髙祖,周太祖、世宗、恭帝)。
中間又有僭號之國十一處,閩、吳越、吳、南唐、楚、南平、蜀、南漢、北漢、燕(五代史燕不在十國之數),稱王稱帝,賢愚不同。
閩王審知,兄潮,唐昭宗時據福建,至審知封王,傳王延翰、王璘(始稱帝)、王昶、王曦、王延敬。
凡六主,五十年,降於南唐(起唐昭宗景福二年癸醜,終晉出帝開運二年乙巳)。
吳越錢鏐,唐昭宗時,據兩浙封王。
傅錢元瓘、錢弘佐、錢弘宗、錢弘俶。
凡五主,八十三年,歸於宋(起唐昭宗乾寧三年丙辰,終宋太宗太平興國三年戊寅)。
吳楊行密,唐昭宗時,據淮南封王。
傳楊渥、楊隆演、楊溥(始稱帝)。
凡四主,四十六年,李昇篡之(起唐昭宗景福元年壬子,終晉高祖天福二年丁酉)。
唐(史稱南唐)李昇,楊氏之臣,徐溫之義子,篡吳稱帝。
傳李景(始去帝號)、李煜。
凡三主,二十九年,宋太祖滅之(起晉髙祖天福二年丁酉,終宋太祖開寳八年乙亥)。
楚馬殷,唐昭宗時,據湖南封王。
傳馬希聲、馬希範、馬希廣、馬希萼、馬希崇。
凡六主,五十六年,唐李景滅之(起唐昭宗乾寧三年丙辰,終周太祖廣順元年辛亥)。
南平高季昌,後梁之臣,據荊南封王。
傳高從誨、高保融、高保勗、高繼沖,凡五主,五十七年,宋太祖滅之(起梁太祖開平元年丁卯,終宋太祖乾德元年癸亥)。
蜀王建,唐昭宗時,據兩川封王,唐亡稱帝。
傳王衍,凡二主,三十五年,唐莊宗滅之(起唐昭宗大順二年辛亥,終唐莊宗同光三年乙酉)。
蜀(史稱後蜀)孟知祥,唐明宗時,據兩川封王,後稱帝。
傳孟昶,凡二主,四十一年,宋太祖滅之(起唐莊宗同光三年乙酉,終宋太祖乾德三年乙醜)。
漢(史稱南漢)劉龑,兄隱,唐昭宗時,據廣南,梁時封王,至龑稱帝。
傳劉玢、劉晟、劉鋹,凡四主,五十五年,宋太祖滅之(起梁末帝貞明三年丁醜,終宋太祖開寳四年辛未)。
漢(史稱北漢)劉旻,漢高祖之弟,因郭威篡漢,稱帝於晉陽。
傳劉承鈞、劉繼恩、劉繼元,凡四主,二十九年,宋太祖滅之(起周太祖廣順元年辛亥,終宋太宗太平興國四年己卯)。
燕劉守光,父仁恭,唐昭宗時,據盧龍。
梁初守光封王,尋稱帝,唐莊宗滅之。
凡此十一處,共四十二主。
自唐末梁初,各據土僭号。
至宋太宗太平興國四年,滅北漢,通共八十二年,方纔僭偽盡絶。
中間壽考全身者,二十餘人(閩王審知,吳楊行密、隆演、溥,南唐李昇、景,吳越錢鏐、元瓘、弘佐、弘倧、弘俶,楚馬殷、希聲、希範,南平髙季昌、從誨、保融、保勗,蜀王建,後蜀孟知祥,南漢劉龑、晟,北漢劉旻、承鈞),餘皆死於非命。
今從五代朱溫創始之初說起。
按五代,始於梁,朱溫創首。
本碭山,無賴子,一箇窮民。
唐之末,金色蟇,太行造反。
聚鄉民,相接應,占據河中。
勢敗也,乃降唐,獲功受賞。
賜禦名,易全忠,猛氣兇鋒。
唐僖宗乾符二年,濮州人王仙芝作亂。
先是謠言雲:金色蝦蟇争努眼,翻卻曹州天下反。
及仙芝殘曹州,寃句人黃巢應之。
碭山人朱溫性兇悍,亡入賊中,為巢部將,攻河中。
中和二年,溫據同州,見巢勢蹙乃降,以為河中招討使,賜名全忠。
所忌者,晉蜀岐,皆為勍敵。
晉李克用,蜀王建,岐李茂貞。
封魏王,加九錫,幾肉唐宗。
效推戴,張文蔚,蘇循李振。
全忠殺昭宗子九人,急欲禪代,謀於蔣玄暉,乃封為魏王,加九錫。
全忠怒不受,朝士多懷憤色。
尚書蘇循獨言曆數有歸,宜速行禪讓。
○李振以宰相裴樞等難制,勸全忠盡殺之。
○張文蔚奉冊寳如梁,率百官舞蹈稱賀。
弒昭宗,假啼哭,無樣欺心。
服袞冕,篡唐朝,改名朱晃。
全忠遣人弒帝,聞之佯驚啼,自投於地曰:奴輩令我受惡名於萬代。
昭宣帝三年,全忠更名晃,篡位,是為梁太祖。
夾寨戰,幽州戰,眉蹙難伸。
預料著,自死後,身無葬地。
晉王李存勗攻破夾寨,晃大驚曰:生子當如李亞子,克用為不亡矣。
〇晉伐幽州,晃救之,大敗還,慙以發病曰:太原餘孽,昌熾如此,天復奪我年。
我死,諸兒非彼敵也,吾無葬地矣。
○夾寨,在今山西潞安府城下。
縱淫邪,私子婦,狗行狼心。
朱友珪,高聲駡,老賊萬段。
歹作為,天報應,血泊屍橫。
晃避暑河南尹張全義第,亂其婦女殆徧。
○晃長子早卒,次假子友文,特愛之,次友珪無寵,次友貞。
晃常徵子婦入侍,友文婦美,尤寵之,欲以為嗣,友珪心不平。
晃疾甚,召友文,出友珪為刺史。
友珪懼,以兵夜入,晃驚起曰:恨不早殺此賊。
友珪曰:老賊萬段。
遂弒之而自立。
朱友貞,討逆賊,誅兄報父。
寵張趙,任段凝,闇弱無能。
棄敬翔,罷劉鄩,一時智勇。
友貞起兵討賊,友珪自殺。
友貞立於大梁,是為末帝,專任趙巖,及張妃兄弟漢鼎、漢傑。
巖等依勢弄權,離間舊臣。
段凝厚賂之,求為招討使。
凝本非將材,於是宿將憤怒,士卒不服。
敬翔雖為執政,趙張譖之,所言多不用。
劉鄩善用兵,凝譖殺之。
○大梁,今開封府。
王鐵鎗,好男兒,豹死留名。
王彥章驍勇有力,持鐵槍騎而馳突,軍中號王鐵槍。
與唐戰,被擒殺之。
彥章不知書,嘗為俚語,謂人曰:豹死留皮,人死留名。
其忠義蓋天性也。
李亞子,大兵來,號咷乞命。
皇甫麟,揮短劍,了當殘生。
父共子,十七年,風燈草露。
被唐家,追貶做,小可凡民。
存勗小字亞子。
唐軍將至,梁主聚族而哭,謂指揮皇甫麟曰:吾不能自裁,卿可斷吾首。
麟遂弒之,因自殺。
唐滅梁,追廢朱溫、朱友貞為庶人。
唐家者,乃唐朝,沙陀降將。
李國昌,子克用,赴難朝廷。
獨眼龍,破黃巢,功居第一。
後唐之先,出於西突厥,本號朱耶,其後自號沙陀,以朱耶為姓。
唐德宗貞元時,朱耶執宜歸唐。
懿宗鹹通十年,執宜子赤心以討龎勛功,拜振武節度使,賜姓李國昌。
僖宗乾符五年,大同軍亂,推國昌子克用為留後,詔以國昌為大同節度使。
國昌欲父子并據兩鎮,不奉詔,與克用合兵冦忻代。
唐討破之,國昌父子亡走韃靼。
黃巢陷京師,詔赦克用,遣使召之。
克用將諸部來赴,大破之,復長安功第一。
克用一目微眇,時人謂之獨眼龍。
與朱溫,劈廝對,屢次交兵。
黃巢兵尚強,朱溫求救於克用,克用擊破之。
至汴州,溫饗之,克用使酒侵溫。
溫伏兵攻之,克用走還。
自此治兵相攻。
憤逼京,負罪愆,羣奸挑激。
田令孜使朱玫、李昌符討河中節度使王重榮。
時玫、昌符陰附朱溫。
克用欲討之,玫數遣人入京城,殺近侍,燒積聚,聲言克用所為,欲朝廷討之。
克用於是救重榮,大敗玫、昌符,兵進逼京城,上奔鳳翔。
誓一生,無改節,義士忠臣。
子存勗,承王位,雪仇三矢。
滅仇梁,繼唐統,氣概豪英。
唐亡,蜀王建遺克用書,請各帝一方。
克用復書雲:誓於此生靡敢失節。
卒,子存勗嗣為晉王。
克用將終,以三矢遺存勗曰:梁,吾仇也。
燕王吾所立,契丹與我約為兄弟,而皆背吾歸梁。
三者,吾遺恨也。
與爾三矢,無忘乃父之志。
存勗受而藏於廟,用兵則請其矢以行,及凱旋而納之。
同光元年四月,存勗稱帝,國號唐,是為莊宗。
十月滅梁。
○燕王,謂劉仁恭。
張承業,一片心,忠言逆耳。
辜負了,老勅使,早自稱尊。
初,諸將勸晉王稱帝,張承業諫曰:王世世忠於唐室,誓滅逆賊。
今朱氏尚存,遽即大位,殊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