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五史彈詞輯註 卷第七
關燈
小
中
大
為代宗。
唐代宗,經離亂,老於軍旅。
仗賢能,憑武力,僇力功成。
下馬拜,葉護酋,華夷手額。
回紇可汗遣子葉護將兵來,廣平王俶與約為兄弟,約克城之日,土地士庶歸唐,金帛子女歸回紇。
及復西京,葉護欲如約,俶拜於馬前曰:今若遽俘掠,則東京皆為賊固守,不可復取矣,願至東京乃如約。
軍民胡虜見俶拜者,皆泣曰:廣平王眞華夷之主。
割三鎮,授賊徒,僕固懷恩。
以史朝義降將薛嵩、田承嗣、李懷仙為河北諸鎮節度使。
時河北副元帥僕固懷恩,恐賊平寵衰,故奏留嵩等分帥河北,自為黨援。
朝廷亦厭苦兵革,苟冀無事,因而授之。
痛愛弟,死無辜,懷讐父母。
建寜王倓之死,上每與李泌言其冤,輙流涕。
寵兇閹,能假手,進爵功臣。
回轉意,惡專權,芟其首臂。
二三心,無主宰,不算賢君。
程元振謀奪李輔國權,密言於上,請加裁制。
乃改輔國兵部尚書,輔國懼,遜位,詔進爵博陸王。
初,上在東宮,以輔國專權,心甚不平。
及嗣位,以其有殺張後功,不欲顯誅之,夜遣盜入其室,竊輔國首乃一臂而去。
過委靡,欠剛明,宦官用事。
魚朝恩,程元振,先後憑陵。
驃騎大將軍程先振,專權自恣,人畏之,甚於李輔國。
魚朝恩為天下觀軍容使,總禁兵,勢傾朝野。
吐蕃來,幸陝州,懷恩先叛。
賴汾陽,身餌虜,挽轉乾坤。
吐蕃入寇,盡取隴右河西地,程元振皆不以聞。
虜旣過邠州,上始知之,詔汾陽王郭子儀禦之。
吐蕃渡便橋,上倉猝出幸陜州。
子儀擊吐蕃,虜遁去,上乃還。
僕固懷恩反,誘回紇、吐蕃數萬入冦。
詔郭子儀屯涇陽,子儀曰:今衆寡不敵,難以力勝。
昔與回紇契約甚厚,不如挺身往說之,可不戰而下也。
其子晞諫曰:大人國之元帥,奈何以身為虜餌?子儀不聽,遂與數十騎出,使人傳呼曰令公來,回紇大驚。
子儀責以負恩助叛,回紇請擊吐蕃以謝過。
子儀與之誓約而還,吐蕃聞知遂遁去,回紇乃追破之。
〇吐蕃,西羌屬。
邠州,今西安府屬州。
陜州,今河南府屬州。
置高座,講仁王,僧尼受寵。
置百髙座,内出仁王經,迎至西明寺講之。
常於禁中飯僧萬餘人,幸章敬寺,度僧尼千人。
賜胡僧不空爵國公,出入禁闥,勢移權貴。
良田美利,多歸僧寺。
任軍中,立節度,藩鎮繁興。
幽州將朱希彩,殺其節度使李懷仙,自稱留後。
朝廷不得已宥之,以希彩知留後。
未幾,將吏復殺希彩,副使朱泚權知留後,詔以泚為節度使。
是時由承嗣據魏、博等七州,李寳臣據易、定等七州,梁崇義據襄、鄧等六州,李正己據淄、青等十五州,相與根據盤結。
雖奉事朝廷,而不用其法令,官爵、甲兵、租賦、刑殺,皆自專之。
〇上崩,太子适(kuò)立,是為德宗。
〇魏,今大名府。
博,今東昌府。
易,今保定府屬州。
定,今眞定府屬州。
襄,今襄陽府。
鄧,今河南南陽府屬州。
淄,今濟南府淄川縣。
青,今青州府。
唐德宗,振紀綱,厲精思治。
削煩苛,罷貢獻,美政宣行。
上勵精為治,詔罷四方貢獻,減常貢錦千匹、服玩數千事,罷榷酒,縱馴象,出宮女,中外大悅。
不旋踵,用奸臣,掊克聚斂。
括商錢,稅間架,苦害生靈。
兩河用兵,府庫不支,乃括富商錢出萬緡者,借其餘以供軍。
長安囂然,如被冦盜。
判度支趙賛奏行稅間架法,每屋兩架為間,上屋稅錢二千,中稅千,下稅五百。
敢匿一間,杖六十。
遠近愁怨。
朱泚反,懷光叛,鑾輿兩播。
淮西節度使李希烈叛,冦襄城,上發涇、原等道兵救之。
節度使姚令言將兵至京城,軍士冀得厚賜遺其家。
旣至,一無所賜,衆怒曰:聞瓊林、大盈二庫,金銀盈溢,不如相與取之。
遂鼓噪入城,禁兵無一禦賊者,上出幸奉天。
時太尉朱泚閑居私第,令言迎之入宮。
泚尋僭號,犯奉天,渾瑊、李懷光等破走之。
懷光數與人言,宰相盧杞奸佞,吾見上當請誅之。
杞聞之懼,不聽入朝,使乘勝取長安。
懷光知為杞所排,意怏怏遂行,密與朱泚通謀,未幾反,帝奔梁州。
〇襄城,今河南開封府屬縣。
涇,今平涼府屬州。
原,今平涼府。
梁州,今陜西漢中府,即興元府。
賴興元,罪己詔,收轉人心。
興元元年大赦。
翰林學士陸贄言于上曰:陛下誠能不吝改過,以謝天下,使書詔之辭,無所避忌,則反側革心矣。
上然之。
故奉天所下書詔,雖驕將悍卒,聞之無不感激揮涕。
天生下,李令公,為唐社稷。
更賴著,陸敬輿,奏議詳明。
神策行營節度使李晟,收復京城,朱泚走,其將韓旻斬之以降。
捷聞,上泣下曰:天生李晟,以為社稷,非為朕也。
以晟為中書令。
明年懷光敗死。
〇上居艱難中,大小之事,必與陸贄謀之。
然贄數直諫,上雖貌從,而心頗不悅。
敬輿,贄字。
忽書生,能料敵,平涼盟劫。
信讒說,疑馬渾,猜忌功臣。
吐蕃請盟,以渾瑊為會盟使,盟於平涼。
虜刧盟,瑊馳馬走免。
是日上謂諸臣曰:今日和戎息兵,社稷之福。
柳渾曰:戎狄豺狼,非盟誓可結,今日之事,臣竊憂之。
上變色曰:書生不知邉計。
是夕刧盟奏至,虜兵臨近鎮,上驚謂渾曰:卿書生乃能料敵如此耶。
吐蕃惡於李晟、馬燧、渾瑊,曰:去三人唐可圖也。
於是離間李晟,因馬燧以請盟,欲執瑊以賣燧,使并獲罪,會失瑊而止。
獲燧姪弇,謂曰:胡以馬為命,吾在何曲,春草未生,馬不能舉足。
是時侍中渡河掩之,吾全軍覆沒矣。
今蒙侍中力,全軍得歸,奈何拘其子孫。
遣弇歸。
上由是惡燧,罷之。
李泌言於上曰:李晟、馬燧有大功於國,間有讒之者,陛下若害之,則宿衛方鎮,無不憤惋,恐中外之變復生也。
上然之。
纔安妥,置瓊林,收藏寶貨。
稅茶鹽,榷酒酤,百孔俱興。
興元元年,於行宮廡下,貯諸道貢獻之物,榜曰:瓊林大盈庫。
建中二年,以軍興增商稅為什一。
三年,復榷天下酒。
淮南節度使陳少遊奏本道:稅錢,每千請增二百。
詔他道皆增視此,又詔鹽每鬥價皆增錢。
貞元九年,從鹽鐵使張滂請,初稅茶。
從戶部侍郎斐延齡請,置欠負耗賸染練庫。
德宗老,賴鄴侯,黃臺免摘。
唐順宗,失音久,風病纏身。
肅宗女郜國公主適蕭升,其女為太子妃。
或告主淫亂,且為厭禱,上怒幽之,切責太子。
太子懼,請離婚。
上召鄴侯李泌告之,且欲立舒王誼。
泌曰:陛下惟有一子,奈何欲廢之而立侄。
且陛下不記建寜之事乎?其時先帝亦懷危懼,臣因言於肅宗曰,昔天後有四子,長曰太子弘,天後方圖稱制,酖殺之,立次子賢。
賢内憂懼,作黃臺瓜辭曰,種瓜黃臺下,瓜熟子離離,一摘使瓜好,再摘使瓜稀,三摘猶為可,四摘抱蔓歸。
肅宗乃悔而泣。
今太子未嘗接外人預外事,安得有異謀。
況但以妻母為累乎?上悟,太子乃安。
〇太子得風疾不能言。
上崩,太子立,是為順宗。
八司馬,附叔文,人情噂沓。
賴皇嗣,早監國,得免紛紜。
初,王伾善書,王叔文善棊,俱出入東宮,娛侍太子。
叔文詭譎,與伾相依附,密結學士韋執誼,及朝士有名而求速進者韓曄等定為死交。
肅宗旣立,以伾為散騎常侍,叔文為翰林學士,執誼同平章事,曄等互相推奬,榮辱進退,惟其所欲,其門如市。
秋七月,太子純監國,尋傳位,是為憲宗。
上自號太上皇。
伾、叔文皆貶。
未幾伾病死,叔文賜死,貶韋執誼、韓泰、韓曄、柳宗元、劉禹鍚、陳諫、淩凖、程異為諸州司馬。
唐憲宗,登寶位,延英議政。
上嘗與宰相論治道於延英殿,日旰,宰相恐上體倦求退,上曰:朕入禁中,所與處者宦官宮人,故樂與卿等共談為理之要,不知倦也。
出宮人,蠲賦稅,禁止逢迎。
以旱出宮人,蠲租稅,絶進奉。
用非衣,制口天,削平淮蔡。
幾聲兒,人贊歎,果斷英能。
彰義節度使吳元濟反,發兵討之,四年不克。
上以裴度充招討使,擒元濟斬之。
時民間謡雲:緋衣小兒坦其腹,天上有口被驅逐。
〇彰義治,今河南汝寜府。
擒劉闢,執李錡,蕩除猾逆。
西川節度副使劉闢反,命髙崇文擒討之。
鎮海節度使李錡反,發兵討之,部將張子良執錡送京師。
〇西川治,今四川成都府。
鎮海治,今江南鎮江府。
平師道,服承宗,約束鹹遵。
上之討吳元濟,悉以兵事委宰相武元衡。
淄青節度使李師道遣客刺殺元衡。
承德節度使王承宗遣使奏事,為元濟遊說。
及元濟平,師道、承宗皆懼,各奉表納質以自贖。
旣而師道表言軍情不願納質,上發兵討之,平盧都將劉悟執師道斬之。
自代宗以來,垂六十年,河南北三十餘州,藩鎮跋扈,自是盡遵朝廷約束。
〇平盧,即淄青。
說未了,侈心生,奸諛得幸。
寵奴僕,居宰輔,不信忠臣。
淮蔡旣平,上浸驕侈。
判度支皇甫鎛、鹽鐵使程異以厚賂結宦官吐突承瓘,上遂以為相。
制下,朝野駭愕,裴度極諫不聽。
鎛自知不為眾論所與,益為巧諂以為自固。
〇淮蔡,即彰義。
麟德殿,龍首池,工程再起。
修麟德殿,浚龍首池,土木浸興矣。
紫金丹,長生藥,服煉修眞。
上好神仙,山人柳泌雲:能合長生藥。
天台多靈藥,誠得為彼長吏,庶幾可求。
乃以為台州刺史。
迎佛骨,貶諫臣,崇邪徼福。
遣中使迎佛骨至京師,刑部侍郎韓愈表諫,貶潮州刺史。
為稱尊,受賀禮,處陋甘心。
羣臣上尊號,左右軍中尉各獻錢萬緡,謂之賀禮。
中和殿,大年初,一時亡化。
細尋思,無疾病,事有來因。
陳弘志,逞奸謀,行兇下手。
梁守謙,立太子,掩罪容身。
上服金丹多躁怒,左右宦官往往獲罪有死者。
元和十五年春正月,上暴崩於中和殿。
時人皆言内常侍陳弘志弒逆,其黨諱之,外人莫能明也。
中尉梁守謙與宦官王守澄等,共立憲宗第三子恒,是為穆宗。
唐穆宗,守父孝,何曾滿月。
命羣臣,皆釋服,廢禮忘親。
殢聲色,遊畋獵,重陽大宴。
上初即位,與羣臣皆釋服從吉。
甫過公除,即事遊畋聲色。
欲以重陽大宴,拾遺李珏諫不聽。
縱藩臣,殺節度,放肆橫行。
盧龍軍亂,囚節度使張弘靖,推朱克融為留後。
成德兵馬使王庭湊,殺節度使田弘正。
詔起復田布為魏博節度使,與諸道合兵討之。
庭湊圍深冀節度使牛元翼於深州,官軍三面救之。
成德軍掠其糧運,諸軍皆乏糧不得進。
會魏博牙將史憲誠逼田布令自殺,朝廷不能討,遂并
唐代宗,經離亂,老於軍旅。
仗賢能,憑武力,僇力功成。
下馬拜,葉護酋,華夷手額。
回紇可汗遣子葉護將兵來,廣平王俶與約為兄弟,約克城之日,土地士庶歸唐,金帛子女歸回紇。
及復西京,葉護欲如約,俶拜於馬前曰:今若遽俘掠,則東京皆為賊固守,不可復取矣,願至東京乃如約。
軍民胡虜見俶拜者,皆泣曰:廣平王眞華夷之主。
割三鎮,授賊徒,僕固懷恩。
以史朝義降將薛嵩、田承嗣、李懷仙為河北諸鎮節度使。
時河北副元帥僕固懷恩,恐賊平寵衰,故奏留嵩等分帥河北,自為黨援。
朝廷亦厭苦兵革,苟冀無事,因而授之。
痛愛弟,死無辜,懷讐父母。
建寜王倓之死,上每與李泌言其冤,輙流涕。
寵兇閹,能假手,進爵功臣。
回轉意,惡專權,芟其首臂。
二三心,無主宰,不算賢君。
程元振謀奪李輔國權,密言於上,請加裁制。
乃改輔國兵部尚書,輔國懼,遜位,詔進爵博陸王。
初,上在東宮,以輔國專權,心甚不平。
及嗣位,以其有殺張後功,不欲顯誅之,夜遣盜入其室,竊輔國首乃一臂而去。
過委靡,欠剛明,宦官用事。
魚朝恩,程元振,先後憑陵。
驃騎大將軍程先振,專權自恣,人畏之,甚於李輔國。
魚朝恩為天下觀軍容使,總禁兵,勢傾朝野。
吐蕃來,幸陝州,懷恩先叛。
賴汾陽,身餌虜,挽轉乾坤。
吐蕃入寇,盡取隴右河西地,程元振皆不以聞。
虜旣過邠州,上始知之,詔汾陽王郭子儀禦之。
吐蕃渡便橋,上倉猝出幸陜州。
子儀擊吐蕃,虜遁去,上乃還。
僕固懷恩反,誘回紇、吐蕃數萬入冦。
詔郭子儀屯涇陽,子儀曰:今衆寡不敵,難以力勝。
昔與回紇契約甚厚,不如挺身往說之,可不戰而下也。
其子晞諫曰:大人國之元帥,奈何以身為虜餌?子儀不聽,遂與數十騎出,使人傳呼曰令公來,回紇大驚。
子儀責以負恩助叛,回紇請擊吐蕃以謝過。
子儀與之誓約而還,吐蕃聞知遂遁去,回紇乃追破之。
〇吐蕃,西羌屬。
邠州,今西安府屬州。
陜州,今河南府屬州。
置高座,講仁王,僧尼受寵。
置百髙座,内出仁王經,迎至西明寺講之。
常於禁中飯僧萬餘人,幸章敬寺,度僧尼千人。
賜胡僧不空爵國公,出入禁闥,勢移權貴。
良田美利,多歸僧寺。
任軍中,立節度,藩鎮繁興。
幽州將朱希彩,殺其節度使李懷仙,自稱留後。
朝廷不得已宥之,以希彩知留後。
未幾,將吏復殺希彩,副使朱泚權知留後,詔以泚為節度使。
是時由承嗣據魏、博等七州,李寳臣據易、定等七州,梁崇義據襄、鄧等六州,李正己據淄、青等十五州,相與根據盤結。
雖奉事朝廷,而不用其法令,官爵、甲兵、租賦、刑殺,皆自專之。
〇上崩,太子适(kuò)立,是為德宗。
〇魏,今大名府。
博,今東昌府。
易,今保定府屬州。
定,今眞定府屬州。
襄,今襄陽府。
鄧,今河南南陽府屬州。
淄,今濟南府淄川縣。
青,今青州府。
唐德宗,振紀綱,厲精思治。
削煩苛,罷貢獻,美政宣行。
上勵精為治,詔罷四方貢獻,減常貢錦千匹、服玩數千事,罷榷酒,縱馴象,出宮女,中外大悅。
不旋踵,用奸臣,掊克聚斂。
括商錢,稅間架,苦害生靈。
兩河用兵,府庫不支,乃括富商錢出萬緡者,借其餘以供軍。
長安囂然,如被冦盜。
判度支趙賛奏行稅間架法,每屋兩架為間,上屋稅錢二千,中稅千,下稅五百。
敢匿一間,杖六十。
遠近愁怨。
朱泚反,懷光叛,鑾輿兩播。
淮西節度使李希烈叛,冦襄城,上發涇、原等道兵救之。
節度使姚令言將兵至京城,軍士冀得厚賜遺其家。
旣至,一無所賜,衆怒曰:聞瓊林、大盈二庫,金銀盈溢,不如相與取之。
遂鼓噪入城,禁兵無一禦賊者,上出幸奉天。
時太尉朱泚閑居私第,令言迎之入宮。
泚尋僭號,犯奉天,渾瑊、李懷光等破走之。
懷光數與人言,宰相盧杞奸佞,吾見上當請誅之。
杞聞之懼,不聽入朝,使乘勝取長安。
懷光知為杞所排,意怏怏遂行,密與朱泚通謀,未幾反,帝奔梁州。
〇襄城,今河南開封府屬縣。
涇,今平涼府屬州。
原,今平涼府。
梁州,今陜西漢中府,即興元府。
賴興元,罪己詔,收轉人心。
興元元年大赦。
翰林學士陸贄言于上曰:陛下誠能不吝改過,以謝天下,使書詔之辭,無所避忌,則反側革心矣。
上然之。
故奉天所下書詔,雖驕將悍卒,聞之無不感激揮涕。
天生下,李令公,為唐社稷。
更賴著,陸敬輿,奏議詳明。
神策行營節度使李晟,收復京城,朱泚走,其將韓旻斬之以降。
捷聞,上泣下曰:天生李晟,以為社稷,非為朕也。
以晟為中書令。
明年懷光敗死。
〇上居艱難中,大小之事,必與陸贄謀之。
然贄數直諫,上雖貌從,而心頗不悅。
敬輿,贄字。
忽書生,能料敵,平涼盟劫。
信讒說,疑馬渾,猜忌功臣。
吐蕃請盟,以渾瑊為會盟使,盟於平涼。
虜刧盟,瑊馳馬走免。
是日上謂諸臣曰:今日和戎息兵,社稷之福。
柳渾曰:戎狄豺狼,非盟誓可結,今日之事,臣竊憂之。
上變色曰:書生不知邉計。
是夕刧盟奏至,虜兵臨近鎮,上驚謂渾曰:卿書生乃能料敵如此耶。
吐蕃惡於李晟、馬燧、渾瑊,曰:去三人唐可圖也。
於是離間李晟,因馬燧以請盟,欲執瑊以賣燧,使并獲罪,會失瑊而止。
獲燧姪弇,謂曰:胡以馬為命,吾在何曲,春草未生,馬不能舉足。
是時侍中渡河掩之,吾全軍覆沒矣。
今蒙侍中力,全軍得歸,奈何拘其子孫。
遣弇歸。
上由是惡燧,罷之。
李泌言於上曰:李晟、馬燧有大功於國,間有讒之者,陛下若害之,則宿衛方鎮,無不憤惋,恐中外之變復生也。
上然之。
纔安妥,置瓊林,收藏寶貨。
稅茶鹽,榷酒酤,百孔俱興。
興元元年,於行宮廡下,貯諸道貢獻之物,榜曰:瓊林大盈庫。
建中二年,以軍興增商稅為什一。
三年,復榷天下酒。
淮南節度使陳少遊奏本道:稅錢,每千請增二百。
詔他道皆增視此,又詔鹽每鬥價皆增錢。
貞元九年,從鹽鐵使張滂請,初稅茶。
從戶部侍郎斐延齡請,置欠負耗賸染練庫。
德宗老,賴鄴侯,黃臺免摘。
唐順宗,失音久,風病纏身。
肅宗女郜國公主適蕭升,其女為太子妃。
或告主淫亂,且為厭禱,上怒幽之,切責太子。
太子懼,請離婚。
上召鄴侯李泌告之,且欲立舒王誼。
泌曰:陛下惟有一子,奈何欲廢之而立侄。
且陛下不記建寜之事乎?其時先帝亦懷危懼,臣因言於肅宗曰,昔天後有四子,長曰太子弘,天後方圖稱制,酖殺之,立次子賢。
賢内憂懼,作黃臺瓜辭曰,種瓜黃臺下,瓜熟子離離,一摘使瓜好,再摘使瓜稀,三摘猶為可,四摘抱蔓歸。
肅宗乃悔而泣。
今太子未嘗接外人預外事,安得有異謀。
況但以妻母為累乎?上悟,太子乃安。
〇太子得風疾不能言。
上崩,太子立,是為順宗。
八司馬,附叔文,人情噂沓。
賴皇嗣,早監國,得免紛紜。
初,王伾善書,王叔文善棊,俱出入東宮,娛侍太子。
叔文詭譎,與伾相依附,密結學士韋執誼,及朝士有名而求速進者韓曄等定為死交。
肅宗旣立,以伾為散騎常侍,叔文為翰林學士,執誼同平章事,曄等互相推奬,榮辱進退,惟其所欲,其門如市。
秋七月,太子純監國,尋傳位,是為憲宗。
上自號太上皇。
伾、叔文皆貶。
未幾伾病死,叔文賜死,貶韋執誼、韓泰、韓曄、柳宗元、劉禹鍚、陳諫、淩凖、程異為諸州司馬。
唐憲宗,登寶位,延英議政。
上嘗與宰相論治道於延英殿,日旰,宰相恐上體倦求退,上曰:朕入禁中,所與處者宦官宮人,故樂與卿等共談為理之要,不知倦也。
出宮人,蠲賦稅,禁止逢迎。
以旱出宮人,蠲租稅,絶進奉。
用非衣,制口天,削平淮蔡。
幾聲兒,人贊歎,果斷英能。
彰義節度使吳元濟反,發兵討之,四年不克。
上以裴度充招討使,擒元濟斬之。
時民間謡雲:緋衣小兒坦其腹,天上有口被驅逐。
〇彰義治,今河南汝寜府。
擒劉闢,執李錡,蕩除猾逆。
西川節度副使劉闢反,命髙崇文擒討之。
鎮海節度使李錡反,發兵討之,部將張子良執錡送京師。
〇西川治,今四川成都府。
鎮海治,今江南鎮江府。
平師道,服承宗,約束鹹遵。
上之討吳元濟,悉以兵事委宰相武元衡。
淄青節度使李師道遣客刺殺元衡。
承德節度使王承宗遣使奏事,為元濟遊說。
及元濟平,師道、承宗皆懼,各奉表納質以自贖。
旣而師道表言軍情不願納質,上發兵討之,平盧都將劉悟執師道斬之。
自代宗以來,垂六十年,河南北三十餘州,藩鎮跋扈,自是盡遵朝廷約束。
〇平盧,即淄青。
說未了,侈心生,奸諛得幸。
寵奴僕,居宰輔,不信忠臣。
淮蔡旣平,上浸驕侈。
判度支皇甫鎛、鹽鐵使程異以厚賂結宦官吐突承瓘,上遂以為相。
制下,朝野駭愕,裴度極諫不聽。
鎛自知不為眾論所與,益為巧諂以為自固。
〇淮蔡,即彰義。
麟德殿,龍首池,工程再起。
修麟德殿,浚龍首池,土木浸興矣。
紫金丹,長生藥,服煉修眞。
上好神仙,山人柳泌雲:能合長生藥。
天台多靈藥,誠得為彼長吏,庶幾可求。
乃以為台州刺史。
迎佛骨,貶諫臣,崇邪徼福。
遣中使迎佛骨至京師,刑部侍郎韓愈表諫,貶潮州刺史。
為稱尊,受賀禮,處陋甘心。
羣臣上尊號,左右軍中尉各獻錢萬緡,謂之賀禮。
中和殿,大年初,一時亡化。
細尋思,無疾病,事有來因。
陳弘志,逞奸謀,行兇下手。
梁守謙,立太子,掩罪容身。
上服金丹多躁怒,左右宦官往往獲罪有死者。
元和十五年春正月,上暴崩於中和殿。
時人皆言内常侍陳弘志弒逆,其黨諱之,外人莫能明也。
中尉梁守謙與宦官王守澄等,共立憲宗第三子恒,是為穆宗。
唐穆宗,守父孝,何曾滿月。
命羣臣,皆釋服,廢禮忘親。
殢聲色,遊畋獵,重陽大宴。
上初即位,與羣臣皆釋服從吉。
甫過公除,即事遊畋聲色。
欲以重陽大宴,拾遺李珏諫不聽。
縱藩臣,殺節度,放肆橫行。
盧龍軍亂,囚節度使張弘靖,推朱克融為留後。
成德兵馬使王庭湊,殺節度使田弘正。
詔起復田布為魏博節度使,與諸道合兵討之。
庭湊圍深冀節度使牛元翼於深州,官軍三面救之。
成德軍掠其糧運,諸軍皆乏糧不得進。
會魏博牙將史憲誠逼田布令自殺,朝廷不能討,遂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