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五史彈詞輯註 卷第五
關燈
小
中
大
渠大英雄,生擒數天子。
指文帝像曰:渠亦不惡,但末年不免兒斫去頭。
指孝武像曰:渠大齄鼻,如何不齄。
立召畫工令齄之。
〇殺其弟新安王子鸞、南海王子師。
幽諸父湘東王彧等,毆捶陵曳,無復人理。
又殺南平王敬猷、盧陵王敬先、安南侯敬淵。
召諸妃主立于前,彊左右使辱之。
眞天子,出湘中,贋不及熟。
竹林堂,因射鬼,刀下亡身。
民間訛言湘中出天子。
子業將廵荊湘以厭之。
先是嘗遊竹林堂,使婦人倮身相逐。
有一婦人不從,命斬之。
夜夢一女子駡曰:帝悖逆不道,明年不及熟矣。
巫覡言此堂有鬼,子業屏侍衛親自射之。
湘東王彧結子業左右壽寂之等,入弒之。
彧即位,是為明帝。
明帝彧,甫即眞,子勛爭立。
討江州,誅鄧琬,遽害休仁。
先是,子業遣使賜江州刺史晉安王子勛死,長史鄧琬遂稱子勛教舉兵。
及彧立,以子勛為車騎將軍,琬不受命,子勛遂稱帝。
彧使建安王休仁討誅之。
休仁與彧素友愛,子業嘗欲殺彧,賴休仁得免。
彧初立,四方兵起,休仁親當矢石,克成大功。
後以太子幼弱忌之,遂賜死。
忍秉心,假文談,嫌人觸諱。
宋主晚而猜虐多忌諱,文書有禍敗兇喪疑似之言應廻避者數千百品,有犯必戮。
剪宗枝,殺同氣,傳祚螟蛉。
殺諸弟休祐、休若等,孝武二十八子誅其十六。
嘗以宮人陳氏賜嬖人李道兒,已復收還生昱。
宋主殂,昱立,是為後廢帝。
元徽主,李將軍,興心酖母。
張刀鋸,布鋋矛,路絕行人。
昱改元元徽,自以李道兒之子,每微行,自稱李將軍。
太後嘗賜昱玉柄毛扇,昱嫌不華,欲加酖害。
性驕恣,無日不出,從者並執鋋矛,違無免者。
民間擾懼,行人殆絶。
鐵椎鋸鑿,不離左右。
蕭領軍,腹射骲,君臣懷忌。
跳臺岡,偷狗喫,授首於人。
昱嘗入領軍蕭道成府,道成晝卧裸袒,昱令起立,畫腹為的,引滿將射之。
左右曰:領軍腹大是佳射棚,而一箭便死。
後無復射,乃更以骲箭射之。
又嘗手自磨鋋曰:明日殺蕭道成。
道成憂懼,密結昱左右楊玉夫等,使伺機使。
昱與左右于臺岡睹跳,晚至新安寺偷狗,飲酒醉還。
玉夫等弒之,送首道成。
迎立明帝子安成王準,是為順帝。
宋順帝,徙丹陽,齊公受禪。
可憐哉,石頭城,袁粲捐生。
願勿生,帝王家,相承報應。
下金階,彈指哭,改換家門。
道成有不臣之志,中書監袁粲密謀誅之,以告中書令褚淵。
淵馳報道成,道成攻殺粲。
百姓哀之,為之謡曰:可憐石頭城,寧為袁粲死,不作褚淵生。
道成自為齊公,尋稱帝,是為齊高帝。
廢宋主為汝陰王,徙居丹陽。
宋主泣而彈指曰:願後身世世勿復生天王家。
未幾遇弒,宋亡。
齊高帝,蕭道成,深沉雅量。
齊主少有大量,深沉靜默,喜怒不形于色。
仗王褚,移宋鼎,廢弒嗣君。
初,廢帝旣弒,羣公集議,褚淵曰:非蕭公無以了此。
手取書授齊主。
王儉為長史,倡議加太傅,假黃鉞。
愛猶子,宣城鸞,階之為禍。
齊主兄道生之子宣城王鸞早孤,齊主養之恩過諸子。
後鸞篡位,殺齊主子孫殆盡。
躬節儉,期十載,糞土黃金。
無大功,竊宸居,四年享祚。
老升遐,傳長子,寶位相承。
齊主即位後,身不禦精細之物,每曰:使我臨天下十年,當使黃金與土用價。
在位四年殂,太子賾立,是為武帝。
齊武帝,性剛明,總持大體。
革晉宋,因仍弊,府庫充盈。
外和?,內恤民,甚稱良主。
齊主留心政事,總務大體,嚴明有斷,故永明之世,百姓豐樂。
屢遣使通好于魏。
愛羽毛,疎骨肉,猿響哀鳴。
宋主弟武陵王曄多才藝,而疎悻無竉于帝。
嘗侍宴伏地,貂抄肉柈。
齊主笑曰:肉污貂。
對曰:階下愛羽毛而疎骨肉。
〇荊州刺史巴東王子響有過,長史劉寅密啟之,子響怒殺寅,齊主遣兵檢捕羣小,子響與戰敗之。
丹陽尹蕭順之將兵繼至,子響見順之欲自申明,順之不許,縊殺之。
後齊主遊華林園,見一猿透擲哀鳴。
問左右,曰:猿子前日墜崖死。
帝思子響,因嗚咽流涕。
大不幸,子先亡,太孫傳統。
鬱林王,六個月,見弒宣城。
立海陵,剛半載,仍前被害。
宣城鸞,堂叔父,占了龍庭。
太子長懋卒,立孫昭業為太孫。
齊主殂,太孫即位,與左右遊走市裡,作諸鄙戲,西昌侯鸞數諫不從。
心忌鸞,欲除之,尋為鸞所弒,追廢為欝林王,而立新安王昭文,鸞自為宣城王。
未幾,復廢為海陵王而弒之,鸞自立,是為明帝。
魏臨江,詰廢立,漢宣謬比。
魏主自將伐齊,師至壽陽,問齊王何故廢立。
參軍崔慶遠對曰:廢昏立明,古今非一。
曰:何不立近親而自取。
對曰:霍光亦舍近親而立宣帝,惟其賢也。
曰:霍光何不自立。
曰:非其類也。
主上正可比宣帝,安可比光。
魏主乃遣使臨江數齊王罪惡而還。
殄十王,索香火,以次行刑。
豺狼性,五年終,傳之寶卷。
齊主以近親寡弱,而高武子孫,猶有十王。
欲盡除之,每與始安王遙光屏人久語,索香火流涕,明日必有所誅。
會疾甚,遙光遂盡殺十王。
齊主殂,太子寳卷立。
嬖潘妃,行淫亂,蓮步生金。
齊主後宮服飾,極選珍竒。
鑿金為蓮花以貼地,令潘妃行其上,曰:此步步生蓮花也。
圍城中,恬不思,笙歌內院。
南康王,親弟兄,弑貶東昏。
齊主殺尚書令蕭懿,其弟衍為雍州刺史,遂起兵奉南康王寳融為主,是為和帝。
衍圍建康,齊主悉以軍事委王珍國等。
時人情怨怠,皆思早亡。
珍國懼禍,謀弒齊主。
是夜方在含德殿作笙歌,兵入斬之,送首于衍,以太後令追廢為東昏侯。
齊和帝,弒其兄,委身蕭衍。
貶巴陵,求醉酒,毒以生金。
齊七主,短光陰,二十四載。
可憐生,風雨過,敗壞無存。
衍自為梁王,尋稱帝,是為梁武帝。
廢齊主為巴陵王,使人以生金進王,王曰:不須金,醇醪足矣。
乃飲沉醉,使人就摺殺之,齊亡。
梁武帝,報兄仇,生心奪位。
廣文學,勤庶政,禮待羣臣。
卻獻奉,抑奢靡,求成于魏。
梁主雅好儒術,置五經博士,立州郡學,勤于政務,冬月視事,執筆觸寒,手為皴裂。
為人恭儉,詔斷郡縣獻奉,身衣布衣,木棉皁(皂)帳,後宮衣不曳地。
〇遣使求成于魏曰:戰爭多年,民物塗炭,吾是以不恥先言。
天監世,治安久,年歲豐登。
天監四年,大有年,米斛三十錢。
敬佛法,造浮屠,捨身同泰。
戒宰殺,宗廟祀,麫做犧牲。
捨身于同泰寺,羣臣以錢億萬贖還。
脩長幹寺阿育塔,又起十三層浮屠。
詔宗廟用牲牢,有累冥道,皆以麫為之。
信牧守,來降夢,猿猴納叛。
天監中有釋寳誌曰:掘尾狗子自發狂,當死未死嚙人傷。
又曰:山家小兒果攘臂,太極殿前作獸視。
掘尾狗子,山家小兒,皆猴狀,侯景之應也。
薄心腸,緻激變,強弩衝城。
果然是,林池殃,金甌缺壞。
東魏行臺侯景以河南叛,附于梁。
先是正月乙卯,梁主夢中原牧守皆以地來降,及景使至,稱以正月乙卯定計,梁主愈神之,然意猶未決。
嘗獨言我國家如金甌,無一傷缺,今受景地,脫緻紛紜,悔之何及。
中領軍朱異勸之,乃封景為河南王。
初,貞陽侯淵明為魏所虜,至是東魏請以淵明易景,梁主許之。
景聞之曰:我固知吳老公薄心腸。
遂反,圍臺城。
初,梁旣納景,東魏移檄梁朝,畧雲:侯景周章向背,意亦可見。
彼乃授以利器,使其勢得容姦會應,不肯為臣。
亦欲稱帝,但恐楚國亡猿,禍延林木。
城門失火,殃及池魚。
卒如其言。
荷荷聲,索蜜水,餓死臺城。
景陷臺城,梁主為其所制,飲饍亦為裁節。
憂憤成疾,口苦,索蜜不得,再曰荷荷,遂殂。
太子綱立,是為簡文帝。
簡文
指文帝像曰:渠亦不惡,但末年不免兒斫去頭。
指孝武像曰:渠大齄鼻,如何不齄。
立召畫工令齄之。
〇殺其弟新安王子鸞、南海王子師。
幽諸父湘東王彧等,毆捶陵曳,無復人理。
又殺南平王敬猷、盧陵王敬先、安南侯敬淵。
召諸妃主立于前,彊左右使辱之。
眞天子,出湘中,贋不及熟。
竹林堂,因射鬼,刀下亡身。
民間訛言湘中出天子。
子業將廵荊湘以厭之。
先是嘗遊竹林堂,使婦人倮身相逐。
有一婦人不從,命斬之。
夜夢一女子駡曰:帝悖逆不道,明年不及熟矣。
巫覡言此堂有鬼,子業屏侍衛親自射之。
湘東王彧結子業左右壽寂之等,入弒之。
彧即位,是為明帝。
明帝彧,甫即眞,子勛爭立。
討江州,誅鄧琬,遽害休仁。
先是,子業遣使賜江州刺史晉安王子勛死,長史鄧琬遂稱子勛教舉兵。
及彧立,以子勛為車騎將軍,琬不受命,子勛遂稱帝。
彧使建安王休仁討誅之。
休仁與彧素友愛,子業嘗欲殺彧,賴休仁得免。
彧初立,四方兵起,休仁親當矢石,克成大功。
後以太子幼弱忌之,遂賜死。
忍秉心,假文談,嫌人觸諱。
宋主晚而猜虐多忌諱,文書有禍敗兇喪疑似之言應廻避者數千百品,有犯必戮。
剪宗枝,殺同氣,傳祚螟蛉。
殺諸弟休祐、休若等,孝武二十八子誅其十六。
嘗以宮人陳氏賜嬖人李道兒,已復收還生昱。
宋主殂,昱立,是為後廢帝。
元徽主,李將軍,興心酖母。
張刀鋸,布鋋矛,路絕行人。
昱改元元徽,自以李道兒之子,每微行,自稱李將軍。
太後嘗賜昱玉柄毛扇,昱嫌不華,欲加酖害。
性驕恣,無日不出,從者並執鋋矛,違無免者。
民間擾懼,行人殆絶。
鐵椎鋸鑿,不離左右。
蕭領軍,腹射骲,君臣懷忌。
跳臺岡,偷狗喫,授首於人。
昱嘗入領軍蕭道成府,道成晝卧裸袒,昱令起立,畫腹為的,引滿將射之。
左右曰:領軍腹大是佳射棚,而一箭便死。
後無復射,乃更以骲箭射之。
又嘗手自磨鋋曰:明日殺蕭道成。
道成憂懼,密結昱左右楊玉夫等,使伺機使。
昱與左右于臺岡睹跳,晚至新安寺偷狗,飲酒醉還。
玉夫等弒之,送首道成。
迎立明帝子安成王準,是為順帝。
宋順帝,徙丹陽,齊公受禪。
可憐哉,石頭城,袁粲捐生。
願勿生,帝王家,相承報應。
下金階,彈指哭,改換家門。
道成有不臣之志,中書監袁粲密謀誅之,以告中書令褚淵。
淵馳報道成,道成攻殺粲。
百姓哀之,為之謡曰:可憐石頭城,寧為袁粲死,不作褚淵生。
道成自為齊公,尋稱帝,是為齊高帝。
廢宋主為汝陰王,徙居丹陽。
宋主泣而彈指曰:願後身世世勿復生天王家。
未幾遇弒,宋亡。
齊高帝,蕭道成,深沉雅量。
齊主少有大量,深沉靜默,喜怒不形于色。
仗王褚,移宋鼎,廢弒嗣君。
初,廢帝旣弒,羣公集議,褚淵曰:非蕭公無以了此。
手取書授齊主。
王儉為長史,倡議加太傅,假黃鉞。
愛猶子,宣城鸞,階之為禍。
齊主兄道生之子宣城王鸞早孤,齊主養之恩過諸子。
後鸞篡位,殺齊主子孫殆盡。
躬節儉,期十載,糞土黃金。
無大功,竊宸居,四年享祚。
老升遐,傳長子,寶位相承。
齊主即位後,身不禦精細之物,每曰:使我臨天下十年,當使黃金與土用價。
在位四年殂,太子賾立,是為武帝。
齊武帝,性剛明,總持大體。
革晉宋,因仍弊,府庫充盈。
外和?,內恤民,甚稱良主。
齊主留心政事,總務大體,嚴明有斷,故永明之世,百姓豐樂。
屢遣使通好于魏。
愛羽毛,疎骨肉,猿響哀鳴。
宋主弟武陵王曄多才藝,而疎悻無竉于帝。
嘗侍宴伏地,貂抄肉柈。
齊主笑曰:肉污貂。
對曰:階下愛羽毛而疎骨肉。
〇荊州刺史巴東王子響有過,長史劉寅密啟之,子響怒殺寅,齊主遣兵檢捕羣小,子響與戰敗之。
丹陽尹蕭順之將兵繼至,子響見順之欲自申明,順之不許,縊殺之。
後齊主遊華林園,見一猿透擲哀鳴。
問左右,曰:猿子前日墜崖死。
帝思子響,因嗚咽流涕。
大不幸,子先亡,太孫傳統。
鬱林王,六個月,見弒宣城。
立海陵,剛半載,仍前被害。
宣城鸞,堂叔父,占了龍庭。
太子長懋卒,立孫昭業為太孫。
齊主殂,太孫即位,與左右遊走市裡,作諸鄙戲,西昌侯鸞數諫不從。
心忌鸞,欲除之,尋為鸞所弒,追廢為欝林王,而立新安王昭文,鸞自為宣城王。
未幾,復廢為海陵王而弒之,鸞自立,是為明帝。
魏臨江,詰廢立,漢宣謬比。
魏主自將伐齊,師至壽陽,問齊王何故廢立。
參軍崔慶遠對曰:廢昏立明,古今非一。
曰:何不立近親而自取。
對曰:霍光亦舍近親而立宣帝,惟其賢也。
曰:霍光何不自立。
曰:非其類也。
主上正可比宣帝,安可比光。
魏主乃遣使臨江數齊王罪惡而還。
殄十王,索香火,以次行刑。
豺狼性,五年終,傳之寶卷。
齊主以近親寡弱,而高武子孫,猶有十王。
欲盡除之,每與始安王遙光屏人久語,索香火流涕,明日必有所誅。
會疾甚,遙光遂盡殺十王。
齊主殂,太子寳卷立。
嬖潘妃,行淫亂,蓮步生金。
齊主後宮服飾,極選珍竒。
鑿金為蓮花以貼地,令潘妃行其上,曰:此步步生蓮花也。
圍城中,恬不思,笙歌內院。
南康王,親弟兄,弑貶東昏。
齊主殺尚書令蕭懿,其弟衍為雍州刺史,遂起兵奉南康王寳融為主,是為和帝。
衍圍建康,齊主悉以軍事委王珍國等。
時人情怨怠,皆思早亡。
珍國懼禍,謀弒齊主。
是夜方在含德殿作笙歌,兵入斬之,送首于衍,以太後令追廢為東昏侯。
齊和帝,弒其兄,委身蕭衍。
貶巴陵,求醉酒,毒以生金。
齊七主,短光陰,二十四載。
可憐生,風雨過,敗壞無存。
衍自為梁王,尋稱帝,是為梁武帝。
廢齊主為巴陵王,使人以生金進王,王曰:不須金,醇醪足矣。
乃飲沉醉,使人就摺殺之,齊亡。
梁武帝,報兄仇,生心奪位。
廣文學,勤庶政,禮待羣臣。
卻獻奉,抑奢靡,求成于魏。
梁主雅好儒術,置五經博士,立州郡學,勤于政務,冬月視事,執筆觸寒,手為皴裂。
為人恭儉,詔斷郡縣獻奉,身衣布衣,木棉皁(皂)帳,後宮衣不曳地。
〇遣使求成于魏曰:戰爭多年,民物塗炭,吾是以不恥先言。
天監世,治安久,年歲豐登。
天監四年,大有年,米斛三十錢。
敬佛法,造浮屠,捨身同泰。
戒宰殺,宗廟祀,麫做犧牲。
捨身于同泰寺,羣臣以錢億萬贖還。
脩長幹寺阿育塔,又起十三層浮屠。
詔宗廟用牲牢,有累冥道,皆以麫為之。
信牧守,來降夢,猿猴納叛。
天監中有釋寳誌曰:掘尾狗子自發狂,當死未死嚙人傷。
又曰:山家小兒果攘臂,太極殿前作獸視。
掘尾狗子,山家小兒,皆猴狀,侯景之應也。
薄心腸,緻激變,強弩衝城。
果然是,林池殃,金甌缺壞。
東魏行臺侯景以河南叛,附于梁。
先是正月乙卯,梁主夢中原牧守皆以地來降,及景使至,稱以正月乙卯定計,梁主愈神之,然意猶未決。
嘗獨言我國家如金甌,無一傷缺,今受景地,脫緻紛紜,悔之何及。
中領軍朱異勸之,乃封景為河南王。
初,貞陽侯淵明為魏所虜,至是東魏請以淵明易景,梁主許之。
景聞之曰:我固知吳老公薄心腸。
遂反,圍臺城。
初,梁旣納景,東魏移檄梁朝,畧雲:侯景周章向背,意亦可見。
彼乃授以利器,使其勢得容姦會應,不肯為臣。
亦欲稱帝,但恐楚國亡猿,禍延林木。
城門失火,殃及池魚。
卒如其言。
荷荷聲,索蜜水,餓死臺城。
景陷臺城,梁主為其所制,飲饍亦為裁節。
憂憤成疾,口苦,索蜜不得,再曰荷荷,遂殂。
太子綱立,是為簡文帝。
簡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