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五史彈詞輯註 卷第五
關燈
小
中
大
第五段說南北朝
清平樂
閒行閒坐,不必爭人我。
百歲光陰彈指過,成得甚麼功果。
昨日羯鼓催花,今朝疎柳啼鴉。
王謝堂前燕子,不知飛入誰家。
詩曰 燕子來時春雪消,幾家留得舊窠巢。
風流王謝無蹤跡,剩水殘山似六朝。
剩水殘山古又今,達時人物此登臨。
詩吟杜牧孤鴻句,淚落雍門一操琴。
老去深藏經濟手,病來灰卻戰爭心。
殘篇話到興亡處,閒悶閒愁海樣深。
詠月吟風詩罷講,談今道古話重論。
花花草草春如舊,古古今今事不倫。
昨日紅顏今日老,前人事業後人評。
冰絃橫寫宮商調,話本敷宣錦繡文。
不用新詞誇粉黛,全將故典說豪英。
話傳史記中間事,論采儒官筆下文。
躍馬橫鎗誇猛將,鋪謀定策羨文人。
文添秀士經綸志,武助英雄戰鬬心。
寶劍重磨光射鬥,金鐘再撞響穿雲。
知音君子休心困,再聽新文接舊文。
昨來說到三國鼎分,話兼兩晉。
今日整理六朝(吳、東晉、宋、齊、梁、陳,皆都建康,為六朝)人物,直至隋文。
宋武帝劉裕者,篡晉稱帝,傳廢主義符、文帝義隆、孝武駿、前廢主子業、明帝彧、後廢主昱、順帝準。
凡八主,共五十九年(起武帝永初元年庚申,終順帝昇明二年戊午)。
蕭道成篡之。
齊高帝蕭道成者,篡宋稱帝,傳、武帝賾、廢主昭業、廢主昭文、明帝鸞、廢主寳卷、和帝寳融。
凡七主,共二十三年(起高帝建元元年己未,終和帝中興元年辛巳)。
蕭衍篡之。
梁武帝蕭衍者,篡齊稱帝,傳簡文綱、元帝繹、敬帝方智。
凡四主,共五十五年(起武帝天監元年壬午,終敬帝紹泰二年丙子),陳霸先篡之。
後梁宣帝蕭詧者,借兵西魏,殺叔元帝,稱帝江陵,傳明帝巋,後主琮。
凡三主,共三十三年(起梁敬帝紹泰元年乙亥,終陳後主禎明元年丁未)。
隋文帝廢之。
陳武帝陳霸先者,篡梁稱帝,傳文帝蒨、廢主伯宗、宣帝瑣、後主叔寳。
凡五主,共三十二年(起武帝永定元年丁醜,終後主禎明二年戊申)。
隋文帝滅之。
魏太祖道武帝者,姓拓?氏名珪。
其先鮮卑索頭部,世居北荒。
至三國時,魏元帝景元二年,拓?力微遣子沙漠汗入貢。
力微死,四傳至祿官,始分其國為三部,己與兄子猗?、猗盧分統之。
晉懷帝時,并州刺史劉琨,表猗盧為代公。
愍帝時,進爵為王。
六傳至什翼犍,為子寔君所弒。
時世子寔早卒,寔生珪。
孝武帝太元十一年,復立為代王,後稱帝,改國號魏。
傳明元嗣、太武燾、文成濬、獻文弘、孝文宏、宣武恪、孝明詡、臨洮世子釗、孝莊子攸、節閔恭、廢帝朗、孝武脩,自此魏分東西,高歡奉孝靜善見,都鄴,為東魏,歡之子洋篡之。
孝武奔長安,就宇文泰,為西魏,傳文帝寳炬、廢帝欽、恭帝廓,泰之子覺篡之。
凡一十七主,共一百七十二年。
北齊文宣帝高洋者,篡東魏稱帝,傳廢帝殷、孝昭演、武成湛、後主緯、幼主恒。
凡六主,共二十八年(起梁簡文帝大寳元年庚午,終陳宗帝太建九年丁酉)。
周武帝滅之。
後周孝閔帝宇文覺者,篡西魏稱帝,傳明帝毓、武帝邕,滅北齊,再傳宣帝贇、靜帝闡。
凡五主,共二十四年(起陳武帝永定元年丁醜,終宣帝太建十三年庚子)。
隋文帝篡之。
宋、齊、梁、陳,皆都金陵,謂之南朝。
魏、齊、周、隋,謂之北朝。
(起宋武帝永初元年,止隋文帝開皇九年) 至隋文帝篡周滅陳,天下方纔歸一。
南北兩朝,共一百六十九年。
中間又有十六國,互相吞并,疊興疊滅,未及細論。
且將南北朝流傳世次,興亡治亂,略加品題。
東晉主,北朝強,江南寡弱。
義熙年,桓玄反,國勢伶仃。
義熙,晉安帝年號。
劉寄奴,起義兵,祛除逆黨。
寄奴,劉裕小名。
生擒著,數天子,北戰南征。
專廢立,總百官,志方曹操。
老奸雄,無對手,二十餘春。
敦孝道,謹威儀,清心寡慾。
簡嬉遊,甘衣素,不置妃嬪。
禁奢侈,卻禎祥,身兼八行。
占龍牀,一二載,稱了平生。
所可恨,儘不肖,兩番弑主。
不仁心,天鑒察,自有支分。
臨顧命,戒當朝,無煩母後。
宋王事其母素謹。
及即位,春秋已高,每旦入朝,不失時刻。
性儉素,公主出適,遣送無錦繡之物。
内外奉禁,莫敢侈靡。
素不信奇怪,微時多符瑞,及貴,史官審以所聞,拒而不答。
胡氏曰:武帝清簡寡欲,嚴整有度,被服布素,遊宴絶稀,嬪禦寡少,不蓄私藏,孝于後母,又詔幼主當朝,母後不得預政。
此八者,皆君人之要行,而帝兼之,足為一代良主。
在位三年殂,太子義符立,後廢為營陽王。
營陽王,親長子,寸善無聞。
廢喪禮,拒忠言,褻狎左右。
徐羨之,行廢弒,文帝稱尊。
王居喪無禮,好與左右狎暱遊戲。
司空徐羨之等廢而弒之,迎立武帝第三子宜都王義隆,是為文帝。
宋文帝,享長年,康寧治理。
宋主性仁孝恭儉,勤于為政。
三十年間,四境宴安,江左風俗,于斯為美。
挑強敵,勤遠略,白面書生。
宋主欲恢復河南,屢遣兵伐魏,皆無功而還。
復遣王玄謨北侵,校尉沈慶之谏曰:治國如治家,耕當問奴,織當問婢,今欲伐國而與白面書生謀之,事何由濟。
司馬氏曰:文帝足為承平良主,而不量其力,橫挑強敵,使師徒殱于河南,戎馬飲于江津,豈非文有餘而武不足耶。
羊禦狼,空歎息,縱橫胡馬。
聽讒言,殺道濟,自壞長城。
録事參軍周朗疏言:今人知不以羊禦狼,蟹捕鼠,而令重車弱卒,與肥馬悍胡相逐,其不能濟固宜矣。
〇魏兵南下,進次瓜步,宋主登石頭城,有憂色,謂江湛曰:北伐之計,同議者少,今日士民勞怨,予之過也。
〇司空檀道濟立功前朝,威名甚重,朝廷疑畏之。
宋主疾久不愈,司徒義康執道濟殺之。
道濟見收,憤怒曰:乃壞汝萬裡長城。
魏人聞之喜曰:道濟死,吳子輩不足復憚。
及魏兵至,宋主歎曰:道濟若在,豈容胡馬至此。
〇今埠,地名,在今江寧府六合縣東。
輕戰伐,禍生靈,燕巢林木。
魏師凡破南兖等六州,殺掠不可勝計,所過郡縣,赤地無餘。
春燕歸巢于林木。
〇南兖,今鳳陽府亳州。
兇兒報,因巫蠱,手刃其親。
宋孝武,誅逆劭,新亭即位。
太子劭及始興王濬多過失,宋主數詰之。
劭濬因共為巫蠱事覺,將廢劭誅濬,以其事重,故久不決。
劭知之,遂弒宋主。
武陵王駿討誅劭濬,即位于新亭。
駿,文帝第三子,是為孝武帝。
義宣反,竟陵反,內醜難聞。
宋主淫南郡王義宣諸女,義宣恨怒,舉兵反,討誅之。
竟陵王誕誅劭及義宣,皆有功,宋主忌之,貶爵為侯,誕遂反,尋伏誅。
恣侮慢,老傖悭,狎遊拒諫。
宋主好狎侮羣臣,呼光祿大夫王玄謨為老傖,僕射劉秀之為老慳,其餘長短肥瘦,皆有稱目。
笑高皇,田舍翁,葛布籠燈。
貪酒色,肆奢淫,繁興土木。
自晉氏渡江以來,宮室草創。
宋主奢欲無度,始大修宮室,壞高祖所居陰室,于其處起殿。
與羣臣觀之,床頭有土障壁,上掛葛籠燈,麻蠅拂。
侍中袁顗因稱高祖儉素之德,宋主曰:田舍翁得此已為過矣。
〇宋主閨門無禮,不擇親疏尊卑。
世相承,刀廝戮,不顧人倫。
殺其弟南平王鑠,武昌王渾。
昏醉了,十一年,傳之子業。
踵遺蹤,狂且暴,穢德閨門。
姑新蔡,姊山陰,人倫道盡。
宋主終日酣飲,嘗憑幾惛睡,外有奏事,即肅然整容,由是内外畏之。
在位十一年殂,太子子業立。
〇子業幼而狷暴,所幸閹人華願兒,怨中書舍人戴法興,言于子業曰:道路皆言法興為眞天子,官為贋天子。
子業遂殺法興。
自是兇悖日甚,誅殺相繼。
〇以文帝女新蔡公主為貴嬪,每出嘗與山陰公主同輦。
公主尤淫恣,子業為置面首左右三十人。
戲列祖,芟宗姓,悖虐人禽。
子業入太廟,指高祖像曰:
百歲光陰彈指過,成得甚麼功果。
昨日羯鼓催花,今朝疎柳啼鴉。
王謝堂前燕子,不知飛入誰家。
詩曰 燕子來時春雪消,幾家留得舊窠巢。
風流王謝無蹤跡,剩水殘山似六朝。
剩水殘山古又今,達時人物此登臨。
詩吟杜牧孤鴻句,淚落雍門一操琴。
老去深藏經濟手,病來灰卻戰爭心。
殘篇話到興亡處,閒悶閒愁海樣深。
詠月吟風詩罷講,談今道古話重論。
花花草草春如舊,古古今今事不倫。
昨日紅顏今日老,前人事業後人評。
冰絃橫寫宮商調,話本敷宣錦繡文。
不用新詞誇粉黛,全將故典說豪英。
話傳史記中間事,論采儒官筆下文。
躍馬橫鎗誇猛將,鋪謀定策羨文人。
文添秀士經綸志,武助英雄戰鬬心。
寶劍重磨光射鬥,金鐘再撞響穿雲。
知音君子休心困,再聽新文接舊文。
昨來說到三國鼎分,話兼兩晉。
今日整理六朝(吳、東晉、宋、齊、梁、陳,皆都建康,為六朝)人物,直至隋文。
宋武帝劉裕者,篡晉稱帝,傳廢主義符、文帝義隆、孝武駿、前廢主子業、明帝彧、後廢主昱、順帝準。
凡八主,共五十九年(起武帝永初元年庚申,終順帝昇明二年戊午)。
蕭道成篡之。
齊高帝蕭道成者,篡宋稱帝,傳、武帝賾、廢主昭業、廢主昭文、明帝鸞、廢主寳卷、和帝寳融。
凡七主,共二十三年(起高帝建元元年己未,終和帝中興元年辛巳)。
蕭衍篡之。
梁武帝蕭衍者,篡齊稱帝,傳簡文綱、元帝繹、敬帝方智。
凡四主,共五十五年(起武帝天監元年壬午,終敬帝紹泰二年丙子),陳霸先篡之。
後梁宣帝蕭詧者,借兵西魏,殺叔元帝,稱帝江陵,傳明帝巋,後主琮。
凡三主,共三十三年(起梁敬帝紹泰元年乙亥,終陳後主禎明元年丁未)。
隋文帝廢之。
陳武帝陳霸先者,篡梁稱帝,傳文帝蒨、廢主伯宗、宣帝瑣、後主叔寳。
凡五主,共三十二年(起武帝永定元年丁醜,終後主禎明二年戊申)。
隋文帝滅之。
魏太祖道武帝者,姓拓?氏名珪。
其先鮮卑索頭部,世居北荒。
至三國時,魏元帝景元二年,拓?力微遣子沙漠汗入貢。
力微死,四傳至祿官,始分其國為三部,己與兄子猗?、猗盧分統之。
晉懷帝時,并州刺史劉琨,表猗盧為代公。
愍帝時,進爵為王。
六傳至什翼犍,為子寔君所弒。
時世子寔早卒,寔生珪。
孝武帝太元十一年,復立為代王,後稱帝,改國號魏。
傳明元嗣、太武燾、文成濬、獻文弘、孝文宏、宣武恪、孝明詡、臨洮世子釗、孝莊子攸、節閔恭、廢帝朗、孝武脩,自此魏分東西,高歡奉孝靜善見,都鄴,為東魏,歡之子洋篡之。
孝武奔長安,就宇文泰,為西魏,傳文帝寳炬、廢帝欽、恭帝廓,泰之子覺篡之。
凡一十七主,共一百七十二年。
北齊文宣帝高洋者,篡東魏稱帝,傳廢帝殷、孝昭演、武成湛、後主緯、幼主恒。
凡六主,共二十八年(起梁簡文帝大寳元年庚午,終陳宗帝太建九年丁酉)。
周武帝滅之。
後周孝閔帝宇文覺者,篡西魏稱帝,傳明帝毓、武帝邕,滅北齊,再傳宣帝贇、靜帝闡。
凡五主,共二十四年(起陳武帝永定元年丁醜,終宣帝太建十三年庚子)。
隋文帝篡之。
宋、齊、梁、陳,皆都金陵,謂之南朝。
魏、齊、周、隋,謂之北朝。
(起宋武帝永初元年,止隋文帝開皇九年) 至隋文帝篡周滅陳,天下方纔歸一。
南北兩朝,共一百六十九年。
中間又有十六國,互相吞并,疊興疊滅,未及細論。
且將南北朝流傳世次,興亡治亂,略加品題。
東晉主,北朝強,江南寡弱。
義熙年,桓玄反,國勢伶仃。
義熙,晉安帝年號。
劉寄奴,起義兵,祛除逆黨。
寄奴,劉裕小名。
生擒著,數天子,北戰南征。
專廢立,總百官,志方曹操。
老奸雄,無對手,二十餘春。
敦孝道,謹威儀,清心寡慾。
簡嬉遊,甘衣素,不置妃嬪。
禁奢侈,卻禎祥,身兼八行。
占龍牀,一二載,稱了平生。
所可恨,儘不肖,兩番弑主。
不仁心,天鑒察,自有支分。
臨顧命,戒當朝,無煩母後。
宋王事其母素謹。
及即位,春秋已高,每旦入朝,不失時刻。
性儉素,公主出適,遣送無錦繡之物。
内外奉禁,莫敢侈靡。
素不信奇怪,微時多符瑞,及貴,史官審以所聞,拒而不答。
胡氏曰:武帝清簡寡欲,嚴整有度,被服布素,遊宴絶稀,嬪禦寡少,不蓄私藏,孝于後母,又詔幼主當朝,母後不得預政。
此八者,皆君人之要行,而帝兼之,足為一代良主。
在位三年殂,太子義符立,後廢為營陽王。
營陽王,親長子,寸善無聞。
廢喪禮,拒忠言,褻狎左右。
徐羨之,行廢弒,文帝稱尊。
王居喪無禮,好與左右狎暱遊戲。
司空徐羨之等廢而弒之,迎立武帝第三子宜都王義隆,是為文帝。
宋文帝,享長年,康寧治理。
宋主性仁孝恭儉,勤于為政。
三十年間,四境宴安,江左風俗,于斯為美。
挑強敵,勤遠略,白面書生。
宋主欲恢復河南,屢遣兵伐魏,皆無功而還。
復遣王玄謨北侵,校尉沈慶之谏曰:治國如治家,耕當問奴,織當問婢,今欲伐國而與白面書生謀之,事何由濟。
司馬氏曰:文帝足為承平良主,而不量其力,橫挑強敵,使師徒殱于河南,戎馬飲于江津,豈非文有餘而武不足耶。
羊禦狼,空歎息,縱橫胡馬。
聽讒言,殺道濟,自壞長城。
録事參軍周朗疏言:今人知不以羊禦狼,蟹捕鼠,而令重車弱卒,與肥馬悍胡相逐,其不能濟固宜矣。
〇魏兵南下,進次瓜步,宋主登石頭城,有憂色,謂江湛曰:北伐之計,同議者少,今日士民勞怨,予之過也。
〇司空檀道濟立功前朝,威名甚重,朝廷疑畏之。
宋主疾久不愈,司徒義康執道濟殺之。
道濟見收,憤怒曰:乃壞汝萬裡長城。
魏人聞之喜曰:道濟死,吳子輩不足復憚。
及魏兵至,宋主歎曰:道濟若在,豈容胡馬至此。
〇今埠,地名,在今江寧府六合縣東。
輕戰伐,禍生靈,燕巢林木。
魏師凡破南兖等六州,殺掠不可勝計,所過郡縣,赤地無餘。
春燕歸巢于林木。
〇南兖,今鳳陽府亳州。
兇兒報,因巫蠱,手刃其親。
宋孝武,誅逆劭,新亭即位。
太子劭及始興王濬多過失,宋主數詰之。
劭濬因共為巫蠱事覺,將廢劭誅濬,以其事重,故久不決。
劭知之,遂弒宋主。
武陵王駿討誅劭濬,即位于新亭。
駿,文帝第三子,是為孝武帝。
義宣反,竟陵反,內醜難聞。
宋主淫南郡王義宣諸女,義宣恨怒,舉兵反,討誅之。
竟陵王誕誅劭及義宣,皆有功,宋主忌之,貶爵為侯,誕遂反,尋伏誅。
恣侮慢,老傖悭,狎遊拒諫。
宋主好狎侮羣臣,呼光祿大夫王玄謨為老傖,僕射劉秀之為老慳,其餘長短肥瘦,皆有稱目。
笑高皇,田舍翁,葛布籠燈。
貪酒色,肆奢淫,繁興土木。
自晉氏渡江以來,宮室草創。
宋主奢欲無度,始大修宮室,壞高祖所居陰室,于其處起殿。
與羣臣觀之,床頭有土障壁,上掛葛籠燈,麻蠅拂。
侍中袁顗因稱高祖儉素之德,宋主曰:田舍翁得此已為過矣。
〇宋主閨門無禮,不擇親疏尊卑。
世相承,刀廝戮,不顧人倫。
殺其弟南平王鑠,武昌王渾。
昏醉了,十一年,傳之子業。
踵遺蹤,狂且暴,穢德閨門。
姑新蔡,姊山陰,人倫道盡。
宋主終日酣飲,嘗憑幾惛睡,外有奏事,即肅然整容,由是内外畏之。
在位十一年殂,太子子業立。
〇子業幼而狷暴,所幸閹人華願兒,怨中書舍人戴法興,言于子業曰:道路皆言法興為眞天子,官為贋天子。
子業遂殺法興。
自是兇悖日甚,誅殺相繼。
〇以文帝女新蔡公主為貴嬪,每出嘗與山陰公主同輦。
公主尤淫恣,子業為置面首左右三十人。
戲列祖,芟宗姓,悖虐人禽。
子業入太廟,指高祖像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