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五史彈詞輯註 卷第四
關燈
小
中
大
太後以憂崩。
陶侃、溫嶠討誅峻,約奔後趙。
庾亮出鎮武昌,而遙執朝權。
丞相王導内不能平,遇西風塵起,舉扇自蔽曰:元規塵污人。
元規,亮字。
絕裾溫,運甓陶,入平禍難。
王茂弘,求故節,見笑豪英。
元帝初,鎮江左溫嶠欲往,其母固止之,嶠絶裾而去。
陶侃為廣州刺史,在州無事,輙朝運百甓于齋内,暮運于齋外。
人問之,曰:方緻力中原,過爾優逸,恐不堪事也。
蘇峻旣平,王導入石頭,令取故節,侃笑曰:蘇武節似不如是。
茂弘,導字。
十七年,康帝立,匆匆二載。
晉穆帝,襁褓嗣,無子相承。
帝立十七年崩,母弟嶽立,是為康帝。
二年崩,太子聃立,年方三嵗,是為穆帝。
殷深源,負虛名,書空管葛。
桓元子,總強兵,劫制朝廷。
殷浩字深源,弱冠有美名,時擬之管葛。
及為都督,連年北伐,師徒屢敗。
桓溫因朝野之怨,上疏廢之。
浩每書空作咄咄怪事三字而已。
溫,字元子,有雄畧,旣滅蜀,威勢轉盛。
朝廷引浩以抗溫,浩廢,内外大權一歸溫矣。
帝崩,成帝子丕立,是為哀帝。
晉哀帝,病纏身,三年彈指。
海西公,剛八載,貶做藩臣。
帝立三年崩,帝奕立。
桓溫陰蓄不臣之志。
及伐燕,大敗而還,威名頓挫,乃廢帝為海西公,迎立元帝少子會稽王昱,是為簡文帝。
簡文帝,赧獻流,清談差勝。
二年來,交付與,幼子儲君。
帝雖神識恬鬯,而無濟世大畧,謝安以為惠帝之流,但清談差勝耳。
謝靈運亦以為周郝、漢獻之輩。
立二年崩,太子昌明立,生十年矣,為孝武帝。
孝武帝,相謝安,圍棋破敵。
八公山,風鶴唳,草木皆兵。
以謝安為僕射。
秦苻堅入寇,詔謝玄等禦之。
玄問計于安,安夷然命駕出遊,與張玄圍棋賭别墅。
謝玄等尋大破秦軍,堅遁走。
聞風聲鶴唳,謂追兵且至,望見八公山草木皆兵,以為晉兵。
八公山,在壽州東北。
甫能勾,幸免得,苻氐僕射。
遽驕淫,貪酒色,杯勸長星。
信佛法,敬僧尼,家居撞壞。
被蒙頭,清暑殿,戲犯陰人。
初,堅將入寇,下詔曰:以司馬昌明為僕射。
先為治第。
苻氐,畧陽氏也。
帝溺于酒色,長星見,舉酒祝之曰:長星勸汝一杯酒,自古何有萬嵗天子耶。
帝崇尚浮屠,窮奢極費,所新昵者,皆姏姆僧尼。
尚書令陸納望宮闕歎曰:好家居,纎兒欲撞壞之也。
張貴人寵冠後宮,年近三十,帝戲之曰:汝以年亦當廢矣。
已而醉寢清暑殿,貴人以被蒙帝面而弒之。
太子德宗立,是為安帝。
晉安帝,幼沖年,紀綱破碎。
東西錄,專殺柄,反了孫恩。
水仙妖,煽愚民,坑屠糜爛。
劉牢之,縱反叛,内指神京。
帝幼而不慧,會稽王道子專政。
道子有疾,且無日不醉。
其子元顯諷帝奪其權,以元顯録尚書事。
時謂道子為東録,元顯為西録。
〇妖人孫泰,以妖術謀亂誅,兄子恩逃入海。
愚民以泰為蟬蛻不死,就海中資給之。
恩乃聚眾謀復讐,攻陷會稽,都督劉牢之討破之,恩多棄寳玉子女于道,牢之遽于收斂,放恩復逃入海。
整兵向京師,陷廣陵後,兵敗赴海死。
其黨從死者以百數,謂之水仙。
餘眾推恩妹夫循為主。
桓玄來,稱楚帝,潯陽遷劫。
亂荒荒,草澤間,崛起英雄。
劉下邳,滅桓玄,乘機遘會。
桓玄專有荊楚,自謂有晉國三分之二,數使人上己符瑞,欲以惑眾。
元顯討之,兵潰被殺。
玄自稱楚帝,廢安帝,遷于尋陽。
初,彭城人劉裕,以賣履為業,劉牢之引參軍事,從破孫恩有功,為下邳太守。
何無忌與劉毅謀復興,毅曰:正患事主難得耳。
無忌曰:草澤之中,非無英雄也。
毅曰:所見惟有劉下邳。
無忌以告裕,遂與毅等起兵討誅玄,帝復位。
夷劉毅,殺譙縱,剗滅盧循。
荊州刺史劉毅剛愎,自謂與裕俱有克復功,陰欲圖裕,裕襲殺之。
〇益州參軍譙縱,自稱成都王,裕遣兵伐之,縱敗死。
〇裕討破盧循,循走交州,刺史擊斬之。
殱慕容,取姚泓,用兵無敵。
裕伐南燕,擒其主慕容超。
伐秦,秦主姚泓降。
劉穆之,王鎮惡,文武稱能。
穆之内聰朝政,外供軍旅,決斷如流,事無壅滯。
鎮惡,苻秦丞相王猛之孫,人薦于裕,與語異焉。
曰:所謂將門有將。
裕伐秦,以鎮惡領前鋒,身先士卒,遂克長安。
加九錫,封宋公,龍行虎步。
初,裕入朝桓玄。
玄妻謂玄曰:裕龍行虎步,瞻視不凡,恐終不為人下。
就東堂,下毒手,讖應昌明。
晉恭帝,貶零陵,一年有半。
掩重衾,活搗殺,窨氣吞聲。
裕以讖文雲“昌明之後,尚有二帝”,乃縊帝于東堂,而立瑯琊王德文,是為恭帝。
立二年,裕廢為零陵王而篡位,是為宋武帝,晉亡。
明年,裕使人進藥,王不肯飲,乃以被掩殺之。
〇昌明,孝武帝字。
十五帝,百餘年,東西兩晉。
眼巴巴,空四海,不見崢嶸。
從此去,晉江山,歸之劉宋。
望中原,徒感歎,胡馬縱橫。
南北史,兩分頭,強攻弱守。
鬼神愁,天地慘,苦殺生靈。
生靈血混長江水,一陣風來草木腥。
西江月 豪傑千年往事,漁樵一曲高歌。
烏飛兔走疾如梭,眨眼風驚雨過。
妙筆龍韜虎略,英雄鐵馬金戈。
爭名奪利竟如何,必有收因結果。
龍爭虎鬬何時了,結果收梢事怎休。
二十五史彈詞輯注卷第四終
陶侃、溫嶠討誅峻,約奔後趙。
庾亮出鎮武昌,而遙執朝權。
丞相王導内不能平,遇西風塵起,舉扇自蔽曰:元規塵污人。
元規,亮字。
絕裾溫,運甓陶,入平禍難。
王茂弘,求故節,見笑豪英。
元帝初,鎮江左溫嶠欲往,其母固止之,嶠絶裾而去。
陶侃為廣州刺史,在州無事,輙朝運百甓于齋内,暮運于齋外。
人問之,曰:方緻力中原,過爾優逸,恐不堪事也。
蘇峻旣平,王導入石頭,令取故節,侃笑曰:蘇武節似不如是。
茂弘,導字。
十七年,康帝立,匆匆二載。
晉穆帝,襁褓嗣,無子相承。
帝立十七年崩,母弟嶽立,是為康帝。
二年崩,太子聃立,年方三嵗,是為穆帝。
殷深源,負虛名,書空管葛。
桓元子,總強兵,劫制朝廷。
殷浩字深源,弱冠有美名,時擬之管葛。
及為都督,連年北伐,師徒屢敗。
桓溫因朝野之怨,上疏廢之。
浩每書空作咄咄怪事三字而已。
溫,字元子,有雄畧,旣滅蜀,威勢轉盛。
朝廷引浩以抗溫,浩廢,内外大權一歸溫矣。
帝崩,成帝子丕立,是為哀帝。
晉哀帝,病纏身,三年彈指。
海西公,剛八載,貶做藩臣。
帝立三年崩,帝奕立。
桓溫陰蓄不臣之志。
及伐燕,大敗而還,威名頓挫,乃廢帝為海西公,迎立元帝少子會稽王昱,是為簡文帝。
簡文帝,赧獻流,清談差勝。
二年來,交付與,幼子儲君。
帝雖神識恬鬯,而無濟世大畧,謝安以為惠帝之流,但清談差勝耳。
謝靈運亦以為周郝、漢獻之輩。
立二年崩,太子昌明立,生十年矣,為孝武帝。
孝武帝,相謝安,圍棋破敵。
八公山,風鶴唳,草木皆兵。
以謝安為僕射。
秦苻堅入寇,詔謝玄等禦之。
玄問計于安,安夷然命駕出遊,與張玄圍棋賭别墅。
謝玄等尋大破秦軍,堅遁走。
聞風聲鶴唳,謂追兵且至,望見八公山草木皆兵,以為晉兵。
八公山,在壽州東北。
甫能勾,幸免得,苻氐僕射。
遽驕淫,貪酒色,杯勸長星。
信佛法,敬僧尼,家居撞壞。
被蒙頭,清暑殿,戲犯陰人。
初,堅將入寇,下詔曰:以司馬昌明為僕射。
先為治第。
苻氐,畧陽氏也。
帝溺于酒色,長星見,舉酒祝之曰:長星勸汝一杯酒,自古何有萬嵗天子耶。
帝崇尚浮屠,窮奢極費,所新昵者,皆姏姆僧尼。
尚書令陸納望宮闕歎曰:好家居,纎兒欲撞壞之也。
張貴人寵冠後宮,年近三十,帝戲之曰:汝以年亦當廢矣。
已而醉寢清暑殿,貴人以被蒙帝面而弒之。
太子德宗立,是為安帝。
晉安帝,幼沖年,紀綱破碎。
東西錄,專殺柄,反了孫恩。
水仙妖,煽愚民,坑屠糜爛。
劉牢之,縱反叛,内指神京。
帝幼而不慧,會稽王道子專政。
道子有疾,且無日不醉。
其子元顯諷帝奪其權,以元顯録尚書事。
時謂道子為東録,元顯為西録。
〇妖人孫泰,以妖術謀亂誅,兄子恩逃入海。
愚民以泰為蟬蛻不死,就海中資給之。
恩乃聚眾謀復讐,攻陷會稽,都督劉牢之討破之,恩多棄寳玉子女于道,牢之遽于收斂,放恩復逃入海。
整兵向京師,陷廣陵後,兵敗赴海死。
其黨從死者以百數,謂之水仙。
餘眾推恩妹夫循為主。
桓玄來,稱楚帝,潯陽遷劫。
亂荒荒,草澤間,崛起英雄。
劉下邳,滅桓玄,乘機遘會。
桓玄專有荊楚,自謂有晉國三分之二,數使人上己符瑞,欲以惑眾。
元顯討之,兵潰被殺。
玄自稱楚帝,廢安帝,遷于尋陽。
初,彭城人劉裕,以賣履為業,劉牢之引參軍事,從破孫恩有功,為下邳太守。
何無忌與劉毅謀復興,毅曰:正患事主難得耳。
無忌曰:草澤之中,非無英雄也。
毅曰:所見惟有劉下邳。
無忌以告裕,遂與毅等起兵討誅玄,帝復位。
夷劉毅,殺譙縱,剗滅盧循。
荊州刺史劉毅剛愎,自謂與裕俱有克復功,陰欲圖裕,裕襲殺之。
〇益州參軍譙縱,自稱成都王,裕遣兵伐之,縱敗死。
〇裕討破盧循,循走交州,刺史擊斬之。
殱慕容,取姚泓,用兵無敵。
裕伐南燕,擒其主慕容超。
伐秦,秦主姚泓降。
劉穆之,王鎮惡,文武稱能。
穆之内聰朝政,外供軍旅,決斷如流,事無壅滯。
鎮惡,苻秦丞相王猛之孫,人薦于裕,與語異焉。
曰:所謂將門有將。
裕伐秦,以鎮惡領前鋒,身先士卒,遂克長安。
加九錫,封宋公,龍行虎步。
初,裕入朝桓玄。
玄妻謂玄曰:裕龍行虎步,瞻視不凡,恐終不為人下。
就東堂,下毒手,讖應昌明。
晉恭帝,貶零陵,一年有半。
掩重衾,活搗殺,窨氣吞聲。
裕以讖文雲“昌明之後,尚有二帝”,乃縊帝于東堂,而立瑯琊王德文,是為恭帝。
立二年,裕廢為零陵王而篡位,是為宋武帝,晉亡。
明年,裕使人進藥,王不肯飲,乃以被掩殺之。
〇昌明,孝武帝字。
十五帝,百餘年,東西兩晉。
眼巴巴,空四海,不見崢嶸。
從此去,晉江山,歸之劉宋。
望中原,徒感歎,胡馬縱橫。
南北史,兩分頭,強攻弱守。
鬼神愁,天地慘,苦殺生靈。
生靈血混長江水,一陣風來草木腥。
西江月 豪傑千年往事,漁樵一曲高歌。
烏飛兔走疾如梭,眨眼風驚雨過。
妙筆龍韜虎略,英雄鐵馬金戈。
爭名奪利竟如何,必有收因結果。
龍爭虎鬬何時了,結果收梢事怎休。
二十五史彈詞輯注卷第四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