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五史彈詞輯註 卷第四

關燈
:南風烈烈吹黃沙,遙望魯國鬰嵯峩;前至三月滅汝家,後為趙王倫所殺。

     肉糜癡,蝦蟆蠢,木偶為心。

     帝嘗聞蝦蟇聲,問左右曰:此鳴者為官乎?為私乎?及天下荒亂,百姓餓死,帝曰:何不食肉糜?其蒙蔽皆此類。

     大臣宰,尚清談,人無遠慮。

     尚書令王衍、河南尹樂廣,皆善清談,宅之事外。

    朝野爭慕效之,士大夫皆尚浮誕,廢職業。

     眾親王,興禍亂,骨肉兵爭。

     嵇侍中,血淋漓,蕩陰死節。

     賈後忌汝南王亮秉政,不得專恣。

    會楚王瑋怨亮,譖亮謀廢立。

    後使帝作手詔授瑋,免亮官。

    瑋遂殺亮。

    後恐威權歸瑋,稱瑋矯詔,執而斬之。

    後害太子遹。

    趙王倫使齊王冏廢後殺之。

    倫篡立,冏與成都王頴、河間王顒討誅倫。

    帝復位,以冏輔政,驕奢擅權。

    顒檄長沙王乂殺冏。

    頴嫌乂在内,與顒共攻乂,乂屢破之。

    而東海王越慮事不濟,潛殺乂,以頴為太弟。

    頴僭侈,越奉帝征之,頴拒戰于蕩陰。

    王師敗績,侍中嵇紹為兵人所殺,血濺帝衣。

    後頴兵敗出奔頓丘,太守馮嵩執送鄴殺之。

    顒為東海王越所敗,逃入山。

    越徴為司徒,顒出就徴,越兄南陽王模邀而殺之。

    懷帝時,越討石勒,卒于項。

    勒追及之,剖越柩焚其屍。

    亮、倫,皆宣帝懿之子。

    冏,武帝弟攸之子。

    瑋、乂、頴,皆武帝子。

    顒,懿弟孚之孫。

    越,懿弟馗之孫。

     東則東,西則西,中毒亡身。

     初,帝征頴,兵敗遂入鄴。

    頴尋奉帝還洛陽。

    顒將張方遷帝于長安。

    越敗顒兵入長安,奉帝東還。

    帝食餅中毒崩,或曰:越鴆之也。

    太弟熾即位,武帝之子,是為懷帝。

     懷帝立,志有為,傳餐親政。

     帝親覽大政,留心庶事。

    侍郎傅宣歎曰:今日復見武帝之世矣。

     痛銅駝,委荊棘,受縛華林。

     尚書郎索靖知天下將亂,指洛陽銅駝歎曰:會見汝在荊棘中耳。

    漢兵陷洛陽,帝開華林園門出,欲幸長安,漢兵追執之,遷于平陽,未幾遇害。

    武帝孫吳王晏之子業,立于長安,是為愍帝。

     愍帝繼,勢難支,接踵繫擄。

     捧杯盤,執傘蓋,殞命胡庭。

     帝立四年,漢陷長安,帝降。

    劉聰嘗大會,使帝行酒、洗爵、更衣,又使執蓋。

    尋弒之,西晉遂亡。

     劉元海,亂中華,五胡雲擾。

     匈奴劉淵字元海,以惠帝永興元年據離石稱漢。

    自後鮮卑、氐、羌、羯,僭竊相繼,抑元海為之禍首雲。

    〇離石,今山西汾州府永寧州。

     瑯琊王,走江左,六代瓜分。

     瑯琊王睿,懷帝時都督掦州鎮建業。

    西晉亡,即帝位,是為東晉元帝。

     想西晉,創根基,謀心不善。

     老仲達,無比賽,詭詐兇心。

     《史斷》雲:司馬懿以陰賊狡險,禍人之國。

    師、昭又以廢弒不道,取人之國。

    彼曹魏數君,初非有桀、紂之惡,及汝偕亡之怨也。

    以是得國,基旣不堅,欲以保祚而長世,得乎。

     螳後雀,躡前蹤,曹瞞篡漢。

     《史斷》雲:黃雀利于螳螂,不知挾彈者又在其後。

    以喻晉躡曹氏前蹤篡漢,未久而西晉亂亡也。

    曹操,小字阿瞞。

     馬中牛,循往事,呂政承秦。

     初,玄石圖有牛繼馬後,故宣帝深忌牛氏。

    而元帝母夏侯妃,與小吏牛金通而生帝,猶呂政而承秦也。

     單逞縱,己之能,傳家計策。

     不提防,天眼轉,果報相尋。

     從此後,洛陽天,無緣再覩。

     割江東,半塊土,小小乾坤。

     西晉都洛陽,懷帝而後,相繼為漢、趙、燕、秦、魏所據。

    自東晉至宋、齊、梁、陳,不能復取,皆都建業。

    避愍帝諱,改建康。

     東晉主,瑯琊王,白闆天子。

     初,劉曜陷洛陽,取傳國玉璽。

    曜亡,璽歸石氏。

    後石氏為冉閔所滅,璽歸閔。

    閔敗,璽留閔將軍蔣幹所。

    穆帝永和八年,謝尚部將戴施紿得之,送建康。

    先是趙王倫篡位,封侯者多鑄印不給,或以白闆封之。

    江南之未得璽也,中原謂之白闆天子。

    至是復歸晉。

     化龍後,賴人望,建業登宸。

     先是童謡雲:五馬浮渡江,一馬化為龍。

    帝與西陽、汝南、彭城、南頓五王濟江,帝登大位。

     劉越石,枕幹戈,聞雞起舞。

     祖士雅,渡江楫,誓掃煙塵。

     劉琨字越石,與祖逖字士雅為友。

    聞逖被用,曰:吾枕戈待旦,常恐祖生先我著鞭。

    逖與琨同寢,聞雞鳴,蹴琨覺曰:此非惡聲也。

    因起舞。

    為豫州刺史,渡江中流擊楫,言曰:逖不能清中原而復濟者,有如大江。

     逆天理,害無辜,輕誅督運。

     初,帝將北征,以漕運稽期,斬督運令史淳于伯。

    刑者以刀拭柱,血上流至柱末二丈餘而下。

    見者以為寃。

     徒灑卻,新亭淚,玩愒因循。

     過江人氏,每至暇日,出新亭晏飲。

    周顗中坐歎曰:風景不殊,舉目有三河之異。

    皆相視流涕。

    王導曰:當共戮力王室,克復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對泣耶。

     兼吳會,不能復,侵疆咫尺。

     王與馬,共天下,反了王敦。

     憂成病,喪身軀,傳之明帝。

     初,帝鎮江東,威名未著。

    王敦與從弟導同心翼戴,以隆中興。

    時人語曰:王與馬共天下。

    後敦都督湘州,舉兵反。

    帝憂憤成疾,崩。

    太子紹立,是為明帝。

     親決戰,除大憝,果斷剛明。

     恰一年,傳成帝,祖蘇稱亂。

     元規塵,挑強賊,國母憂崩。

     敦復反,帝親征破之。

    帝明敏有機斷,故能以弱制強,誅剪逆臣。

    明年崩,太子衍立,是為成帝。

    歷陽内史蘇峻有威望,嘗有輕朝廷心。

    帝舅庾亮疑之,徴為大司農,峻遂與豫州刺史祖約同反。

    峻兵犯闕,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