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五史彈詞輯註 卷第二

關燈
金。

     釐王崩,子惠王閬立。

    崩,子襄王鄭立。

     齊桓公任管仲為政制國,為二十一鄉,作內政而寄軍令。

    公問曰:齊國寡甲兵若何?仲對曰:制重罪,贖以犀甲一戟,輕罪贖以鞼盾一戟,小罪讁以金分,訟而不勝者,出一束箭。

    乃矯箭為矢,鑄金為刃,甲兵大足。

     蛇從龍,佐亡人,趙衰狐偃。

     初,晉文公出亡,從者趙衰、狐偃、顛頡、魏犨、胥臣,其餘不名者數十人。

    過曹,公餒不能行,介子推割股以食之。

    旣反國,賞從亡者,介子推不言祿,祿亦不及。

    其從者憐之,乃懸書宮門曰:龍欲上天,五蛇為輔,龍已升雲,四蛇各入其宇,一蛇獨怨,終不見處所。

    文公見書曰:此介子推也。

    使人求之弗得。

     狩河陽,盟踐土,顛倒君臣。

     頃匡定,禮樂崩,憑誰整頓。

     襄王崩,子頃王壬臣立。

    崩,子匡王班立。

    崩,弟定王瑜立。

     楚莊王,興士馬,問鼎欺心。

     簡王後,至靈王,時生孔聖。

     定王崩,子簡王夷立。

    崩,子靈王洩心立。

    靈王二十有一年,孔子生。

     祖堯舜,憲文武,撐柱斯文。

     鳳兮歌,喪狗譏,轍環不遇。

     孔子適鄭,與弟子相失,獨立郭東門。

    鄭人或謂子貢曰:東門有人,其顙似堯,其項類臯陶,其肩類子産,然自腰以下,不及禹三寸,纍纍若喪家之狗。

    子貢以寔告,孔子笑曰:形狀,末也,而似喪家之狗,然哉。

     作春秋,誅亂賊,絕筆書麟。

     魯哀公十四年,西狩獲麟。

    孔子曰:吾道不行矣。

    乃因史記作《春秋》,約其文辭,以繩當世。

     景悼敬,兩三朝,家翻國亂。

     元貞定,哀思考,弒立紛紜。

     景王太子早卒,愛少子朝,欲立,未果。

    王崩,劉子單子立王次子猛,是為悼王。

    子朝攻猛,猛尋卒,母弟敬王丐立。

    子朝自立,王不得入,居于狄泉。

    四年,晉率諸侯入敬王於周,子朝奔楚。

    四十四年,王崩,子元王仁立。

    八年,崩,子貞定王介立。

    二十八年,崩,子哀王去疾立。

    三月,弟叔弒王自立,是為思王。

    五月,少弟嵬弒之而自立,是為考王。

    哀、思、考三王,皆貞定王之子。

     勞攘攘,數百年,中原瓦裂。

     是和非,長共短,史記評論。

     秦穆公,宋襄公,假行仁義。

     史斷曰:秦穆初則并戎以廣國,終則悔過以自警。

    宋襄于興師之際,乃不禽二毛,不鼓不成列,區區以姑息為仁義,而不能紓喪師之戚。

     吳夫差,越勾踐,改號稱尊。

     定王二十年,吳壽夢始稱王。

    敬王二十二年,越勾踐始稱王。

     魯曹沫,匕登壇,收還侵地。

     齊桓公伐魯,魯師敗,莊公請獻遂邑以平,桓公與魯會于柯而盟。

    旣盟,曹沫以匕首刦桓公于壇上,桓公乃盡歸魯侵地。

     趙文子,孤得立,杵臼程嬰。

     晉大夫屠岸賈攻殺趙朔,滅其族。

    朔有遺腹子,賈索之,朔客程嬰公孫杵臼,謀取他兒匿山中,嬰出謬曰:與吾千金,吾告趙氏孤處。

    賈乃使人隨嬰殺杵臼及兒。

    而趙氏眞孤在,名曰武。

    及長,嬰具以告,乃攻滅賈。

    武後為晉正卿,謚文子。

     季劄來,聘上邦,請觀周樂。

     國僑相,聽國政,輿濟途人。

     田穰苴,掌兵權,立誅莊賈。

     齊景公以田穰苴為將,扞燕晉之師,使寵臣莊賈為監軍。

    穰與賈約,旦日日中,會於軍門。

    穰苴先馳至軍,夕時賈乃至。

    穰苴曰:軍法期而後至者斬。

    遂斬賈。

     孫武子,教戰陣,令斬宮嬪。

     孫武子以兵法見于吳王闔廬,王曰:可以小試勒兵乎?曰:可。

    曰:可試以婦人乎?曰:可。

    乃出宮中美人百八十人。

    孫子分為二隊,以王寵姬二人為隊長。

    約束旣布,乃設鉄鉞。

    即三令五申之,於是鼓之。

    婦人大笑,孫子乃斬隊長二姬以狥。

    復鼓之,婦人左右前後,跪起皆中繩墨,不敢發聲。

     伍子胥,入郢宮,鞭屍報怨。

     子胥父奢兄尚。

    奢為楚平王太子太傅,費無極讒之于王,王殺奢,并及尚。

    子胥奔吳,與吳王闔廬伐楚。

    入郢時,平王已薨,子胥乃掘平王墓,出其屍,鞭之三百。

     越範蠡,破姑蘇,棄職辭君。

     範蠡事越王句踐。

    旣滅吳,蠡稱上將軍。

    以為大名之下,難以久居。

    且句踐為人,可與同患難,難與處安,乃乘舟浮海以行,不返。

     韓趙魏,求諸侯,六卿分晉。

     威烈王,寵反叛,自壞彜倫。

     考王崩,子威烈王午立。

    威烈王二十三年,初命晉大夫魏斯、趙籍、韓虔為諸侯。

    司馬光曰:三晉之列于諸侯,非三晉之壞禮,乃天子自壞之也。

    初,範氏、知氏、中行氏,并韓、趙、魏為晉六卿。

    貞定王十一年,知伯、荀瑤與韓、趙、魏共分故範、中行地。

    十六年,趙與韓、魏協謀滅知伯,分其地。

    考王元年,晉幽公立,獨有絳曲沃,餘皆入三晉。

     安烈顯,守宗祧,綿綿一脈。

     慎靓王,擁虛器,奄奄殘雲。

     王崩,子安王驕立。

    崩,子烈王喜立。

    崩,弟顯王扁立。

    崩,子慎靚王定立。

    崩,子赧王延立。

     收拾在,赧王朝,窮居僻地。

     就中間,千百樣,變化縱橫。

     二百載,入春秋,幹戈硬併。

     九州中,七暴國,氣勢相吞。

     鄒子興,孟軻氏,尊王賤霸。

     距楊墨,闢邪說,不合終身。

     是時,天下方務於合從連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