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五史彈詞輯注 卷第一
關燈
小
中
大
,遂作方書,以療民疾,而醫道始矣。
軒轅氏,制舟車,阪泉三戰。
黃帝,有熊國君,少典之子,姓公孫,名軒轅。
命共鼓化孤,刳木為舟,剡木為楫,以濟不通。
邑夷作車,以行四方。
神農氏衰,帝榆罔欲侵陵諸侯,軒轅修德振兵,與戰於阪泉之野。
三戰然後得志。
禽蚩尤,涿鹿野,妖霧開昏。
炎帝之裔曰蚩尤,好兵喜亂,能為大霧。
軒轅與戰于涿鹿,軍士昏迷。
乃作指南車以示四方,遂禽蚩尤戮之。
命大撓,及容成,曆編甲子。
帝受《河圖》,見日月星辰之象,始有星官之書。
其師大撓,探五行之情,占鬥綱所建,始作甲子,幹支相配以名日。
命容成造天儀,著周天歷度,作調曆。
制冕裳,造算數,律建伶倫。
作冕垂旒充纊,為玄衣黃裳,以象天地之正色。
命隸首作數,伶倫造律呂,六律六呂,總謂之十二律,以配十二月。
金天氏,誕星虹,諸祥畢至。
九黎亂,巫史起,恐動人神。
少昊金天氏,黃帝之子,母感大星如虹而生。
帝之禦世,諸福之物畢至。
其後世衰,九黎亂德,俶擾天常,民神雜揉,家為巫史,民凟於祀。
帝乃命南正重司天以屬神,北正黎司地以屬民,絕地通天,神人不雜,民安其生焉。
颛顼氏,命五官,無為而治。
顓頊高陽氏,黃帝之孫。
命重為木正曰勾芒,該為金正曰蓐收,修熙相代為水正曰玄冥,勾龍為土正曰後土,黎為火正曰祝融,分治五方。
高辛氏,有四後,俱產奇男。
帝嚳高辛氏,少昊之孫。
元妃姜原生棄,後為周;次妃簡狄生契,後為商;三妃慶都生堯;四妃掌儀生摯。
摯立九年,不修善政,諸侯廢之,而尊堯為天子。
唐堯氏,智如神,存心天下。
堯姓伊祁,號陶唐氏。
其仁如天,其智如神,存心于天下,加志于窮民。
命羲和,欽曆象,觀覽星辰。
殺猰貐,斬修蛇,庭生蓂莢。
時有猰貐、修蛇為民害,堯使羿殺猰貐、斷修蛇,萬民大悅。
有草生于庭曰蓂莢,十五之前日生一葉,十五之後日落一葉,小餘則一葉厭而不落。
觀之可以知旬朔。
訪巽位,揚側陋,釐降娥英。
虞舜氏,起歷山,躬行孝悌。
舜名重華,姓姚,顓頊七世孫。
年二十,以孝聞。
堯封之于虞為諸侯,後遜以位,號有虞氏。
罪四兇,登元愷,覲獄歸仁。
舜流共工,放驩兜,竄三苗,殛鯀四罪而天下鹹服。
或雲帝鴻氏、少昊氏、顓頊氏、縉雲氏皆有不才子曰渾敦、窮奇、檮杌、饕餮,堯不能去,舜投諸四裔,即四罪也。
八元,伯奮、仲堪、叔獻、季仲、伯虎、仲熊、叔豹、季貍,高辛氏之才子。
八愷,蒼舒、隤敳、檮戭、大臨、尨降、庭堅、仲容、叔達,高陽氏之才子。
覲獄,朝覲訟獄也。
彈五絃,歌南風,阜財解慍。
躬巡狩,崩蒼梧,禹避陽城。
舜作五絃之琴,以歌南風,其詩曰:南風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慍兮;南風之時兮,可以阜吾民之財兮。
舜南巡狩,崩于蒼梧之野,禹即天子位。
堯讓舜,舜讓禹,相傳有道。
為生靈,輪苦役,非戀尊榮。
從此後,禹傳家,子承父業。
夏商周,相倣傚,直至如今。
夏後氏,四百年,一十七帝。
自禹攝位至夏亡,凡四百五十八年。
內寒浞篡立三十九年。
商湯氏,三十帝,六百餘春。
商凡六百四十四年。
成周氏,八百年,三十七世。
周凡三十七世,八百六十七年。
內共和行政,一十四年。
九州中,諸列國,并入強秦。
秦無道,五十年,止傳二世。
六國人,并楚漢,起義爭衡。
秦自周亡繼統,起昭襄王五十二年,終二世三年,凡六主五十年。
混一以後,三主一十五年。
以前尚是七國,自二世元年起,楚陳勝、齊田儋、燕韓廣、魏魏咎、趙趙歇、韓韓成、西楚項籍、漢劉邦,各起兵稱王。
漢高祖,定江山,一十三帝。
二百年,遭王莽,
軒轅氏,制舟車,阪泉三戰。
黃帝,有熊國君,少典之子,姓公孫,名軒轅。
命共鼓化孤,刳木為舟,剡木為楫,以濟不通。
邑夷作車,以行四方。
神農氏衰,帝榆罔欲侵陵諸侯,軒轅修德振兵,與戰於阪泉之野。
三戰然後得志。
禽蚩尤,涿鹿野,妖霧開昏。
炎帝之裔曰蚩尤,好兵喜亂,能為大霧。
軒轅與戰于涿鹿,軍士昏迷。
乃作指南車以示四方,遂禽蚩尤戮之。
命大撓,及容成,曆編甲子。
帝受《河圖》,見日月星辰之象,始有星官之書。
其師大撓,探五行之情,占鬥綱所建,始作甲子,幹支相配以名日。
命容成造天儀,著周天歷度,作調曆。
制冕裳,造算數,律建伶倫。
作冕垂旒充纊,為玄衣黃裳,以象天地之正色。
命隸首作數,伶倫造律呂,六律六呂,總謂之十二律,以配十二月。
金天氏,誕星虹,諸祥畢至。
九黎亂,巫史起,恐動人神。
少昊金天氏,黃帝之子,母感大星如虹而生。
帝之禦世,諸福之物畢至。
其後世衰,九黎亂德,俶擾天常,民神雜揉,家為巫史,民凟於祀。
帝乃命南正重司天以屬神,北正黎司地以屬民,絕地通天,神人不雜,民安其生焉。
颛顼氏,命五官,無為而治。
顓頊高陽氏,黃帝之孫。
命重為木正曰勾芒,該為金正曰蓐收,修熙相代為水正曰玄冥,勾龍為土正曰後土,黎為火正曰祝融,分治五方。
高辛氏,有四後,俱產奇男。
帝嚳高辛氏,少昊之孫。
元妃姜原生棄,後為周;次妃簡狄生契,後為商;三妃慶都生堯;四妃掌儀生摯。
摯立九年,不修善政,諸侯廢之,而尊堯為天子。
唐堯氏,智如神,存心天下。
堯姓伊祁,號陶唐氏。
其仁如天,其智如神,存心于天下,加志于窮民。
命羲和,欽曆象,觀覽星辰。
殺猰貐,斬修蛇,庭生蓂莢。
時有猰貐、修蛇為民害,堯使羿殺猰貐、斷修蛇,萬民大悅。
有草生于庭曰蓂莢,十五之前日生一葉,十五之後日落一葉,小餘則一葉厭而不落。
觀之可以知旬朔。
訪巽位,揚側陋,釐降娥英。
虞舜氏,起歷山,躬行孝悌。
舜名重華,姓姚,顓頊七世孫。
年二十,以孝聞。
堯封之于虞為諸侯,後遜以位,號有虞氏。
罪四兇,登元愷,覲獄歸仁。
舜流共工,放驩兜,竄三苗,殛鯀四罪而天下鹹服。
或雲帝鴻氏、少昊氏、顓頊氏、縉雲氏皆有不才子曰渾敦、窮奇、檮杌、饕餮,堯不能去,舜投諸四裔,即四罪也。
八元,伯奮、仲堪、叔獻、季仲、伯虎、仲熊、叔豹、季貍,高辛氏之才子。
八愷,蒼舒、隤敳、檮戭、大臨、尨降、庭堅、仲容、叔達,高陽氏之才子。
覲獄,朝覲訟獄也。
彈五絃,歌南風,阜財解慍。
躬巡狩,崩蒼梧,禹避陽城。
舜作五絃之琴,以歌南風,其詩曰:南風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慍兮;南風之時兮,可以阜吾民之財兮。
舜南巡狩,崩于蒼梧之野,禹即天子位。
堯讓舜,舜讓禹,相傳有道。
為生靈,輪苦役,非戀尊榮。
從此後,禹傳家,子承父業。
夏商周,相倣傚,直至如今。
夏後氏,四百年,一十七帝。
自禹攝位至夏亡,凡四百五十八年。
內寒浞篡立三十九年。
商湯氏,三十帝,六百餘春。
商凡六百四十四年。
成周氏,八百年,三十七世。
周凡三十七世,八百六十七年。
內共和行政,一十四年。
九州中,諸列國,并入強秦。
秦無道,五十年,止傳二世。
六國人,并楚漢,起義爭衡。
秦自周亡繼統,起昭襄王五十二年,終二世三年,凡六主五十年。
混一以後,三主一十五年。
以前尚是七國,自二世元年起,楚陳勝、齊田儋、燕韓廣、魏魏咎、趙趙歇、韓韓成、西楚項籍、漢劉邦,各起兵稱王。
漢高祖,定江山,一十三帝。
二百年,遭王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