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五史彈詞輯注 卷第一
關燈
小
中
大
篡弑爲君。
漢凡二百一十一年。
外王莽篡立一十七年,更始立二年。
漢光武,復中興,一十二帝。
二百年,劉備起,漢室三分。
後漢凡一百九十五年。
三國志,亂紛紛,恰六十載。
漢歸曹,吳入晉,取次銷沉。
蜀漢二主,四十三年。
魏五主,四十五年。
吳四主,五十八年。
天下三分,共六十年。
司馬晉,五十年,五胡大亂。
走江東,承舊統,百歲雲奔。
西晉四主,五十二年。
東晉十一主,一百單三年。
南北朝,兩相持,不能混一。
氣相吞,力廝并,三百來春。
宋齊梁陳為南朝,魏齊周隋為北朝。
自晉惠帝永興元年,劉淵創亂,至隋文帝開皇九年,滅陳一統,共二百八十六年。
自劉宋篡晉,至隋混一,共一百六十九年。
宋齊梁,傳陳國,俱都江左。
江左,謂建康也。
索頭魏,分齊周,北地稱尊。
魏之先為鮮卑索頭部,道武帝都平城,至孝文帝徙洛陽,建國凡一百四十九年,而分東西。
東魏都鄴,高氏篡之為北齊。
西魏都長安,宇文篡之為後周。
周并齊,隋篡周,平陳一統。
四十年,彈指過,海內風塵。
北齊五主,二十八年。
後周五主,二十四年。
隋三主,三十七年。
混一實止二十九年。
唐高祖,立根基,二十一帝。
三百年,捱不到,付與朱溫。
唐凡二百八十九年。
朱溫起,號梁朝,歸於李氏。
李唐亡,石晉繼,劉漢相承。
郭氏周,緊相連,通稱五代。
五十年,十三帝,流水浮雲。
梁二主,一十六年。
唐四主,一十四年。
晉二主,一十一年。
漢二主,四年。
周三主,九年。
五代共五十三年。
宋太祖,占中原,無多日月。
西北邊,遼金夏,不住相争。
遼自梁末建國,至宋徽宗時而滅于金。
金自宋徽宗時建國,至理宗時滅於蒙古。
夏至宋太宗時李繼遷叛,至理宗時滅於蒙古。
三百載,十八君,汴杭閩廣。
到頭來,元世祖,一鼓而吞。
北宋九主,一百六十七年;南宋九主,一百五十三年;共三百二十年。
太祖都汴,高宗都杭州,端宗即位于福州,又走潮州、惠州,至帝昺而滅於元。
初,宋得天下,圖讖雲,過唐不及漢,一汴二杭,三閩四廣。
胡元氏,并宋金,中華繼統。
急慌慌,忙過了,八十餘春。
元自太祖建國,至順帝凡十四主,共一百六十二年。
內太祖至憲宗四主,五十四年。
世祖至順帝十主,一百單八年。
世祖立二十年而滅宋,明年繼宋統。
如秦滅六國,隋滅陳例。
混一實止八十八年。
明太祖,逐胡元,金陵定鼎。
後北遷,共傳有,一十六君。
明自洪武元年戊申,至崇禎十七年甲申,凡二百七十七年,共十六帝。
覺羅氏,國號清,乘明殘破。
據北京,共十主,革命軍興。
清自順治元年甲申,至宣統三年辛亥,凡十帝,共二百六十七年。
辛亥歲,黎元洪,湖北倡義。
改共和,選總統,首舉孫文。
廿五史,笑談間,從頭數過。
司馬遷《史記》,班固《漢書》,範曄《後漢書》,陳壽《三國志》,房玄齡《晉書》,沈約《宋書》,蕭子顯《齊書》,姚思廉《梁書》、《陳書》,魏收《魏書》,李百藥《北齊書》,令狐德棻《後周書》,魏徴《隋書》,李延壽《南北史》,宋祁《唐書》、《新唐書》,歐陽修《五代史》、《新五代史》,脫脫《宋史》、《遼史》、《金史》,宋濂《元史》,張廷玉《明史》,清代未刊。
是和非,長共短,細有評論。
要知就裏分明處,細簡殘篇著意聽。
西江月 滾滾龍爭虎鬬,匆匆兔走烏飛。
席前花影坐間移,百歲光陰有幾。
說古談今話本,圖王霸業兵機。
要知成敗是和非,都在漁樵話裏。
明朝有意來相訪,綠水青山別是春。
二十五史彈詞輯注卷第一終
漢凡二百一十一年。
外王莽篡立一十七年,更始立二年。
漢光武,復中興,一十二帝。
二百年,劉備起,漢室三分。
後漢凡一百九十五年。
三國志,亂紛紛,恰六十載。
漢歸曹,吳入晉,取次銷沉。
蜀漢二主,四十三年。
魏五主,四十五年。
吳四主,五十八年。
天下三分,共六十年。
司馬晉,五十年,五胡大亂。
走江東,承舊統,百歲雲奔。
西晉四主,五十二年。
東晉十一主,一百單三年。
南北朝,兩相持,不能混一。
氣相吞,力廝并,三百來春。
宋齊梁陳為南朝,魏齊周隋為北朝。
自晉惠帝永興元年,劉淵創亂,至隋文帝開皇九年,滅陳一統,共二百八十六年。
自劉宋篡晉,至隋混一,共一百六十九年。
宋齊梁,傳陳國,俱都江左。
江左,謂建康也。
索頭魏,分齊周,北地稱尊。
魏之先為鮮卑索頭部,道武帝都平城,至孝文帝徙洛陽,建國凡一百四十九年,而分東西。
東魏都鄴,高氏篡之為北齊。
西魏都長安,宇文篡之為後周。
周并齊,隋篡周,平陳一統。
四十年,彈指過,海內風塵。
北齊五主,二十八年。
後周五主,二十四年。
隋三主,三十七年。
混一實止二十九年。
唐高祖,立根基,二十一帝。
三百年,捱不到,付與朱溫。
唐凡二百八十九年。
朱溫起,號梁朝,歸於李氏。
李唐亡,石晉繼,劉漢相承。
郭氏周,緊相連,通稱五代。
五十年,十三帝,流水浮雲。
梁二主,一十六年。
唐四主,一十四年。
晉二主,一十一年。
漢二主,四年。
周三主,九年。
五代共五十三年。
宋太祖,占中原,無多日月。
西北邊,遼金夏,不住相争。
遼自梁末建國,至宋徽宗時而滅于金。
金自宋徽宗時建國,至理宗時滅於蒙古。
夏至宋太宗時李繼遷叛,至理宗時滅於蒙古。
三百載,十八君,汴杭閩廣。
到頭來,元世祖,一鼓而吞。
北宋九主,一百六十七年;南宋九主,一百五十三年;共三百二十年。
太祖都汴,高宗都杭州,端宗即位于福州,又走潮州、惠州,至帝昺而滅於元。
初,宋得天下,圖讖雲,過唐不及漢,一汴二杭,三閩四廣。
胡元氏,并宋金,中華繼統。
急慌慌,忙過了,八十餘春。
元自太祖建國,至順帝凡十四主,共一百六十二年。
內太祖至憲宗四主,五十四年。
世祖至順帝十主,一百單八年。
世祖立二十年而滅宋,明年繼宋統。
如秦滅六國,隋滅陳例。
混一實止八十八年。
明太祖,逐胡元,金陵定鼎。
後北遷,共傳有,一十六君。
明自洪武元年戊申,至崇禎十七年甲申,凡二百七十七年,共十六帝。
覺羅氏,國號清,乘明殘破。
據北京,共十主,革命軍興。
清自順治元年甲申,至宣統三年辛亥,凡十帝,共二百六十七年。
辛亥歲,黎元洪,湖北倡義。
改共和,選總統,首舉孫文。
廿五史,笑談間,從頭數過。
司馬遷《史記》,班固《漢書》,範曄《後漢書》,陳壽《三國志》,房玄齡《晉書》,沈約《宋書》,蕭子顯《齊書》,姚思廉《梁書》、《陳書》,魏收《魏書》,李百藥《北齊書》,令狐德棻《後周書》,魏徴《隋書》,李延壽《南北史》,宋祁《唐書》、《新唐書》,歐陽修《五代史》、《新五代史》,脫脫《宋史》、《遼史》、《金史》,宋濂《元史》,張廷玉《明史》,清代未刊。
是和非,長共短,細有評論。
要知就裏分明處,細簡殘篇著意聽。
西江月 滾滾龍爭虎鬬,匆匆兔走烏飛。
席前花影坐間移,百歲光陰有幾。
說古談今話本,圖王霸業兵機。
要知成敗是和非,都在漁樵話裏。
明朝有意來相訪,綠水青山別是春。
二十五史彈詞輯注卷第一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