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如何鼓勵人們成功

關燈
我很早就認識巴洛,他對狗、馬的性情很了解,他把他畢生的精力,都用在馬戲團,和技術表演團上。

    我喜歡看他訓練新狗做戲。

    我有注意到,在那頭狗動作上稍有進步時,巴洛會拍拍牠,稱贊牠,還給牠肉吃。

     那不是什麼新鮮的事。

    訓練動物的人,幾世紀來,都運用這樣的技巧。

     我很奇怪,當我們想改變一個人的意志時,為什麼不用訓練狗那樣的技巧呢?我們為什麼不用肉,來替代皮鞭呢?也就是說,為什麼不用稱贊來替代責備呢?即使隻有稍微的進步,我們也要稱贊,這樣可以鼓勵别人繼續進步。

     洛斯獄長發覺,即使對星星監獄裡的兇狠犯人,贊賞最微小的進步,也是有效的。

    我寫這本書的時候,接到洛斯獄長的一封信,他信上這樣說:「我發覺對于犯人們的勤勞,如果加以适度的誇獎,要比嚴厲的懲罰、青備他們的過失,更能得到他們的合作,更能促進他們恢複人格。

     我從來沒有在「星星監獄」坐過牢——至少目前還沒有;可是我可以回想我過去的生活中,有若幹地方因幾句贊美的話,而深深改變了我整個将來……你這一生中,是否也有過同樣的情形?曆史上有關稱贊給人神奇力量的例證,真是不勝枚舉。

     就有這樣一個例子:五十年前,有個十歲的孩子,在「那波爾斯」一家工廠裡做工,那孩子從小就懷着一個理想,希望将來成為一個歌唱家。

    可是,他的第一位老師,就給了他一個打擊。

    那位老師說:「你不能唱歌,你的嗓子很壞,所發出來的聲音再難聽也沒有了。

    」 可是,那孩子的母親,一個貧苦的農家婦女,她摟着自己的孩子,稱贊他……她告訴自己的兒子,說他能唱歌,她已經看出他在進步了。

    母親光着腳去做工,為的是省下錢來給兒子付音樂班的學費。

    那位農家母親,鼓勵自己的兒子,稱贊自己的兒子,而終于改變了這孩子的一生。

    你也許曾聽過這孩子的名字,他就是當代一位傑出歌王「卡羅沙」。

     許多年前,倫敦有個年輕人,他渴望自己能成為一位作家。

    可是他所有的遭遇,都事與願違,處處都好象跟他作對似的……他所受到的學校教育,不到四年,他父親因為還不起債而入獄,使這個年輕人飽嘗饑餓的滋味。

    最後,他找到一份工作……他的工作是在一間老鼠滿地跑的貨倉裡,黏貼墨水瓶上的簽條。

     夜晚,他跟另外兩個來自倫敦貧民窟的骯髒頑童,住在樓頂的一小間暗房裡。

    他對于寫作的自信心很薄弱!當他第一篇稿子完成時,生怕會給人家譏笑,隻得在夜間,悄悄地把稿子投入郵箱裡。

    他接連的寫稿、投稿,但他所寄出的那些稿子,也接連的都給拒絕退了回來 可是,偉大的一天來了,他的一篇稿子被錄用了。

    其實,他連一先令的稿費也沒得到。

    但錄用他那篇稿子的編輯,贊許他的作品,這年輕人高興極了.流着淚,漫無目的地走在街上。

     由于一篇稿子刊登,所得到的稱贊和承認,改變了他的終生事業。

    若不是那次的鼓勵,這年輕人可能一輩子在那滿是老鼠的貨倉裡工作。

    那年輕人的名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