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蘇格拉底的秘密
關燈
小
中
大
:「在我負責的推銷範圍區域崟,住着一位有錢的大企業家。
我們公司極想賣他一批貨物,過去那位推銷員幾乎花了十年的時間,卻始終沒有談成一筆交易。
我接管這一地區後,花了三年時間去兜攬他的生意,可是,也沒有什麼結果。
經過十三年不斷的訪問和會談後,對方才隻買了幾座發動機,可是我這樣的希望———如果這次買賣做成,發動機沒有毛病,以後他會買我幾百座發動機。
發動機會不會發生故障、毛病?我知道這些發動機,不會有任何故障、毛病的。
過了些時候,我去拜訪他。
我原來心裡很高興,可是這份高興似乎是太早了,裡面那位負責的工程師見到我就說:『愛力遜,我們不能再多買你的發動機了。
」 我心頭一震,就即問:『為了什麼原因?」 那位工程師說:『你賣給我們的發動機太熱,我不能将手放在上面。
』 我知道如果跟他争辯,不會有任何好處的,過去就有這樣的情形現在,我想運用如何讓他說出『是』字的辦法。
我向那位工程師說:。
史密司先生,你所說的我完全同意:如果那發動機發熱過高,我希望你就别買了。
你所需要的發動機,當然不希望它的熱度,超出電工協會所定的标準,是不是?』 他完全同意。
我獲得他第一個、是』字。
我又說:『電工協會規定,一架标準的發動機,可以較室内溫度高出華氏七十二度,是不是?』 他同意這個見解,說:『是的可是你的發動機卻比這溫度高。
』 我沒和他争辯,我隻問: 『工廠溫度是多少?』 他想了想,說:『嗯——大約華氏七十五度左右。
』 我說:『這就是了工廠溫度七十五度,再加上應有的七十二度,一共是一百四十七度。
如果你把手放進一百四十五度的熱水裡,是不是會把手燙傷?』 他還是說『是』。
我向他作這樣一個建議,說:『史密司先生,你别用手碰那架發動機,那不就行了!。
他接受了這個建議,說:『我想你說的對。
。
我們談了一陣後,他把秘書叫來,為下個月訂了差不多三萬多元的貨物。
我費了多年的時間,損失了數萬元的買賣,最後才知道,争辯并不是一個聰明的辦法。
要從對方的觀點去看事,設法讓别人回答『是,是』,那才是一套成功的辦法。
希臘大哲學家「蘇格拉底」,是個風趣的老孩子,他一向光腳不穿鞋,四十歲時已秃頂光頭。
可是,卻跟一個十九歲的女孩子結婚。
他對世人的貢獻,有史以來能跟他相比的不多。
他改變了人們思維的途徑,直到今天,還被尊為曆來最能影響這個紛擾世界的勸導者之一 他運用了什麼方法?他曾指責别人的過錯?不,蘇格拉底決不這樣的。
他的處世技巧,現在被稱為「蘇格拉底辯論法」,就是以「是,是,」作為他唯一的反應觀點。
他問的問題,都是他的反對者,所願意接受而同意的。
他連續不斷的獲得對方的同意、承認,到最後,使反對者在不知不覺中,接受了在數分鐘前,他還堅決否認的結論。
下次當我們要指出人們的錯誤時,我們要記住赤足的蘇格拉底,并且問一個——能夠獲得對方「是,是,」反應的和緩問題。
中國人有一句格言,充滿了東方悠久的智能。
那句格言是:「輕履者行遠。
」 他們花了五千年漫長的時間,去研究人類的天性,那些有學問的中國人,他們儲積了許多聰明的言語就像「輕履者行遠」那句話。
如果你要獲得人們對你的同意,第五項規則是: 使對方很快的回答「是!是!」
我們公司極想賣他一批貨物,過去那位推銷員幾乎花了十年的時間,卻始終沒有談成一筆交易。
我接管這一地區後,花了三年時間去兜攬他的生意,可是,也沒有什麼結果。
經過十三年不斷的訪問和會談後,對方才隻買了幾座發動機,可是我這樣的希望———如果這次買賣做成,發動機沒有毛病,以後他會買我幾百座發動機。
發動機會不會發生故障、毛病?我知道這些發動機,不會有任何故障、毛病的。
過了些時候,我去拜訪他。
我原來心裡很高興,可是這份高興似乎是太早了,裡面那位負責的工程師見到我就說:『愛力遜,我們不能再多買你的發動機了。
」 我心頭一震,就即問:『為了什麼原因?」 那位工程師說:『你賣給我們的發動機太熱,我不能将手放在上面。
』 我知道如果跟他争辯,不會有任何好處的,過去就有這樣的情形現在,我想運用如何讓他說出『是』字的辦法。
我向那位工程師說:。
史密司先生,你所說的我完全同意:如果那發動機發熱過高,我希望你就别買了。
你所需要的發動機,當然不希望它的熱度,超出電工協會所定的标準,是不是?』 他完全同意。
我獲得他第一個、是』字。
我又說:『電工協會規定,一架标準的發動機,可以較室内溫度高出華氏七十二度,是不是?』 他同意這個見解,說:『是的可是你的發動機卻比這溫度高。
』 我沒和他争辯,我隻問: 『工廠溫度是多少?』 他想了想,說:『嗯——大約華氏七十五度左右。
』 我說:『這就是了工廠溫度七十五度,再加上應有的七十二度,一共是一百四十七度。
如果你把手放進一百四十五度的熱水裡,是不是會把手燙傷?』 他還是說『是』。
我向他作這樣一個建議,說:『史密司先生,你别用手碰那架發動機,那不就行了!。
他接受了這個建議,說:『我想你說的對。
。
我們談了一陣後,他把秘書叫來,為下個月訂了差不多三萬多元的貨物。
我費了多年的時間,損失了數萬元的買賣,最後才知道,争辯并不是一個聰明的辦法。
要從對方的觀點去看事,設法讓别人回答『是,是』,那才是一套成功的辦法。
希臘大哲學家「蘇格拉底」,是個風趣的老孩子,他一向光腳不穿鞋,四十歲時已秃頂光頭。
可是,卻跟一個十九歲的女孩子結婚。
他對世人的貢獻,有史以來能跟他相比的不多。
他改變了人們思維的途徑,直到今天,還被尊為曆來最能影響這個紛擾世界的勸導者之一 他運用了什麼方法?他曾指責别人的過錯?不,蘇格拉底決不這樣的。
他的處世技巧,現在被稱為「蘇格拉底辯論法」,就是以「是,是,」作為他唯一的反應觀點。
他問的問題,都是他的反對者,所願意接受而同意的。
他連續不斷的獲得對方的同意、承認,到最後,使反對者在不知不覺中,接受了在數分鐘前,他還堅決否認的結論。
下次當我們要指出人們的錯誤時,我們要記住赤足的蘇格拉底,并且問一個——能夠獲得對方「是,是,」反應的和緩問題。
中國人有一句格言,充滿了東方悠久的智能。
那句格言是:「輕履者行遠。
」 他們花了五千年漫長的時間,去研究人類的天性,那些有學問的中國人,他們儲積了許多聰明的言語就像「輕履者行遠」那句話。
如果你要獲得人們對你的同意,第五項規則是: 使對方很快的回答「是!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