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 前秦錄
關燈
小
中
大
五十一。
堅哭之恸。
謂太子宏曰:"天不欲使吾平一六合,何奪吾景略之速也。
"贈侍中、丞相,餘如故,谥武襄。
朝野巷哭三日。
十二年正月癸巳,高陸民穿井得龜,大三尺六寸,背有八卦文,命太蔔池養之,食之以粟。
四月,堅下書曰:"涼州刺史張天錫,雖稱藩受位,而臣道未純,可遣步兵校尉姚苌等自石城津伐天錫。
"天錫率勁勇五萬來拒,戰于赤岸,涼師大潰。
天錫率騎數千,奔還姑臧,緻箋請降于苌。
甲午,大軍至姑臧,天錫乘素車白馬面縛舁榇,降于軍門。
苌釋縛焚榇,送之長安。
諸郡縣悉降,涼州平。
九月,以梁熙為持節、西中郎将、涼州刺史,鎮姑臧。
徒豪右七千餘戶于關中。
封天錫重光縣之東甯鄉二百戶,号歸義侯,拜北部尚書,遷右仆射。
初,苌等将征天錫,堅為其立第于長安,至是而居之。
十三年,太史奏有星見于外國之分,當有聖人之輔,中國得之者昌。
堅聞西域有鸠摩羅什,襄陽有釋道安,并遣求之。
十七年,正月不雨至于六月。
徹樂減膳,出宮女以迎和氣。
八月,堅收起居注及著作所錄而觀之,見苟太後、李威之事,慚怒,乃焚其書。
著作郎董フ雖更書時事,然千不留一。
八年三月,徙邺銅駝、銅馬、飛廉、翁仲于長安。
十月,堅引群臣于太極殿,議曰:"東南一隅,未賓王化。
今欲起天下兵讨之,計其精卒九十七萬,吾将先啟行,薄伐南裔。
此行也,朕與陽平公之任,非諸将之事。
左右仆射權翼、沙門道安、陽平公融、尚書石越等上書固谏,前後數十,堅不納。
十九年,晉車騎桓沖率衆十萬寇襄陽,遣其前将軍劉波攻沔北。
堅大怒,遣其子征南钜鹿公睿、冠軍慕容垂、左衛毛當等将步卒五萬救襄陽。
堅下書曰:"吳人敢恃江山,屢寇王境,宜時進讨,以清宇内。
便可戒嚴,速修戎備,發州民,則十丁遣一,兵居門在灼然者,為崇文義從。
朕将登會稽,複禹績,伐國存君,義同三王。
其以司馬昌明為左仆射,謝安為吏部尚書,桓沖為侍郎,勢還不遠,可并為起第。
"八月戊午,遣征南大将軍陽平公融、騎從張蚝、撫軍大将軍高陽公苻方、衛軍梁成、平南慕容、冠軍慕容垂,步騎二十五萬為前鋒。
甲子,堅發長安,戎長戎卒六十餘萬,騎二十七萬,前後千裡。
九月,堅至項城,涼州之兵始達鹹陽。
蜀漢之軍,順流而下。
幽冀之衆,至于彭城,東西萬裡,水陸齊進。
融等攻壽春,晉遣都督謝石、徐州刺史謝玄、豫州刺史桓伊、水陸七萬,敗堅于肥水。
堅為流矢所中,單騎遁還于淮北,顧謂夫人張氏曰:"朕若用朝臣之言,豈見今日之事邪,當何面目複臨天下乎!"潸然流涕。
堅諸軍悉潰,惟慕容垂一軍獨全。
比至洛陽,百官威儀、軍容粗備。
未及關而垂有二志,說堅請巡撫燕岱,并求拜墓,堅許之。
權翼固谏以為不可,堅不從。
堅至自淮南,次于長安東之行宮,入告罪子太廟。
丁零翟斌反于河南,長樂公苻丕遣慕容垂及苻飛龍讨之。
垂南結丁零,殺飛龍,盡坑其衆。
垂引丁零、烏丸之衆二十餘萬,為飛梯地道以攻邺城。
慕容弟泓先為北城長史,聞垂攻邺,亡命奔關東,收諸馬牧鮮卑,衆至數千,還屯華陰。
乃潛使諸弟及宗人起兵于外,堅遣将軍強永率騎擊之,為泓所敗,泓衆遂盛,自稱大都督、雍州牧、濟北王,推叔父垂為丞相、大司馬、冀州牧、吳王。
堅謂權翼曰:"吾不從卿言,鮮卑至是。
關東之地,吾不複與之争,若将泓何?"翼曰:"寇不可長,慕容垂正可據山東為亂,不暇近逼,今及宗族種類,盡在京師,鮮卑之衆,布于畿甸,實社稷之憂,宜遣重将讨之。
"堅乃以廣平公熙鎮蒲坂。
苻睿為都督,配兵五萬,姚苌為司馬,讨泓于華澤。
平陽太守慕容沖起兵河東,有衆二萬,進攻蒲坂,命窦沖讨之。
苻睿勇果輕敵,至華澤,敗績,被殺。
堅大怒,苌懼誅,遂叛。
窦沖擊慕容沖于河東,大破之,沖奔于泓。
泓至十萬餘,遣使謂堅曰:"秦師傾敗,将興複大燕,吳王以定關東,可速資備大駕,奉送家兄皇帝返邺都,與秦以虎牢為界,分王天下。
"堅怒,召責之,叩頭流血陳謝。
堅久之曰:"此自三豎之罪,非卿之過。
"複其位,待之如初。
命以書招谕垂及泓、沖,使息兵還長安,恕其反叛之罪。
而遣使謂泓曰:"今秦數已終,當不複能久立,吾既籠中之人,必無還理,勉建大業,以興複為務。
"泓于是進向長安,改年曰燕興。
堅率步騎二萬讨姚苌于北地,姚苌率衆七萬來攻,堅為苌所敗,聞慕容沖去長安一百餘裡,引師而歸,使苻方戍骊山,拜苻晖都督中外諸軍事,配兵五萬,拒沖。
晖師敗績。
堅入,以尚書姜宇與苻琳率衆三萬擊沖于灞上,為沖所敗,宇死之,琳中流矢,沖遂據阿房城,進逼長安。
堅登城觀之,歎曰:"此虜從何出也,吾不用王景略、陽平公之言,使白虜敢至于此。
"長樂公苻丕在邺,糧竭、馬又無草,削松木而食之。
會丁零叛,慕容垂引師去邺,始具西問,知長安危逼,乃遣從弟求救于謝玄。
二十一年,慕容沖僭稱尊号于阿房,改年更始。
沖率衆登城,堅
堅哭之恸。
謂太子宏曰:"天不欲使吾平一六合,何奪吾景略之速也。
"贈侍中、丞相,餘如故,谥武襄。
朝野巷哭三日。
十二年正月癸巳,高陸民穿井得龜,大三尺六寸,背有八卦文,命太蔔池養之,食之以粟。
四月,堅下書曰:"涼州刺史張天錫,雖稱藩受位,而臣道未純,可遣步兵校尉姚苌等自石城津伐天錫。
"天錫率勁勇五萬來拒,戰于赤岸,涼師大潰。
天錫率騎數千,奔還姑臧,緻箋請降于苌。
甲午,大軍至姑臧,天錫乘素車白馬面縛舁榇,降于軍門。
苌釋縛焚榇,送之長安。
諸郡縣悉降,涼州平。
九月,以梁熙為持節、西中郎将、涼州刺史,鎮姑臧。
徒豪右七千餘戶于關中。
封天錫重光縣之東甯鄉二百戶,号歸義侯,拜北部尚書,遷右仆射。
初,苌等将征天錫,堅為其立第于長安,至是而居之。
十三年,太史奏有星見于外國之分,當有聖人之輔,中國得之者昌。
堅聞西域有鸠摩羅什,襄陽有釋道安,并遣求之。
十七年,正月不雨至于六月。
徹樂減膳,出宮女以迎和氣。
八月,堅收起居注及著作所錄而觀之,見苟太後、李威之事,慚怒,乃焚其書。
著作郎董フ雖更書時事,然千不留一。
八年三月,徙邺銅駝、銅馬、飛廉、翁仲于長安。
十月,堅引群臣于太極殿,議曰:"東南一隅,未賓王化。
今欲起天下兵讨之,計其精卒九十七萬,吾将先啟行,薄伐南裔。
此行也,朕與陽平公之任,非諸将之事。
左右仆射權翼、沙門道安、陽平公融、尚書石越等上書固谏,前後數十,堅不納。
十九年,晉車騎桓沖率衆十萬寇襄陽,遣其前将軍劉波攻沔北。
堅大怒,遣其子征南钜鹿公睿、冠軍慕容垂、左衛毛當等将步卒五萬救襄陽。
堅下書曰:"吳人敢恃江山,屢寇王境,宜時進讨,以清宇内。
便可戒嚴,速修戎備,發州民,則十丁遣一,兵居門在灼然者,為崇文義從。
朕将登會稽,複禹績,伐國存君,義同三王。
其以司馬昌明為左仆射,謝安為吏部尚書,桓沖為侍郎,勢還不遠,可并為起第。
"八月戊午,遣征南大将軍陽平公融、騎從張蚝、撫軍大将軍高陽公苻方、衛軍梁成、平南慕容、冠軍慕容垂,步騎二十五萬為前鋒。
甲子,堅發長安,戎長戎卒六十餘萬,騎二十七萬,前後千裡。
九月,堅至項城,涼州之兵始達鹹陽。
蜀漢之軍,順流而下。
幽冀之衆,至于彭城,東西萬裡,水陸齊進。
融等攻壽春,晉遣都督謝石、徐州刺史謝玄、豫州刺史桓伊、水陸七萬,敗堅于肥水。
堅為流矢所中,單騎遁還于淮北,顧謂夫人張氏曰:"朕若用朝臣之言,豈見今日之事邪,當何面目複臨天下乎!"潸然流涕。
堅諸軍悉潰,惟慕容垂一軍獨全。
比至洛陽,百官威儀、軍容粗備。
未及關而垂有二志,說堅請巡撫燕岱,并求拜墓,堅許之。
權翼固谏以為不可,堅不從。
堅至自淮南,次于長安東之行宮,入告罪子太廟。
丁零翟斌反于河南,長樂公苻丕遣慕容垂及苻飛龍讨之。
垂南結丁零,殺飛龍,盡坑其衆。
垂引丁零、烏丸之衆二十餘萬,為飛梯地道以攻邺城。
慕容弟泓先為北城長史,聞垂攻邺,亡命奔關東,收諸馬牧鮮卑,衆至數千,還屯華陰。
乃潛使諸弟及宗人起兵于外,堅遣将軍強永率騎擊之,為泓所敗,泓衆遂盛,自稱大都督、雍州牧、濟北王,推叔父垂為丞相、大司馬、冀州牧、吳王。
堅謂權翼曰:"吾不從卿言,鮮卑至是。
關東之地,吾不複與之争,若将泓何?"翼曰:"寇不可長,慕容垂正可據山東為亂,不暇近逼,今及宗族種類,盡在京師,鮮卑之衆,布于畿甸,實社稷之憂,宜遣重将讨之。
"堅乃以廣平公熙鎮蒲坂。
苻睿為都督,配兵五萬,姚苌為司馬,讨泓于華澤。
平陽太守慕容沖起兵河東,有衆二萬,進攻蒲坂,命窦沖讨之。
苻睿勇果輕敵,至華澤,敗績,被殺。
堅大怒,苌懼誅,遂叛。
窦沖擊慕容沖于河東,大破之,沖奔于泓。
泓至十萬餘,遣使謂堅曰:"秦師傾敗,将興複大燕,吳王以定關東,可速資備大駕,奉送家兄皇帝返邺都,與秦以虎牢為界,分王天下。
"堅怒,召責之,叩頭流血陳謝。
堅久之曰:"此自三豎之罪,非卿之過。
"複其位,待之如初。
命以書招谕垂及泓、沖,使息兵還長安,恕其反叛之罪。
而遣使謂泓曰:"今秦數已終,當不複能久立,吾既籠中之人,必無還理,勉建大業,以興複為務。
"泓于是進向長安,改年曰燕興。
堅率步騎二萬讨姚苌于北地,姚苌率衆七萬來攻,堅為苌所敗,聞慕容沖去長安一百餘裡,引師而歸,使苻方戍骊山,拜苻晖都督中外諸軍事,配兵五萬,拒沖。
晖師敗績。
堅入,以尚書姜宇與苻琳率衆三萬擊沖于灞上,為沖所敗,宇死之,琳中流矢,沖遂據阿房城,進逼長安。
堅登城觀之,歎曰:"此虜從何出也,吾不用王景略、陽平公之言,使白虜敢至于此。
"長樂公苻丕在邺,糧竭、馬又無草,削松木而食之。
會丁零叛,慕容垂引師去邺,始具西問,知長安危逼,乃遣從弟求救于謝玄。
二十一年,慕容沖僭稱尊号于阿房,改年更始。
沖率衆登城,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