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 前秦錄
關燈
小
中
大
:"何不強酒猶有坐者。
"引弓矢射采,殺之。
于是百僚大懼,無不引滿,昏醉污服,失冠蓬頭僵仆,生以為樂。
三年四月,姚襄遣姚蘭等帥衆二萬七千進據黃洛,生遣兵苻黃眉、東海王堅、建節将軍鄧羌等,步騎萬五千以讨之。
羌僞不勝,引騎而退,襄追之,至于三原,羌回騎拒襄,大戰獲襄。
襄有駿馬日行千裡,是戰也,馬倒而擒之。
眉等振旅而歸。
初,長安謠曰:"東海大魚化為龍,男便為王女為公。
問在何所洛門東。
"東海,苻堅封也,時為龍骧将軍,第在洛門之東。
生荒暴日滋,殘虐彌甚。
群臣朔望,漏盡詣見,生曰:"日盡午,須待宴訖。
"或日暮而不出,百僚饑弊,或至申酉間方出。
臨朝辄怒色厲,惟行殺戮。
或連月昏醉,弗堪省覽。
或使宮人與男子裸交于殿前,引群臣臨而觀之。
或生剝牛羊驢馬,活閹雞鴨,三五十為群,放之殿中。
或生剝死囚面皮,令其歌舞,觀以為樂。
宗室舊勳,親戚忠良,殺害略盡,朝士奔走草野,皆曰:"從虎口出。
"左右得度一日,如過十年。
至于截胫刳胎,拉脅鋸頭,殺者動有千數。
生夜對侍婵曰:"阿法兄弟亦不可信,當除之。
"是夜,清河王苻法夢神告曰:"且将禍集汝門,惟先覺者可以免之。
"寤而心悸,會侍婢來告,乃與特進梁平老、強汪等帥壯士數百人,潛入雲龍門,東海王堅與呂婆樓帥麾下三百餘人鼓噪繼進,宿衛将士皆舍杖歸堅。
生猶昏寝不寤,堅衆既至,生驚問左右曰:"此輩何等人?"引生置别室,廢為越王,俄而殺之。
時年二十三。
僞谥厲王,封子馗為越侯。
苻堅 苻堅字永固,健弟雄之子。
趙建武中,母苟氏祈子于西門豹祠,歸而夜夢神交,遂孕,十二月而生堅,有神光之異,自天燭庭,背有赤文隐起,成字曰:"草付,臣又土,王鹹陽,"秘錄而莫之傳也。
姿貌魁傑,臂垂過膝,目有紫光。
祖洪奇而愛之,名堅頭。
因而謂健曰:"此兒頭大重身長任大,足短安下,非常相。
"趙右光祿大夫、司隸校尉高平徐統有知人之鑒,遇堅于路,異之,執其手曰:"苻郎,此官之禦街,小兒敢戲于此,不畏司隸縛耶!"堅曰:"司隸縛罪人,不縛小兒戲也。
"統顧左右曰:"此兒有霸王之相。
"後遇之,統下車謂曰:"苻郎當大貴,但仆不及見,如何。
堅曰:"若如公言,不敢忘德。
"八歲,請就師學。
洪曰:"尚小,未可。
吾年十三,方欲求師,時人猶以為速成。
"健之入關也,次于曲沃,夢天神遣使者朱衣赤冠,命拜堅為龍骧将軍。
旦而為壇于曲沃,健泣謂堅曰:"先王昔受此号,汝父曾為之,今若複為神明所授,可不勉之。
"性至孝,有器度,博學多才藝。
年十一,便有經略大志。
堅既殺苻生,永光元年六月,去皇帝之号,僭稱大秦天王,即位太極殿。
誅董龍等二十餘人,改壽光三年為永興元年。
追尊父為文桓皇帝。
世子宏為皇太子。
兄清河王法為丞相,錄尚書事。
永安公苻侯為太尉,諸王皆貶爵為公。
苻柳為尚書令。
封弟融為陽平公,雙河南公,子丕為長樂公,晖為平原公,熙為廣平公。
李威為左仆射,梁平老為右仆射,席寶為丞相長史,王猛為中書令,侍郎權翼為黃門郎,諸公卿為生所誅者,悉複本官。
十月,丞相東海公法以疑忌賜死,苟太後之意也。
堅性友愛,與法訣于東堂,恸哭嘔血。
二年四月,堅如龍門五。
六月,如河東,祀後土。
八月,自臨晉登龍門,顧謂群臣曰:"美哉,山河之固。
"權翼對曰:"吳起有言,在德不在險,深願陛下追蹤唐虞,懷遠以德。
山河之固,不足恃也。
"堅大悅,至韓原,觀晉魏顆鬼結草抗秦軍之處,賦詩而歸。
甘露元年正月,起明堂,禅南北郊。
六月,甘露降,乃大赦改年。
八月,堅下書曰:"鹹陽内史猛言彰出納,所在著績,有卧龍之才,宜入贊百揆,絲綸王言。
可徵拜侍中、中書令、領京兆尹。
"中丞鄧羌,性鲠直,與猛協規齊志,于是百僚肅整,豪右屏風,風化大行。
堅歎曰:"吾令始知天下之有法也。
"以猛為吏部尚書,遷太子詹事。
十一月,以猛為司隸,侍中、領遷如故。
猛上疏曰:"伏見陽平公融,明德懿親。
光祿西河任群!忠貞淑慎。
處士朱彤,博識聰辨。
并宜左右彌綸,晖贊九棘。
愚臣庸鄙,請避賢路。
"堅曰:"機務俟才,允屬明哲。
朝野所望,豈容緻辭。
所舉融等,尋别铨授。
"于是以融為侍中中書監兼右仆射。
任群為光祿大夫,領太子家令。
朱彤為中書侍郎,領太子庶子。
三年九月,鳳凰集于東阙,大赦其境内。
初,将為赦,與左仆射猛、右仆射融密議于露堂,悉屏左右,堅自為赦文,猛、融進紙筆。
有一大蒼繩,入自牖間,鳴聲甚大,集于筆端,驅而複來堅所聽之,久而乃去,俄而長安街巷市裡民相告曰:"官令大赦。
"有司以聞,堅驚謂融、猛曰:"事何從而洩?"于是敕外推窮之,鹹言有一小人,衣黑大呼于市,曰:"官令大赦。
"須臾不見。
堅歎曰:"其向蒼蠅乎!聲狀非常,吾固惡之。
"四年七月,黃龍見于成紀,梁山崩。
五年,白虎見天水。
六年,遣鴻胪拜張天錫為大将軍、涼州牧、西平公。
"引弓矢射采,殺之。
于是百僚大懼,無不引滿,昏醉污服,失冠蓬頭僵仆,生以為樂。
三年四月,姚襄遣姚蘭等帥衆二萬七千進據黃洛,生遣兵苻黃眉、東海王堅、建節将軍鄧羌等,步騎萬五千以讨之。
羌僞不勝,引騎而退,襄追之,至于三原,羌回騎拒襄,大戰獲襄。
襄有駿馬日行千裡,是戰也,馬倒而擒之。
眉等振旅而歸。
初,長安謠曰:"東海大魚化為龍,男便為王女為公。
問在何所洛門東。
"東海,苻堅封也,時為龍骧将軍,第在洛門之東。
生荒暴日滋,殘虐彌甚。
群臣朔望,漏盡詣見,生曰:"日盡午,須待宴訖。
"或日暮而不出,百僚饑弊,或至申酉間方出。
臨朝辄怒色厲,惟行殺戮。
或連月昏醉,弗堪省覽。
或使宮人與男子裸交于殿前,引群臣臨而觀之。
或生剝牛羊驢馬,活閹雞鴨,三五十為群,放之殿中。
或生剝死囚面皮,令其歌舞,觀以為樂。
宗室舊勳,親戚忠良,殺害略盡,朝士奔走草野,皆曰:"從虎口出。
"左右得度一日,如過十年。
至于截胫刳胎,拉脅鋸頭,殺者動有千數。
生夜對侍婵曰:"阿法兄弟亦不可信,當除之。
"是夜,清河王苻法夢神告曰:"且将禍集汝門,惟先覺者可以免之。
"寤而心悸,會侍婢來告,乃與特進梁平老、強汪等帥壯士數百人,潛入雲龍門,東海王堅與呂婆樓帥麾下三百餘人鼓噪繼進,宿衛将士皆舍杖歸堅。
生猶昏寝不寤,堅衆既至,生驚問左右曰:"此輩何等人?"引生置别室,廢為越王,俄而殺之。
時年二十三。
僞谥厲王,封子馗為越侯。
苻堅 苻堅字永固,健弟雄之子。
趙建武中,母苟氏祈子于西門豹祠,歸而夜夢神交,遂孕,十二月而生堅,有神光之異,自天燭庭,背有赤文隐起,成字曰:"草付,臣又土,王鹹陽,"秘錄而莫之傳也。
姿貌魁傑,臂垂過膝,目有紫光。
祖洪奇而愛之,名堅頭。
因而謂健曰:"此兒頭大重身長任大,足短安下,非常相。
"趙右光祿大夫、司隸校尉高平徐統有知人之鑒,遇堅于路,異之,執其手曰:"苻郎,此官之禦街,小兒敢戲于此,不畏司隸縛耶!"堅曰:"司隸縛罪人,不縛小兒戲也。
"統顧左右曰:"此兒有霸王之相。
"後遇之,統下車謂曰:"苻郎當大貴,但仆不及見,如何。
堅曰:"若如公言,不敢忘德。
"八歲,請就師學。
洪曰:"尚小,未可。
吾年十三,方欲求師,時人猶以為速成。
"健之入關也,次于曲沃,夢天神遣使者朱衣赤冠,命拜堅為龍骧将軍。
旦而為壇于曲沃,健泣謂堅曰:"先王昔受此号,汝父曾為之,今若複為神明所授,可不勉之。
"性至孝,有器度,博學多才藝。
年十一,便有經略大志。
堅既殺苻生,永光元年六月,去皇帝之号,僭稱大秦天王,即位太極殿。
誅董龍等二十餘人,改壽光三年為永興元年。
追尊父為文桓皇帝。
世子宏為皇太子。
兄清河王法為丞相,錄尚書事。
永安公苻侯為太尉,諸王皆貶爵為公。
苻柳為尚書令。
封弟融為陽平公,雙河南公,子丕為長樂公,晖為平原公,熙為廣平公。
李威為左仆射,梁平老為右仆射,席寶為丞相長史,王猛為中書令,侍郎權翼為黃門郎,諸公卿為生所誅者,悉複本官。
十月,丞相東海公法以疑忌賜死,苟太後之意也。
堅性友愛,與法訣于東堂,恸哭嘔血。
二年四月,堅如龍門五。
六月,如河東,祀後土。
八月,自臨晉登龍門,顧謂群臣曰:"美哉,山河之固。
"權翼對曰:"吳起有言,在德不在險,深願陛下追蹤唐虞,懷遠以德。
山河之固,不足恃也。
"堅大悅,至韓原,觀晉魏顆鬼結草抗秦軍之處,賦詩而歸。
甘露元年正月,起明堂,禅南北郊。
六月,甘露降,乃大赦改年。
八月,堅下書曰:"鹹陽内史猛言彰出納,所在著績,有卧龍之才,宜入贊百揆,絲綸王言。
可徵拜侍中、中書令、領京兆尹。
"中丞鄧羌,性鲠直,與猛協規齊志,于是百僚肅整,豪右屏風,風化大行。
堅歎曰:"吾令始知天下之有法也。
"以猛為吏部尚書,遷太子詹事。
十一月,以猛為司隸,侍中、領遷如故。
猛上疏曰:"伏見陽平公融,明德懿親。
光祿西河任群!忠貞淑慎。
處士朱彤,博識聰辨。
并宜左右彌綸,晖贊九棘。
愚臣庸鄙,請避賢路。
"堅曰:"機務俟才,允屬明哲。
朝野所望,豈容緻辭。
所舉融等,尋别铨授。
"于是以融為侍中中書監兼右仆射。
任群為光祿大夫,領太子家令。
朱彤為中書侍郎,領太子庶子。
三年九月,鳳凰集于東阙,大赦其境内。
初,将為赦,與左仆射猛、右仆射融密議于露堂,悉屏左右,堅自為赦文,猛、融進紙筆。
有一大蒼繩,入自牖間,鳴聲甚大,集于筆端,驅而複來堅所聽之,久而乃去,俄而長安街巷市裡民相告曰:"官令大赦。
"有司以聞,堅驚謂融、猛曰:"事何從而洩?"于是敕外推窮之,鹹言有一小人,衣黑大呼于市,曰:"官令大赦。
"須臾不見。
堅歎曰:"其向蒼蠅乎!聲狀非常,吾固惡之。
"四年七月,黃龍見于成紀,梁山崩。
五年,白虎見天水。
六年,遣鴻胪拜張天錫為大将軍、涼州牧、西平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