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 前秦錄

關燈
苻洪 苻洪,字廣世,略陽臨渭氐人。

    其先有扈氏之苗裔,子孫強盛,世為氐酋。

    其後家池生蒲,長五丈,節如竹形,時鹹異之,謂之蒲家,因以為氏焉。

    父懷歸,為部落小帥。

    母姜氏,寝産洪。

    先是,隴右大雨霖,百姓苦之。

    謠曰:"雨若不止,洪水必起",故名之曰洪。

    年十二,父卒,代為部帥,好學,多權略,善騎射,屬劉氏之亂,乃散千金,招延俊傑之士,襁負奔之,推為盟主。

    劉聰遣使拜平遠将軍,不受。

    自稱護氐校尉、秦州刺史、略陽公。

    群氐推為首,劉曜以洪為氐王。

    及曜敗于洛陽,洪率部人西保隴山。

    石虎将軍攻上わ,洪詣虎降,虎親出迎之。

    拜冠軍将軍,監六夷諸軍,委以西方之事。

    石虎滅石生也,洪說虎宜徙關中豪傑及羌戎内實京師,虎從之。

    以洪為龍骧将軍、流人都督,處于枋頭。

    累有戰功,封西平郡公。

    其部曲賜爵關内侯者二千餘人,以洪為關内領侯将。

    冉闵言于虎曰:"苻洪雄果,其諸子并非常才,宜密除之。

    "虎待之愈厚。

    及石遵即位,闵又以為言,遵乃去洪都督,洪怨之,乃遣使降晉。

    後石鑒殺遵,所在兵起,洪有衆十餘萬。

     永和六年,帝以洪為征北大将軍、都督河北諸軍事、冀州刺史、廣州郡公,時有說洪稱尊号者,洪亦以谶文有"草付應王";又其孫堅背有草付字,遂改姓苻氏,自稱大将軍、大單于、三秦王。

    洪謂博士胡文曰:"孤率衆十萬,居形勝之地,冉闵、慕容俊可指辰而殄。

    姚襄父子,克之在吾數中。

    孤取天下,有易于漢祖矣。

    "軍師将軍麻秋說洪西都長安,洪深然之。

    已而秋因宴鸠洪,将并其衆。

    世子健收斬秋。

    洪将死,謂健曰:"所以未入關者,言中州可指辰而定。

    今見困豎子,中原非汝兄弟所能辦。

    關中形勝,吾亡後,便可鼓行而西。

    "言終而死,年六十六,健僭位,僞谥惠武帝。

     苻健 苻健字建業,洪第三子也。

    初、母羌氏夢大罴而孕健。

    及長,勇果便弓馬,好施善事人,甚為石虎父子所親愛。

    虎雖外禮苻氏,心實忌之,乃陰殺其諸兄,而不害健。

    及洪死,健嗣位,去秦王之号,稱晉征西大将軍、都督關西諸軍事、雍州刺史。

    于是盡衆西行至盟津,起浮橋以濟,濟訖焚橋,三輔堡壁悉降。

    十一月,入都長安。

    于是長史賈玄碩等依諸葛亮、劉備故事,表健為秦王。

    玄碩等為上尊号,健僞讓再三,乃從之。

    皇始元年正月,僭即天王位于南郊,大赦,改晉永和七年為皇始元年。

    追尊父洪為太祖武惠皇帝,繕宗廟社稷于長安。

    立妾強氏為天王皇後,子苌為天王太子,菁為平原公,生為淮南公,弟雄為丞相,東海公。

    其餘封授各有差。

    是年,野蠶成繭,野禾被原,百姓采野繭而衣,野粟而食,關西家給人足。

     二年正月,丞相雄等固請宜依漢晉兼皇王之美,不可過自謙沖,同趙之初号,健從之,僭即皇帝位于太極殿,大赦,諸公進爵為王,立五等之封,以次進之。

    二年正月,下書曰:"其自公卿己下,歲舉賢良、方正、孝廉、清才、多略、博學、秀才、異行各一人,或獻書規谏,或面陳朕過,其悉以聞。

    勿懼貴賤。

    "四年,丞相東海王雄卒,贈相國,進封魏王,谥敬武王。

    雄字元才,洪之季子也。

    建武中,拜龍骧将軍。

    雄頭大足短,故軍中稱為大頭龍骧。

    健甚重之,曰:"元才,吾之姬旦。

    "是年四月,立淮南王生為皇太子。

    六月,健寝疾,引太帥魚遵、丞相雷弱兒、太傅毛貴、司空王堕等,囑以後事,受遺輔政。

    乙酉,薨于太極前殿,年四十九。

    葬原陵,僞谥明皇帝,廟号世宗。

    永興初,追尊曰景明皇帝,号高祖。

     苻生 苻生字長生,健第三子。

    幼而粗暴,昏醉無賴。

    祖洪甚惡之,無一目,七歲,洪戲之,問侍者曰:"吾聞瞎兒一淚,信乎?"侍者曰:"然。

    "生怒,引佩刀自刺出血,曰:"此亦一淚耶!"洪大驚,鞭之。

    生曰:"性耐刀槊,不堪鞭捶。

    "洪曰:"汝為爾不已,吾将以汝為奴。

    "生曰:"可不如石勒也。

    "及長,力舉千鈞,走及奔馬。

    皇始五年,僭即皇帝位,大赦改年。

    群臣奏:"先帝晏駕甫爾,不宜改号。

    "生怒不從,窮推議主。

    壽光元年七月,殺右仆射段純,以太子門大夫趙韶為仆射,太子舍人趙誨為中護軍,著作郎佐董榮為尚書,并以佞幸進也。

    九月,中書監胡文、中書令王魚言于生曰:"比頻有客星孛于大角,熒惑入于東井。

    大角為帝座,東井秦之分野。

    不出三年,國有大喪,大臣戮死。

    願陛下遂追周文,修德以禳之。

    "生曰:"皇後與朕對臨天下,亦足以塞大喪之變。

    "于是殺皇後梁氏。

    誅太傅錄尚書毛貴、車騎尚書令梁楞、左仆射梁安。

    後,安之女孫。

     又誅丞相雷弱兒,諸羌悉叛。

    弱兒,南安羌酋也。

    生雖在諒ウ,遊飲荒淫,殺戮無道,彎弓露刀,以見朝臣,錘鉗鋸鑿,備置左右。

    未幾,後妃公卿已下至于仆隸、誅五百餘人。

    二年正月,嬖臣右仆射董榮言于生曰:"日蝕之災,宜以貴臣應之。

    "生曰:"唯有大司馬,國之懿戚,不可"。

    "其在王司空。

    "生從之,誅司空王堕壬戊,飨群臣于太極前殿,飲酒、樂奏,生歌以和之。

    命尚書令辛采典勸,既而怒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