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中

關燈
為至矣,吾聞子方之帥,吾形解而不欲動,口鉗而不欲言。

    吾所學者,真土梗耳,夫魏真為我累耳。

    ” ○公儀潛 公儀潛者,魯人也,與子思為友。

    穆公因子思而緻命,欲以為相。

    子思曰:“公儀子此所以不至也。

    君若饑渴待賢,納用其謀,雖蔬食飲水,伋亦願在下風。

    如以高官厚祿為釣餌,而無信用之心,公儀子智若魯者,可也,不爾,則不逾君之庭。

    且臣不佞,又不能為君操竿下釣,以傷守節之士。

    ”潛竟終身不屈。

     ○王鬥 王鬥者,齊人也,修道不仕,與顔蜀并時。

    曾造齊宣王門,欲見宣王。

    宣王使谒者延鬥入,鬥曰:“鬥趨見王,為好勢。

    王趨見鬥,為好士。

    於王何如?”谒者還報,王曰:“先生徐之,寡人請從。

    ”王趨而迎之於門,曰:“寡人奉先君之宗廟,守社稷。

    聞先生直言,正谏不諱。

    ”鬥曰:“王之憂國愛民,不若王之愛尺縠也。

    ”王曰:“何謂也?”鬥曰:“王使人為冠,不使左右便辟,而使工者,何也?為能之也。

    今王治齊國,非左右便辟則無使也,臣故曰不如愛尺縠也。

    ”王起謝曰:“寡人有罪於國家矣!”於是舉士五人,任之以官,齊國大治,王鬥之力也。

     ○顔斶 顔斶,齊人也。

    宣王見之,王曰:“斶前。

    ”斶亦曰:“王前。

    ”宣王不說。

    左右曰:“王,人君也。

    斶,人臣也。

    王曰斶前,斶亦曰王前,可乎?”斶對曰:“夫斶前為慕勢,王前為趨士。

    與使斶為慕勢,不如使王為趨士。

    ”王忿然作色曰:“王者貴乎?士貴乎”對曰:“士貴耳,王者不貴。

    ”王曰:“有說乎?”斶曰:“有,昔者秦攻齊,令曰:有敢去柳下季壟五十步而樵采者,死不赦。

    令曰:有能得齊王頭者,封萬戶侯,賜金千镒。

    由是觀之,生王之頭,曾不若死士之壟也。

    ”宜王繼曰:“顔先生與寡人遊,食太牢,乘安車,妻子衣服麗都。

    ”顔斶辭去,曰:“斶願得歸,晚食以當肉,安步以當車,無罪以當貴,清淨貞正以自虞。

    ”遂辭而去。

     ○黔婁先生 黔婁先生者,齊人也,修身清節,不求進於諸侯。

    魯恭公聞其賢,遣使緻禮,賜粟三千鐘,欲以為相,辭不受。

    齊王又禮之,以黃金百斤聘為卿,又不就。

    著書四篇,言道家之務,号《黔婁子》,終身不屈,以壽終。

     ○陳仲子 陳仲子者,齊人也。

    其兄戴為齊卿,食祿萬鐘。

    仲子以為不義,将妻子适楚,居於陵,自謂於陵仲子。

    窮不苟求,不義之食不食。

    遭歲饑,乏糧三曰,乃匍匐而食井上李實之蟲者,三咽而能視身。

    自織履,妻擘纟盧以易衣食。

    楚王聞其賢,欲以為相,遣使持金百镒,至於陵聘仲子。

    仲子入謂妻曰:“楚王欲以我為相。

    今曰為相,明曰結驷連騎,食方丈於前,意可乎?”妻曰:“夫子左琴右書,樂在其中矣。

    結驷連騎,所安不過容膝,食方丈於前,所甘不過一肉。

    今以容膝之安,一肉之味,而懷楚國之憂。

    亂世多害,恐先生不保命也!”於是出謝使者,遂相與逃去,為人灌園。

     ○漁父 漁父者,楚人也,楚亂,乃匿名隐釣於江濱。

    楚頃襄王時,屈原為三闾大夫,名顯於諸侯,為上官靳尚所谮,王怒,放之江濱,被行吟於澤畔。

    漁父見而問之,曰:“子非三闾大夫欤?何故至於斯?”原曰:“舉世混濁而我清,衆人皆醉而我獨醒,是以見放。

    ”漁父曰:“夫聖人不凝滞於萬物,故能與世推移。

    舉世混濁,何不揚其波,汨其泥?衆人皆醉,何不鋪其糟,歠其醨?何故懷瑾握瑜,自令放為?”乃歌曰:“滄浪之水清,可以濯吾纓;滄浪之水濁,可以濯吾足。

    ”遂去深山,自閉匿,人莫知焉。

     ○安期生 安期生者,琅琊人也,受學河上丈人,賣藥海邊,老而不仕,時人謂之千歲公。

    秦始皇東遊,請與語三曰三夜,賜金璧直數千萬。

    出置阜鄉亭而去,留赤玉舄為報,留書與始皇曰:“後數十年求我於蓬萊山下。

    ”及秦敗,安期生與其友蒯通交往,項羽欲封之,卒不肯受。

     ○河上丈人 河上丈人者,不知何國人也。

    明老子之術,自匿姓名,居河之湄,著《老子章句》,故世号曰河上丈人。

    當戰國之末,諸侯交争,馳說之士鹹以權勢相傾,唯丈人隐身修道,老而不虧。

    傳業於安期生,為道家之宗焉。

     ○樂臣公 樂臣公者,宋人也。

    其先宋公族,其後别從趙。

    其族樂毅,顯名於諸侯。

    而臣公獨好黃老,恬靜不仕。

    及趙為秦昭王滅,臣公東之齊,以《老子》顯名,齊人尊之,号稱賢師。

    趙人田叔等皆尊事焉。

     ○蓋公 蓋公者,齊之膠西人也,明《老子》,師事樂臣公。

    漢之起,齊人争往于世主,唯蓋公獨遁居不仕。

    及漢定天下,曹參為齊丞相,盡延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