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上
關燈
小
中
大
乃仰而應曰:“吾何悔邪?”子貢曰:“先生少不勤行,長不競時,老無妻子,死期将至,亦有何樂,而拾穗行歌乎?”林類笑曰:“吾之所以為樂,人皆有之,而反以為憂。
少不勤行,長不競時,故能壽若此。
老無妻子,死期将至,故能樂若此。
”子貢曰:“壽者,人之情。
死者,人之惡。
子以死為樂,何也?”林類曰:“死之與生,一往一反。
故死於是者,安知不生於彼。
故吾知其不相若矣。
吾又安知營營而求生非惑乎?亦又安知吾今之死不愈昔之生乎?”子貢聞之,不喻其意。
還,以告夫子。
夫子曰:“吾知其可與言,果然。
” ○榮啟期 榮啟期者,不知何許人也。
鹿裘帶索,鼓琴而歌。
孔子遊于泰山,見而問之曰:“先生何樂也?”對曰:“吾樂甚多。
天生萬物,唯人為貴,吾得為人矣,是一樂也。
男女之别,男尊女卑,故以男為貴,吾既得為男矣,是二樂也。
人生有不見曰月,不免襁褓者,吾既已行年九十矣,是三樂也。
貧者,士之常也,死者,民之終也。
居常以待終,何不樂也。
” ○荷蒉 荷蒉者,衛人也。
避亂不仕,自匿姓名。
孔子擊磬於衛,乃荷蒉而過孔氏之門,曰:“有心哉擊磬乎?”既而曰:“硁硁乎莫己知也,斯己而已矣。
深則厲,淺則揭。
”孔子聞之,曰:“果哉,未之難矣。
” ○長沮桀溺 長沮桀溺者,不知何許人也。
耦而耕。
孔子過之,使子路問津焉。
長沮曰:“夫執輿者為誰?”子路曰:“是孔丘。
”曰:“是魯孔丘欤?”曰:“是也。
”是知津矣,問於桀溺。
曰:“子為誰?”曰:“為仲由。
”曰:“是魯孔丘之徒與?”對曰:“然。
”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誰與易之?且而與其從避人之士,豈若從避世之土哉!”耰而不辍。
子路以告孔子,孔子怃然曰:“鳥獸不可與同群,吾非斯人之徒而誰與?天下有道,丘不與易也。
” ○石門守 石門守者,魯人也。
亦避世不仕,自隐姓名,為魯守石門,主晨夜開閉。
子路從孔子,石門而宿。
問子路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
”遂譏孔子曰:“是知其不可為而為之者與?”時人賢焉。
○荷篠丈人 荷篠丈人,不知何許人也。
子路從而後,問曰:“子見夫子乎?”丈人曰:“四體不勤,五谷不分,孰為夫子?”植其杖而芸。
子路拱而立止。
子路宿,且享焉,而見其二子。
明曰,子路行以告。
夫子曰:“隐者也。
”使子路反見之,至則行矣。
○陸通 陸通,字接輿,楚人也。
好養姓,躬耕以為食。
楚昭王時,通見楚政無常,乃佯狂不仕,故時人謂之楚狂。
孔子适楚,楚狂接輿,遊其門。
曰:“鳳兮鳳兮,何如德之衰也?來世不可待,往世不可追也。
天下有道,聖人成焉。
天下無道,聖人生焉。
方今之時,僅免刑焉。
福輕乎羽,莫之知載。
禍重乎地,莫之知避。
已乎已乎,臨人以德。
殆乎殆乎,畫地而趨。
迷陽迷陽,無傷吾行。
卻曲卻曲,無傷吾足。
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
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
人皆知有用之用,而不知無用之用也。
”孔子下車,欲與之言。
趨而避之,不得與之言。
楚王聞陸通賢,遣使者持金百镒,車馬二驷,往聘通,曰:“王請先生治江南。
”通笑而不應。
使者去,妻從市來,曰:“先生少而為義,豈老違之哉!門外車迹何深也。
妾聞義士非禮不動。
妾事先生,躬耕以自食,親織以為衣,食飽衣暖,其樂自足矣,不如去之。
”於是夫負釜甑,妻戴纴器,變名易姓,遊諸名山,食桂栌實,服黃菁子,隐蜀峨眉山,壽數百年。
俗傳以為仙雲。
○曾參 曾參,字子輿,南武城人也。
不仕而遊,居於衛。
袍無表,顔色腫哙,手足胼胝。
三曰不舉火,十年不制衣,正冠而纓絕,捉衿而肘見,納屦而踵決,曳縱而歌。
天子不得臣,諸侯不得友。
魯哀公賢之,緻邑焉。
參辭不受,曰:“吾聞受人者常畏人,與人者常驕人。
縱君不我驕,我豈無畏乎!”終不受。
後卒于魯。
○顔回 顔回,字子淵,魯人也,孔子弟子。
貧而樂道,退居陋巷,曲肱而寝。
孔子曰:“回,來家貧居卑,胡不仕乎?”回對曰:“不願仕。
回有郭外之田五十畝,足以給饘粥;郭内之圃十畝,足以為絲麻。
鼓宮商之音,足以自娛;習所聞於夫子,足以自樂。
回何仕焉?”孔子愀然變容,曰:“善哉,回之意也。
” ○原憲 原憲,字子思,宋人也,孔子弟子。
居魯環堵之室,茨以生草,蓬戶不完,桑以為樞,而甕牖二室。
褐以為塞,上漏下濕,匡坐而彈琴。
子貢相衛,結驷連騎,排藜藿,入窮闾,巷不容軒,來見原憲。
原憲韋冠縱履,杖藜而應門。
子貢曰:“嘻,先生何病也?”憲應之曰:“憲聞之:無财謂之貧,學道而不能行謂之病。
若憲,貧也,非病也。
夫希世而行,比周而友,學以為人,教以為巳,仁義之慝,輿馬之飾,憲不忍為也。
”子貢逡巡而有慚色,終身恥其言之過也。
少不勤行,長不競時,故能壽若此。
老無妻子,死期将至,故能樂若此。
”子貢曰:“壽者,人之情。
死者,人之惡。
子以死為樂,何也?”林類曰:“死之與生,一往一反。
故死於是者,安知不生於彼。
故吾知其不相若矣。
吾又安知營營而求生非惑乎?亦又安知吾今之死不愈昔之生乎?”子貢聞之,不喻其意。
還,以告夫子。
夫子曰:“吾知其可與言,果然。
” ○榮啟期 榮啟期者,不知何許人也。
鹿裘帶索,鼓琴而歌。
孔子遊于泰山,見而問之曰:“先生何樂也?”對曰:“吾樂甚多。
天生萬物,唯人為貴,吾得為人矣,是一樂也。
男女之别,男尊女卑,故以男為貴,吾既得為男矣,是二樂也。
人生有不見曰月,不免襁褓者,吾既已行年九十矣,是三樂也。
貧者,士之常也,死者,民之終也。
居常以待終,何不樂也。
” ○荷蒉 荷蒉者,衛人也。
避亂不仕,自匿姓名。
孔子擊磬於衛,乃荷蒉而過孔氏之門,曰:“有心哉擊磬乎?”既而曰:“硁硁乎莫己知也,斯己而已矣。
深則厲,淺則揭。
”孔子聞之,曰:“果哉,未之難矣。
” ○長沮桀溺 長沮桀溺者,不知何許人也。
耦而耕。
孔子過之,使子路問津焉。
長沮曰:“夫執輿者為誰?”子路曰:“是孔丘。
”曰:“是魯孔丘欤?”曰:“是也。
”是知津矣,問於桀溺。
曰:“子為誰?”曰:“為仲由。
”曰:“是魯孔丘之徒與?”對曰:“然。
”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誰與易之?且而與其從避人之士,豈若從避世之土哉!”耰而不辍。
子路以告孔子,孔子怃然曰:“鳥獸不可與同群,吾非斯人之徒而誰與?天下有道,丘不與易也。
” ○石門守 石門守者,魯人也。
亦避世不仕,自隐姓名,為魯守石門,主晨夜開閉。
子路從孔子,石門而宿。
問子路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
”遂譏孔子曰:“是知其不可為而為之者與?”時人賢焉。
○荷篠丈人 荷篠丈人,不知何許人也。
子路從而後,問曰:“子見夫子乎?”丈人曰:“四體不勤,五谷不分,孰為夫子?”植其杖而芸。
子路拱而立止。
子路宿,且享焉,而見其二子。
明曰,子路行以告。
夫子曰:“隐者也。
”使子路反見之,至則行矣。
○陸通 陸通,字接輿,楚人也。
好養姓,躬耕以為食。
楚昭王時,通見楚政無常,乃佯狂不仕,故時人謂之楚狂。
孔子适楚,楚狂接輿,遊其門。
曰:“鳳兮鳳兮,何如德之衰也?來世不可待,往世不可追也。
天下有道,聖人成焉。
天下無道,聖人生焉。
方今之時,僅免刑焉。
福輕乎羽,莫之知載。
禍重乎地,莫之知避。
已乎已乎,臨人以德。
殆乎殆乎,畫地而趨。
迷陽迷陽,無傷吾行。
卻曲卻曲,無傷吾足。
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
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
人皆知有用之用,而不知無用之用也。
”孔子下車,欲與之言。
趨而避之,不得與之言。
楚王聞陸通賢,遣使者持金百镒,車馬二驷,往聘通,曰:“王請先生治江南。
”通笑而不應。
使者去,妻從市來,曰:“先生少而為義,豈老違之哉!門外車迹何深也。
妾聞義士非禮不動。
妾事先生,躬耕以自食,親織以為衣,食飽衣暖,其樂自足矣,不如去之。
”於是夫負釜甑,妻戴纴器,變名易姓,遊諸名山,食桂栌實,服黃菁子,隐蜀峨眉山,壽數百年。
俗傳以為仙雲。
○曾參 曾參,字子輿,南武城人也。
不仕而遊,居於衛。
袍無表,顔色腫哙,手足胼胝。
三曰不舉火,十年不制衣,正冠而纓絕,捉衿而肘見,納屦而踵決,曳縱而歌。
天子不得臣,諸侯不得友。
魯哀公賢之,緻邑焉。
參辭不受,曰:“吾聞受人者常畏人,與人者常驕人。
縱君不我驕,我豈無畏乎!”終不受。
後卒于魯。
○顔回 顔回,字子淵,魯人也,孔子弟子。
貧而樂道,退居陋巷,曲肱而寝。
孔子曰:“回,來家貧居卑,胡不仕乎?”回對曰:“不願仕。
回有郭外之田五十畝,足以給饘粥;郭内之圃十畝,足以為絲麻。
鼓宮商之音,足以自娛;習所聞於夫子,足以自樂。
回何仕焉?”孔子愀然變容,曰:“善哉,回之意也。
” ○原憲 原憲,字子思,宋人也,孔子弟子。
居魯環堵之室,茨以生草,蓬戶不完,桑以為樞,而甕牖二室。
褐以為塞,上漏下濕,匡坐而彈琴。
子貢相衛,結驷連騎,排藜藿,入窮闾,巷不容軒,來見原憲。
原憲韋冠縱履,杖藜而應門。
子貢曰:“嘻,先生何病也?”憲應之曰:“憲聞之:無财謂之貧,學道而不能行謂之病。
若憲,貧也,非病也。
夫希世而行,比周而友,學以為人,教以為巳,仁義之慝,輿馬之飾,憲不忍為也。
”子貢逡巡而有慚色,終身恥其言之過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