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十八 餘紀

關燈
接踵而至。

    臣思我兵追渡古坪,即為劉逆塘撥地方。

    元兇報已至劉逆營盤,追固無及;而缺糧病卒,又未便驅之深入。

    遂檄令各該官兵将賊内三座庵、鄧川峪、白玉坪、紅花垛、紫竹、上項、東河、不擋溝等處賊巢及各山隘口閘路擋木栅欄一齊焚毀,以杜日後嘯聚之源。

    臣又另撥官兵五千,遣參将周元、遊擊李登相、張四直、守備韓國祚、韓宏胤等統領前去上項、白玉坪、鄧川峪及閻王寺一帶,不特偵探賊情,暫将前遣官兵撤回大營休養’。

     周元,字孟祥;江西廣信人,為靈州參将。

    韓宏胤,北直人。

    張四直,字次峰,順天昌平人。

     擒獲僞王 三年正月,平西親王吳三桂疏曰:‘據三路總兵王會、張鵬程、趙良棟塘報前事到臣。

    據此,該臣看得妖逆阿仲鼓惑粵蠻僭稱年号,聚□□為害封疆;土目賀雲等黨附阿仲藉妖謀反,煽動土司:雖釁生于粵西,而毒切于黔、滇;普坪之殺戮最慘,安龍之城郭尤危。

    臣遵上命,發兵分道進征。

    中路總統總兵王會奮騎長關、破額老塞而入,左路總統總兵張鵬程等取花韋塞、破阿積而入,屢戰屢勝。

    既而會師直搗隴納,探知遮别為阿仲巢穴;王會、張鵬程不及等待右路,遂即一面分布圍攻,于十二月初四日申時攻破,将僞丞相等官以及蠻兵盡行剿殺。

    右路總統趙良棟三日之内,斬奪三關。

    至初四日,到遮别會合。

    查初四日破巢之後,本日抵晚廣西思南副将趙直植、廣東提标後營遊擊朱尚文,其領兵六百名亦抵遮别;泗城土官岑維祿,亦帶土兵千餘續後方至。

    先是,阿仲原在遮别北門;滇、黔兵馬将到,岑維祿初三日三更時分差人暗接阿仲而去,不解何故?見遮别已破,維祿始将阿仲交廣西副将趙真植、遊擊朱尚文于初五日解交總統總兵王會等。

    雖幸渠魁未脫,就中關節可疑;但既行獻出,姑免深究。

    再查此舉,作孽雖由阿仲,而佐妖為祟及号召土蠻侵掠地方、行軍指授者,則土目賀良臣、賀雲、賀富、賀坤新等輩也。

    諸賀非阿仲不足動衆,阿仲非諸賀不足成謀。

    今阿仲雖已成擒,賀逆尚稽授首。

    察賀雲等各據一寨,料彼匿山寨之中。

    臣再檄總兵王會、張鵬程、趙良棟等攻剿各逆所居山寨,另報’。

      趙真植,遼東人;副總兵。

     擒獲郝逆 三年正月,四川總督李疏曰:‘渠魁劉二虎、郝搖旗、袁宗第自巫山奔竄以後,猶抗撫負固。

    蒙敕發西安将軍傳誇蟾、副都統杜敏領大兵于十一月二十九日從水路進抵巫山,因棧道崎岖,馬足困憊,尚未到汛。

    臣恐有誤進剿機宜,會同将軍副都統并提諸臣将綠旗馬疋那偕滿兵騎征,鼓勵漢兵荷戈步走;自十二月十八日,臣同将軍傅、副都統杜、提督臣鄭率滿、漢官兵,至二十二日直逼劉逆營巢陳家坡。

    我兵奮勇争先,奪其要隘、搗其巢穴;賊力不支,奔入後巢天地寨。

    臣等率兵追剿計老爬空隘口,逼臨逆穴;聲威震天,一時逆營各僞鎮将砍寨投誠。

    劉逆勢窮命蹙,自伏冥誅;妻妾生女,登時缢死。

    郝、袁二渠猶思走脫,冀延旦夕之生。

    賴副都督兩臣分發總兵等率滿、漢兵夤夜力追,于二十六日趕至黃家坪;二渠領賊拒敵,我兵奮勇,陣擒逆渠郝、袁并僞部院洪育勳,而僞朱安王随于寨中捉獲,黨太監爾(即異□)自缢。

    是役也,元兇俱無漏網。

    計進兵未及旬日,而數萬巨寇掃蕩殆盡’。

     傅誇蟾,滿洲人;提督陝西,統滿兵駐西安。

    鄭蛟麟,字西雲;遼東人,提督四川全省總兵都督同知。

     洪承疇行狀摘略 洪承疇,字彥演,号亨九;福建泉州南安縣人。

    萬曆四十三年舉于鄉,丙辰登進士。

    初授刑部主事,升兩浙提學道;曆甬東兵備道、三秦參儲、巡撫榆林,旋制三邊。

    崇祯十五年(壬午),降大清;太宗文皇帝不令服官,凡大祭祀、宴會,必令親随。

    賜房屋、莊田、男女有差,賜上禦服、膳無虛日。

    甲申,□軍入北京,入内院辦事;賜第、莊田、人口。

    十月,以〔登〕極,蔭一子入監。

    順治二年,世祖章皇帝命往江甯綏輯,賜朝帽、玉帶、貂蟒、披領、大蟒貂裘外褂及鞋襪、王{馬酉}、駱駝并蒙古人口、帳房、涼棚、銀碗等物;随行員役,令部各給緞袍、靴帽并馬六十餘匹。

    承疇駐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