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二 南都甲乙紀(續)

關燈
極,因奏全、永、連三州皆為土賊所踞,撫按匿不以聞。

    兵部右侍郎徐人龍罷。

    谕祭兵部尚書張希武。

    命于蘇州織造大婚冠服。

     十四(丁卯),谕:‘都督牟文绶久任江上,大肆騷擾。

    戶部所欠之饷,何不速發?坐視流毒。

    即征鹽抵補,催兵起行’。

    禦史鄭瑜劾前總督朱大典侵贓百萬;上謂‘大典創立軍府,所養士馬豈容枵腹?歲饷幾何,不必妄計’!命衰劣在京諸臣俱着自陳。

    賜罪誅内官劉元斌、王裕茂祭葬,蔭子錦衣衛、指揮使。

    舊府廚役各授百戶。

    姚思孝、沈胤培大理左、右少卿。

    蔭方孝孺裔孫樹節五經博士。

    撤高傑部兵回。

    遣太監高起潛安撫興平營将士駐揚州。

     十五(戊辰),史可法奏擒賊臣程維孔;又奏左懋第抗節。

     十六(己巳),谕部:‘捐助原聽民樂輸,抄沒乃朝廷偶行;豈刁民獻媚報仇之事。

    宗藩、勳戚、武臣須敬禮士夫,與地方相安;不得聽奸人撥置,非法罔利’!李嗣京禦史。

      十七(庚午),谕吏部:‘吏貪民困,全由撫按婪賄。

    林摯、李仲熊互讦事情,延擱已經十月,虛實應與立剖;何必複行外勘,以滋延卸’!予罪譴尚書劉榮嗣昭雪。

    予蘇松殉節王鐘彥、宋文顯、施溥祭葬。

    太常卿張元始請改皇考谥号。

     十八(辛未),馬士英請免朱一馮籍産。

    “逆案”楊維垣起用,補通政使。

    獎盧九德營糧就緒。

     十九(壬申),蔡奕琛進尚書文淵閣。

    起朱大典、吳光義、易應昌戶、兵、工部各左侍郎,陳洪谥太仆少卿。

    侍郎錢謙益請即家開局修史;不允。

    獎劉廷元保全慈孝有功,特予優恤。

    王骥驚聞滇信,辭任;不許。

     二十(癸酉),令劉良佐駐歸德。

    馬士英請褫中書唐允甲。

    李維樾為兵科。

    存問大學士錢士升。

    兵部侍郎練國事罷。

    張亮請立鹽稅局于皖城;不允。

      二十一(甲戌),改谥先帝“毅宗烈皇帝”。

    王铎六請告歸。

     二十二(乙亥),谕阮大铖:‘江上奸人出沒、亂兵縱橫,以緻商旅梗塞;不可不嚴備’。

    太監孫元德搜覈常州府欠金花銀九萬五千、積欠三饷至三十三萬;命勒限嚴征。

     二十三(丙子),衛胤文奏:‘柳城土寨金高自築土城、集勇壯,不受僞官;乞授何□進、錢式命、葛舍馨考功郎,陳瑞大理寺副。

    □以副總兵職,以六筋四兩為準’。

     二十四(丁醜),張承志襲惠安伯。

    來方炜添注太仆少卿、吳适兵科右。

    吏科馬嘉植轉嶺西道、禦史沈荃蘇松兵備道、禦史高允茲湖南道、文選主事餘飏廣東水利道。

    戶科熊維典奏:‘四府逋欠三年内三百三十一萬八千五百,皆屬應征;又已征不解九十五萬六千有奇’。

    又奏:‘正項辄借支贖锾侵那弊薮,至批詳才下、提差已至,撫按身先不法’等語。

    又戶部王某奏:‘守令失職,賦額不清;飛派朦胧,火耗太虐’。

    袁宏勳疏攻袁繼鹹,左良玉救之,并言“要典”宜焚;谕解之。

     二十五(戊寅),貴督李若星奏以兵勤王,谕止;如已到常德,即留隸何騰蛟。

    戶科熊維典察覈嘉定漕折胥吏侵匿至五萬兩。

    管紹甯于寓所失去部印。

    李自成走承天。

     二十六(己卯),奉安禦容于武英殿。

    吏部恭報剪除群賊,加馬士英太保、王铎少傅。

     二十七(庚辰),朱國弼請治郭維經庇逆。

    盧九德等九員加級。

     二十八(辛巳),大興伯鄒存義請加提舉公署。

     二十九(壬午),馬士英殉管紹甯之私,請更鑄各衙門印,去“南京”字;其舊印悉令繳入。

    進都督趙民懷太子太保,蔭子世錦衣百戶。

    陸朗、吳希哲為戶、工科左。

    劉孔昭請益操江書役俸糧。

    吳希哲奏都城五方雜處,假宗、冒戚、僞勳、奸弁橫行不道,虐民戾商;有旨嚴編。

     三十(癸未),起熊化太仆少卿、水佳胤尚寶司丞,皆添注。

    僧大悲伏誅。

    李向中嘉湖道。

    鴻胪少卿高夢箕密奏先帝皇太子自北來;遣内臣蹤迹之。

      三月紀 初一甲申朔,上受朝賀,始禦日講。

    命高起潛安撫揚州。

    禦史徐複陽讦吏部以文德翼、夏元彜匿表升補;上功責之。

    刑部郎中申繼揆請嚴責左光先抗題。

    内臣自杭州送北來太子至京,駐興善寺;夜移至錦衣衛都督同知馮可京邸,□□□視。

    大學士王铎叱為假,嚴究主使;自供王之明,旋下中城兵馬司獄。

     初二(乙酉),禦史袁某請起罪廢諸人;谕史{範土}、陳啟新、張文郁不準。

    福府舊役乞恩者百餘人。

    吏科張希夏升太常少卿。

     初三(丙戌),錢謙益進宮保兼翰林學士,陳燕翼、楊兆升為禮、工科右。

     初四(丁亥),吏部尚書張捷奏故輔溫體仁清忠謹恪,當複“文忠”之谥;顧錫疇以私憾,議削文震孟宜改谥。

    上命溫允複、文免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