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二 南都甲乙紀(續)

關燈
蔭子入監。

    尚書黃道周、侍郎梁雲構到任。

    兵科王之晉奏南陽為賊所踞,家鄉難歸。

      二十五(己酉),禦史黃耳鼎兼巡上、下江。

    上林監丞賀儒修論管紹甯貪髦陰奸;诏不問。

    議修徐州城。

     二十六(庚戌),劉應賓太常卿、王夢陽浙江按察使、文士昂雲南布政使。

    趙之龍言章服違制;上是之。

    令武臣自公侯伯而下,非賜肩輿,并遵騎馬;坐蟒、鬥牛非奉賜,麒麟、白澤非勳爵,不許借用。

    禦史劉光鬥請鑒别大臣;诏衰頹庸鈍者,自行引退。

     二十七(辛亥),戎政張國維給假歸;李希沆代署。

    前參政陳堯言:‘嘗任待诏,侍福恭王有舊勞’;下部寝之。

    先,貴陽楊師孔與陳同侍,竟得禮部侍郎;蓋馬士英戚也。

    加衛胤文兵部左侍郎,總督興平标下鎮将,經略開、歸防剿事務。

     二十八(壬子),蔭徐大绶子入監。

    吳希哲為工科。

    贈邱禾嘉左副都禦史、馮任右都禦史,各蔭一子入監。

     二月紀 初一甲寅朔,命于嘉興、紹興二府選淑女。

     初二(乙卯),時東川侯勳衛胡家奴作橫;兵部言:‘東川久已革襲。

    又戚畹向無勳衛,草創濫冒’。

    命清厘之。

    覈北京錦衣衛官南奔實迹,不許輕題。

    蔭杜锵太倉百戶。

    袁繼鹹報鄖鎮重圍。

    刑科梁某奏:全蜀已無完土。

      初三(丙辰),王骥右副都禦史,巡撫湖廣。

    李清添注大理丞、徐複陽禦史,甘惟、邢大忠雲南、廣東各按察使。

    譚振舉蘇松糧儲道、田有年貴州驿傳道。

    嚴究司庫侵欺。

    谥桂王曰“端”。

    高起潛請開納銀贖罪之例,上以‘納銀免死,則富豪墨吏何所不至;流罪以下或可贖’;下部酌議。

     初四(丁巳),太監王肇基條奏京城購捕方略。

    錢繼登、周端豹各添注尚寶少卿,陸懷玉福建按察使。

    胡世宗自稱越公八世孫,求附勳衛。

     初五(戊午),蔭故輔未國祚子入監。

    贈許土柔詹事兼侍讀學士,蔭子入監。

    行人朱統{金類}讦禦史周粲;命勿究。

    工科吳某薦起被察官李永昌、周文夔。

    安廬撫程某奏:‘獲假弁王夢旭,自稱藩府都司;搶掠民商,辱及關吏。

    又有銅陵縣盜大船,牌額上寫“天子一家”’。

      初六(己未),阮大铖升兵部尚書,協理部事;仍管巡閱江防。

    高倬刑部尚書,吏部陳盟改左侍郎、王志道右侍郎。

    吳本泰添注尚寶丞、關守箴廣西布政使。

    調浙江巡按彭遇颽于淮揚,以淮揚按何綸移浙(遇颽癸未進士,避亂南渡,首附馬士英,誕說蜂湧,遂授職方主事,改禦史。

    身任募兵十萬,或問饷安出?曰:‘搜括可辦也’。

    才抵任,即移家入杭,縱強奴掠市錢。

    撫臣張秉貞以問,士英以遇颽邊才調用)。

    有上書言開化、德興有雲霧山為先朝封禁,開之可以助國;命太監李國輔會同撫按勘視。

     初七(庚申),贈馮垣登太仆少卿、鄒逢吉太仆丞。

    李長春添注太仆少卿。

    太監孫元德覈報蘇州七年欠饷七十四萬兩、金花銀七萬兩。

      初八(辛酉),朱國弼核勳臣世系無容幸襲;命饬之(天啟、崇祯之際冒襲最多,惟有力者得之;如王先通以王守仁異毋弟之後、劉孔昭之父荩臣系劉尚忠出婢外生之子,竟自奪嫡,莫之敢問)。

    顧元鏡為廣東嶺西道、孫時偉浙江驿傳道。

    遣戶科倪嘉慶、中書胡承善掣鹽于瓜、儀,加鹽課每引五分。

     初九(壬戌),杭州機匠疏稱舊撫潘汝桢舊澤難忘,□建逆祠系前任事;上以會稿甚明,不允(蓋汝桢事,久有言其誤者)。

     初十(癸亥),馬士英以京師水陸各營雜務,全造小印号色分别。

    高起潛奏分汛築台事宜。

    點用雲南、貴州試差徐複儀、林志遠等。

     十一(甲子),兵科戴英論陳洪範所請叙錄從行員役,有何勞績?濫予非宜;上是之。

    太常卿張元始請虔祀社稷。

    陸康稷改文選郎中,加沈廷揚參議。

    宮繼闌、曹烨廣東、江西副使。

    葉紹颙太仆卿。

    考選林有本、沈應昌、張利民、韓祖、錢源、徐方來、莊則敬為給事中,王錫衮、劉襄、夏維虞、郝錦、王大捷、畢十臣、張兆熊、王養、郭貞一為禦史。

    谥思宗皇太子曰“獻愍”、定王曰“哀”、永王曰“悼”。

     十二(乙醜),上始禦經筵。

    阮大铖請江上築堡助工;命張亮、程世昌嚴督州縣經營。

    中書陳爊自陳擁護有勞,願與考選;不許。

    故巡撫蔡懋德之子為父求恤;内批:‘懋德縱賊渡河,一死何贖’?不允。

    戶部言兵饷日增;有旨:‘各督折兵十八萬,一切舊兵應并銷入數内’。

    都督楊振宗請裁見糜各饷,以供鼓鑄。

    太監高起潛請饷;着于浙、閩增派二十萬。

    孫元德催解軍前饷。

    史可法請用高傑部将李本深為提督;不許。

    遣黃道周祭告禹陵。

    張孫振奏劾禮部尚書顧錫疇。

      十三(丙寅),靖江王亨嘉表賀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