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一 南都甲乙紀
關燈
小
中
大
舊官南來吏、兵部報名量用。
劉安行佥都,提督浙江直市舶、屯田;劉若金提督闵、廣屯舶,兼珠池海防。
二十九(甲寅),給驸馬齊贊元千金。
張捷條陳數事;上獎之。
禦史黃耳鼎初奉差陝西巡撫,不肯到任;因馬士英見朝複班,自言無路入秦。
已而例轉,遂疏:‘昔之按秦,陳演陷臣不測;今之外轉,徐石麒朋謀暗害’。
又奏:‘劉宗周妄議從逆’;有旨:‘宗周持論孟浪,着察明’! 十月紀 大清世祖章皇帝順治元年,定鼎燕京。
十月乙卯朔,吏部尚書徐石麒罷。
馬士英欲用張捷,使陸朗、黃耳鼎連疏诋之,遂緻仕去;捷因署部事。
周延儒子奕封乞恩免贓,馬士英拟旨:‘奕封赦免罪輔贓賄,系親弟正儀指騙;正儀既故,未完贓六萬着于汪曙名下追入’。
曙系徽商,最富;士英先年假貸不應,故恨之也。
初二(丙辰),禁諸臣酬接宴會;馬士英、阮大铖、劉孔昭、朱國弼仍每夕醵飲為常。
起梁雲構添設兵部右侍郎、錢元悫太仆少卿。
百戶魏楝等自言扈衛勞,各升一級。
淮漕米□納每擔加尖一鬥二升。
初三(丁巳),命鑄“宏光錢”。
初四(戊午),應天府尹禳旱。
減吳昌時贓銀十之五。
錦衣馮可宗捕得江陰知縣行賄王李沽者;馬士英為之請,诏勿問。
馬士英欲起用蔡奕琛、楊維垣,恐物論不容,乃趨一大僚薦之;薦詞有“魁壘男子”語。
奕琛不善,飏言于朝曰:‘我自宜錄用,何藉某之薦牍诮我’。
聞者鄙笑之。
初五(己未),張孫振補四川道禦史。
初七(辛酉),遣内官孫元德往浙、直、閩三處催金花緞價一應年額、商關稅銀、兩浙鹽儲随解。
賜北京死節太監王承恩等九人贈谥、祭葬、予蔭有差。
命于杭州選淑女。
初八(壬戌),劉澤清舉用文臣黃國琦。
初十(甲子),楚撫何騰蛟加兵部右侍郎。
抄沒朱一馮家私。
鳳陽地震(丙寅再震)。
十一(乙醜),戶科陸朗論徐石麒貪邪,即王思任為趙之龍所薦何得擅置察中? 十三(丁卯),張捷選授中書多人,又題監紀、通判、推官多人。
張有譽言禦用需迫,請差内員各處催征。
十四(戊辰),令崇王次子爚寓溫州。
十五(己巳),南和伯方一元概為賊戮諸公侯伯十五人請恤。
照磨張明弼奏周镳險惡。
何楷兼工部左侍郎。
十六(庚午),職方楊文骢請宏佛教,以扶王化。
監生蔣佐上“累朝實錄”。
十七(辛未),戴英補兵科給事中、張采精繕員外郎。
刑科梁某奏周仲漣卑污無恥,命提問;禦史鄭泰、李喬素着清能,複官。
蓋仲漣于賊入京時削發潛遁,不受僞辱;而喬則在疆棄城,嚴逮逃匿者。
十八(壬申),張捷升吏部尚書,彭遇颽改禦史。
遇颽敢為大言,謂馬士英曰:‘嶽飛言大誤!文官若不愛錢,高爵、厚祿何以勸人?武臣必惜死養其身,以有待’。
十九(癸酉),丁魁楚總督兩廣。
管紹甯請予行人謝于宣祭葬;蓋被賊追贓夾死者。
二十一(乙亥),張秉貞巡撫浙江。
勒王永吉駐徐州。
戚臣李誠臣奏“要典”始末。
二十二(丙子),停冬至郊祀。
頒戶部印單給州縣實填贖锾。
二十三(丁醜),解學龍刑部尚書、陳盟吏部左侍郎、楊維垣通政使。
阮大铖奏雷縯祚不忠不孝;下法司嚴訊。
河南勸農尚書丁啟睿罷。
二十四(戊寅),禦史霍達巡漕。
命停今年決囚。
二十五(己卯),張鳳翔複尚書,管侍郎事。
二十六(庚辰),複以黃耳鼎為禦史。
二十七(辛巳),鴻胪寺少卿高夢箕北來複任,謝恩。
二十八(壬午),贈故祭酒許士柔詹事。
士柔常熟人,與文震孟、倪元璐同年友善,正誼相勖;溫體仁惡之,阻其入閣。
摘其舊撰高攀龍诰語,降調之;朝論共憤。
至是,吏、禮部為請命,照四品例全給。
二十九(癸未),谕吏部:‘郝明征原非行賄,準複原官’。
三十(甲申),張作楫提督四夷館。
張孫振追劾吳甡、鄭三俊、劉宗周、祁彪佳。
十一月紀 初一乙酉朔,予李邦華、王章蔭錦衣世官。
周藩安鄉王居無錫。
初二(丙戌),蔡奕琛吏部左侍郎。
初四(戊子),西宮舊園落成,賜名慈禧殿。
桂王薨,谥曰“端”。
着候勘黃澍回籍。
初五(己醜),鳳陽皇陵災,松柏俱燼。
陳僭夫私自回籍,着按撫察之。
禦史何綸按淮。
初六(庚寅),越其傑赴任河南,有旨慰之。
行人莊則敬自言曾事福恭王;命與考選。
命文武官俸盡支本色。
命開屯海中玉環等山。
太監韓贊周請西洋大炮。
命唐庶人聿鍵居廣西平樂。
初七(辛卯),常應俊薦許定國實心恢複;着鑄印給之。
命生員納銀充貢。
總兵官邱磊有罪,下獄死。
初八(壬辰),吉貞王子慈煃嗣封。
寄流寓諸生于淮安府學。
總兵馬進忠鎮荊州。
初九(癸已),設起居注六員,輪珥筆以記實事。
驸馬齊贊元稱頌劉孔昭翼戴有功,賞不足酬;着吏、禮部再議。
王骥為太仆卿。
居遼王于海甯。
初十(甲午),改太仆寺署于南都。
居祁陽王于邵武。
陸朗言:‘徐石麒以巧詐文其貪、劉宗周以迂腐托其正,必有真才、真品者如王骥、鄭渝,畀以節钺,當無多讓’。
左良玉奏承德将士餓死。
十一(乙未),夜,端門外火。
大清兵破海州,入宿遷;山東及豐、沛盡降。
十二(丙申),琉球世子尚賢入貢告襲。
命鄭鴻逵節制京口至海門。
十三(丁酉),右佥都郭維經懇辭職;内旨責其欺卸。
應天府祁彪佳罷。
十四(戊戌),大理卿鄭瑄罷。
獎高起潛冒險來歸,忠義可嘉。
十五(己亥),朱繼祚少詹事。
劉澤清請安流寓青衿,以便科舉。
工科李某為降賊被殺諸臣顧鋐、彭琯、李逢申請恤。
鄭芝龍奏黔兵萬裡荷戈,三月缺饷;上切責兵部。
十六(庚子),升李永茂巡撫南贛。
屈勳補吏科給事中。
戶科羅萬象以回奏掩飾,罰俸一年。
十七(辛醜),追論江右功,解學龍世襲錦衣千戶。
奉先殿上梁。
沈廷揚加光祿少卿,宋劼、李猶龍太仆少卿。
周藩臨汝王寓武進
劉安行佥都,提督浙江直市舶、屯田;劉若金提督闵、廣屯舶,兼珠池海防。
二十九(甲寅),給驸馬齊贊元千金。
張捷條陳數事;上獎之。
禦史黃耳鼎初奉差陝西巡撫,不肯到任;因馬士英見朝複班,自言無路入秦。
已而例轉,遂疏:‘昔之按秦,陳演陷臣不測;今之外轉,徐石麒朋謀暗害’。
又奏:‘劉宗周妄議從逆’;有旨:‘宗周持論孟浪,着察明’! 十月紀 大清世祖章皇帝順治元年,定鼎燕京。
十月乙卯朔,吏部尚書徐石麒罷。
馬士英欲用張捷,使陸朗、黃耳鼎連疏诋之,遂緻仕去;捷因署部事。
周延儒子奕封乞恩免贓,馬士英拟旨:‘奕封赦免罪輔贓賄,系親弟正儀指騙;正儀既故,未完贓六萬着于汪曙名下追入’。
曙系徽商,最富;士英先年假貸不應,故恨之也。
初二(丙辰),禁諸臣酬接宴會;馬士英、阮大铖、劉孔昭、朱國弼仍每夕醵飲為常。
起梁雲構添設兵部右侍郎、錢元悫太仆少卿。
百戶魏楝等自言扈衛勞,各升一級。
淮漕米□納每擔加尖一鬥二升。
初三(丁巳),命鑄“宏光錢”。
初四(戊午),應天府尹禳旱。
減吳昌時贓銀十之五。
錦衣馮可宗捕得江陰知縣行賄王李沽者;馬士英為之請,诏勿問。
馬士英欲起用蔡奕琛、楊維垣,恐物論不容,乃趨一大僚薦之;薦詞有“魁壘男子”語。
奕琛不善,飏言于朝曰:‘我自宜錄用,何藉某之薦牍诮我’。
聞者鄙笑之。
初五(己未),張孫振補四川道禦史。
初七(辛酉),遣内官孫元德往浙、直、閩三處催金花緞價一應年額、商關稅銀、兩浙鹽儲随解。
賜北京死節太監王承恩等九人贈谥、祭葬、予蔭有差。
命于杭州選淑女。
初八(壬戌),劉澤清舉用文臣黃國琦。
初十(甲子),楚撫何騰蛟加兵部右侍郎。
抄沒朱一馮家私。
鳳陽地震(丙寅再震)。
十一(乙醜),戶科陸朗論徐石麒貪邪,即王思任為趙之龍所薦何得擅置察中? 十三(丁卯),張捷選授中書多人,又題監紀、通判、推官多人。
張有譽言禦用需迫,請差内員各處催征。
十四(戊辰),令崇王次子爚寓溫州。
十五(己巳),南和伯方一元概為賊戮諸公侯伯十五人請恤。
照磨張明弼奏周镳險惡。
何楷兼工部左侍郎。
十六(庚午),職方楊文骢請宏佛教,以扶王化。
監生蔣佐上“累朝實錄”。
十七(辛未),戴英補兵科給事中、張采精繕員外郎。
刑科梁某奏周仲漣卑污無恥,命提問;禦史鄭泰、李喬素着清能,複官。
蓋仲漣于賊入京時削發潛遁,不受僞辱;而喬則在疆棄城,嚴逮逃匿者。
十八(壬申),張捷升吏部尚書,彭遇颽改禦史。
遇颽敢為大言,謂馬士英曰:‘嶽飛言大誤!文官若不愛錢,高爵、厚祿何以勸人?武臣必惜死養其身,以有待’。
十九(癸酉),丁魁楚總督兩廣。
管紹甯請予行人謝于宣祭葬;蓋被賊追贓夾死者。
二十一(乙亥),張秉貞巡撫浙江。
勒王永吉駐徐州。
戚臣李誠臣奏“要典”始末。
二十二(丙子),停冬至郊祀。
頒戶部印單給州縣實填贖锾。
二十三(丁醜),解學龍刑部尚書、陳盟吏部左侍郎、楊維垣通政使。
阮大铖奏雷縯祚不忠不孝;下法司嚴訊。
河南勸農尚書丁啟睿罷。
二十四(戊寅),禦史霍達巡漕。
命停今年決囚。
二十五(己卯),張鳳翔複尚書,管侍郎事。
二十六(庚辰),複以黃耳鼎為禦史。
二十七(辛巳),鴻胪寺少卿高夢箕北來複任,謝恩。
二十八(壬午),贈故祭酒許士柔詹事。
士柔常熟人,與文震孟、倪元璐同年友善,正誼相勖;溫體仁惡之,阻其入閣。
摘其舊撰高攀龍诰語,降調之;朝論共憤。
至是,吏、禮部為請命,照四品例全給。
二十九(癸未),谕吏部:‘郝明征原非行賄,準複原官’。
三十(甲申),張作楫提督四夷館。
張孫振追劾吳甡、鄭三俊、劉宗周、祁彪佳。
十一月紀 初一乙酉朔,予李邦華、王章蔭錦衣世官。
周藩安鄉王居無錫。
初二(丙戌),蔡奕琛吏部左侍郎。
初四(戊子),西宮舊園落成,賜名慈禧殿。
桂王薨,谥曰“端”。
着候勘黃澍回籍。
初五(己醜),鳳陽皇陵災,松柏俱燼。
陳僭夫私自回籍,着按撫察之。
禦史何綸按淮。
初六(庚寅),越其傑赴任河南,有旨慰之。
行人莊則敬自言曾事福恭王;命與考選。
命文武官俸盡支本色。
命開屯海中玉環等山。
太監韓贊周請西洋大炮。
命唐庶人聿鍵居廣西平樂。
初七(辛卯),常應俊薦許定國實心恢複;着鑄印給之。
命生員納銀充貢。
總兵官邱磊有罪,下獄死。
初八(壬辰),吉貞王子慈煃嗣封。
寄流寓諸生于淮安府學。
總兵馬進忠鎮荊州。
初九(癸已),設起居注六員,輪珥筆以記實事。
驸馬齊贊元稱頌劉孔昭翼戴有功,賞不足酬;着吏、禮部再議。
王骥為太仆卿。
居遼王于海甯。
初十(甲午),改太仆寺署于南都。
居祁陽王于邵武。
陸朗言:‘徐石麒以巧詐文其貪、劉宗周以迂腐托其正,必有真才、真品者如王骥、鄭渝,畀以節钺,當無多讓’。
左良玉奏承德将士餓死。
十一(乙未),夜,端門外火。
大清兵破海州,入宿遷;山東及豐、沛盡降。
十二(丙申),琉球世子尚賢入貢告襲。
命鄭鴻逵節制京口至海門。
十三(丁酉),右佥都郭維經懇辭職;内旨責其欺卸。
應天府祁彪佳罷。
十四(戊戌),大理卿鄭瑄罷。
獎高起潛冒險來歸,忠義可嘉。
十五(己亥),朱繼祚少詹事。
劉澤清請安流寓青衿,以便科舉。
工科李某為降賊被殺諸臣顧鋐、彭琯、李逢申請恤。
鄭芝龍奏黔兵萬裡荷戈,三月缺饷;上切責兵部。
十六(庚子),升李永茂巡撫南贛。
屈勳補吏科給事中。
戶科羅萬象以回奏掩飾,罰俸一年。
十七(辛醜),追論江右功,解學龍世襲錦衣千戶。
奉先殿上梁。
沈廷揚加光祿少卿,宋劼、李猶龍太仆少卿。
周藩臨汝王寓武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