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十七 昭宣帝
關燈
小
中
大
〖一〗
嬴政坑儒,未坑儒也,所坑者皆非儒也;朱溫殺清流,沈之河,未殺清流也,所殺者非清流也。
信為儒,則嬴政固不能坑之矣;信為清流,則朱溫固不能殺之矣。
溫誠誅鋤善類不遺餘力,而士大夫無可逃之彀中邪?乃于韓偓弗能殺也,于司空圖弗能殺也,于鄭綮亦弗能殺也;又下而為梁震、羅隐之流,且弗能殺也。
凡此見殺者,豈以身殉國而與唐偕亡者乎?抑求生于暴人之手而不得其術者耳。
天下不知其誰氏之士,天子不知有幾日之生;情逆而恣傑者,腥臊之臭味逼人;無賴而充班行者,醉夢之眉目疑鬼;猶且施施然我冠子佩,旦聯綴以充庭,夕從容而退食。
若此之流,謂之清也,則誰複為濁流邪? 朱溫為之主,李振為之輔,必殺矣;明天子在上,賢執法在列,亦未可贳而弗誅也。
遊于濁而自炫其清,斯所謂“靜言庸違”者,四裔之投,其可宥乎?而歐陽永叔謂裴樞等惜一太當卿不與伶人,使其不死,必不以國與人,過矣。
晉、宋、齊、梁之護門第,唐人之護流品,其席榮據要之習氣耳。
門第流品橫亘其肺腸,而怙衆以喧呶,仰不知有君父,俯不知有廉隅,皆此念為之也。
王谧解玺绂以授桓玄,不欲自失其華族耳。
樞等不死,勸進朱溫者,豈待張文蔚、楊涉哉?但使不失其清流之品序,則人人可奉之為天子矣。
忠孝之存去,名位之重輕,則清濁之大界也,非永叔之所知也。
〖二〗 彊國非安天下之道,而取天下之疆摧殘之、芟夷之、以使之弱,則天下之亂益無已。
故養天下之力于不試,不見其疆而自不可弱者,王道也;國方弱而張之,相獎以武健而制之以其方,使聽命者,霸功也;因其疆而疆之,莫之能戢而啟其驕,亂之所自生也;畏其民之疆而摧之夷之,乃至殄滅之以使弱,則既以自弱而還以召亂,無疆無弱,人皆可亂,則天下瓦解而蜂起以相殘,禍之最烈者也。
戰國之疆也,天下以亂。
嬴政惡其疆而思弱之,既弱六國之衆,并弱其關内之民,銷其兵刃,疲以力役,彊者虔劉殆盡,而耰鉏棘矜之徒以起,椎埋黥配之夫,屍王号而長吏民,天下一無可畏而皆可畏矣,民乃争趨于死而莫之救矣。
唐之亂,藩鎮之疆為之也。
藩鎮之疆,始于河北,而魏博為尤,魏博者,天下疆悍之區也。
自光武用河北之兵以平寇亂,逐屯兵黎陽,定為永制,而東漢以疆。
故其民習于疆而以弱為恥,天下資之以備患。
垂及于唐,上未加以訓練,而骁桀之習,未嘗替也。
然亦何嘗為天下患哉?安、史之平,代宗不能撫有,田承嗣起而收之以自雄,為藩鎮之戎首。
幽、燕、滄、冀、兖、郓、淄、青之不逞,皆恃魏博之彊,扼大河以互塞河南而障蔽之,田興一受命,而河北瓦解,其為天下重久矣。
廣明以後,黃巢橫行天下,而不敢側目河朔,恃此也;汴、晉交呑以窺唐室,而王镕、劉仁恭既不敢南向以争天下,抑不至屈于汴、晉而為其仆隸,恃此也。
羅紹威以狂騃豎子聽朱溫之蟲,一夕而坑殺牙兵八千家,于是而魏博為天下弱,天下蔑不弱也。
嗚呼!豈徒紹威之自贻幽辱危亡也哉?天下之一治一亂也,其亂則上激
信為儒,則嬴政固不能坑之矣;信為清流,則朱溫固不能殺之矣。
溫誠誅鋤善類不遺餘力,而士大夫無可逃之彀中邪?乃于韓偓弗能殺也,于司空圖弗能殺也,于鄭綮亦弗能殺也;又下而為梁震、羅隐之流,且弗能殺也。
凡此見殺者,豈以身殉國而與唐偕亡者乎?抑求生于暴人之手而不得其術者耳。
天下不知其誰氏之士,天子不知有幾日之生;情逆而恣傑者,腥臊之臭味逼人;無賴而充班行者,醉夢之眉目疑鬼;猶且施施然我冠子佩,旦聯綴以充庭,夕從容而退食。
若此之流,謂之清也,則誰複為濁流邪? 朱溫為之主,李振為之輔,必殺矣;明天子在上,賢執法在列,亦未可贳而弗誅也。
遊于濁而自炫其清,斯所謂“靜言庸違”者,四裔之投,其可宥乎?而歐陽永叔謂裴樞等惜一太當卿不與伶人,使其不死,必不以國與人,過矣。
晉、宋、齊、梁之護門第,唐人之護流品,其席榮據要之習氣耳。
門第流品橫亘其肺腸,而怙衆以喧呶,仰不知有君父,俯不知有廉隅,皆此念為之也。
王谧解玺绂以授桓玄,不欲自失其華族耳。
樞等不死,勸進朱溫者,豈待張文蔚、楊涉哉?但使不失其清流之品序,則人人可奉之為天子矣。
忠孝之存去,名位之重輕,則清濁之大界也,非永叔之所知也。
〖二〗 彊國非安天下之道,而取天下之疆摧殘之、芟夷之、以使之弱,則天下之亂益無已。
故養天下之力于不試,不見其疆而自不可弱者,王道也;國方弱而張之,相獎以武健而制之以其方,使聽命者,霸功也;因其疆而疆之,莫之能戢而啟其驕,亂之所自生也;畏其民之疆而摧之夷之,乃至殄滅之以使弱,則既以自弱而還以召亂,無疆無弱,人皆可亂,則天下瓦解而蜂起以相殘,禍之最烈者也。
戰國之疆也,天下以亂。
嬴政惡其疆而思弱之,既弱六國之衆,并弱其關内之民,銷其兵刃,疲以力役,彊者虔劉殆盡,而耰鉏棘矜之徒以起,椎埋黥配之夫,屍王号而長吏民,天下一無可畏而皆可畏矣,民乃争趨于死而莫之救矣。
唐之亂,藩鎮之疆為之也。
藩鎮之疆,始于河北,而魏博為尤,魏博者,天下疆悍之區也。
自光武用河北之兵以平寇亂,逐屯兵黎陽,定為永制,而東漢以疆。
故其民習于疆而以弱為恥,天下資之以備患。
垂及于唐,上未加以訓練,而骁桀之習,未嘗替也。
然亦何嘗為天下患哉?安、史之平,代宗不能撫有,田承嗣起而收之以自雄,為藩鎮之戎首。
幽、燕、滄、冀、兖、郓、淄、青之不逞,皆恃魏博之彊,扼大河以互塞河南而障蔽之,田興一受命,而河北瓦解,其為天下重久矣。
廣明以後,黃巢橫行天下,而不敢側目河朔,恃此也;汴、晉交呑以窺唐室,而王镕、劉仁恭既不敢南向以争天下,抑不至屈于汴、晉而為其仆隸,恃此也。
羅紹威以狂騃豎子聽朱溫之蟲,一夕而坑殺牙兵八千家,于是而魏博為天下弱,天下蔑不弱也。
嗚呼!豈徒紹威之自贻幽辱危亡也哉?天下之一治一亂也,其亂則上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