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九 炀帝
關燈
小
中
大
眉将敗,乃擁劉盆子以盜名,而盆子不自以為君,賊衆亦不以盆子為君也。
大業之亂,自王薄、張金稱,起于淄、濟,窦建德、劉元進、朱燮、管崇、杜伏威、劉苗王、王德仁、孟讓、王須拔、魏刀兒、李子通、翟讓,攘臂相仍,凡六年矣,無有以帝王自号者。
其尤妖狂者,則有知世郎、曆山飛、漫天王、迦樓羅王之号,非徒無定天下之心,而抑無草竊割據之志,非徒不為四海所推奉,而抑不欲為其類之雄長,于是而淫掠屠割,舉山東、河北、淮左、關右之民,互相吞龁,而願弱者縮伏以枕藉,流血于郊原,其慘也,較王莽之末而加甚焉。
至大業十二年,而後林士弘始稱帝于江南,建德、李密踵之,自命為王公,署官鐐,置守令,雖胥盜也。
民且依之以延喘息。
而授采既劉,萌蘖稍息,唐又起而收之,人始知得土,為安,則而天下以漸而定矣。
夫盜也,而稱帝王,悖亂之尤,名實之舛甚矣,然而虛擁其名,尚不如其無名也。
既曰帝矣,曰王矣,為之副者,曰将相矣,曰牧守矣,即殘忍颠越,鄙穢足乎讪笑,然且曰此吾民也,固不如公然以蛇豕自居、唯其突而唯其螫也。
故位也者,名也,雖聖人有元後父母之實,而天下之尊之以位者,亦名而已。
君天下而天下保之,君天下而思保其天下,盜竊者聞風而強效焉,則名位之以斂束暴人之虔劉,而翕合離散之餘民者,又豈不重哉?寶也者,保也,人之所自保也。
天下有道,保以其德;天下無道,保以其名;故陳勝起而六王立,漢室淪而孫、曹僭,禍且為之衰減。
人不可一日而無君,天佑下民,作之君,作之師,僞者愈于無,況崛起于厭亂之餘以又安四海者哉! 〖六〗 忌天下之彊,而獎之以弱,則以自弱而喪其天下,趙宋是已。
然弱者,暴之反也,故外侮不可禦,而内不失民也。
忌天下之賢,而驅之不肖,于是而毒流天下,則身戮國亡,不能一朝居矣。
逆廣之殺高颎、賀若弼也,畏其賢也;薛道衡、王胄、祖君彥一詞章吟詠之長耳,且或死或廢,而無以自容,非以天子而求勝于一夫也,謂賢者之可軋己以奪己,而不肖者人望所不歸,無如己何也。
故虞世基、宇文述、裴矩、高德儒之猥賤,則委之腹心而不疑;乃至王世充之兇頑,亦任之以土地甲兵之重;無他,以其耽淫嗜利為物之所甚賤,而無與戴之者也。
唐高祖以才望見忌,幾于見殺,乃縱酒納賄,托于汙行,則重任之使守太原,以為崛起之資。
夫人君即昧于賢不肖之分,為小人之所撓亂,抑必僞為節制之容,飾以貞廉之迹,而後可以欺昏昏者以雠其奸;未有以縱灑納賄而推誠委之者,此豈徒逆廣之迷亂哉?自隋文以來,欲銷天下之才智,毀天下之廉隅,利百姓之怨大臣以偷固其位者,非一朝一夕之故矣。
嗚呼!為人君者,唯恐人之修潔自好,竭才以用,擇其不肖而後任之,則生民之荼毒,尚忍言乎?以字文化及之愚劣,可推刃以相響,夫豈待賢于己者而後可以亡己哉?隻以賊天下,使父子離而為塗殍。
故天下之惡,莫有甚于惡天下之賢而喜其不肖者也。
天子以之不保天下,士庶人以之不保其身,斬宗滅祀、鬼禍不解者,皆此念為之也,可不畏哉! 〖七〗 語曰:“明吾貴五穀和賤珠玉”五穀之所以書者,不可不務白也,迷其所以貴,而挾之以為貴,則違天殃人而禍必及身。
所以貴者何也?待之以生也。
匹夫匹婦以之生,而天子以生天下之人,故貴;若其不以生天下之人而奚貴焉?則不可以約為藏,藏則易以腐敗而不可久,不能如以玉之韫千金于一藚,數百年而滅之如新也。
故聚之則不如珠玉遠矣,散之用以生天下而貴莫甚焉。
博曰:“财聚則民散,财散則民聚。
”謂五谷也。
若夫錢布金銀之聚散,猶非民之甚急者也。
聚錢布金銀于上者,其民貧,其國危,聚五谷于上者,其民死。
其國速亡。
天之生之也。
不擇地則散,而斂之以聚,是違天也;人之需之也,不終日以俟,而積之以久,是殃民也;故天下之惡,至于聚谷以居利而極矣。
為國計者曰:“九年耕,必有三年之蓄。
”此謂諸侯有百裡之封,當水旱而告糴于鄰國,一或不應,而民以餒死,故導民以蓋藏,使各處有餘以待匮也。
四海一王,舟車銜尾以相濟,而斂民之粟,積之窖窌,郁為麴法,化為蛾螘,使三旬九食者茹草木而咽糠秕,睨高廪大庾以餒死
大業之亂,自王薄、張金稱,起于淄、濟,窦建德、劉元進、朱燮、管崇、杜伏威、劉苗王、王德仁、孟讓、王須拔、魏刀兒、李子通、翟讓,攘臂相仍,凡六年矣,無有以帝王自号者。
其尤妖狂者,則有知世郎、曆山飛、漫天王、迦樓羅王之号,非徒無定天下之心,而抑無草竊割據之志,非徒不為四海所推奉,而抑不欲為其類之雄長,于是而淫掠屠割,舉山東、河北、淮左、關右之民,互相吞龁,而願弱者縮伏以枕藉,流血于郊原,其慘也,較王莽之末而加甚焉。
至大業十二年,而後林士弘始稱帝于江南,建德、李密踵之,自命為王公,署官鐐,置守令,雖胥盜也。
民且依之以延喘息。
而授采既劉,萌蘖稍息,唐又起而收之,人始知得土,為安,則而天下以漸而定矣。
夫盜也,而稱帝王,悖亂之尤,名實之舛甚矣,然而虛擁其名,尚不如其無名也。
既曰帝矣,曰王矣,為之副者,曰将相矣,曰牧守矣,即殘忍颠越,鄙穢足乎讪笑,然且曰此吾民也,固不如公然以蛇豕自居、唯其突而唯其螫也。
故位也者,名也,雖聖人有元後父母之實,而天下之尊之以位者,亦名而已。
君天下而天下保之,君天下而思保其天下,盜竊者聞風而強效焉,則名位之以斂束暴人之虔劉,而翕合離散之餘民者,又豈不重哉?寶也者,保也,人之所自保也。
天下有道,保以其德;天下無道,保以其名;故陳勝起而六王立,漢室淪而孫、曹僭,禍且為之衰減。
人不可一日而無君,天佑下民,作之君,作之師,僞者愈于無,況崛起于厭亂之餘以又安四海者哉! 〖六〗 忌天下之彊,而獎之以弱,則以自弱而喪其天下,趙宋是已。
然弱者,暴之反也,故外侮不可禦,而内不失民也。
忌天下之賢,而驅之不肖,于是而毒流天下,則身戮國亡,不能一朝居矣。
逆廣之殺高颎、賀若弼也,畏其賢也;薛道衡、王胄、祖君彥一詞章吟詠之長耳,且或死或廢,而無以自容,非以天子而求勝于一夫也,謂賢者之可軋己以奪己,而不肖者人望所不歸,無如己何也。
故虞世基、宇文述、裴矩、高德儒之猥賤,則委之腹心而不疑;乃至王世充之兇頑,亦任之以土地甲兵之重;無他,以其耽淫嗜利為物之所甚賤,而無與戴之者也。
唐高祖以才望見忌,幾于見殺,乃縱酒納賄,托于汙行,則重任之使守太原,以為崛起之資。
夫人君即昧于賢不肖之分,為小人之所撓亂,抑必僞為節制之容,飾以貞廉之迹,而後可以欺昏昏者以雠其奸;未有以縱灑納賄而推誠委之者,此豈徒逆廣之迷亂哉?自隋文以來,欲銷天下之才智,毀天下之廉隅,利百姓之怨大臣以偷固其位者,非一朝一夕之故矣。
嗚呼!為人君者,唯恐人之修潔自好,竭才以用,擇其不肖而後任之,則生民之荼毒,尚忍言乎?以字文化及之愚劣,可推刃以相響,夫豈待賢于己者而後可以亡己哉?隻以賊天下,使父子離而為塗殍。
故天下之惡,莫有甚于惡天下之賢而喜其不肖者也。
天子以之不保天下,士庶人以之不保其身,斬宗滅祀、鬼禍不解者,皆此念為之也,可不畏哉! 〖七〗 語曰:“明吾貴五穀和賤珠玉”五穀之所以書者,不可不務白也,迷其所以貴,而挾之以為貴,則違天殃人而禍必及身。
所以貴者何也?待之以生也。
匹夫匹婦以之生,而天子以生天下之人,故貴;若其不以生天下之人而奚貴焉?則不可以約為藏,藏則易以腐敗而不可久,不能如以玉之韫千金于一藚,數百年而滅之如新也。
故聚之則不如珠玉遠矣,散之用以生天下而貴莫甚焉。
博曰:“财聚則民散,财散則民聚。
”謂五谷也。
若夫錢布金銀之聚散,猶非民之甚急者也。
聚錢布金銀于上者,其民貧,其國危,聚五谷于上者,其民死。
其國速亡。
天之生之也。
不擇地則散,而斂之以聚,是違天也;人之需之也,不終日以俟,而積之以久,是殃民也;故天下之惡,至于聚谷以居利而極矣。
為國計者曰:“九年耕,必有三年之蓄。
”此謂諸侯有百裡之封,當水旱而告糴于鄰國,一或不應,而民以餒死,故導民以蓋藏,使各處有餘以待匮也。
四海一王,舟車銜尾以相濟,而斂民之粟,積之窖窌,郁為麴法,化為蛾螘,使三旬九食者茹草木而咽糠秕,睨高廪大庾以餒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