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三 穆帝
關燈
小
中
大
興,篡逆之志始奰發而不戢;微謝安、王彪之之夷猶淡漠,視猛虎如麋鹿,溫必篡矣。
虎不撄則不攫,不走則不追;蠭不撲則不螫,不避則不觸。
豈徒溫哉!董承不奉衣帶之诏,曹操不敢犯及宮闱;曹爽不争顧命之權,司馬氏不敢擅為廢立。
制之有道,用之有方,則溫峤以新附之臣,而義旗回指之言,折久任方州、上流倚重之陶侃而有餘。
浩任将相之重,物望所歸,夫豈難于用溫者,而徒爾惴惴也!謀愈深,禍愈成矣。
〖八〗 晉之失久矣!殷浩廢,桓溫受征讨之命,敗苻苌于藍田,進軍灞上,敗姚襄于伊水,收複雒陽,亦壯矣哉!當是時,石、冉初亡,苻、姚乍興,健雖鸷而立國未固,襄甫飏去,乍集平曠之壤,勢益飄搖,故挫之也易。
善攻者攻其瑕,乘瑕以收功,而積衰之氣以振。
溫可謂知所攻矣。
其人關也,糧匮而還,其複雒也,置戍而返。
說者曰:溫有逆心,舍外而圖内。
此以劉裕例之,而逆其詐也。
溫之歸鎮,未嘗内偪朝廷,如裕之為也。
浩既廢,會稽才弱而不足相難,王、謝得政新而望淺,非溫内顧之憂也。
溫何汲汲焉?乃其所以不能進圖全功而亟撤以還者,孤軍乘銳氣,快于一擊,而無以繼其後也。
晉偏安于江左,而又分焉,建業擁天子以為尊而力弱,荊、襄挾重兵以為彊而權輕,且相離以相猜,而分為二。
溫以荊、襄之全力為孤注,其進其退,一委之溫,而朝廷置之若忘,溫即有忠誠,亦莫能自遂,而況乎其懷二心哉?臣與主相離也,相與将相離也,東與西相離也,以此而欲縣軍深入,争勝于蠭起之寇,萬不可得之數矣。
尤可嗟異者,溫方有事于關、雒,而苟羨東出山茌以伐燕,欲與溫競功,而忘其力之不逮。
且燕非苻、姚新造之比也,慕容儁三世雄桀,而植根深固,撄勢重難搖之虜以自取敗衄,曾不知以一旅翼溫,乘勝以複故都,豈不傎乎?秦寇平,燕之氣奪;兩都複,晉之勢成;合天下之力以響燕,則燕不能孤立以相抗;協于溫以成将就之功,則溫之心折而不足以騁。
乃彼方西響,我且東指,徒為立異而生其欺怨,謝萬之愚,荀羨之妄,會稽之闇,懷忮以居中,欲溫之成功于外,其可得乎?謀國若此,不亡為幸耳。
其不亡也,猶溫兩捷之威有以起茸苶之氣,詟兇狡之心也。
〖九〗 五胡旋起旋滅,而中原之死于兵刃者不可殚計。
殚中原之民于兵刃,而其旋起者亦必旋滅。
其能有人之心而因以自全者,唯慕容恪乎!故中國之君,一姓不再興,而慕容氏既滅而複起。
恪圍段龛于廣固,諸将請亟攻之,恪曰:“龛兵尚衆,未有離心,盡銳攻之,殺吾士卒必多矣,自有事中原,兵不暫息,吾每念之,夜而忘寐,要在取之,不必求功之速。
”嗚呼!恻悱之言,自其中發,功成而人免于死,恪可不謂夷中之铮铮者乎! 古之用兵者,于敵無欲多殺也,兩軍相擊,追奔俘者無幾也,于敵且有靳焉,而況其人乎!戰國交争,敺步卒以并命,殺敵以萬計,而兵乃為天下毒,然猶自愛其民,而不以其死嘗試也。
尉缭之徒至不仁,而始為自殺其人之說,于是楊素之流,力行其說以敺民于死而取勝。
突圍陷陣者有賞,肉薄攻城者前殒而後進,則嗜殺者,非嗜殺敵,而實嗜殺其人矣。
晨與行,夕與息,環拱聽命于牙旌之下,方且呴呴然相聚以相保,而威之誘之,激之迫之,唯恐其不自投于死。
嗚呼!均是人也,而忍至此哉!用兵之殺人也,其途非一,而敺人為無益之死者,莫甚于攻城;投鴻毛于烈燄,而亟稱其勇以獎之,有人之心,尚于此焉變哉!
虎不撄則不攫,不走則不追;蠭不撲則不螫,不避則不觸。
豈徒溫哉!董承不奉衣帶之诏,曹操不敢犯及宮闱;曹爽不争顧命之權,司馬氏不敢擅為廢立。
制之有道,用之有方,則溫峤以新附之臣,而義旗回指之言,折久任方州、上流倚重之陶侃而有餘。
浩任将相之重,物望所歸,夫豈難于用溫者,而徒爾惴惴也!謀愈深,禍愈成矣。
〖八〗 晉之失久矣!殷浩廢,桓溫受征讨之命,敗苻苌于藍田,進軍灞上,敗姚襄于伊水,收複雒陽,亦壯矣哉!當是時,石、冉初亡,苻、姚乍興,健雖鸷而立國未固,襄甫飏去,乍集平曠之壤,勢益飄搖,故挫之也易。
善攻者攻其瑕,乘瑕以收功,而積衰之氣以振。
溫可謂知所攻矣。
其人關也,糧匮而還,其複雒也,置戍而返。
說者曰:溫有逆心,舍外而圖内。
此以劉裕例之,而逆其詐也。
溫之歸鎮,未嘗内偪朝廷,如裕之為也。
浩既廢,會稽才弱而不足相難,王、謝得政新而望淺,非溫内顧之憂也。
溫何汲汲焉?乃其所以不能進圖全功而亟撤以還者,孤軍乘銳氣,快于一擊,而無以繼其後也。
晉偏安于江左,而又分焉,建業擁天子以為尊而力弱,荊、襄挾重兵以為彊而權輕,且相離以相猜,而分為二。
溫以荊、襄之全力為孤注,其進其退,一委之溫,而朝廷置之若忘,溫即有忠誠,亦莫能自遂,而況乎其懷二心哉?臣與主相離也,相與将相離也,東與西相離也,以此而欲縣軍深入,争勝于蠭起之寇,萬不可得之數矣。
尤可嗟異者,溫方有事于關、雒,而苟羨東出山茌以伐燕,欲與溫競功,而忘其力之不逮。
且燕非苻、姚新造之比也,慕容儁三世雄桀,而植根深固,撄勢重難搖之虜以自取敗衄,曾不知以一旅翼溫,乘勝以複故都,豈不傎乎?秦寇平,燕之氣奪;兩都複,晉之勢成;合天下之力以響燕,則燕不能孤立以相抗;協于溫以成将就之功,則溫之心折而不足以騁。
乃彼方西響,我且東指,徒為立異而生其欺怨,謝萬之愚,荀羨之妄,會稽之闇,懷忮以居中,欲溫之成功于外,其可得乎?謀國若此,不亡為幸耳。
其不亡也,猶溫兩捷之威有以起茸苶之氣,詟兇狡之心也。
〖九〗 五胡旋起旋滅,而中原之死于兵刃者不可殚計。
殚中原之民于兵刃,而其旋起者亦必旋滅。
其能有人之心而因以自全者,唯慕容恪乎!故中國之君,一姓不再興,而慕容氏既滅而複起。
恪圍段龛于廣固,諸将請亟攻之,恪曰:“龛兵尚衆,未有離心,盡銳攻之,殺吾士卒必多矣,自有事中原,兵不暫息,吾每念之,夜而忘寐,要在取之,不必求功之速。
”嗚呼!恻悱之言,自其中發,功成而人免于死,恪可不謂夷中之铮铮者乎! 古之用兵者,于敵無欲多殺也,兩軍相擊,追奔俘者無幾也,于敵且有靳焉,而況其人乎!戰國交争,敺步卒以并命,殺敵以萬計,而兵乃為天下毒,然猶自愛其民,而不以其死嘗試也。
尉缭之徒至不仁,而始為自殺其人之說,于是楊素之流,力行其說以敺民于死而取勝。
突圍陷陣者有賞,肉薄攻城者前殒而後進,則嗜殺者,非嗜殺敵,而實嗜殺其人矣。
晨與行,夕與息,環拱聽命于牙旌之下,方且呴呴然相聚以相保,而威之誘之,激之迫之,唯恐其不自投于死。
嗚呼!均是人也,而忍至此哉!用兵之殺人也,其途非一,而敺人為無益之死者,莫甚于攻城;投鴻毛于烈燄,而亟稱其勇以獎之,有人之心,尚于此焉變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