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一 晉泰始元年起

關燈
保淵,孔恂、楊珧不得賄而惎淵,故李憙之深識不庸。

    非淵之能亡晉也,晉自亡耳。

     〖一一〗 傅鹹之忠,荀勗之佞,判然别矣。

    而其議省官也,則勗之說為長。

    故聽言者,不惟其人,惟其言而已矣。

    鹹剛直而疾惡已甚,見閑曹之吏,或怠傲而廢功,或舞文以牟利,憤然曰:“焉用此為,而以費農夫之粟,空國家之帑哉!”其言非不快于一時之心,而褊衷以宰天下,天下又惡能宰哉! 古者方五十裡之國,卿大夫士府史胥徒具,群聚以上食于公、下食于民,而不憂其乏。

    天下之大,庶官僅供其職,而曰“公私不足”,此翁妪之智,不出箪豆之閑。

    故曰:褊衷以宰天下,天下弗能宰也。

     古之建官以治事治民,固也;而君子野人,天秩之以其才,叙之以其類,率野人以養君子,帖然奉之而不靳,豈人為哉?王者以公天下為心,以扶進人才于君子之塗為道。

    故一事而分任之,十姓百家而即立之長以牧之,農人力耕而食之無媿,君不孤貴而養之必周;乃使一藝、一經、一能、一力者,皆與于君子之列,而相獎以廉恥。

    雖有荑稗,不盡田而芟刈,使扶良苗以長,但勿令奪苗之滋可矣。

     官省而人之能與于選者其塗隘,力不任耕、志不安賤之士,末繇分天之祿以自表異,則且淫而為奸富,激而為盜賊。

    君子之塗窮,而小人之歧路百出,風俗氾濫于下,國尚孰與立哉!惟用人之塗廣,而登進之數多,則雖有詭遇于倖門者,而惜廉隅、慎出處之士,亦自優遊以俟,而自不困窮以沒世。

    如其省官而員數減,則入仕也難;入仕難,則持選舉之權者益重。

    數十人而争一軌,苟有捷徑之可趨,雖自好者,不能定情以堅忍。

    而秉铨苟非其人,則自尊如帝,操吉兇也如鬼,托澄汰以為壟斷,而所裁抑者類修潔之士,所汲引者皆躁佞之夫。

    士氣萎,官邪興,流沔而無所立,即使傅鹹任之,且不能挽頹波以從綱紀,況莫保司铨之得盡如鹹乎!故君子甚患夫剛直者之婞婞以忿疾當世,而欲以刻覈重抑天下之心也。

     況其言曰:“公私不足,并官以務農。

    ”則尤悖甚。

    為吏者幾何人,而廢天下幾何之頃畝!有天下而汲汲憂貧,奪天所貴重之君子,使為農圃之小人,以充府庫;非商鞅之徒,孰忍為此哉?治天下有道,非但足食而遂足以立也。

    荀勗曰:“清心省事。

    ”庶幾經國之弘猷,讵可以其人而廢之! 〖一二〗 賈充之力阻伐吳也,不知其何心,或受吳賂而為之閑,或忌羊、杜、二王之有功而奪其寵,皆未可知;抑以充之積奸之情度之,不但然也。

    曹操讨董卓、勦黃巾、平袁紹,戰功赫然,而因以篡漢。

    司馬懿拒諸葛、平遼東,司馬昭滅蜀漢,兵權在握,而因以篡魏。

    充知吳之必亡,而欲留之以為己功,其蓄不軌之志已久,特畏難而未敢發耳。

    乃平吳之謀始于羊祜,祜卒,舉杜預以終其事,充既弗能先焉,承其後以分功而不足以逞,惟阻其行以俟武帝之沒,己秉國權,而後曰吳今日乃可圖矣,則諸将之功皆歸于己,而己為操、懿也無難。

    此其情杜預、張華固已知之,憚武帝之寵充而未敢言爾。

    觀其納女于太子,知惠帝之愚而以甥舅畜之;曹操之妻獻帝,楊堅之妻周主,皆此術也。

    其謀秘,其奸伏,時無有摘發之者,而史亦略之。

    千載之下,有心有目,灼見其情,夫豈無故以撓大猷也哉? 嗚呼!晉感充之弑君以戴己,而不早為之防,求其免于亂也難矣。

    所幸充死七年而武帝始崩,賈谧庸才,且非血胤,不足以為司馬昭耳。

    不然,高貴鄉公之刃,豈有憚而不施之司馬氏乎?女子猶足以亡晉,充而在,當何如也?項羽非侯生之君也,漢高以其诳羽而遠之若蛇虺;石守信、高懷德之流,未嘗任弑君之惡也,宋太祖以其戴己而防之若仇敵;變詐兇很不知有名義者,君不可以為臣,士不可以為友。

    孫秀灑南向之涕,諸葛靓懷漆身之忠,晉弗能用焉,其不再傳而大亂,有以也夫!  〖一三〗 秦滅六國而銷兵,晉平吳而罷州郡兵,未幾而大亂以亡。

    泰誓稱武王克殷,放牛歸馬,釁甲橐弓,示天下弗用,秦、晉與周将無同道,而成敗迥異,何也? 纣之無道,虐加于民,而諸侯或西向歸周,或東留事纣,未嘗日尋幹戈,競起為亂也。

    天下之志相胥以靜,而弄兵樂禍之民不興。

    及乎纣虐革,周政行,而皆仍故服,無與炀之,不待撲之也。

    戰國之争,逮乎秦、項,凡數百年,至漢初而始定。

    三國之争,逮乎隋末,凡數百年,至唐初而始定。

    安、史之亂,延乎五代,凡百餘年,至太平興國而始定。

    靖康之禍,延乎蒙古,凡二百餘年,至洪武而始定。

    其閑非無暫息之日若可以定者,然而支蔓不絕,旋踵複興。

    非但上有暴君,國有奸雄;抑亦人心風俗一動而不可猝靜,虔矯習成,殺機易發,上欲撲之而不可撲也。

    夫秦與晉惡能攝天下之心與氣而斂之一朝哉?故陳勝有辍耕之歡,石勒有東門之嘯,争乘虛而思起。

    此兵之不可急弭者,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