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八 順帝

關燈
〖一〗 惜天下之不治者,曰有君無臣。

    誠有不世出之君矣,豈患無臣哉!所謂有君者,君在中材以上,可與為善,而庸谫之臣,無能成其美而遏其惡也,則順帝是已。

    帝之廢居西鐘下也,順以全生;群奸不忌,非不智也。

    安帝崩;不得上殿親臨,悲号不食,非不仁也。

    孫程等拯之危亡之中而登天位,一上殿争功,而免官就封,不使終持國政,非不斷也。

    諒虞诩之谏逐張防,聽李固之言出阿母,任左雄之策清吏治,非不明也。

    樊英、黃瓊、郎凱公車接轸,納翟酺之說,廣拓學宮,非不知務也。

    使得丙吉之量,宋璟、張九齡之節,韓琦之忠,姚崇、杜黃裳之才,清本源,振綱紀,以納之于高明弘遠之途,漢其複振矣乎!而桓焉、朱寵、朱伥之流,皆衰病瓦全,無生人之氣,塗飾小康,自寡其過,不能取百年治亂之大端謹持其幾。

    而左雄、虞诩因事納忠之小器,遂為當時之傑。

    區區一龐參。

    為時望所歸,乃悍妻殺子于室而不能禁,本已先缺,而求物之正,必不能者;盈庭物望,遽爾歸之,則其時在位之人才,概可知已。

    帝德不終,而漢衰不複,良有以也。

     夫豈天于季漢之世吝于生才哉!才焉而不适于用,用焉而不盡其才者多矣。

    而其故有二:摧之,激之,成于女谒、宦豎、佥人之持權者則一也。

    女谒、宦豎、佥人互相起伏,此敗彼興,而要不出于其局。

    其摧焉而不克振者,仰雖憂國,俯抑恤己,清謹自持,苟祈免于清議,天下方倚之為重,而不知其不足有為也,則桓焉、朱伥之流是己。

    近世葉福清賀江夏以之。

    其激焉而為已甚者,又有二焉:一則憤嫉積于中,而抑采艸野怨讀之聲以求快于愚賤,事本易而難之,禍未至大而張之,有聞則起,有言必诤,授中主以沾直之譏,而小人反挾大體以相難,則李固、陳球之徒是也。

    近世谏臣大抵如是。

    一則傷宿蠹之未消,恥新猷之未展,謂中主必不可與有為,季世必不可以複挽,傲岸物表,清孤自獎,而坐失可為之機,則黃憲、徐穉、陳寔、袁闳之徒是也。

    唐宋以下無其人矣。

    激而争者,詳于小而略于大,怒湍之水,不可以行巨舟。

    激而去者,決于棄世而忍于憂天,環堵之光,不可以照廣野。

    嗚呼!若是者,皆非不可康濟之才,而不終其用。

    繇來久矣,豈一旦一夕之故哉!故雖有可與為善之君,而終無與弘獎而利成之也。

     悲夫!大權移于女谒、宦堅、佥人,則主雖明、臣雖直,相摧相激以贻宗社生民之禍,不可謂無君,抑不可謂無臣,而終不可謂有臣也。

    此今古敗亡之所以不救也。

     〖二〗 左雄限年四十乃舉孝廉,論者皆譏其已隘,就孝廉而言之,非隘也。

    孝廉者,嘗為郡國之吏,以資滿無過而舉,亦中材之表見者爾;至于四十矣,所事非一,守和既無偏好之私,而練習民俗,淹通經律,兢兢焉寡過以無隕其名,超郡職而登王廷,豈患其晚哉!非然者,始試于掾曹,旋登于王國,倖途百啟,獵進無厭,官常毀而狂狡者撓風化之原,是惡可不為之制乎!天子能舉人而後可拔非常之士,天子能養士而後可登英少之人。

    孝廉之舉,至于順帝之世而已極乎陋矣,士之欲緻貴顯者知有郡縣而不知有朝廷也,知有請托扳附而不知有學術事功也,故黃憲之流,恥之如浼焉。

    塞其倖獵之捷徑,尚多得之自好之中人,諸葛孔明、周公瑾英年早見,而知己者得之象外,豈孝廉之謂哉? 〖三〗 言有似是而實非者,馬融之對策是已。

    行其說,不足以救弊;而導其說,則足以蠱人心、毀仁義而壞風俗,融憂民之不足,而言曰:一嫁娶之禮儉,則婚者以時矣。

    喪祭之禮約,則終者掩藏矣。

    ”漢之季世,豔後屍政,寺人阿母,窮奢極侈以蠹國;私人墨吏,橫行郡國以吮民;民之貧也,豈婚葬之糜之哉,融避不言,而嫁其罪于小民區區未殄滅之孝慈,邪說誣民,充塞仁義,其他日附權門而獻頌,擁绛帳而縱欲,皆此念為之也。

     婚葬者,人事始終之大故,記言曰:“先王重用民财,而重用之于禮。

    ”其以獎仁厚、崇廉恥之精竟,豈褊夫陋人之所知哉?昔者殷之且亡也,昏姻之禮廢,浮僻之行逞,茅束死麇可以誘女,而文王憂之;關雎之詩曰:“琴瑟友之,鐘鼓樂之。

    ”盛禮樂以宜淑女也。

    肅雍之車,秾如桃李,豈不節而樂以淫乎。

    崇閨門之廉隅,防野合之濫觞,故雖梅摽盈筐,而不憂其失時。

    以失時者無損于歸妹之愆期,而懲刲羊無血、承筐無實之無攸利也。

    若夫喪祭,則豈君之忍禁其民、民之忍背死以求财之足者乎?家貧而厚葬,非禮也。

    喻賢者以俯就,使無以不備物為哀而傷其生也。

    士之祿入亦薄矣,而士喪禮之所記,衣衾紟絞罌茵抗席殷奠三虞之盛,不以貧而殺焉。

    唯夫嬴政之後,窮天下以役骊山,故漢文裁之以儉,以纾生人之急。

    然天子之儉也,自不至于土親膚而傷人子之心,若士民則固弗禁也。

    墨氏無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