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二百三十
關燈
小
中
大
。
今因懷光走見之。
〕遺楊懷賓奉表以聞,且遺人告崔漢衡。
漢衡矯诏以遊緕知軍府事,軍中大喜。
懷光子旻在邠,〔邠,卑旻翻。
〕遊緕遺之,或曰:「不殺旻,何以自明﹖〔言遺旻則上疑遊緕與懷光通,将無以自明也。
遊緕曰:「殺旻懷光怒,其衆必至,不如釋旻以走之。
」時楊懷賓子朝晟在懷光軍中為右廂兵馬使,〔朝,直遙翻。
晟,成正翻。
使疏吏翻。
〕聞之,泣白懷光曰:「父立功于國,〔言其父殺張昕,以邠城返正也。
〕子當誅夷,不可典兵。
」懷光囚之。
〔為後赦朝晟張本。
〕于是遊緕屯邠甯,戴休顔屯奉天,駱元光屯昭應,尚可弧屯藍田,皆受李晟節度,晟軍聲大振。
始,懷光方強,朱泚畏之,與懷光書,以兄事之,約分帝關中永為鄰國。
及懷光決反,逼乘輿南幸,〔泚,且禮翻,又音此。
乘繩證翻。
〕其下多叛之,勢益弱。
泚乃賜懷光诏書,以臣禮待之,且征其兵。
懷光慚怒,内憂麾下為變,外怒李晟襲之,遂燒營東走,掠泾陽等十二縣,雞犬無遺。
〔考異曰:舊高郢傳曰:「懷光将歸河中,郢言,:『西迎大駕,豈非忠乎!』懷光不聽。
」按德宗因懷光迫逐,逐幸梁州。
借使懷光欲迎駕,德宗豈肯來乎!今不取。
〕及富平,〔懷光行及富平也。
〕大将孟涉、段威勇将數千人奔于李晟,将士在道散亡相繼。
至河中,或勸河中守将呂嗚嶽焚橋拒之,鳴嶽以兵少恐不能支,逐納之,〔若呂鳴嶽焚蒲津橋,懷光将士之心已離,必潰散于河西,不得至河中矣。
将,即亮翻。
少,詩沼翻。
〕河中尹李齊運棄城走。
懷光遺其将趙貴先築壘于同州,〔備唐兵讨之也。
〕刺史李纾懼,奔行在;幕僚裴向攝州事,詣貴先,責以道順之理,貴先感寤,遂請降,同州由是獲全。
向,遵慶之子也。
〔裴遵慶,肅宗朝為相。
〕懷光使其将符峤襲坊州,據之,渭北守将窦觎帥獵團七百圍之;〔團結獵戶為兵,謂之獵團。
帥,讀曰率。
峤請降。
诏以觎為渭北行軍司馬。
10丁亥,以李晟兼京畿、渭北鄜、坊、丹、延節度使。
〔鄜,音夫〕 11庚寅,車駕至城固。
唐安公主薨,〔蜀州唐州唐安郡。
〕上長女也。
上在道,民有獻瓜果者,上欲以散試官授之,〔散官,即文散階、武散階也。
試官事始見二百五卷武後長壽元年。
〕訪于陸贽,贽上奏,以為:「爵位恒宜慎惜,不可輕用。
〔恒,戶登翻。
〕起端雖微,流弊必大。
獻瓜果者,止可賜以錢帛,不當酬以官。
」上曰:「試宮虛名,無損于事。
」贽又上奏,其略曰:自兵冬金以來,财賦不足以供賜,而職官之賞興焉;青朱雜汨于胥徒,〔周禮六官之屬,大夫、士之下有府史、胥徒。
鄭氏注曰:胥徒,民之給傜役者,若今衛士矣。
胥,讀如谞謂其有才智為什長。
胥,私呂翻,又思餘翻。
〕金紫普施于輿皁。
〔左傳芈無字曰:人有十等,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士臣皁,皁臣輿,輿臣隸,隸臣僚,僚臣仆,仆臣台。
〕當今所病,方在爵輕,設法貴之,猶恐不重,若又自棄,将何勸人!夫誘人之方,惟名與利,名近虛而于教為重,利近實而于德為輕。
〔近,其靳翻。
〕專實利而不濟以虛,以,則耗頤而物加不給;守虛名而不副之以實,則誕謾而人情不趨。
〔誕謾,虛言也。
趨,七喻翻,又音如字。
〕故國家命秩之制,有職事官,有散官,有勳官,有爵号,然掌務而授俸者,唯系職事之一官也,此所謂施實利而寓虛名者也。
其勳、散、爵号三者所,大抵止于服色、資蔭而已,〔服色,謂紫、绯、淺绯、深綠、淺綠、深青、淺青及黃,其色各以品為差。
資蔭,謂随資品得蔭其子若孫及會孫也。
〕此所謂假虛名而佐實利者也。
今之員外、試官、頗同勳、散、爵号,雖則授無費祿,受不占員,〔占,之贍翻。
〕然而突铦鋒、排患難者則以是賞之,〔铦,息廉翻,利也。
難,乃旦翻。
竭筋力、展勞效者又以是酬之。
若獻瓜果者亦授試官,則彼必相謂曰,『吾以忘軀命而獲官,此以進瓜果而獲官,是乃國家以吾之軀侕同于瓜果矣。
』視人如草木,誰複為用哉!〔複,扶又翻。
今陛下既未有實利以教勸,又不重虛名而濫施,人無藉焉。
則後之立功者,将曷用為賞哉!」 贽在翰林,為上所親信,居艱難中,雖有宰相,大小之事,上必與贽謀之,故當時謂之内相,〔相,息亮翻;下同。
〕上行止必與之俱。
梁、洋道險,嘗與贽相失,經夕不至,上驚憂涕泣,募得贽者賞千金。
久之,乃至,上喜甚,太子以下皆賀。
然贽數直谏,迕上意,〔數,所角翻。
迕,五故翻。
盧杞雖貶官,〔杞貶官,見上卷上年。
〕上心庇之。
贽極言杞奸邪緻亂,上雖貌從,心頗不悅,故劉從一、姜公輔皆自下陳登用,〔二人為相見卷上年。
劉從一自吏部郎中,姜公輔自翰林學士。
下陳,猶下列也。
〕贽恩遇雖隆,未得為相。
〔為上追仇陸贽盡言而貶贽張本。
〕 壬辰,車駕至梁州。
山南地薄民貧,自安、史以來,盜賊攻剽,〔剽,匹妙翻。
戶口減耗太半,雖節制十五州,〔十五州,梁、洋、興、鳳、通、渠、集、蓬、利、壁、巴、阆、果、金也。
〕租賦不及中原數縣。
及大駕駐跸,糧用頗窘。
上欲西幸成都,嚴震言于上曰:「山南地接京畿,李晟方圖收複,藉六軍以為聲援偌幸西川,則晟未有收複之期也。
」衆議未決,會李晟表至,言,「陛下駐跸漢中,所以系億兆之心,成滅賊之勢;若規小,〔規小,謂欲幸成都以便資用。
舍大,謂舍與複之功而荀安于一隅。
〕遷都岷、峨,則士庶我失望,雖有猛将謀臣,無所施矣!」上乃止。
嚴震百方以聚财賦,民不至困窮而供億無乏。
牙将嚴砺,震之從祖弟也,震仗掌轉饷,事甚修辨。
〔史大言嚴震供搿車駕無阙之功。
辨,讀曰辦。
〔章:十二行本正作「辦」;乙十一行本同。
〕 12初,奉天圍既解,李楚琳遺使作貢,上不得已除鳳翔節度使,而心惡之。
〔惡其殺張鑒而附朱泚,且在肘腋之下也。
惡,鳥翻。
〕議者言楚琳兇逆反複,若不堤防,恐生窺伺〔伺,相吏翻。
〕由是楚琳使者數輩至,上皆不引見,〔見,賢遍翻。
〕留之不遺。
甫至漢中,欲以渾瑊代楚琳鎮鳳翔,陸贽上奏,以為:「楚琳殺帥助賊,〔事見二百二十八卷建中四年。
帥,所類翻。
〕其罪固大,但以乘輿未複,大憝猶存,〔書雲:元惡大憝。
憝,遺惡也,音徒對翻。
〕勤王之師悉在畿内,急宣速告,晷刻是争。
〔言,較晷刻而争遲速也。
〕商嶺則道迂且遙,駱谷複為盜所扼,〔複,扶又翻。
〕僅通王命,雖在褒斜,〔據九域志,商州之路,達金、洋皆數百裡,而洋又遠于金。
自商州西至長安複二百餘裡,則其路迂遙,至長安蓋一千一百餘裡。
自駱谷關至洋州亦五百餘裡。
惟寶雞南入大散關,至梁州五百裡而近。
宋白曰:興元府東北至長安,取駱谷路六百五十二裡,取斜谷路九百二十三裡,驿路一千二百二十三裡。
〕此路若又阻艱,南北遂将敻絕。
〔敻,休正翻。
〕以諸鎮危疑之勢,居二逆誘脅之中,〔二逆,謂朱泚、李懷光也。
誘,音西。
〕洶洶群情,各懷向背。
〔背,蒲妹翻。
〕傥或楚琳發憾,公肆猖狂,南基要沖,〔塞,悉則翻。
〕東延巨猾,則我咽喉梗而心膂分矣。
〔咽,因肩翻。
〕今楚琳能兩端顧望,乃是又誘其衷,〔兩端顧望,謂李楚琳外奉朝廷而陰事朱泚﹖杜預曰:衷,中也。
陸德明曰:衷,音中,或丁仲翻。
〕故通歸塗,将濟大業。
陛下誠宜深以為念,厚加撫循,得其遲疑,便足集事。
必欲精求素行,追抉宿疵,〔行,下孟翻。
抉,于決翻。
〕則是改過不足以補愆,自新不足以贖罪。
凡今将吏,豈得盡無疵瑕,人皆省思,〔省,悉景翻。
〕孰免疑畏!又況阻命之輩,脅從之流,自知負恩,安敢歸化!斯釁非小,所宜速圖。
伏願陛下思英主大略,勿以小不忍虧撓興複之業也。
」〔撓,奴教翻。
〕上釋然開悟,善待楚琳仗者,優诏存忍之。
13丁酉,加宣武節度使劉洽同平章事。
14己亥,以行在都知兵馬使渾瑊同平章事兼朔方節度使,朔方、邠甯、振武、永平、奉天行營兵馬副元帥。
〔将罷李懷光兵權,故先用渾瑊。
15庚子,诏數李懷光罪惡,〔數,所具翻,又所主翻。
〕叙朔方将士忠順功名,猶以懷光舊勳,曲加容貸,其副元帥、太尉、中書令、河中尹井苜方諸道節度、觀察等使,宜并罷免,〔将,即亮翻。
貸,來戴翻。
考異曰:舊高郢傳曰:「懷光歸河中,又欲悉衆而西。
時渾瑊軍孤,台灣省帥未集、郢與李墉誓死駐之。
屬懷光長子璀候郢,郢乃谕以逆順曰:『人臣所宜效順,且自天寶以來,阻兵者今複誰在!況國家自有天命,非獨人力,今若恃衆西向,自絕于天,安知三軍不有奔潰者乎!』李璀震懼,流淚氣索。
明年春,郢與都知兵馬使呂鳴嶽、都虞候張延英同謀,間道上表。
及受密诏事洩,二将立死,懷光乃大集将卒,白刃盈庭,引郢诘之。
郢挺然抗詞,無所慚隐,憤氣感發,觀者淚下;懷光慚沮而止。
」按實錄:懷光以與元元年三月甲申走歸汀中。
己亥,以渾瑊為副元帥。
四月辛醜朔,始臨軒受瑊節钺,與郢傳年月全不相應。
今不取。
〕授太子太保;其所管兵馬,委本軍自舉一人功高望重者便宜統,領,速具奏聞,當授旌旄,以從人欲。
〔旌旄,猶言節旄也。
16夏,四月,壬寅,以邠甯兵馬使韓遊緕為邠甯節度使。
癸卯,以奉天行營兵馬使戴休顔為奉天行營節度使。
17靈武守将甯景璇為李懷光治第,别将李如暹曰:「李太尉
今因懷光走見之。
〕遺楊懷賓奉表以聞,且遺人告崔漢衡。
漢衡矯诏以遊緕知軍府事,軍中大喜。
懷光子旻在邠,〔邠,卑旻翻。
〕遊緕遺之,或曰:「不殺旻,何以自明﹖〔言遺旻則上疑遊緕與懷光通,将無以自明也。
遊緕曰:「殺旻懷光怒,其衆必至,不如釋旻以走之。
」時楊懷賓子朝晟在懷光軍中為右廂兵馬使,〔朝,直遙翻。
晟,成正翻。
使疏吏翻。
〕聞之,泣白懷光曰:「父立功于國,〔言其父殺張昕,以邠城返正也。
〕子當誅夷,不可典兵。
」懷光囚之。
〔為後赦朝晟張本。
〕于是遊緕屯邠甯,戴休顔屯奉天,駱元光屯昭應,尚可弧屯藍田,皆受李晟節度,晟軍聲大振。
始,懷光方強,朱泚畏之,與懷光書,以兄事之,約分帝關中永為鄰國。
及懷光決反,逼乘輿南幸,〔泚,且禮翻,又音此。
乘繩證翻。
〕其下多叛之,勢益弱。
泚乃賜懷光诏書,以臣禮待之,且征其兵。
懷光慚怒,内憂麾下為變,外怒李晟襲之,遂燒營東走,掠泾陽等十二縣,雞犬無遺。
〔考異曰:舊高郢傳曰:「懷光将歸河中,郢言,:『西迎大駕,豈非忠乎!』懷光不聽。
」按德宗因懷光迫逐,逐幸梁州。
借使懷光欲迎駕,德宗豈肯來乎!今不取。
〕及富平,〔懷光行及富平也。
〕大将孟涉、段威勇将數千人奔于李晟,将士在道散亡相繼。
至河中,或勸河中守将呂嗚嶽焚橋拒之,鳴嶽以兵少恐不能支,逐納之,〔若呂鳴嶽焚蒲津橋,懷光将士之心已離,必潰散于河西,不得至河中矣。
将,即亮翻。
少,詩沼翻。
〕河中尹李齊運棄城走。
懷光遺其将趙貴先築壘于同州,〔備唐兵讨之也。
〕刺史李纾懼,奔行在;幕僚裴向攝州事,詣貴先,責以道順之理,貴先感寤,遂請降,同州由是獲全。
向,遵慶之子也。
〔裴遵慶,肅宗朝為相。
〕懷光使其将符峤襲坊州,據之,渭北守将窦觎帥獵團七百圍之;〔團結獵戶為兵,謂之獵團。
帥,讀曰率。
峤請降。
诏以觎為渭北行軍司馬。
10丁亥,以李晟兼京畿、渭北鄜、坊、丹、延節度使。
〔鄜,音夫〕 11庚寅,車駕至城固。
唐安公主薨,〔蜀州唐州唐安郡。
〕上長女也。
上在道,民有獻瓜果者,上欲以散試官授之,〔散官,即文散階、武散階也。
試官事始見二百五卷武後長壽元年。
〕訪于陸贽,贽上奏,以為:「爵位恒宜慎惜,不可輕用。
〔恒,戶登翻。
〕起端雖微,流弊必大。
獻瓜果者,止可賜以錢帛,不當酬以官。
」上曰:「試宮虛名,無損于事。
」贽又上奏,其略曰:自兵冬金以來,财賦不足以供賜,而職官之賞興焉;青朱雜汨于胥徒,〔周禮六官之屬,大夫、士之下有府史、胥徒。
鄭氏注曰:胥徒,民之給傜役者,若今衛士矣。
胥,讀如谞謂其有才智為什長。
胥,私呂翻,又思餘翻。
〕金紫普施于輿皁。
〔左傳芈無字曰:人有十等,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士臣皁,皁臣輿,輿臣隸,隸臣僚,僚臣仆,仆臣台。
〕當今所病,方在爵輕,設法貴之,猶恐不重,若又自棄,将何勸人!夫誘人之方,惟名與利,名近虛而于教為重,利近實而于德為輕。
〔近,其靳翻。
〕專實利而不濟以虛,以,則耗頤而物加不給;守虛名而不副之以實,則誕謾而人情不趨。
〔誕謾,虛言也。
趨,七喻翻,又音如字。
〕故國家命秩之制,有職事官,有散官,有勳官,有爵号,然掌務而授俸者,唯系職事之一官也,此所謂施實利而寓虛名者也。
其勳、散、爵号三者所,大抵止于服色、資蔭而已,〔服色,謂紫、绯、淺绯、深綠、淺綠、深青、淺青及黃,其色各以品為差。
資蔭,謂随資品得蔭其子若孫及會孫也。
〕此所謂假虛名而佐實利者也。
今之員外、試官、頗同勳、散、爵号,雖則授無費祿,受不占員,〔占,之贍翻。
〕然而突铦鋒、排患難者則以是賞之,〔铦,息廉翻,利也。
難,乃旦翻。
竭筋力、展勞效者又以是酬之。
若獻瓜果者亦授試官,則彼必相謂曰,『吾以忘軀命而獲官,此以進瓜果而獲官,是乃國家以吾之軀侕同于瓜果矣。
』視人如草木,誰複為用哉!〔複,扶又翻。
今陛下既未有實利以教勸,又不重虛名而濫施,人無藉焉。
則後之立功者,将曷用為賞哉!」 贽在翰林,為上所親信,居艱難中,雖有宰相,大小之事,上必與贽謀之,故當時謂之内相,〔相,息亮翻;下同。
〕上行止必與之俱。
梁、洋道險,嘗與贽相失,經夕不至,上驚憂涕泣,募得贽者賞千金。
久之,乃至,上喜甚,太子以下皆賀。
然贽數直谏,迕上意,〔數,所角翻。
迕,五故翻。
盧杞雖貶官,〔杞貶官,見上卷上年。
〕上心庇之。
贽極言杞奸邪緻亂,上雖貌從,心頗不悅,故劉從一、姜公輔皆自下陳登用,〔二人為相見卷上年。
劉從一自吏部郎中,姜公輔自翰林學士。
下陳,猶下列也。
〕贽恩遇雖隆,未得為相。
〔為上追仇陸贽盡言而貶贽張本。
〕 壬辰,車駕至梁州。
山南地薄民貧,自安、史以來,盜賊攻剽,〔剽,匹妙翻。
戶口減耗太半,雖節制十五州,〔十五州,梁、洋、興、鳳、通、渠、集、蓬、利、壁、巴、阆、果、金也。
〕租賦不及中原數縣。
及大駕駐跸,糧用頗窘。
上欲西幸成都,嚴震言于上曰:「山南地接京畿,李晟方圖收複,藉六軍以為聲援偌幸西川,則晟未有收複之期也。
」衆議未決,會李晟表至,言,「陛下駐跸漢中,所以系億兆之心,成滅賊之勢;若規小,〔規小,謂欲幸成都以便資用。
舍大,謂舍與複之功而荀安于一隅。
〕遷都岷、峨,則士庶我失望,雖有猛将謀臣,無所施矣!」上乃止。
嚴震百方以聚财賦,民不至困窮而供億無乏。
牙将嚴砺,震之從祖弟也,震仗掌轉饷,事甚修辨。
〔史大言嚴震供搿車駕無阙之功。
辨,讀曰辦。
〔章:十二行本正作「辦」;乙十一行本同。
〕 12初,奉天圍既解,李楚琳遺使作貢,上不得已除鳳翔節度使,而心惡之。
〔惡其殺張鑒而附朱泚,且在肘腋之下也。
惡,鳥翻。
〕議者言楚琳兇逆反複,若不堤防,恐生窺伺〔伺,相吏翻。
〕由是楚琳使者數輩至,上皆不引見,〔見,賢遍翻。
〕留之不遺。
甫至漢中,欲以渾瑊代楚琳鎮鳳翔,陸贽上奏,以為:「楚琳殺帥助賊,〔事見二百二十八卷建中四年。
帥,所類翻。
〕其罪固大,但以乘輿未複,大憝猶存,〔書雲:元惡大憝。
憝,遺惡也,音徒對翻。
〕勤王之師悉在畿内,急宣速告,晷刻是争。
〔言,較晷刻而争遲速也。
〕商嶺則道迂且遙,駱谷複為盜所扼,〔複,扶又翻。
〕僅通王命,雖在褒斜,〔據九域志,商州之路,達金、洋皆數百裡,而洋又遠于金。
自商州西至長安複二百餘裡,則其路迂遙,至長安蓋一千一百餘裡。
自駱谷關至洋州亦五百餘裡。
惟寶雞南入大散關,至梁州五百裡而近。
宋白曰:興元府東北至長安,取駱谷路六百五十二裡,取斜谷路九百二十三裡,驿路一千二百二十三裡。
〕此路若又阻艱,南北遂将敻絕。
〔敻,休正翻。
〕以諸鎮危疑之勢,居二逆誘脅之中,〔二逆,謂朱泚、李懷光也。
誘,音西。
〕洶洶群情,各懷向背。
〔背,蒲妹翻。
〕傥或楚琳發憾,公肆猖狂,南基要沖,〔塞,悉則翻。
〕東延巨猾,則我咽喉梗而心膂分矣。
〔咽,因肩翻。
〕今楚琳能兩端顧望,乃是又誘其衷,〔兩端顧望,謂李楚琳外奉朝廷而陰事朱泚﹖杜預曰:衷,中也。
陸德明曰:衷,音中,或丁仲翻。
〕故通歸塗,将濟大業。
陛下誠宜深以為念,厚加撫循,得其遲疑,便足集事。
必欲精求素行,追抉宿疵,〔行,下孟翻。
抉,于決翻。
〕則是改過不足以補愆,自新不足以贖罪。
凡今将吏,豈得盡無疵瑕,人皆省思,〔省,悉景翻。
〕孰免疑畏!又況阻命之輩,脅從之流,自知負恩,安敢歸化!斯釁非小,所宜速圖。
伏願陛下思英主大略,勿以小不忍虧撓興複之業也。
」〔撓,奴教翻。
〕上釋然開悟,善待楚琳仗者,優诏存忍之。
13丁酉,加宣武節度使劉洽同平章事。
14己亥,以行在都知兵馬使渾瑊同平章事兼朔方節度使,朔方、邠甯、振武、永平、奉天行營兵馬副元帥。
〔将罷李懷光兵權,故先用渾瑊。
15庚子,诏數李懷光罪惡,〔數,所具翻,又所主翻。
〕叙朔方将士忠順功名,猶以懷光舊勳,曲加容貸,其副元帥、太尉、中書令、河中尹井苜方諸道節度、觀察等使,宜并罷免,〔将,即亮翻。
貸,來戴翻。
考異曰:舊高郢傳曰:「懷光歸河中,又欲悉衆而西。
時渾瑊軍孤,台灣省帥未集、郢與李墉誓死駐之。
屬懷光長子璀候郢,郢乃谕以逆順曰:『人臣所宜效順,且自天寶以來,阻兵者今複誰在!況國家自有天命,非獨人力,今若恃衆西向,自絕于天,安知三軍不有奔潰者乎!』李璀震懼,流淚氣索。
明年春,郢與都知兵馬使呂鳴嶽、都虞候張延英同謀,間道上表。
及受密诏事洩,二将立死,懷光乃大集将卒,白刃盈庭,引郢诘之。
郢挺然抗詞,無所慚隐,憤氣感發,觀者淚下;懷光慚沮而止。
」按實錄:懷光以與元元年三月甲申走歸汀中。
己亥,以渾瑊為副元帥。
四月辛醜朔,始臨軒受瑊節钺,與郢傳年月全不相應。
今不取。
〕授太子太保;其所管兵馬,委本軍自舉一人功高望重者便宜統,領,速具奏聞,當授旌旄,以從人欲。
〔旌旄,猶言節旄也。
16夏,四月,壬寅,以邠甯兵馬使韓遊緕為邠甯節度使。
癸卯,以奉天行營兵馬使戴休顔為奉天行營節度使。
17靈武守将甯景璇為李懷光治第,别将李如暹曰:「李太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