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二百二十八

關燈
間架等雜稅,則冀已輸者弭怨,見處者獲甯,〔見賢遍翻。

    處,昌呂翻。

    〕人心不搖,邦本自固。

    └上不能用。

     20壬戌,以汴西運使崔縱兼魏州四節度都糧料使。

    〔汴東、西運使事始見上卷上年。

    河節度使馬燧、澤潞節度使李抱真、河陽節度使李艽、朔方節度使李懷光四軍,時并在魏州行營。

    宋白曰:建中用兵,諸道行營出境者,皆仰給度支,謂之食出界糧。

    又于諸軍各以台省官一人司其供億,謂之糧料使。

    餘按代宗廣德初,郭子儀自商州進收京師,請第五琦為糧料使。

    〕縱,渙之子也。

    〔崔渙者,玄暐之孫,玄宗幸蜀,以為相。

    〕 21九月,丙戌,神策将劉德信、宣武将唐漢臣與淮甯将李克誠戰,敗于滬澗。

    〔将,即亮翻。

    滬,侯古翻。

    考異曰:徐岱奉天記曰:「大将唐漢臣、劉德信、高秉哲自大梁合統兵一萬,屯于汝州。

    三帥各領本軍,城小卒衆,緻飲不一。

    軍進至薛店,更無他路,又不設支軍。

    賊諜知之,乘霧而進;三帥望敵潰。

    戈楯資實山積,馬萬餘蹄,皆沒焉。

    汝州遂陷。

    攝刺史李元平為寇所獲,賊邏兵北至彭婆。

    」今從實錄。

    〕時李勉遣漢臣将兵萬人救襄城,上遣德信帥諸将家應募者三千人助之。

    〔将,即亮翻,又音如字。

    帥,讀曰率;下同。

    〕勉奏:「李希烈精兵皆在襄城,許州空虛,着襲許州,則襄城圍自解。

    」〔去年希烈徙鎮許州,蓋欲乘虛搗其巢穴,則希可必釋襄城之圍以自涘。

    〕遣二将趣許州,〔趣,七喻翻。

    〕未至數十裡,上遣中使責其違诏,二将狼狽而返,無複斥侯。

    克誠伏兵邀之,殺傷太半。

    漢臣奔大梁,德信奔汝州;希烈遊兵剽掠至伊阙。

    〔剽,匹妙翻。

    伊阙,禹所鑿,春秋為戎蠻子之國,漢為新城縣,隋為伊阙縣,唐屬河南府。

    〕勉複遣甚将李堅帥四千人助守東都,〔複,扶又翻,又音如字。

    考異曰:新傳作「李堅華」,今從實錄。

    〕希烈以兵絕其後,堅軍不得還。

    〔還,從宣翻,又音如字。

    汴軍由是不振,襄城益危。

    〔汴,皮變翻。

    汴軍,宣武兵也。

    此時則李勉帥永平軍。

    方鎮表:大曆十四年,永平軍增領汴、颍二州,徙治汴州,故使史有汴軍之稱。

    〕 22上以諸讨淮甯者不相統壹,庚子,以舒王谟為荊襄等道行營都元帥,更名誼;〔更,工衡翻。

    〕以戶部尚書蕭複為長史,右庶子孔巢父為左司馬,谏議大夫樊澤為右司馬,自餘将佐皆選中外之望。

    〔将,即亮翻;下同。

    〕未行,會泾師作亂而止。

    複,嵩之孫也;〔蕭嵩,開元中為相。

    〕巢公,孔子三十七世孫。

     23上發泾原諸道兵救襄城。

    冬,十月,丙午,泾原節度使姚令昌将兵五千至京師。

    〔考異曰:舊傳雲:「令言率本鎮兵五赴授。

    」按奉天記曰:「哥舒曜表請加師,上使泾州節度使姚令言赴援。

    令言本領三千,請加至五千。

    」今從之。

    〕軍士冒雨,寒甚,多攜子弟而來,冀得厚賜遺其家,〔遺,唯季翻。

    〕既至,一無所賜。

    丁未,發至浐水,诏京兆尹王翃犒師,惟粝食菜餤;衆怒,蹴而覆之,〔粝,盧達翻。

    餤,弋廉翻,又徒甘翻。

    蹴,子六翻。

    〕因摎言曰:「吾輩将死于敵,而食且不飽,安能以微命拒白刃邪!聞瓊林、大盈二庫,〔玄宗時,王佅為戶口色役使,征剝則貨,每歲進錢百億,寶貨大盈庫,以供人主宴私賞賜之用。

    則玄宗時已有大盈庫。

    陸贽谏帝曰:「瓊林、大盈,自古悉無其制,傳諸耆舊之說,皆雲創自開元,聚斂之臣,貪權飾巧求媚,乃『郡國貢獻,所合區分。

    賦稅當委于有司,以給經用;貢獻宜歸于天子,以奉私求。

    』玄宗悅之,新置是二庫,蕩心侈欲,萌禍于茲。

    迨乎失邦,終以餌寇。

    」則庫始于玄宗明矣。

    宋白曰:大盈庫,内庫也,以中人主之。

    至德中,第五琦始悉以租賦進入大盈,天子以出納為便,故不複。

    〕金帛盈溢,不如相與取之。

    」乃擐甲張旗鼓噪,還趣京城。

    〔趣,七喻翻。

    〕飲言入辭,尚在禁中,聞之,馳至長樂阪,遇之。

    〔長樂阪,在浐水西,本浐坂也。

    隋文帝惡其名,取其北對長樂,改曰長樂坂,亦曰長樂坡。

    樂,音洛。

    〕軍士射令言,令言抱馬鬣突入亂兵,呼曰:〔射,而亦翻。

    呼,火故翻;下大呼同。

    「諸君失計!東征立功,何患不富貴,乃為族滅之計乎!」軍士不德,以兵擁令言而西。

    〔自長樂坂西入京城。

    〕上遽命賜帛,人二匹;衆益怒,射中使。

    〔射,而亦翻。

    〕又命中使宣慰,賊已至通化門外,〔通化門,京城東面北來第一門。

    程大昌曰:通化門,北去丹鳳門,止兩坊。

    〕中使出門,賊殺之。

    又命出金帛二十車賜之;賊已入城,喧聲浩浩,不複可遏。

    〔複,扶又翻。

    〕百姓狼狽駭走,賊大呼告之曰:「汝曹勿恐,不奪汝商貨僦質矣!不稅汝間架陌錢矣!」〔呼,火故翻。

    僦,即就翻。

    〕上遣普王誼、翰林學士姜公輔出慰谕之;賊已陳于丹鳳門外,〔陳,讀曰陣。

    〕小民聚觀者以萬計。

     初,神策軍使白志貞掌召募禁兵,東征死亡者志貞皆隐不以聞,但受市井富兒賂而補之,名在軍籍受給賜,而身居市廛為販鬻。

    司農卿段秀實上言:「禁兵不精,其數全少,卒有患難,将何待之!」不聽。

    〔少,詩沼翻。

    卒,讀曰猝。

    難,乃旦翻。

    〕至是,上召禁兵以禦賊,竟無一人至者。

    賊已斬關而入,上乃與王貴妃、諸王、唐安公主自苑北門出,王貴妃以傳國寶系衣中以從;〔從,才用翻;下同。

    〕後宮諸王、公主不及從者什七。

     初,魚朝恩既誅,宦官不複典兵〔事見二百二十四卷代宗大曆五年。

    〕有窦文場、霍仙嗚,嘗事上于東宮,至是,帥宦官左右僅百人以從,〔帥,讀曰率。

    〕使普王誼前驅,太子執兵以殿。

    〔殿,丁練翻。

    司農卿郭曙以部曲數十人獵苑中,〔禁苑,在京城之北,東至灞水,西連故長安城,南連京城,北枕渭水。

    〕聞跸,谒道左,遂以其衆從。

    曙,暖之弟也。

    〔暖、曙,皆郭子儀之子。

    〕右龍武軍使令狐建方教射于軍中,聞之,帥麾下四百人從,〔帥,讀曰率;下相帥同。

    〕乃使建居後為殿。

     姜公輔叩馬言曰:「朱泚嘗為泾帥,〔見二百二十六卷元年。

    帥,所類翻。

    〕坐弟滔之故,廢處京師,〔事見上卷上年。

    處,昌呂翻。

    〕心嘗怏怏。

    臣謂陛下既不能推心待之,則不如殺之,毋贻後患。

    今亂兵若奉以為主,則難制矣。

    請召使從行。

    」上倉猝不暇用其言,曰:「無及矣!」遂行。

    夜至鹹陽,飯數必匕而。

    〔飯,扶晚翻。

    〕時事出非意,群臣皆不知乘輿所之。

    〔之,往也。

    乘,繩證翻。

    〕盧劄、關播踰中書垣而出。

    白志貞、王翃及禦史大夫于颀、中丞劉從一、戶部侍郎趙贊、翰林學士陸贽、吳通微等追及上于鹹陽。

    颀,拐之父兄弟;〔颀,渠希翻。

    之從,才用翻。

    〕從一,齊賢之從孫也。

    〔劉齊賢,神道之子,以方正為高宗所重。

    〕 賊入宮,登含元殿,大呼曰:「天子已出,宜人自求富!」遂讙噪,争入府庫,運金帛,極力而止。

    〔讙,許元翻。

    〕小民因之,亦入宮盜庫物,通【〔章:十二行「通」上有「出而複入」四字;乙十一行本同。

    〕】夕不已。

    其不能入者,剽奪于路。

    諸坊居民各相帥自守。

    姚令言與亂兵諆曰:「今衆無主,不能持久,朱太尉閑居私第,請相與奉之。

    」衆許諾。

    乃遣數百騎迎泚于晉昌裡第。

    〔按長圖,自京城啟夏門北入東街第二坊曰進昌坊。

    考異曰:舊泚傳作「招國裡」,今從實錄。

    〕夜半,泚按辔列炬,傳呼入宮,居含殿,設警嚴,〔設鼓角以警嚴。

    一曰,設卒以警備嚴衛。

    〕自稱權知六軍。

     戊申旦,泚徙居白華殿,〔考李晟收複京城次第,白華殿蓋近光泰門内,大明宮東北隅。

    程大昌曰:晟收長安,亦自白華門入,諸家不載何地。

    以晟兵所屆言之,當在大明東苑之。

    〕出榜于外,稱:「泾原将士久處邊陲,〔處,昌呂翻。

    〕不閑朝禮,〔閑,習也。

    朝,直遙翻;下同。

    〕辄入宮阙,緻驚乘輿,西出巡幸。

    〔乘,繩證翻。

    〕太尉已權臨六軍,應神策軍士及文武百官凡有祿食者,悉詣行在;不能往者,即詣本司。

    若出三日,檢勘彼此名者,皆斬!」于是百官出見泚,或勸迎乘輿;泚不悅,百官稍稍遁去。

     源休以使回纥還,賞薄,怨朝廷,〔賞薄事見上卷上年。

    使,疏吏翻。

    入見泚,屏人密語移時,〔屏,必郢翻,又卑正翻。

    〕為泚陳成敗,引符命,勸之僭逆。

    〔為,于僞翻。

    〕泚喜,然猶未決。

    宿衛諸軍舉白幡降者,列于阙前甚衆。

    〔降,戶江翻。

    〕泚夜于苑門出兵,旦自通化門入,駱驿不絻,張弓露刃,欲以威衆。

     上思桑道荿之言,〔道荿言見二百二十六卷元年。

    〕自鹹陽幸奉天。

    縣僚聞車駕猝至,欲逃匿山谷;主簿蘇弁止之。

    弁,良嗣之兄孫也。

    〔蘇良嗣,武後初為相。

    〕文武之臣稍稍繼至;己酉,左金吾大将軍渾瑊至天。

    瑊素有威望,衆心恃之稍安。

    〔瑊,古鹹翻。

    〕 庚戌,源休勸朱泚禁十城門,〔唐都長安,京城東面通化、春明、延興三門,南面啟夏、明德、安化三門,西延秋、金光、開遠三門,北光化一門,凡十門。

    〕毋得出朝士,朝士往往易服為傭仆潛。

    休又為泚說誘文武之士,使之附泚。

    〔又為,于僞翻。

    說,輸芮翻。

    〕檢校司空、同平章事李忠臣久失兵柄,太仆張光晟自負其才,皆郁郁不得志,〔李忠臣失兵柄見二百二十五卷代宗大曆十四年。

    張光晟事見二百三十六卷元年。

    校,古效翻。

    晟,成正翻。

    〕泚悉起而用之。

    工部侍郎蔣鎮出亡,墜馬傷足,為泚所得。

    〔泚,且禮翻,又音此。

    〕先是休以才能,光晟以節義,鎮以清素,都官員外郎彭偃以文學,太常卿敬釭以勇略,〔先,悉薦翻。

    釭,古紅翻,又古雙翻。

    〕皆為時人所重,至是皆為泚用。

     鳳翔、泾原将張廷芝、段誠谏将數千人救襄城,〔原将,即亮翻;谏将音同,又音如字。

    〕未出潼關,聞朱泚據長安,殺其大将隴右兵馬使戴蘭,遺歸于泚。

    〔泚先帥鳳翔、泾原,故二鎮之兵聞亂皆歸之。

    潼,音同。

    使,疏吏翻。

    〕泚于是自謂衆心所歸,謀反遂定。

    以源休為京兆尹、判度支,〔度,徒洛翻。

    〕李忠為皇城使。

    〔唐六典:皇城在京城之中,東西五裡,百百一十五步,南北三裡,一百四十步。

    南面三門,中曰朱雀,左曰安上,右曰含光。

    東面二門,北曰延喜,南曰景風。

    西面二門北曰安福,南日順義。

    其中,右社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