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二百二十六
關燈
小
中
大
錢谷見,始置江淮租庸使,幹元初,加鹽鐵使,始大鹽鐵法,就山海井緖收榷其鹽,立監院官吏。
至劉晏,始以鹽鐵兼漕運。
〕 晏為人勤力,事無閑劇,必于一日中決之,不使留宿,後來言财利者皆莫能及之。
21八月,甲午,振武留後張光晟殺回纥使者董突〔【張:作「突董」;下同。
】〕等九百餘人。
董突者,武義可汗之叔父也。
〔晟,成正翻。
纥,下沒翻。
可,從刊入聲。
汗,音寒。
〕代宗之世,九姓胡常冒回纥之名,雜居京師,殖貨縱暴,與回纥共為公私之患;上即位,命董突盡帥其徒歸國,辎重甚盛。
〔帥,讀曰率。
辎,莊持翻。
重,直用翻。
〕至振武,留數月,厚求資給,日食肉千斤,他物稱是,〔稱,刀證翻〕縱樵牧者暴踐果稼,振武人苦之。
光晟欲殺回纥,取其辎重,而畏其衆強,未敢發。
九姓胡聞其種放為新可汗所誅,多道亡,〔踐,息淺翻。
種,章勇翻。
〕董突防之甚急;九姓胡不得亡,又不敢歸,乃密獻策于光晟,請殺回纥。
光晟喜其黨自離,許之。
上以陜州之辱,〔事見二百二十二卷寶應元年。
陜,失冉翻。
〕心恨回纥;光晟知上旨,乃奏稱:「回纥本種非多,〔纥,下沒翻。
晟,成正翻。
種,章勇翻。
所輔以強者,群胡耳。
今聞其自相魚肉,頓莫賀新立,移地健有呩子,〔登裡可汗名移地健。
〕及國相、梅錄各擁兵數千人相攻,〔國相,息亮翻。
宋白曰:梅錄,回鹘将軍号。
柳公綽帥河東時,有梅錄将李暢入貢。
國未定。
彼無财則不能使其衆,陛下不乘此際除之,乃歸其人,與之财,正所謂借寇兵赍盜糧者也。
〔引李斯谏秦王逐客之言。
〕請殺之。
」三奏,上不許。
光晟乃使副将過其館門,故不為禮;董突怒,執而鞭之數十。
光晟勒兵掩擊,并群胡盡殺之,聚為京觀。
獨留一胡,使歸國為證,曰:「回纥鞭辱大将,且謀襲據振武,故先事誅之。
」〔将,即亮翻。
觀,古玩翻。
先,悉薦翻。
〕上征光晟為右金吾将軍,遣中使王嘉祥往緻信币。
回纥請得專殺者以複雠,上為之貶光晟為睦王傅以慰其意。
〔睦王述,上弟也。
為,于僞翻。
〕 22加〔【章:十二行本「加」上有「丁未」二字;乙十一行本同。
】〕盧龍、隴右、泾原節度使朱泚兼中書令,盧龍、隴右節度如故。
〔使,疏吏翻。
〕以舒王谟為四鎮、北庭行軍、泾原節度大使,〔行軍,當作行營。
〕以泾州牙前兵馬使河中姚令言為留後。
〔為後姚令言以泾原兵作亂張本。
考異曰:舊傳:「孟皞尋歸朝,遂拜令言為四鎮、北庭行營、泾原節度使。
」按實錄,建中三年八月,以泾原節度留後姚令言為節度使,此年必始為留後也。
按姚令言傳:建中元年,孟皞為泾原節度留後,自以文吏進身,不樂軍旅,頻表薦令言謹肅,堪任将帥。
皞尋歸朝。
〕谟,邈之子也。
〔邈,代宗子,大曆八年薨。
〕早孤,上子之。
23癸醜,诏贈太後父、祖、兄、弟官,及自餘宗族男女拜官封邑者告第告身,〔「第」,恐當作「策」。
〕凡百二十有七通;中使以馬負而賜之。
24九月,壬午,将作奏宣政殿廊壞,十月魁岡,未可修。
〔陰陽家拘忌,有天岡、河魁。
凡魁岡之月及所系之地,忌修造。
史照曰:魁岡者,北鬥魁星之氣,十月在戌,為魁岡。
宋白曰:陰陽氏書,謂是歲孟冬為魁岡,不利修作。
上曰:「但不妨公害人,則吉矣。
安問時日!」即命修之。
25大曆以前,賦斂出納俸給皆無法,長吏得專之;重以元、王秉政,貨賂公行,〔斂,力贍翻。
長,知兩翻。
俸,扶用翻。
元、王,謂元載、王缙也。
〕天下不按贓吏者殆二十年。
〔考異曰:建中實錄雲「三十年」,蓋字之誤也。
〕惟江西觀察使路嗣恭按虔州刺史源敷翰,流之。
〔時以宣、歙二州依山而扼江、湖之要,分置觀察使。
使,疏吏翻。
歙,音攝。
員,音運,姓也。
〕冬,十月,己亥,貶連山尉。
〔連山縣,屬連州,晉武帝分桂陽立廣惠縣,隋改為廣澤,仁壽元年,改為連山縣,避太子廣諱也。
〕于是州縣始畏朝典,不敢放縱。
上初即位,疏斥宦官,親任朝士,而張涉以儒學入侍,薛邕以文雅登朝,〔朝,直遙翻。
〕繼以贓敗。
宦官武将得以借口,曰:「南牙文臣贓動至巨萬,而謂我曹濁亂天下,豈非欺罔邪!」〔将,即亮翻。
邪,音耶。
〕于是上心始疑,不知所倚仗矣。
26中書舍人高參請分遣諸沈訪求太後,庚寅,以睦王述為奉迎使,工部尚書喬琳副之,又命諸沈四人為判官,與中使分行諸道求之。
〔尚,辰羊翻。
行,下孟翻,又音如字。
〕 27十一月,初令待制官外,更引朝集使二人,訪以時政得失,遠人疾苦。
〔令,力丁翻。
朝,直遙翻。
使,疏吏翻。
〕 28先是,公主下嫁者,舅姑拜之,婦不答。
〔先,悉薦翻。
〕上命禮官定公主拜見舅、姑及伲之諸父、兄、姊之儀,舅、姑坐受于中堂,兄、〔【章:十二行本「兄」上有「諸父」二字;乙十一行本同;退齋校同。
】〕姊立受于東序,如家人禮。
有縣主将嫁,擇用丁醜,是日,上之從父妹卒,〔姊,蔣兕翻。
從,才用翻。
〕命罷之。
有司奏:「供張已備,〔供,居用翻。
張,知亮翻。
〕且殇服不足廢事。
」〔殇,音傷。
說文:未成人而死者為殇。
禮:十九至十六死者為長殇,十五至一二死者為中殇,十一至八歲死楮為下殇。
〕上曰:「爾愛其費,我愛其禮。
」卒罷之。
〔卒,子恤翻。
〕至德以來,國家多事,公主、縣主多不以時嫁,有華發者,雖居禁中,或十年不見天子;上始引見諸宗女,〔發中白者曰華。
見,賢遍翻。
〕尊者緻敬,卑者存慰,悉命嫁之。
所赍小大之物,必經心目。
己卯、庚辰二日,嫁嶽陽等九〔【章:十二行本「九」作「凡」;乙十一行本同。
】十一縣主。
〔赍,則兮翻。
〕 29吐蕃見韋倫再至,益喜。
〔是年五月,韋倫再使吐蕃。
吐,從暾入聲。
〕十二月,辛卯朔,倫還,吐蕃遣其相論欽明思等入貢。
〔還,從宣翻,又音如字。
相,息亮翻。
〕 30是歲,冊太氶母王氏為淑妃。
31天下稅戶三百八萬五千七十六,籍兵七十六萬八千餘人,〔籍兵,兵之着籍者也。
〕稅錢一千八十九萬八千餘缗,谷二百一十五萬七千餘斛。
〔缗,眉巾翻。
〕 二年〔(辛酉、七八一)〕 1春,正月,戊辰,成德節度使李寶臣薨。
〔恒、冀,成德軍。
考異曰:建中實錄雲:「二月丁巳,寶臣卒。
」疑奏到之日也。
今從德宗實錄。
谷況燕南記曰:「忠志末年,惟納妖妄之人、兼陰陽、術數、谄媚苟且之輩,争獻圖谶,稱有尊位,詐作朱草、靈芝,鑿石上作名字。
又于後堂院結壇場,清齋菜食,置金杯、玉斝、銀盤,雲甘露神酒自至其内。
又言天符下降。
忠志自謂命符上天,将吏罔有谏者。
使行文牒,布告州縣雲:『靈芝朱草,王者之瑞辄生壇上,香滿院中,靈石呈祥,天符飛應,甘露如蜜,神酒盈杯,匪我所求,不期自至,各牒管内郡縣,宜令知委,同為喜慶也。
』既而日為妖妄者更相矯雲:『不日當有天神下降,持金箱玉印至,然後即大位,為天所授也。
四方皆自歸伏,不待征讨,海内坐而定矣。
』忠志大悅。
多以金、銀、羅、錦、異物賞之。
陰陰、妖妄者自知虛僞,恐事洩見誅,共言:『相公宜服甘露、靈芝草湯,即天神降速。
。
』忠志一任妖者,遂于湯中密着毒藥,既飲畢,便失音,三日而卒。
」舊傳亦以為然。
按方士妖妄,必為一府所疾,所憑恃者寶臣一人耳。
若酖殺寶臣,身在府中,逃無所之,安能免死乎!計方士雖愚,必不為此。
蓋時人見寶臣曾飲其湯,遇疾而死,以為方士所酖,谷況承而書之耳。
〕寶臣欲以軍府傳其子行軍司馬惟嶽,以其年少闇弱,〔少,詩照翻。
〕豫誅諸将之難制者〔将,即亮翻。
〕深州刺史張獻誠等,至有十餘人同日死者。
寶臣召易州刺史張孝忠,孝忠不往,使其弟孝節召之。
孝忠使孝節謂寶臣曰。
「諸将何罪,連頸受戮!孝忠懼死。
不敢往,亦不敢叛,正如公不入朝之意耳。
」〔朝,直遙翻。
〕孝節泣曰:「如此。
孝節必死。
」孝忠曰:「往則并命,我在此,必不敢殺汝。
」遂歸,寶臣亦不之罪也。
兵馬使王武俊,位卑而有勇,故寶臣特親愛之,以女妻其子士真,〔使,疏吏翻。
妻,七細翻〕士真複厚結其左右;故孝忠、武俊獨全。
〔史言人不可妄殺,且為孝忠、武俊歸國張本。
複,扶又翻。
〕 及薨,孔目官胡震,家僮王他奴勸惟嶽匿喪二十餘日,詐為寶臣表,求令惟嶽繼襲,上不許;〔令,力丁翻。
〕遣給事中汲人班宏往問寶臣疾,且谕之。
惟嶽厚賂宏,宏不受,還報。
惟嶽乃發喪,自為留後,使将佐共奏求旌節,上又不許。
〔汲縣,屬衛州。
還,從宣翻,又音如字。
将,即亮翻。
〕 初,寶臣與李正己、田承嗣、梁崇義相結,〔事見上卷代宗大曆十二年。
嗣,祥吏翻。
〕期以土地傳之子孫。
故承嗣之死,見上卷大曆十四年。
〕寶臣力為之請于朝,〔為,于僞翻;下屢為同。
朝,直遙翻。
〕使以節授田悅;代宗從之。
悅初襲位,事朝廷禮甚恭,河東節度使馬燧表其必反,請先為備。
至是悅屢為惟嶽請繼襲,上欲革前弊,不許;或谏曰:「惟嶽已據父業,不因而命之,必為亂。
」上曰:「賊本無資以為亂,皆藉我土地,假我位号,以聚其衆耳。
向日因其所而命之多矣,而亂日益滋。
是爵命不足以已亂而适足以長亂也。
〔德宗銳于削平藩鎮而發是言,誠中肅、代之病,而終不能巳亂,亦以召亂,所行者未能副其言也。
長,知丈翻。
〕然則惟嶽必為亂,命與不命等耳。
」竟不許。
悅乃與李正己各遣使詣惟嶽,潛謀勒兵拒命。
魏輚節度副使田庭玠謂悅曰;「爾藉伯父遺業,〔田承嗣者,悅之伯父也。
〕但謹事朝廷,坐享富貴,不亦善乎!柰何無故與恒、郓共為叛臣!〔成德節度使治恒州,淄青節度使治郓州,故以恒、郓稱之。
恒,戶登翻。
郓,音運。
〕爾觀兵興以來,逆亂者誰能保其家乎﹖必欲行爾之志,可先殺我,無使我見田氏之族滅也。
」因稱病卧家。
悅自往謝之,庭玠閉門不内,竟以憂卒。
〔卒,子恤翻。
〕 成德判官邵真聞李惟嶽之謀,泣谏曰:「先相公受國厚恩,大夫衰绖之中,〔相,息亮翻。
衰,倉回翻。
〕遽欲負國,此甚不可。
」勸惟嶽執李正己使者送京師,且請讨之,曰:「如此,朝廷嘉大夫之忠,則旄節庶幾可得。
」〔使,疏吏翻。
朝,直遙翻。
幾,居希翻。
〕惟嶽然之,使真草奏。
長史畢華曰:「先公與二道結好二十餘年,〔長,知兩翻。
好,呼到翻。
柰何一旦棄之!且雖執其使,朝廷未必見信。
正己忽夾襲我,孤軍無援,何以待之!」惟嶽又從之。
前定州刺史谷從政,惟嶽之舅也,有膽略,頗讀書,王武俊等皆敬憚之,為寶臣所忌,從政乃稱病杜門。
惟嶽亦忌之,不與圖事,日夜獨與胡震、王他奴等計議,多散金帛以悅将士。
〔将,即亮翻。
〕從政往見惟嶽曰:「今海内無事,自上國來者,〔時藩鎮竊據,自比古諸侯,謂京師為上國。
〕皆言天子聰明英武,志欲緻太平,深不欲諸侯子孫專地。
爾今首違诏命,天子必遣諸道緻讨。
将士受賞,〔【章:十二行本「賞」下有「之際」二字;乙十一行本同;退齋校同;張校同,雲無注本亦無。
】皆言為大夫盡死;〔為,于僞翻;下且為同。
〕苟一戰不勝,各惜其生,誰不離心!大将有權者,乘危伺便,鹹思取爾以自為功矣。
伺,相吏翻。
〕且先相公所殺高班大将,殆以百數,撓敗之際,〔撓,奴教
至劉晏,始以鹽鐵兼漕運。
〕 晏為人勤力,事無閑劇,必于一日中決之,不使留宿,後來言财利者皆莫能及之。
21八月,甲午,振武留後張光晟殺回纥使者董突〔【張:作「突董」;下同。
】〕等九百餘人。
董突者,武義可汗之叔父也。
〔晟,成正翻。
纥,下沒翻。
可,從刊入聲。
汗,音寒。
〕代宗之世,九姓胡常冒回纥之名,雜居京師,殖貨縱暴,與回纥共為公私之患;上即位,命董突盡帥其徒歸國,辎重甚盛。
〔帥,讀曰率。
辎,莊持翻。
重,直用翻。
〕至振武,留數月,厚求資給,日食肉千斤,他物稱是,〔稱,刀證翻〕縱樵牧者暴踐果稼,振武人苦之。
光晟欲殺回纥,取其辎重,而畏其衆強,未敢發。
九姓胡聞其種放為新可汗所誅,多道亡,〔踐,息淺翻。
種,章勇翻。
〕董突防之甚急;九姓胡不得亡,又不敢歸,乃密獻策于光晟,請殺回纥。
光晟喜其黨自離,許之。
上以陜州之辱,〔事見二百二十二卷寶應元年。
陜,失冉翻。
〕心恨回纥;光晟知上旨,乃奏稱:「回纥本種非多,〔纥,下沒翻。
晟,成正翻。
種,章勇翻。
所輔以強者,群胡耳。
今聞其自相魚肉,頓莫賀新立,移地健有呩子,〔登裡可汗名移地健。
〕及國相、梅錄各擁兵數千人相攻,〔國相,息亮翻。
宋白曰:梅錄,回鹘将軍号。
柳公綽帥河東時,有梅錄将李暢入貢。
國未定。
彼無财則不能使其衆,陛下不乘此際除之,乃歸其人,與之财,正所謂借寇兵赍盜糧者也。
〔引李斯谏秦王逐客之言。
〕請殺之。
」三奏,上不許。
光晟乃使副将過其館門,故不為禮;董突怒,執而鞭之數十。
光晟勒兵掩擊,并群胡盡殺之,聚為京觀。
獨留一胡,使歸國為證,曰:「回纥鞭辱大将,且謀襲據振武,故先事誅之。
」〔将,即亮翻。
觀,古玩翻。
先,悉薦翻。
〕上征光晟為右金吾将軍,遣中使王嘉祥往緻信币。
回纥請得專殺者以複雠,上為之貶光晟為睦王傅以慰其意。
〔睦王述,上弟也。
為,于僞翻。
〕 22加〔【章:十二行本「加」上有「丁未」二字;乙十一行本同。
】〕盧龍、隴右、泾原節度使朱泚兼中書令,盧龍、隴右節度如故。
〔使,疏吏翻。
〕以舒王谟為四鎮、北庭行軍、泾原節度大使,〔行軍,當作行營。
〕以泾州牙前兵馬使河中姚令言為留後。
〔為後姚令言以泾原兵作亂張本。
考異曰:舊傳:「孟皞尋歸朝,遂拜令言為四鎮、北庭行營、泾原節度使。
」按實錄,建中三年八月,以泾原節度留後姚令言為節度使,此年必始為留後也。
按姚令言傳:建中元年,孟皞為泾原節度留後,自以文吏進身,不樂軍旅,頻表薦令言謹肅,堪任将帥。
皞尋歸朝。
〕谟,邈之子也。
〔邈,代宗子,大曆八年薨。
〕早孤,上子之。
23癸醜,诏贈太後父、祖、兄、弟官,及自餘宗族男女拜官封邑者告第告身,〔「第」,恐當作「策」。
〕凡百二十有七通;中使以馬負而賜之。
24九月,壬午,将作奏宣政殿廊壞,十月魁岡,未可修。
〔陰陽家拘忌,有天岡、河魁。
凡魁岡之月及所系之地,忌修造。
史照曰:魁岡者,北鬥魁星之氣,十月在戌,為魁岡。
宋白曰:陰陽氏書,謂是歲孟冬為魁岡,不利修作。
上曰:「但不妨公害人,則吉矣。
安問時日!」即命修之。
25大曆以前,賦斂出納俸給皆無法,長吏得專之;重以元、王秉政,貨賂公行,〔斂,力贍翻。
長,知兩翻。
俸,扶用翻。
元、王,謂元載、王缙也。
〕天下不按贓吏者殆二十年。
〔考異曰:建中實錄雲「三十年」,蓋字之誤也。
〕惟江西觀察使路嗣恭按虔州刺史源敷翰,流之。
〔時以宣、歙二州依山而扼江、湖之要,分置觀察使。
使,疏吏翻。
歙,音攝。
員,音運,姓也。
〕冬,十月,己亥,貶連山尉。
〔連山縣,屬連州,晉武帝分桂陽立廣惠縣,隋改為廣澤,仁壽元年,改為連山縣,避太子廣諱也。
〕于是州縣始畏朝典,不敢放縱。
上初即位,疏斥宦官,親任朝士,而張涉以儒學入侍,薛邕以文雅登朝,〔朝,直遙翻。
〕繼以贓敗。
宦官武将得以借口,曰:「南牙文臣贓動至巨萬,而謂我曹濁亂天下,豈非欺罔邪!」〔将,即亮翻。
邪,音耶。
〕于是上心始疑,不知所倚仗矣。
26中書舍人高參請分遣諸沈訪求太後,庚寅,以睦王述為奉迎使,工部尚書喬琳副之,又命諸沈四人為判官,與中使分行諸道求之。
〔尚,辰羊翻。
行,下孟翻,又音如字。
〕 27十一月,初令待制官外,更引朝集使二人,訪以時政得失,遠人疾苦。
〔令,力丁翻。
朝,直遙翻。
使,疏吏翻。
〕 28先是,公主下嫁者,舅姑拜之,婦不答。
〔先,悉薦翻。
〕上命禮官定公主拜見舅、姑及伲之諸父、兄、姊之儀,舅、姑坐受于中堂,兄、〔【章:十二行本「兄」上有「諸父」二字;乙十一行本同;退齋校同。
】〕姊立受于東序,如家人禮。
有縣主将嫁,擇用丁醜,是日,上之從父妹卒,〔姊,蔣兕翻。
從,才用翻。
〕命罷之。
有司奏:「供張已備,〔供,居用翻。
張,知亮翻。
〕且殇服不足廢事。
」〔殇,音傷。
說文:未成人而死者為殇。
禮:十九至十六死者為長殇,十五至一二死者為中殇,十一至八歲死楮為下殇。
〕上曰:「爾愛其費,我愛其禮。
」卒罷之。
〔卒,子恤翻。
〕至德以來,國家多事,公主、縣主多不以時嫁,有華發者,雖居禁中,或十年不見天子;上始引見諸宗女,〔發中白者曰華。
見,賢遍翻。
〕尊者緻敬,卑者存慰,悉命嫁之。
所赍小大之物,必經心目。
己卯、庚辰二日,嫁嶽陽等九〔【章:十二行本「九」作「凡」;乙十一行本同。
】十一縣主。
〔赍,則兮翻。
〕 29吐蕃見韋倫再至,益喜。
〔是年五月,韋倫再使吐蕃。
吐,從暾入聲。
〕十二月,辛卯朔,倫還,吐蕃遣其相論欽明思等入貢。
〔還,從宣翻,又音如字。
相,息亮翻。
〕 30是歲,冊太氶母王氏為淑妃。
31天下稅戶三百八萬五千七十六,籍兵七十六萬八千餘人,〔籍兵,兵之着籍者也。
〕稅錢一千八十九萬八千餘缗,谷二百一十五萬七千餘斛。
〔缗,眉巾翻。
〕 二年〔(辛酉、七八一)〕 1春,正月,戊辰,成德節度使李寶臣薨。
〔恒、冀,成德軍。
考異曰:建中實錄雲:「二月丁巳,寶臣卒。
」疑奏到之日也。
今從德宗實錄。
谷況燕南記曰:「忠志末年,惟納妖妄之人、兼陰陽、術數、谄媚苟且之輩,争獻圖谶,稱有尊位,詐作朱草、靈芝,鑿石上作名字。
又于後堂院結壇場,清齋菜食,置金杯、玉斝、銀盤,雲甘露神酒自至其内。
又言天符下降。
忠志自謂命符上天,将吏罔有谏者。
使行文牒,布告州縣雲:『靈芝朱草,王者之瑞辄生壇上,香滿院中,靈石呈祥,天符飛應,甘露如蜜,神酒盈杯,匪我所求,不期自至,各牒管内郡縣,宜令知委,同為喜慶也。
』既而日為妖妄者更相矯雲:『不日當有天神下降,持金箱玉印至,然後即大位,為天所授也。
四方皆自歸伏,不待征讨,海内坐而定矣。
』忠志大悅。
多以金、銀、羅、錦、異物賞之。
陰陰、妖妄者自知虛僞,恐事洩見誅,共言:『相公宜服甘露、靈芝草湯,即天神降速。
。
』忠志一任妖者,遂于湯中密着毒藥,既飲畢,便失音,三日而卒。
」舊傳亦以為然。
按方士妖妄,必為一府所疾,所憑恃者寶臣一人耳。
若酖殺寶臣,身在府中,逃無所之,安能免死乎!計方士雖愚,必不為此。
蓋時人見寶臣曾飲其湯,遇疾而死,以為方士所酖,谷況承而書之耳。
〕寶臣欲以軍府傳其子行軍司馬惟嶽,以其年少闇弱,〔少,詩照翻。
〕豫誅諸将之難制者〔将,即亮翻。
〕深州刺史張獻誠等,至有十餘人同日死者。
寶臣召易州刺史張孝忠,孝忠不往,使其弟孝節召之。
孝忠使孝節謂寶臣曰。
「諸将何罪,連頸受戮!孝忠懼死。
不敢往,亦不敢叛,正如公不入朝之意耳。
」〔朝,直遙翻。
〕孝節泣曰:「如此。
孝節必死。
」孝忠曰:「往則并命,我在此,必不敢殺汝。
」遂歸,寶臣亦不之罪也。
兵馬使王武俊,位卑而有勇,故寶臣特親愛之,以女妻其子士真,〔使,疏吏翻。
妻,七細翻〕士真複厚結其左右;故孝忠、武俊獨全。
〔史言人不可妄殺,且為孝忠、武俊歸國張本。
複,扶又翻。
〕 及薨,孔目官胡震,家僮王他奴勸惟嶽匿喪二十餘日,詐為寶臣表,求令惟嶽繼襲,上不許;〔令,力丁翻。
〕遣給事中汲人班宏往問寶臣疾,且谕之。
惟嶽厚賂宏,宏不受,還報。
惟嶽乃發喪,自為留後,使将佐共奏求旌節,上又不許。
〔汲縣,屬衛州。
還,從宣翻,又音如字。
将,即亮翻。
〕 初,寶臣與李正己、田承嗣、梁崇義相結,〔事見上卷代宗大曆十二年。
嗣,祥吏翻。
〕期以土地傳之子孫。
故承嗣之死,見上卷大曆十四年。
〕寶臣力為之請于朝,〔為,于僞翻;下屢為同。
朝,直遙翻。
〕使以節授田悅;代宗從之。
悅初襲位,事朝廷禮甚恭,河東節度使馬燧表其必反,請先為備。
至是悅屢為惟嶽請繼襲,上欲革前弊,不許;或谏曰:「惟嶽已據父業,不因而命之,必為亂。
」上曰:「賊本無資以為亂,皆藉我土地,假我位号,以聚其衆耳。
向日因其所而命之多矣,而亂日益滋。
是爵命不足以已亂而适足以長亂也。
〔德宗銳于削平藩鎮而發是言,誠中肅、代之病,而終不能巳亂,亦以召亂,所行者未能副其言也。
長,知丈翻。
〕然則惟嶽必為亂,命與不命等耳。
」竟不許。
悅乃與李正己各遣使詣惟嶽,潛謀勒兵拒命。
魏輚節度副使田庭玠謂悅曰;「爾藉伯父遺業,〔田承嗣者,悅之伯父也。
〕但謹事朝廷,坐享富貴,不亦善乎!柰何無故與恒、郓共為叛臣!〔成德節度使治恒州,淄青節度使治郓州,故以恒、郓稱之。
恒,戶登翻。
郓,音運。
〕爾觀兵興以來,逆亂者誰能保其家乎﹖必欲行爾之志,可先殺我,無使我見田氏之族滅也。
」因稱病卧家。
悅自往謝之,庭玠閉門不内,竟以憂卒。
〔卒,子恤翻。
〕 成德判官邵真聞李惟嶽之謀,泣谏曰:「先相公受國厚恩,大夫衰绖之中,〔相,息亮翻。
衰,倉回翻。
〕遽欲負國,此甚不可。
」勸惟嶽執李正己使者送京師,且請讨之,曰:「如此,朝廷嘉大夫之忠,則旄節庶幾可得。
」〔使,疏吏翻。
朝,直遙翻。
幾,居希翻。
〕惟嶽然之,使真草奏。
長史畢華曰:「先公與二道結好二十餘年,〔長,知兩翻。
好,呼到翻。
柰何一旦棄之!且雖執其使,朝廷未必見信。
正己忽夾襲我,孤軍無援,何以待之!」惟嶽又從之。
前定州刺史谷從政,惟嶽之舅也,有膽略,頗讀書,王武俊等皆敬憚之,為寶臣所忌,從政乃稱病杜門。
惟嶽亦忌之,不與圖事,日夜獨與胡震、王他奴等計議,多散金帛以悅将士。
〔将,即亮翻。
〕從政往見惟嶽曰:「今海内無事,自上國來者,〔時藩鎮竊據,自比古諸侯,謂京師為上國。
〕皆言天子聰明英武,志欲緻太平,深不欲諸侯子孫專地。
爾今首違诏命,天子必遣諸道緻讨。
将士受賞,〔【章:十二行本「賞」下有「之際」二字;乙十一行本同;退齋校同;張校同,雲無注本亦無。
】皆言為大夫盡死;〔為,于僞翻;下且為同。
〕苟一戰不勝,各惜其生,誰不離心!大将有權者,乘危伺便,鹹思取爾以自為功矣。
伺,相吏翻。
〕且先相公所殺高班大将,殆以百數,撓敗之際,〔撓,奴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