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二百二十五

關燈
慚也。

    诟,許候翻,又古候翻。

    〕兵馬使王武俊說寶臣曰:〔使,疏吏翻。

    說,式芮翻;下客說同。

    〕「今公在軍中新立功,豎子尚爾,況寇平之後,以一幅诏書召歸阙下,一匹夫耳,不如釋承嗣以為己資。

    」寶臣遂有玩寇之志。

     承嗣知範陽寶臣鄉裡,心常欲之,〔寶臣本範陽内屬奚,範陽将張瑣高畜為假子,因冒其姓,歸唐,又賜姓李。

    〕因刻石作谶雲:「二帝同功勢萬全,将田為侶入幽燕,」密令瘗寶臣境内,〔谶,楚谮翻。

    瘗,于計翻。

    〕使望氣者言彼有王氣,寶臣掘而得之。

    又令客說之曰:「公與朱滔共取滄州,得之,則地歸國,非公所有。

    公能舍承嗣之罪,請以滄州歸公,仍願從公取範陽以自效。

    公以精騎前驅,承嗣以步卒繼之,蔑不克矣。

    」〔令,力丁翻。

    說,式芮翻。

    騎,奇寄翻。

    〕寶臣喜,謂事合符谶,遂與承嗣通謀,密圖範陽,承嗣亦陳兵境上。

     寶臣謂滔使者曰:「聞朱公儀貌如神,願得畫像觀之。

    」滔與之。

    寶臣置于射堂,與諸将共觀之,曰:「真神人也!」滔軍于瓦橋,〔将,即亮翻。

    瓦橋,古易京之地,在莫州北三十裡,唐置瓦橋關。

    宋白曰:涿州歸義縣瓦子濟橋,在涿州南,易州東,當九河之末,舊置瓦橋關,後周置雄州。

    〕寶臣選精騎二千,通夜馳三百裡襲之,戒曰:「取貌如射堂者。

    」時兩軍方睦,滔不虞有變,狼狽出戰而敗,會衣他服得免。

    〔衣,于既翻。

    〕寶臣欲乘勝取範陽,滔使雄武軍使昌平劉怦守留府。

    〔怦,普耕翻。

    〕寶臣知有備,不敢進。

     承嗣聞幽、恒兵交,即引軍南還,〔嗣,祥吏翻。

    恒,戶登翻。

    還,從宣翻,又音如字。

    〕使謂寶臣曰:「河内有警,不暇從公,石上谶文,吾戲為之耳!」寶臣凓怒而退。

    〔考異曰:舊王武俊傳曰:「代宗嘉其功,使中貴人馬承倩赍诏宣勞。

    承倩将歸,止傳舍,寶臣親遺百缣,承倩诟罵,擲出道中。

    王武俊勸玩養承嗣以為己資。

    寶臣曰:『今與承嗣有釁矣,可推腹心哉!』武俊曰:『勢同患均,轉寇雠為父子,欬唾間耳。

    若傳虛言,無益也。

    今中貴人劉清譚在驿,斬首送承嗣,承嗣立質妻孥矣。

    』寶臣曰:『吾不能如此。

    』武俊曰:『朱滔為國屯兵滄州,請擒送承嗣以取信。

    』許之。

    」按承嗣方求解于寶臣,何必擒滔以取信!且承倩尚在傳舍,武俊何不勸斬承倩而斬清譚乎!寶臣自以承嗣誘之共取幽州,故襲朱滔,非因承倩之辱也。

    今從唐紀。

    〕寶臣既與朱滔有隙,以張孝忠為易州刺史,使将精騎七千以備之。

    〔史言田承嗣兇狡過于諸帥。

    宋白曰:易州,東至幽州二百一十四裡。

    将,即亮翻。

    又音如字。

    騎,奇寄翻。

    〕 23丙寅,貴妃獨孤氏薨,丁卯,追谥貞懿皇後。

    〔谥,神至翻。

    〕 24十一月,丁酉,田承嗣将吳希光以瀛州降。

     25嶺南節度使路嗣恭擢流人孟瑤、敬冕為将,〔考異曰:邺侯家傳作「敬俛」,今從舊傳。

    〕讨哥舒晃。

    瑤以大軍當其沖,冕自間道輕入,〔間,古苋翻。

    輕,墟正翻。

    〕丁未,克廣州,斬哥舒晃〔考異曰:舊嗣恭傳曰:「嗣恭平廣州,商舶之徒,多因晃事誅之,嗣恭前後沒其家财寶數百萬貫,盡入私室,不以貢獻。

    代宗心甚銜之,故嗣恭雖有平方面功,止轉檢校兵部尚書,無所酬勞。

    」建中實錄曰:「自兵興以來,諸軍殺将帥而要君者多矣,皆因授其任以苟安之。

    其王師征讨,不失有罪,始斯役也。

    既而有謗其收南海府庫,閱上不實,不得用久之。

    」按代宗以嗣恭附元載,遺載琉璃盤,惡之,故不用耳,事見邺侯家傳。

    或當時亦有人迎合,以匿貨謗嗣恭,不可知也。

    今不取。

    李肇國史補雲:「路嗣恭初平五嶺,元載奏言嗣恭多取南人金寶,是欲為亂,陛下不信,試召,必不入朝。

    三伏中,追诏至嗣恭不慮,請待秋涼以修觐禮。

    江西判官柳渾入,雨泣曰:『公有功,方暑而追,是為執政所中。

    今少遷延,必族滅也。

    』嗣恭懼曰:『為之柰何﹖』渾曰:『健步追還表緘,公今日過江,宿石頭驿,乃可。

    』從之。

    代宗謂元載曰:『嗣恭不俟駕行矣。

    』載無以對。

    」按嗣恭素附元載,載誅,賴李泌營救得免,事見邺侯家傳。

    載豈有谮嗣恭,雲欲為亂之理!蓋載已被誅而召嗣恭,适在三伏,渾有此疑,時人因以為渾美事耳。

    今不取。

    餘按去年命路嗣恭為嶺南節度使,讨哥舒晃。

    嗣恭既誅晃而平廣州,則當在廣州。

    柳渾若以江西判官從嗣恭,亦當在廣州。

    今谏嗣恭請奉诏就道,乃言過江宿石頭驿。

    石頭驿,在豫章江之西岸。

    嗣恭自江西觀察赴召,可言宿石頭驿;自嶺南節度赴召,安得宿石頭驿哉!亦可以明李肇之誤。

    〕及其黨萬餘人。

     嗣恭之讨晃也,容管經略使不翃遣将将兵助之;西原賊帥覃問乘虛襲容州,〔姓譜:梁有東甯州刺史覃元先。

    則蠻中有覃姓尚矣。

    〕翃伏兵擊擒之。

     26十二月,回纥千騎寇夏州,〔考異曰:此事出汾陽家傳,實錄、新、舊紀皆無之。

    按實錄,明年二月,加朔方戍兵以備回纥,則是回纥嘗入寇也。

    〕州将梁榮宗破之于烏水。

    〔烏水,在夏州朔方縣。

    貞觀七年,開延化渠,引烏水入庫狄澤。

    将,即亮翻。

    〕郭子儀遣兵三千救夏州,回纥遁去。

    〔夏,戶雅翻。

    纥,下沒翻。

    〕 27元載、王缙奏魏州鹽貴,請禁鹽入其境以困之。

    〔載,祖亥翻,又音如字。

    缙,音晉。

    〕上不許,曰:「承嗣負朕,百姓何罪!」 28田承嗣請入朝,李正己屢為之上表,乞許其自新。

    〔嗣,祥吏翻。

    朝,直遙翻。

    為,于僞翻。

    上,時掌翻。

    〕 十一年〔(丙辰、七七六)〕 1春,正月,壬辰,遣谏議大夫杜亞使魏州宣慰。

    〔使,疏吏翻。

    〕 3二月,庚辰,田承嗣複遣使上表請入朝。

    〔複,扶又翻。

    〕上乃下诏,赦承嗣罪,複其官爵,聽與家屬入朝,其所部拒朝命者,一切不問。

     2辛亥,西川節度使崔甯奏破吐蕃四節度及突厥、吐谷渾、氐、羌群蠻衆二十餘萬,斬首萬餘級。

    〔吐,從暾入聲。

    厥,九勿翻。

    〕 3二月,庚辰,田承嗣複遣使上表請入朝。

    〔複,扶又翻。

    〕上乃下诏,赦承嗣罪,複其官爵,聽與家屬入朝,其所部拒朝命者,一切不問。

     4辛巳,增朔方五城戌兵,以備回纥。

    〔朔方先統三受降城并振武、豐安、定遠,為六城。

    時三受降城屬振武軍。

    使朔方統豐安、定遠、新昌、豐甯、保甯,謂之塞下五城。

    纥,下沒翻。

    〕 5三月,戊子,河陽軍亂,逐監軍冉庭蘭出城,大掠三日。

    庭蘭成備而入,誅亂者數十人,乃定。

    〔監,古銜翻。

    〕 6五月,汴宋留後田神玉卒。

    都虞候李靈曜殺兵馬使、濮州刺史孟鑒,北結田承嗣為援。

    〔汴,皮變翻。

    卒,子恤翻。

    使,疏吏翻。

    濮,博木翻。

    嗣,祥吏翻。

    〕癸巳,以永平節度使李勉兼汴、宋等八州留後。

    〔汴、宋、曹、濮、兖、郓、徐、泗八州。

    濮,博木翻。

    〕乙未,以靈曜為濮州刺史,靈曜不受诏。

    六月,戊午,以靈曜為汴宋留後,遣使宣慰。

     7秋,九〔【章:十二行本「九」作「七」;乙十一行本同;孔本同;張校同。

    】〕月,田承嗣遣兵寇滑州,敗李勉。

    〔滑州,永平節度治所。

    敗,補邁翻。

    〕 8吐蕃寇石門,入長澤川。

    〔長澤川,後魏置闡熙郡,隋廢郡為長澤縣,屬夏州。

    吐蕃寇原州,遂北入夏州界也。

    宋白曰:長澤縣,漢朔方郡三封縣之地。

    三封故城,赫連勃勃據之,築為統萬城。

    又按原州北有長澤監。

    吐,從暾入聲。

    〕 9八月,丙寅,加盧龍節度使朱泚同平章事。

    〔考異曰:實錄:「閏八月己亥,遣朱泚如奉天行營。

    」按去年已雲泚出鎮奉天行營;至此,又雲;明年九月,又雲。

    蓋泚每年往奉天防秋,至春還京師。

    但實錄不載其入朝耳。

    〕 10李靈曜既為留後,益驕慢,悉以其黨為管内八州刺史、縣令,欲效河北諸鎮。

    甲申,诏淮西節度使李忠臣、永平節度使李勉、河陽三城使馬燧讨之。

    淮南節度使陳少遊、淄青節度使李正己皆進兵擊靈曜。

     汴宋兵馬使、攝節度副使李僧惠,〔少,始照翻。

    考異曰:汾陽家傳作「李思惠」。

    今從舊傳。

    〕靈曜之謀主也。

    宋州牙門将劉昌遣僧〔【嚴:「僧」改「曾」。

    】〕神表潛說僧惠;僧惠召問計,昌為之泣陳逆順。

    〔将,即亮翻。

    說,式芮翻。

    為,于僞翻。

    〕僧惠乃與汴宋牙将高憑、石隐金遣神表奉表詣京師,請讨靈曜。

    九月,壬戍,以僧惠為宋州刺史,憑為曹州刺史,隐金為郓州刺史。

     乙醜,李忠臣、馬燧軍于鄭州,〔汴,皮變翻。

    郓,音運。

    〕靈曜引兵逆戰;兩軍不意其至,退軍荥澤,〔隋分荥陽縣置荥澤縣,唐屬鄭州。

    九域志:在州西北四十五裡。

    〕淮西軍士遺去者什五六。

    鄭州士民皆驚,走入東都。

    忠臣将歸淮西,燧固執不可,曰:「以順讨逆,何憂不克,柰何自棄功名!」堅壁不動。

    忠臣聞之,稍收散卒,數日皆集,軍勢複振。

    〔史言李忠臣因馬燧以成功。

    複,扶又翻。

    〕 戊辰,李正己奏克郓、濮二州。

    壬申,李僧惠敗靈曜兵于雍丘。

    〔濮,博木翻。

    敗,補邁翻;下敗永同。

    〕冬,十月,李忠臣、馬燧進擊靈曜,忠臣行汴南,燧行汴北,屢破靈曜兵;壬寅,與陳少遊前軍合,與靈曜大戰于汴州城西,靈曜敗,入城固守。

    癸卯,忠臣等圍之。

     田承嗣遣田悅将兵救靈曜,敗永平、淄青兵于匡城,〔少,始照翻。

    匡城,漢長垣縣,隋開皇十六年,更名;時屬滑州。

    〕乘勝進軍汴州,〔【章:十二行本「州」下有「乙巳」二字;乙十一行本同;張校同,雲無注本亦無。

    】〕營于城北數裡。

    丙午,忠臣遣裨将李重倩将輕騎數百夜入其營,縱橫貫穿,〔縱,子容翻。

    穿,尺絹翻。

    〕斬數十人而還,〔還,從宣翻,又如字。

    〕營中大駭;忠臣、燧因以大軍乘之,鼓噪而入,悅衆不戰而潰。

    悅脫身北走,将士死者相枕藉,不可勝數。

    〔噪,則緖翻。

    枕,職任翻。

    藉,慈夜翻。

    勝,音升。

    〕靈曜聞之,開門夜遁,汴州平。

    重倩,本奚也。

    丁未,靈曜至韋城,〔隋分白馬縣置韋城縣于古韋國之墟,故曰韋城;時屬滑州。

    九域志:韋城縣,在滑州東南五十裡。

    〕永平将杜如江擒之。

     燧知忠臣暴戾,以己功讓之,不入汴城,〔将,即亮翻。

    汴,皮變翻。

    〕引軍西屯闆橋。

    忠臣入城,果專其功;宋州刺史李僧惠與之争功,忠臣因會擊殺之;又欲殺劉昌,昌遁逃得免。

     甲寅,李勉械送李靈曜至京師;斬之。

     11十二月,丁亥,李正己,李寶臣并加同平章事。

     12泾原節度使馬璘疾亟,以行軍司馬段秀實知節度事,付以後事。

    秀實嚴兵以備非常,丙申,璘薨,〔使,疏吏翻。

    璘,離珍翻。

    考異曰:實錄:「庚寅,璘薨。

    」段公别傳曰:「十二月十三日景申,馬公薨。

    十二年正月八日,奉制除泾州刺史、知節度事。

    」實錄又雲:「丁酉,以段秀實知河東留後。

    」按時馬璘新薨,秀實泾原留後,備禦吐蕃,豈可辍之使攝河東!蓋奏報未至,有斯命。

    尋聞璘薨,遂除泾原耳。

    亟,紀力翻。

    〕軍中奔哭者數千人,喧咽門屏,秀實悉不聽入。

    命押牙馬拐治喪事于内,〔拐,徒曆翻。

    治,直之翻。

    〕漢惠接賓客于外,妻妾子孫位于堂,宗族位于庭,将佐位于前,牙士卒哭于營伍,百姓各守其家。

    有離立偶語于衢路,辄執而囚之;〔記曲禮曰:離立者不出中間。

    注雲:離,兩也。

    〕非護喪從行者無得遠送。

    緻祭拜哭,皆有儀節,送喪近遠,皆有定處,違者以軍法從事。

    都虞候史廷幹、兵馬使崔珍、十将張景華謀因喪作亂,秀實知之,奏廷幹入宿衛,徙珍屯靈台,補景華外職,不戮一人,軍府晏然。

    〔自高仙芝喪師于大食,段秀實始見于史。

    段秀實始見于史。

    其後責李嗣業不赴難,滏水之潰,保河清以濟歸師;在邠州,誅郭晞暴橫之卒;與馬璘議論不阿,及治喪,曲防周慮,以安軍府;最後笏擊朱泚,以身徇國:其事業風節,卓然表出于唐諸将中。

    〕 璘家富有無算,治第京師,甲于勳貴,〔以功勳緻貴顯,故曰勳貴。

    治,直之翻。

    〕中堂費二十萬缗,他室所減無幾,〔幾,居豈翻。

    〕其子孫無行,〔行,下孟翻。

    〕家赀尋盡。

    〔史言殖貨無厭者,适以為不肖子孫之資。

    〕 13戊戍,昭義節度使李承昭表稱疾笃;以澤潞行軍司馬李抱真兼知磁、邢兩州留後。

    〔使,疏吏翻。

    磁,牆之翻。

    〕 14庚戍,加淮西節度使李忠臣同平章事,仍領汴州刺史,治汴州。

    〔李忠臣破李靈曜,得汴州,即以與之。

    汴,皮變翻。

    〕 十二年〔(丁巳、七七七)〕 1春,三月,乙卯,兵部尚書、同平章事、鳳翔、懷澤潞、秦隴節度使李抱玉薨,〔尚,辰羊翻。

    〕弟抱真仍領懷澤潞留後。

     2癸亥,以河東行軍司馬鮑防為河東節度使。

    防,襄州人也。

     3田承嗣竟不入朝,又助李靈曜,上複命讨之。

    承嗣乃複上表謝罪。

    〔嗣,祥吏翻。

    朝,直遙翻。

    複,扶又翻。

    上,時掌翻。

    〕上亦無如之何,庚午,悉複承嗣官爵,仍令不必入朝。

    〔令,力丁翻。

    〕 4中書侍郎、同平章事元載專橫,〔載,祖亥翻,又音如字。

    橫,戶孟翻。

    〕黃門侍郎、同平章事王缙附之,二人俱貪。

    載妻王氏〔載妻,王忠嗣之女。

    缙,音晉。

    〕及子伯和、仲武、缙弟、妹及尼出入者,争納賄賂。

    〔尼,女夷翻。

    〕又以政事委群吏,士之求進者,不結其子弟及主書卓英倩等,無由自達。

    上含容累年,載、缙不悛。

    〔悛,醜緣翻。

    〕 上欲誅之,恐左右漏洩,無可與言者,獨與左金吾大将軍吳湊謀之。

    湊,上之舅也。

    〔吳湊,章敬皇後弟也。

    〕會有告載、缙夜醮圖為不軌者,庚辰,上禦延英殿,命湊收載、缙于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