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二百二十四
關燈
小
中
大
人,破賊數萬衆;攻容州,拔之,擒梁崇牽,前後大小百餘戰,盡複容州故地。
分命諸将襲西原蠻,〔新書:西原蠻,居廣、容之南,邕、桂之西,北接道州、武岡,依阻峒穴,綿地數千裡。
将,即亮翻。
〕複郁林等諸州。
先是,番禺賊帥馮崇道,〔先,昔薦翻。
番禺,漢縣,唐帶廣州。
番山在州東三百步,禺山在北一裡,因以名縣。
番,音潘。
〕桂州叛将朱濟時,皆據險為亂,陷十餘州,官軍讨之,連年不克;李勉遣其将李觀與翃并力攻讨,悉斬之,〔觀,古玩翻。
〕三月,五嶺皆平。
4河北旱,米鬥千錢。
5夏,四月,己未,澧州刺史楊子琳入朝,上優接之,賜名猷。
〔澧,音禮。
朝,直遙翻。
〕 6庚申,以典内董秀為内常侍。
〔唐百官志:太子内坊局令,從五品下。
初,内坊隸東宮,開元二十七年,隸内侍省為局,改典内曰令,置丞,掌坊事及導客。
内常侍,正五品下。
〕 7吐蕃請和;庚辰,遣兼禦史大夫吳損使于吐蕃。
〔吐,從暾入聲。
使,疏吏翻。
〕 8成都司錄李少良上書言元載奸贓陰事,〔少,始照翻。
上,時掌翻。
載,祖亥翻,又如字。
〕上置少良于客省。
少良以上語告友人韋頌,殿中侍禦史陸珽以告載,載奏之。
上怒,下少良、頌、珽禦史台獄。
禦史奏少良、頌、珽兇險比周,離間君臣,〔下,遐駕翻。
少,時照翻。
珽,他頂翻。
比,毗至翻。
間,古苋翻。
〕五月,戊申,敕付京兆,皆杖死。
9秋,七月,丙午,元載奏,凡别敕除文、武六品下官,乞令吏部、兵部無得檢勘,從之。
時載所奏拟多不遵法度,恐為有司所駁故也。
〔載,祖亥翻,又音如字。
駁,比角翻。
〕 10八月,丁卯,淮西節度使李忠臣将兵二千屯奉天防秋。
〔使,疏吏翻。
将,即亮翻。
秋高馬肥,吐蕃數入寇,唐歲調關東之兵屯京西以防之,謂之防秋。
〕 11上益厭元載所為,思得士大夫之不阿附者為腹心,漸收載權。
丙子,内出制書,以浙西觀察使李栖筠為禦史大夫,宰相不知,載由是稍绌。
〔相,昔亮翻。
绌,敕律翻。
〕 12九月,吐蕃下青石嶺,軍于那城;〔青石嶺,在原州西。
那城,即漢朝那,故城在原州花石川。
吐,從暾入聲。
〕郭子儀使谕之,明日,引退。
13是歲,以尚書右丞韓滉為戶部侍郎、判度支。
自兵興以來,所在賦庶度,〔尚,辰羊翻。
度,徒洛翻。
斂,力贍翻。
〕倉庫出入無法,國用虛。
滉為人廉勤,精于簿領,作賦斂出入之法,〔滉,呼廣翻。
〕禦下嚴急,吏不敢欺;亦值連歲豐穰,邊境無寇,自是倉庫蓄積始充。
滉,休之子也。
〔韓休,開元中為相,有直聲,而滉以強幹聞。
〕 七年〔(壬子、七七二)〕 1春,正月,甲辰,回纥使者擅出鴻胪寺,〔唐鴻胪寺,在朱雀街西第二街北來第一坊,又北即西内宮城。
纥,下沒翻。
胪,陵奴翻。
〕掠人子女;所司禁之,毆擊所司,以三百騎犯金光、朱雀門。
〔騎,奇計翻。
金光門,長安城西面中門;朱雀門,宮城南門也。
〕是日,宮門皆閉,上遣中使劉清潭谕之,乃止。
〔使,疏吏翻。
〕 2三月,郭子儀入朝;丙午,還邠州。
3夏,四月,吐蕃五千騎至靈州,尋退。
〔吐,從暾入聲。
騎,奇計翻。
〕 4五月,乙未,赦天下。
5秋,七月,癸巳,回纥又擅出鴻胪寺,〔纥,下沒翻。
胪,陵如翻。
〕逐長安令邵說至含光門街,〔西内宮城之外為皇城,南面三門,西為含光門。
說,讀曰悅。
〕奪其馬;說乘他馬而去,弗敢争。
6盧龍節度使朱希彩即得位,悖慢朝廷,殘虐将卒;孔目官李懷瑗因衆怒,伺間殺之。
〔使,疏吏翻。
悖,蒲妹翻,又蒲沒翻。
朝,直遙翻。
将,即亮翻。
伺,相吏翻。
間,古苋翻。
朱希彩殺李懷仙自立,事見上卷三年。
瑗,于絹翻。
〕衆未知所從;經略副使朱泚營于城北,其弟滔将牙内兵,潛使百餘人于衆中大言曰:「節度使非朱副使不可;」衆皆從之。
泚遂權知留後,遣使言狀。
〔泚,且禮翻,又音此。
将,即亮翻。
〕冬,十月,辛未,以泚為檢校左常侍、幽州、盧龍節度使。
〔左常侍,左散騎常侍也。
〕 7十二月,辛未,置永平軍于滑州。
八年〔(癸醜、七七三)〕 1春,正月,昭義節度使、相州刺史薛嵩薨。
子平,年十二,将士脅以為帥,平僞許之;即而讓其叔父崿,〔相,昔亮翻。
帥,所類翻。
崿,五各翻。
〕夜奉父喪、逃歸鄉裡。
壬午,制以崿知留後。
2二月,壬申,永平節度使令狐彰薨。
彰承離亂之後,治軍勸農,府廪充實。
〔治,直之翻。
〕時藩鎮率皆跋扈,獨彰貢賦未嘗阙;歲遣兵三千詣京西防秋,自赍糧食,道路供饋皆不受,所過秋毫不犯。
疾亟,召掌書記高陽齊映,〔高陽,漢縣,屬涿郡,唐屬瀛州。
〕與謀後事,映勸彰請代人,遣子歸私第;彰從之,遺表稱;「昔魚朝恩破史朝義,欲掠滑州,臣不聽,由是有隙。
及朝恩誅,值臣寝疾,以是未得入朝,生死愧負。
臣今必不起,倉庫畜牧,先已封籍,軍中将士,州縣官吏,按堵待命。
〔将,即亮翻。
朝,直遙翻。
〕伏見吏部尚書劉晏、工部尚書李勉可委大事,願速以代臣。
臣男建等,今勤歸東都私第。
」彰薨,将士欲立建,建誓死不從,舉家西歸。
三月,丙子,以李勉為永平節度使。
3吏部侍郎徐浩、薛邕,皆元載、王缙之黨;浩妾弟侯莫陳怤為美原尉,〔載,祖亥翻,又音如字。
缙,音晉。
怤,芳俱翻。
鹹亭二年,分富平、華原及同州之蒲城,以故土門縣置美原縣。
〕浩屬京兆尹杜濟虛以知驿奏優,〔奏優者,言郵驿往來,供給車馬、薪刍、糧用,皆無阙乏,優于餘縣也。
屬,之欲翻。
〕又屬邕拟長安尉。
怤參台,禦史大夫李栖筠劾奏其狀,〔筠,俞輪翻。
劾,戶蓋翻,又戶得翻。
〕敕禮部侍郎萬年于劭等按之。
劭奏邕罪在赦前,應原除,上怒。
夏,五月,乙酉,貶浩明州别駕,邕歙州刺史;丙戍,貶濟杭州刺史,邵桂州長史,朝廷稍肅。
〔明州,京師東南四千一百裡。
歙州,,京師東南三千六百六十七裡。
杭州,京師東南三千五百五十六裡。
桂州,京師水陸路四千七百六十裡。
歙,音攝。
杭,戶剛翻。
長,知兩翻。
考異曰:實錄雲:「侯莫陳怤為美原尉。
」舊李栖筠傳雲:「華原尉侯莫陳怤,以主郵傳優,改長安尉。
」又曰:「栖筠劾奏浩等,上依違未決。
屬月蝕,上問其故。
對曰『臣聞日蝕修德,月蝕修刑,今誣上行私之罪未理,此天所以儆戒于明聖。
』由是感寤,坐怤者皆貶谪。
自此朝綱益振,百度肅然。
」按己醜月乃食,于時未也。
今不取。
4辛卯,鄭王邈薨,贈昭靖太子。
〔邈,上次子也。
〕 5回纥自幹元以來,歲求和市,每一馬易四十缣,動至數萬匹,馬皆驽脊無用;朝廷苦之,所市多不能盡其數,回纥待遣、繼至者常不絕于鴻胪。
至是,上欲悅其意,命盡市之。
秋,七月,辛醜,回纥辭歸,載賜遺及馬價,共享車千餘乘。
〔遺,惟季翻。
乘,承正翻。
〕 6八月,己未,吐蕃六萬寇靈武,踐秋稼而去。
〔考異曰:汾陽家:「八月,吐蕃五千騎至靈州南七級渠,公遣溫儒雅、從政等連兵救之。
九月,大破之。
』今從實錄。
7辛未,幽州節度使朱泚遣弟滔将五千精騎詣泾州防秋。
自安祿山反,幽州兵未常為用,滔至,上大喜,勞賜甚厚。
〔勞,力到翻。
〕 9九月,壬午,循州刺史哥舒晃殺嶺南節度使呂崇贲,據嶺南反。
10癸未,晉州男子郇模,〔郇,須倫翻;古國名,後世以國為姓。
〕以麻辮發,持竹筐葦席,哭于東市。
人問其故,對曰:「願獻三十字,一字為一事;若言無所取,請以席裹屍,貯筐中,棄于野。
」京兆以聞。
上召見,賜新衣,館于客省。
〔時于古銀台門置客省,或四方奏計未遣者、上書言事忤旨者及蕃客禾報者,皆館于其中,常數百人。
館,古玩翻。
〕其言「團」者,請罷諸州團練使也;「監」者,請罷諸道監軍使也。
〔監,古銜翻。
〕 11魏博節度使田承嗣為安、史父子立祠堂,謂之四聖,〔為,于僞翻。
〕且求為相;上令内侍孫知古因奉使諷令毀之。
冬,十月,甲辰,加承嗣同平章事以褒之。
12靈州破吐蕃萬餘衆。
吐蕃衆十萬寇泾、邠、郭子儀遣朔方兵馬使渾瑊将步騎五千拒之。
庚申,戰于宜祿。
〔宋白曰:宜祿,本漢鹑觚縣地,後魏熙平二年,分鹑觚縣置東盤縣,廢帝元年,以縣南臨宜祿川,改為宜祿縣。
九域志:宜祿在邠州西六十裡。
考異曰:實錄作「甲午」,蓋奏到之日也。
邠志雲「十八日」,與唐曆合。
今從之。
」瑊登黃萯原,〔萯,音倍。
黃萯,草名。
蓋其地多黃萯草,因以名原。
〕望虜,〔句斷。
〕命據險布拒馬以備其馳突。
宿将史抗、溫儒雅等意輕瑊,不用其命;瑊召使擊虜,則已醉矣;見拒馬,曰:「野戰,鳥用此為!」命撤之。
叱騎兵沖虜陳,不能入而返;〔陳,讀曰陣。
〕虜蹑而乘之,官軍大敗,士卒死者什七八,居民為吐蕃所掠千餘人。
甲子,馬璘與吐蕃戰于鹽倉,又敗。
〔鹽倉,在泾州城西。
考異曰:邠志曰:「十月,西戎寇邠,泾原節度使馬公襲之,郭公使其将渾瑊率步騎五千為之掎角。
十八日,師登黃萯原,望見吐蕃,瑊急引其衆前據乘險,仍設拒馬槍以遏馳突之勢。
史抗、溫儒雅等宿将五六人任氣自負,輕侮都将,置酒高飲;瑊使召之,至,則皆醉矣。
見拒馬槍,曰:『野地見賊須擊,設此何為!』命去之。
戎衆即陳,抗等叱馬軍使馳賊,及回,自沖其軍,吐蕃蹑背而入,我師大敗,卒之不死者什二三。
」汾陽家傳:「十月,吐蕃四節度曆泾川,過閣川南,于渭河合軍,公遺渾瑊等前後相接以待之。
二十四日,大戰于長武城,我師敗績。
瑊等突出,乃免。
」唐曆:「十八日,吐蕃寇邠州,瑊與戰于宜祿,官軍大敗。
二十二日,馬璘出兵擊之,又敗。
二十七日己巳,璘遣軍斫吐蕃營,破之。
二十八日庚午,诏追諸道兵屯西郊。
十一月一日,吐蕃退。
」段公别傳曰:「八年冬十月二十三日,犬戎入寇,大戰于鹽倉,我軍與朔方兵馬使渾瑊之衆供力齊攻,防秋諸軍望賊而退,于是我師不利。
」今日從邠志、唐曆、段公家傳。
事從實錄、舊傳,兼采諸書。
〕璘為虜所隔,逮暮未還,泾原兵馬使焦令谌等與敗卒争門而入。
或勸行軍司馬段秀實乘城拒守,秀實曰:「大帥未知所在,當前擊虜,豈得苟自全乎!」召令谌等讓之曰:「軍法,失大将,麾下皆死。
諸君忘其死邪!」令谌等惶懼拜請命。
〔帥,所類翻。
将,即亮翻。
〕秀實乃發城中兵未戰者悉出,陳于東原,〔陳,讀曰陣。
〕且收散兵,為将力戰狀。
吐蕃畏之,稍卻。
即夜,璘乃得還。
郭子儀召諸将謀曰:「敗軍之罪在我,不在諸将。
然朔方兵精聞天下,〔聞,音問。
〕今為虜敗,何策可以雪恥﹖」〔敗,補賣翻。
〕莫對。
渾瑊曰:「敗軍之将,不當複預議。
〔複,扶又翻;下同〕然願一言今日之事,惟理瑊罪,〔理,治也。
〕不則再見任。
」〔不,讀曰否。
〕子儀赦其罪,使将兵趣朝那。
虜即破官軍,欲攘汧、隴。
鹽州刺史李國臣曰:「虜乘勝必犯郊畿,我掎其後,虜必返顧。
」乃引兵趣秦原,〔括地志曰:秦州清水縣有秦亭、秦谷,非子所封地也。
趣,七喻翻。
〕鳴鼓而西。
虜聞之,至百城,返,〔百城,即泾州靈台縣之百裡城。
〕渾瑊邀之于隘,盡複得其所掠;馬璘亦出精兵襲虜辎重于潘原,〔重,直用翻。
〕殺數千人,虜遂遁去。
13乙醜,以江西觀察使路嗣恭〔【章:十二行本「恭」下有「兼嶺南節度使」六字;乙十一行本同。
】〕讨哥舒晃。
14初,元載嘗為西州刺史,知河西、隴右山川形勢。
是時,吐蕃數為寇,〔數,所角翻。
〕載言于上曰:「四鎮、北庭即治泾州,無險要可守。
隴山高峻,南連秦嶺,〔秦嶺,即商嶺。
〕北抵大河。
今國家西境盡潘原,而吐蕃戍摧沙堡,原州居其中間,當隴山之口,其西皆監牧故地。
草肥水美,平涼在其東,〔唐原州治古高平,當隴道之要。
漢光武取隴右,先降高峻而後可以蹙隗嚣。
赫連勃勃據高平,乘高以窺隴東、嶺北,得以病姚興,誠要害之地也。
平涼縣屬原州,西南即隴山之六盤關。
〕獨耕一縣,可給軍食,故壘尚存,吐蕃棄而不居。
每歲盛夏,吐蕃畜牧青海,去塞甚遠,若乘間築之,〔間,古苋翻。
〕二旬可畢。
移京西軍戍原州,移郭子儀軍戍泾州,為之根本,分兵守石門、木峽,〔原州西南有木峽關。
州境又有石門關。
〕漸開隴右,進達安西,據吐蕃腹心,則朝廷可高枕矣。
」并圖地形獻之,密遣人出隴山商度功用。
〔枕,職任翻。
度,徒洛翻。
〕會汴宋節度使田神功入朝,上問之,對曰:「行軍料敵,宿将所難,陛下奈何用一書生語,欲舉國從之乎!」載尋得罪,事遂寝。
〔為後楊炎複議城原張本。
〕 15有司以回纥赤心馬多,請市千匹。
郭子儀以為如此,逆其意太甚,自請輸一歲俸為國市之。
〔為,于僞翻。
〕上不許。
十一月,戊子,命市六千匹。
分命諸将襲西原蠻,〔新書:西原蠻,居廣、容之南,邕、桂之西,北接道州、武岡,依阻峒穴,綿地數千裡。
将,即亮翻。
〕複郁林等諸州。
先是,番禺賊帥馮崇道,〔先,昔薦翻。
番禺,漢縣,唐帶廣州。
番山在州東三百步,禺山在北一裡,因以名縣。
番,音潘。
〕桂州叛将朱濟時,皆據險為亂,陷十餘州,官軍讨之,連年不克;李勉遣其将李觀與翃并力攻讨,悉斬之,〔觀,古玩翻。
〕三月,五嶺皆平。
4河北旱,米鬥千錢。
5夏,四月,己未,澧州刺史楊子琳入朝,上優接之,賜名猷。
〔澧,音禮。
朝,直遙翻。
〕 6庚申,以典内董秀為内常侍。
〔唐百官志:太子内坊局令,從五品下。
初,内坊隸東宮,開元二十七年,隸内侍省為局,改典内曰令,置丞,掌坊事及導客。
内常侍,正五品下。
〕 7吐蕃請和;庚辰,遣兼禦史大夫吳損使于吐蕃。
〔吐,從暾入聲。
使,疏吏翻。
〕 8成都司錄李少良上書言元載奸贓陰事,〔少,始照翻。
上,時掌翻。
載,祖亥翻,又如字。
〕上置少良于客省。
少良以上語告友人韋頌,殿中侍禦史陸珽以告載,載奏之。
上怒,下少良、頌、珽禦史台獄。
禦史奏少良、頌、珽兇險比周,離間君臣,〔下,遐駕翻。
少,時照翻。
珽,他頂翻。
比,毗至翻。
間,古苋翻。
〕五月,戊申,敕付京兆,皆杖死。
9秋,七月,丙午,元載奏,凡别敕除文、武六品下官,乞令吏部、兵部無得檢勘,從之。
時載所奏拟多不遵法度,恐為有司所駁故也。
〔載,祖亥翻,又音如字。
駁,比角翻。
〕 10八月,丁卯,淮西節度使李忠臣将兵二千屯奉天防秋。
〔使,疏吏翻。
将,即亮翻。
秋高馬肥,吐蕃數入寇,唐歲調關東之兵屯京西以防之,謂之防秋。
〕 11上益厭元載所為,思得士大夫之不阿附者為腹心,漸收載權。
丙子,内出制書,以浙西觀察使李栖筠為禦史大夫,宰相不知,載由是稍绌。
〔相,昔亮翻。
绌,敕律翻。
〕 12九月,吐蕃下青石嶺,軍于那城;〔青石嶺,在原州西。
那城,即漢朝那,故城在原州花石川。
吐,從暾入聲。
〕郭子儀使谕之,明日,引退。
13是歲,以尚書右丞韓滉為戶部侍郎、判度支。
自兵興以來,所在賦庶度,〔尚,辰羊翻。
度,徒洛翻。
斂,力贍翻。
〕倉庫出入無法,國用虛。
滉為人廉勤,精于簿領,作賦斂出入之法,〔滉,呼廣翻。
〕禦下嚴急,吏不敢欺;亦值連歲豐穰,邊境無寇,自是倉庫蓄積始充。
滉,休之子也。
〔韓休,開元中為相,有直聲,而滉以強幹聞。
〕 七年〔(壬子、七七二)〕 1春,正月,甲辰,回纥使者擅出鴻胪寺,〔唐鴻胪寺,在朱雀街西第二街北來第一坊,又北即西内宮城。
纥,下沒翻。
胪,陵奴翻。
〕掠人子女;所司禁之,毆擊所司,以三百騎犯金光、朱雀門。
〔騎,奇計翻。
金光門,長安城西面中門;朱雀門,宮城南門也。
〕是日,宮門皆閉,上遣中使劉清潭谕之,乃止。
〔使,疏吏翻。
〕 2三月,郭子儀入朝;丙午,還邠州。
3夏,四月,吐蕃五千騎至靈州,尋退。
〔吐,從暾入聲。
騎,奇計翻。
〕 4五月,乙未,赦天下。
5秋,七月,癸巳,回纥又擅出鴻胪寺,〔纥,下沒翻。
胪,陵如翻。
〕逐長安令邵說至含光門街,〔西内宮城之外為皇城,南面三門,西為含光門。
說,讀曰悅。
〕奪其馬;說乘他馬而去,弗敢争。
6盧龍節度使朱希彩即得位,悖慢朝廷,殘虐将卒;孔目官李懷瑗因衆怒,伺間殺之。
〔使,疏吏翻。
悖,蒲妹翻,又蒲沒翻。
朝,直遙翻。
将,即亮翻。
伺,相吏翻。
間,古苋翻。
朱希彩殺李懷仙自立,事見上卷三年。
瑗,于絹翻。
〕衆未知所從;經略副使朱泚營于城北,其弟滔将牙内兵,潛使百餘人于衆中大言曰:「節度使非朱副使不可;」衆皆從之。
泚遂權知留後,遣使言狀。
〔泚,且禮翻,又音此。
将,即亮翻。
〕冬,十月,辛未,以泚為檢校左常侍、幽州、盧龍節度使。
〔左常侍,左散騎常侍也。
〕 7十二月,辛未,置永平軍于滑州。
八年〔(癸醜、七七三)〕 1春,正月,昭義節度使、相州刺史薛嵩薨。
子平,年十二,将士脅以為帥,平僞許之;即而讓其叔父崿,〔相,昔亮翻。
帥,所類翻。
崿,五各翻。
〕夜奉父喪、逃歸鄉裡。
壬午,制以崿知留後。
2二月,壬申,永平節度使令狐彰薨。
彰承離亂之後,治軍勸農,府廪充實。
〔治,直之翻。
〕時藩鎮率皆跋扈,獨彰貢賦未嘗阙;歲遣兵三千詣京西防秋,自赍糧食,道路供饋皆不受,所過秋毫不犯。
疾亟,召掌書記高陽齊映,〔高陽,漢縣,屬涿郡,唐屬瀛州。
〕與謀後事,映勸彰請代人,遣子歸私第;彰從之,遺表稱;「昔魚朝恩破史朝義,欲掠滑州,臣不聽,由是有隙。
及朝恩誅,值臣寝疾,以是未得入朝,生死愧負。
臣今必不起,倉庫畜牧,先已封籍,軍中将士,州縣官吏,按堵待命。
〔将,即亮翻。
朝,直遙翻。
〕伏見吏部尚書劉晏、工部尚書李勉可委大事,願速以代臣。
臣男建等,今勤歸東都私第。
」彰薨,将士欲立建,建誓死不從,舉家西歸。
三月,丙子,以李勉為永平節度使。
3吏部侍郎徐浩、薛邕,皆元載、王缙之黨;浩妾弟侯莫陳怤為美原尉,〔載,祖亥翻,又音如字。
缙,音晉。
怤,芳俱翻。
鹹亭二年,分富平、華原及同州之蒲城,以故土門縣置美原縣。
〕浩屬京兆尹杜濟虛以知驿奏優,〔奏優者,言郵驿往來,供給車馬、薪刍、糧用,皆無阙乏,優于餘縣也。
屬,之欲翻。
〕又屬邕拟長安尉。
怤參台,禦史大夫李栖筠劾奏其狀,〔筠,俞輪翻。
劾,戶蓋翻,又戶得翻。
〕敕禮部侍郎萬年于劭等按之。
劭奏邕罪在赦前,應原除,上怒。
夏,五月,乙酉,貶浩明州别駕,邕歙州刺史;丙戍,貶濟杭州刺史,邵桂州長史,朝廷稍肅。
〔明州,京師東南四千一百裡。
歙州,,京師東南三千六百六十七裡。
杭州,京師東南三千五百五十六裡。
桂州,京師水陸路四千七百六十裡。
歙,音攝。
杭,戶剛翻。
長,知兩翻。
考異曰:實錄雲:「侯莫陳怤為美原尉。
」舊李栖筠傳雲:「華原尉侯莫陳怤,以主郵傳優,改長安尉。
」又曰:「栖筠劾奏浩等,上依違未決。
屬月蝕,上問其故。
對曰『臣聞日蝕修德,月蝕修刑,今誣上行私之罪未理,此天所以儆戒于明聖。
』由是感寤,坐怤者皆貶谪。
自此朝綱益振,百度肅然。
」按己醜月乃食,于時未也。
今不取。
4辛卯,鄭王邈薨,贈昭靖太子。
〔邈,上次子也。
〕 5回纥自幹元以來,歲求和市,每一馬易四十缣,動至數萬匹,馬皆驽脊無用;朝廷苦之,所市多不能盡其數,回纥待遣、繼至者常不絕于鴻胪。
至是,上欲悅其意,命盡市之。
秋,七月,辛醜,回纥辭歸,載賜遺及馬價,共享車千餘乘。
〔遺,惟季翻。
乘,承正翻。
〕 6八月,己未,吐蕃六萬寇靈武,踐秋稼而去。
〔考異曰:汾陽家:「八月,吐蕃五千騎至靈州南七級渠,公遣溫儒雅、從政等連兵救之。
九月,大破之。
』今從實錄。
7辛未,幽州節度使朱泚遣弟滔将五千精騎詣泾州防秋。
自安祿山反,幽州兵未常為用,滔至,上大喜,勞賜甚厚。
〔勞,力到翻。
〕 9九月,壬午,循州刺史哥舒晃殺嶺南節度使呂崇贲,據嶺南反。
10癸未,晉州男子郇模,〔郇,須倫翻;古國名,後世以國為姓。
〕以麻辮發,持竹筐葦席,哭于東市。
人問其故,對曰:「願獻三十字,一字為一事;若言無所取,請以席裹屍,貯筐中,棄于野。
」京兆以聞。
上召見,賜新衣,館于客省。
〔時于古銀台門置客省,或四方奏計未遣者、上書言事忤旨者及蕃客禾報者,皆館于其中,常數百人。
館,古玩翻。
〕其言「團」者,請罷諸州團練使也;「監」者,請罷諸道監軍使也。
〔監,古銜翻。
〕 11魏博節度使田承嗣為安、史父子立祠堂,謂之四聖,〔為,于僞翻。
〕且求為相;上令内侍孫知古因奉使諷令毀之。
冬,十月,甲辰,加承嗣同平章事以褒之。
12靈州破吐蕃萬餘衆。
吐蕃衆十萬寇泾、邠、郭子儀遣朔方兵馬使渾瑊将步騎五千拒之。
庚申,戰于宜祿。
〔宋白曰:宜祿,本漢鹑觚縣地,後魏熙平二年,分鹑觚縣置東盤縣,廢帝元年,以縣南臨宜祿川,改為宜祿縣。
九域志:宜祿在邠州西六十裡。
考異曰:實錄作「甲午」,蓋奏到之日也。
邠志雲「十八日」,與唐曆合。
今從之。
」瑊登黃萯原,〔萯,音倍。
黃萯,草名。
蓋其地多黃萯草,因以名原。
〕望虜,〔句斷。
〕命據險布拒馬以備其馳突。
宿将史抗、溫儒雅等意輕瑊,不用其命;瑊召使擊虜,則已醉矣;見拒馬,曰:「野戰,鳥用此為!」命撤之。
叱騎兵沖虜陳,不能入而返;〔陳,讀曰陣。
〕虜蹑而乘之,官軍大敗,士卒死者什七八,居民為吐蕃所掠千餘人。
甲子,馬璘與吐蕃戰于鹽倉,又敗。
〔鹽倉,在泾州城西。
考異曰:邠志曰:「十月,西戎寇邠,泾原節度使馬公襲之,郭公使其将渾瑊率步騎五千為之掎角。
十八日,師登黃萯原,望見吐蕃,瑊急引其衆前據乘險,仍設拒馬槍以遏馳突之勢。
史抗、溫儒雅等宿将五六人任氣自負,輕侮都将,置酒高飲;瑊使召之,至,則皆醉矣。
見拒馬槍,曰:『野地見賊須擊,設此何為!』命去之。
戎衆即陳,抗等叱馬軍使馳賊,及回,自沖其軍,吐蕃蹑背而入,我師大敗,卒之不死者什二三。
」汾陽家傳:「十月,吐蕃四節度曆泾川,過閣川南,于渭河合軍,公遺渾瑊等前後相接以待之。
二十四日,大戰于長武城,我師敗績。
瑊等突出,乃免。
」唐曆:「十八日,吐蕃寇邠州,瑊與戰于宜祿,官軍大敗。
二十二日,馬璘出兵擊之,又敗。
二十七日己巳,璘遣軍斫吐蕃營,破之。
二十八日庚午,诏追諸道兵屯西郊。
十一月一日,吐蕃退。
」段公别傳曰:「八年冬十月二十三日,犬戎入寇,大戰于鹽倉,我軍與朔方兵馬使渾瑊之衆供力齊攻,防秋諸軍望賊而退,于是我師不利。
」今日從邠志、唐曆、段公家傳。
事從實錄、舊傳,兼采諸書。
〕璘為虜所隔,逮暮未還,泾原兵馬使焦令谌等與敗卒争門而入。
或勸行軍司馬段秀實乘城拒守,秀實曰:「大帥未知所在,當前擊虜,豈得苟自全乎!」召令谌等讓之曰:「軍法,失大将,麾下皆死。
諸君忘其死邪!」令谌等惶懼拜請命。
〔帥,所類翻。
将,即亮翻。
〕秀實乃發城中兵未戰者悉出,陳于東原,〔陳,讀曰陣。
〕且收散兵,為将力戰狀。
吐蕃畏之,稍卻。
即夜,璘乃得還。
郭子儀召諸将謀曰:「敗軍之罪在我,不在諸将。
然朔方兵精聞天下,〔聞,音問。
〕今為虜敗,何策可以雪恥﹖」〔敗,補賣翻。
〕莫對。
渾瑊曰:「敗軍之将,不當複預議。
〔複,扶又翻;下同〕然願一言今日之事,惟理瑊罪,〔理,治也。
〕不則再見任。
」〔不,讀曰否。
〕子儀赦其罪,使将兵趣朝那。
虜即破官軍,欲攘汧、隴。
鹽州刺史李國臣曰:「虜乘勝必犯郊畿,我掎其後,虜必返顧。
」乃引兵趣秦原,〔括地志曰:秦州清水縣有秦亭、秦谷,非子所封地也。
趣,七喻翻。
〕鳴鼓而西。
虜聞之,至百城,返,〔百城,即泾州靈台縣之百裡城。
〕渾瑊邀之于隘,盡複得其所掠;馬璘亦出精兵襲虜辎重于潘原,〔重,直用翻。
〕殺數千人,虜遂遁去。
13乙醜,以江西觀察使路嗣恭〔【章:十二行本「恭」下有「兼嶺南節度使」六字;乙十一行本同。
】〕讨哥舒晃。
14初,元載嘗為西州刺史,知河西、隴右山川形勢。
是時,吐蕃數為寇,〔數,所角翻。
〕載言于上曰:「四鎮、北庭即治泾州,無險要可守。
隴山高峻,南連秦嶺,〔秦嶺,即商嶺。
〕北抵大河。
今國家西境盡潘原,而吐蕃戍摧沙堡,原州居其中間,當隴山之口,其西皆監牧故地。
草肥水美,平涼在其東,〔唐原州治古高平,當隴道之要。
漢光武取隴右,先降高峻而後可以蹙隗嚣。
赫連勃勃據高平,乘高以窺隴東、嶺北,得以病姚興,誠要害之地也。
平涼縣屬原州,西南即隴山之六盤關。
〕獨耕一縣,可給軍食,故壘尚存,吐蕃棄而不居。
每歲盛夏,吐蕃畜牧青海,去塞甚遠,若乘間築之,〔間,古苋翻。
〕二旬可畢。
移京西軍戍原州,移郭子儀軍戍泾州,為之根本,分兵守石門、木峽,〔原州西南有木峽關。
州境又有石門關。
〕漸開隴右,進達安西,據吐蕃腹心,則朝廷可高枕矣。
」并圖地形獻之,密遣人出隴山商度功用。
〔枕,職任翻。
度,徒洛翻。
〕會汴宋節度使田神功入朝,上問之,對曰:「行軍料敵,宿将所難,陛下奈何用一書生語,欲舉國從之乎!」載尋得罪,事遂寝。
〔為後楊炎複議城原張本。
〕 15有司以回纥赤心馬多,請市千匹。
郭子儀以為如此,逆其意太甚,自請輸一歲俸為國市之。
〔為,于僞翻。
〕上不許。
十一月,戊子,命市六千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