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二百二十三
關燈
小
中
大
曰:舊懷恩傳曰:「懷恩領回纥及朔方之衆繼進,行至鳴沙縣,遇疾,舁歸;九月九日,死于靈武。
」按長曆,九月庚寅朔。
丁酉,八日也。
唐曆、邠志皆雲「九月八日,懷恩死于靈州。
」今從實錄。
〕大将張韶代領其衆,别将徐璜玉殺之,範志誠又殺璜玉而領其衆。
懷恩拒命三年,再引胡寇,為國大患,〔去年及今年之寇。
〕上猶為之隐,〔為,于僞翻。
〕前後敕制未嘗言其反;及聞其死,憫然曰:「懷恩不反,為左右所誤耳!」 吐蕃至邠州,白孝德嬰城自守。
甲辰,上命宰相及諸司長官〔六曹有尚書,寺有卿,監有監,皆為諸司長官。
〕于西明寺行香設素馔,奏樂。
〔徼福于佛也。
〕是日,吐蕃十萬衆至奉天,京城震恐。
朔方兵馬使渾瑊、〔渾,戶昆翻,又戶本翻。
瑊,古鹹翻。
〕詩擊使白元光先戍奉天,虜始列營,瑊帥骁騎二百沖之,身先士卒,虜衆披靡。
〔先,昔見翻。
披,普彼翻。
〕瑊挾虜将一人躍馬而還,從騎無中鋒镝者。
〔從,才用翻。
中,竹仲翻。
〕城上士卒望之,勇氣始振。
乙巳,吐蕃進攻之,虜死傷甚衆,數日,斂衆還營;瑊夜引兵襲之,殺千餘人,前後與虜戰二百餘合,斬首五千級。
丙午,罷百高座講;召郭子儀于河中,使屯泾陽。
己酉,命李忠臣屯東渭橋,李光進屯雲陽,馬璘、郝庭玉屯便橋,李抱玉屯鳳翔,内侍駱奉仙、将軍李日越屯盩厔,同華節度使周智光屯同州,鄜坊節度使杜冕屯坊州,上自将六軍屯苑中。
庚戌,下制親征。
辛亥,魚朝恩請索城中,括士民私馬,令城中男子皆衣皁,〔索,山客翻。
衣,于既翻。
〕團結為兵,城門皆塞二開一。
〔塞,悉則翻。
〕士民大駭,踰垣鑿窦而逃者甚衆,吏不能禁。
朝恩欲奉上幸河中以避吐蕃,恐群臣議論不一,一旦,百官入朝,立班久之,合門不開,〔謂東西上合門也。
〕朝恩忽從禁軍十餘人操白刃而出,宣言:「吐蕃數犯郊畿,〔操,七刀翻。
數,所角翻。
〕車駕欲幸河中,何如﹖公卿皆錯愕不知所對。
有劉給事者,獨出班抗聲曰:「敕使反邪!〔唐人謂宦官為敕使。
使,疏吏翻。
〕今屯軍如雲,不湏力扞寇,而遽欲脅天子棄宗廟社稷而去,非反而何!」朝恩驚沮而退,事遂寝。
〔劉給事立朝守正不可奪如此;且兩省官也,而史失其名,唐置史館何為哉!考異曰:新魚朝恩傳雲:「仆固玚攻绛州,使姚良據溫,誘回纥陷河陽。
朝恩遣李忠誠讨玚,以霍文玚監之;王景岑讨良,王希遷監之。
敗玚于萬泉,生擒良。
高晖等引吐蕃入寇,遣劉德信讨斬之。
故朝恩因麾下數克獲,竊以自高。
是時郭子儀有定天下之功,居人臣第一,心媢之,乘相州敗,醜為诋谮。
肅宗不内其語,然猶罷子儀兵,留京師。
代宗立,與程元振一口加毀,帝未及寤,子儀憂甚;俄而吐蕃陷京師,卒用其力,王室再安。
朝恩内慚,乃勸帝徙洛陽,欲遠戎狄,百僚在庭,朝恩從十餘人持兵出曰:『虜犯都甸,欲幸洛,雲何﹖』宰相未對。
有近臣折曰:『敕使反邪!今屯兵足以扞寇,何遽脅天子棄宗廟為!』朝恩色沮,而子儀亦謂不可,乃止。
」李肇國史補曰:「代宗朝百僚,立班良久,合門不開。
魚朝恩忽擁白刃十餘人而出,宣言曰:『西蕃頻犯郊圻,欲幸河中,何如﹖』宰臣以下蒼黃不知所對。
給事中劉,不記其名,出班抗聲曰:『敕使反邪!』雲雲。
由此罷遷幸之議。
」按仆固玚攻榆,不聞攻绛州。
高晖為李日越所擒,不聞劉德信所斬。
朝恩欲幸河中,不聞欲幸洛。
既雲頻犯郊圻,必是吐蕃後入寇時也。
新書所雲,不知據何書。
今從國史補。
〕 自丙午至甲寅,大雨不止,故虜不能進。
吐蕃移兵攻醴泉,黨項西掠白水,〔白水縣,漢粟邑之地,後魏太和二年,置白水縣及白水郡,隋廢郡存縣,唐屬同州。
〕東侵蒲津。
丁巳,吐蕃大掠男女數萬而去,所過焚廬舍,蹂禾稼殆盡。
周智光引兵邀擊,破之于澄城北,因逐北至鄜州。
〔宋白曰:鄜州,漢上郡雕陰之地。
後魏太和十一年,置東秦州,孝昌二年,又改為北華州;廢帝二年,改為鄜州,因鄜畤為名。
九域志:鄜州,東南至同州四百一十四裡。
澄城縣,在同州北九十裡。
坊州,漢渠搜縣,中部都尉理所,後魏屬鄜州管内。
周天和七年,元皇帝作牧鄜州,于此置馬坊,唐高祖因置坊州,取馬坊為名。
九域志:坊州,北至鄜州一百一十裡。
鄜,音夫。
〕智光素與杜冕不協,遂殺鄜州刺史張麟,坑冕家屬八十一人,焚坊州廬舍三千餘家。
冬,十月,己未,複講經于資聖寺。
吐蕃退至邠州,遇回纥,複相與入寇,〔複,扶又翻;下複至同。
〕辛酉,至奉天。
〔考異曰:邠志曰:「八月,懷恩以諸戎入寇,九月,诏郭公讨之,師于泾陽。
回纥屯泾北,去我十裡,朝恩請擊回纥。
郭公曰:『我昔與回纥情契頗至,今茲為寇,必将有故,吾方導而問之,可不戰而下也。
』朝恩流言謂郭公與懷恩為應,陰率諸軍列營渭上。
郭公章疏逾旬不達。
郭公諸子在長安聞之,使小将強羽以物議告郭公。
郭公間道入觐,且以衆議聞。
上曰:『無是。
』即日令赴泾陽。
朝恩驚曰:『郭公真長者,吾比疑之,誠小人也。
』」按回纥九月未至泾陽,十月辛酉始至奉天,丙寅圍泾陽,丁卯子儀已與之盟,首尾纔七曰,豈容有章疏逾旬不達之事!子儀為元帥,與強敵對壘,豈可棄軍入朝!汾陽家傳此際亦無入朝事。
今不取。
〕癸亥,黨項焚同州官廨、民居而去。
〔廨,居隘翻。
〕 丙寅,回纥、吐蕃合兵圍泾陽,子儀命諸将嚴設守備而不戰。
及暮,二虜退屯北原,〔泾陽之北原也。
〕丁卯,複至城下。
是時,回纥與吐蕃聞仆固懷恩死,已争長,不相睦,〔長,知兩翻。
〕分營而居,子儀知之。
回纥在城西,子儀使牙将李光瓒等往說之,〔牙将者,牙前将領,統元帥親兵。
說,式芮翻;下往說同。
〕欲與之共擊吐蕃。
回纥不信,曰:「郭公固在此乎﹖汝绐我耳。
若果在此,可得見乎﹖」光瓒還報,子儀曰:「今衆寡不敵,難以力勝。
昔與回纥契約甚厚,不若挺身往說之,可不戰而下也。
」諸将請選鐵騎五百為衛從,〔從,才用翻。
〕子儀曰:「此适足為害也。
」郭晞扣馬谏曰:「彼,虎狼也;大人,國之元帥,柰何以身為虜餌!」子儀曰:「今戰,則父子俱死而國家危;往以至誠與之言,或幸而見從,則四海之福也!不然,則身沒而家全。
」〔子儀之審處利害而權其輕重者如此。
〕以鞭擊其手曰:「去!」遂與數騎開門而出,使人傳呼曰:「令公來!」〔子儀時為中書令,故傳呼令公。
〕回纥大驚。
其大帥合胡祿都督藥葛羅,可汗之弟也,執弓注矢立于陣前。
子儀免冑釋甲投槍而進,回纥諸酋長相顧曰:「是也!」〔酋,慈由翻。
〕皆下馬羅拜。
子儀亦下馬,前執藥葛羅手,讓之曰:「汝回纥有大功于唐,〔謂舉兵助唐平安、史也。
〕唐之報汝亦不薄,柰何負約,深入吾地,侵逼畿縣,〔唐京都屬縣,附城之縣為赤,為次赤。
如昭應、奉天、醴泉等縣為次赤。
餘為畿縣。
〕棄前功,結怨仇,背恩德而助叛臣,何其愚也!〔背,蒲妹翻。
〕且懷恩叛君棄母,〔謂懷恩阻兵汾、绛,既而叛歸靈武,棄母于汾州也。
〕于汝國何有!今吾挺身而來,聽汝執我殺之,我之将士必緻死與汝戰矣。
」藥葛羅曰:「懷恩欺我,言天可汗已晏駕,令公亦捐館,中國無主,我是以敢與之來。
今知天可汗在上都,〔自貞觀中四夷君長請太宗為天可汗,是後夷人率謂天子為天可汗。
上都,長安也。
〕令公複總兵于此,懷恩又為天所殺,我曹豈肯與令公戰乎!」子儀因說之曰:「吐蕃無道,乘我國有亂,不顧舅甥之親,〔吐蕃尚唐公主,為舅甥之國。
複,扶又翻。
說,式芮翻。
〕吞噬我邊鄙,焚蕩我畿甸,其所掠之财不可勝載,〔勝,音升。
〕馬牛雜畜,長數百裡,〔畜,許救翻。
長,直亮翻。
〕彌漫在野,此天以賜汝也。
全師而繼好,〔漫,音萬,又莫官翻。
好,呼到翻。
〕破敵以取富,為汝計,孰便于此!不可失也。
」藥葛羅曰:「吾為懷恩所誤,負公誠深,今請為公盡力,擊吐蕃以謝過。
〔為,于僞翻。
〕然懷恩之子,可敦兄弟也,願舍之勿殺。
」子儀許之。
回纥觀者〔【章:十二行本「者」下有「左右」二字;乙十一行本同;退齋校同。
】〕為兩翼,稍前,子儀麾下亦進,子儀揮手卻之,因取酒與其酋長共飲。
藥葛羅使子儀先執酒為誓,子儀酹地曰:〔纥,下沒翻。
酋,慈由翻。
長,知兩翻。
酹,盧對翻。
以酒沃地曰酹。
〕「大唐天子萬歲!回纥可汗亦萬歲!兩國将相亦萬歲!有負約者,身隕陳前,家族□□。
」〔【章:十二行本作「滅絕」二字;乙十一行本同;張校同,雲無注本脫「滅絕」二字。
】可,從刊入聲。
汗,音寒。
将,即亮翻。
相,息亮翻。
陳,讀曰陣。
〕杯至藥葛羅,亦酹地曰:「如令公誓!」于是諸酋長皆大喜曰:「向以二巫師從軍,巫言此行甚安隐,〔隐,讀曰穩。
【章:乙十一行本正作「穩」;乙本同。
】〕不與唐戰,見一大人而還,今果然矣。
」子儀遺之彩三千匹,〔遺,唯季翻。
〕酋長分以賞巫。
子儀竟與定約而還。
吐蕃聞之,夜,引兵遁去。
回纥遣其酋長石野那等六人入見天子。
〔見,賢遍翻。
〕 藥葛羅帥衆追吐蕃,子儀使白元光帥精騎與之俱;癸酉,戰于靈台西原,大破之,〔靈台,漢鹑觚縣地,天寶元年,更名靈台。
九域志:靈台縣,在泾州東九十裡。
舊史,破吐蕃處,在靈台縣西五十裡,地名赤山嶺。
〕殺吐蕃萬計,得所掠士女四千人。
丙子,又破之于泾州東。
〔考異曰:實錄曰:「十月,吐蕃退至邠州,與回纥相遇,複合從為寇。
辛酉,寇奉天。
乙亥,回纥以懷恩死,貳于吐蕃。
丁醜,郭子儀單騎詣回纥軍,免冑與回纥大将語,責以負約,遂與之盟。
己卯,回纥首領石野那等六人來朝。
庚辰,子儀遣白元光帥精銳會回纥兵數千人大破吐蕃十餘萬衆于靈台縣之西原。
」汾陽家傳曰:「十月八日,吐蕃、回纥合圍泾陽,屯于北原。
其夜,公使方面各除道二,诘朝将戰。
明日,寇又室,兵甲益盛。
公使衙前将李光瓒等出谕之,亦不受,請決戰。
公以虜騎勁,亦以衆寡不敵,孫軍無救,使辟軍門,躍一騎而出。
兵部郎中馬錫、主客員外郎陳翃時以一騎從。
回纥合胡祿都督藥葛羅宰相立于陣前,持滿相向,公前叱之雲雲。
藥葛羅等惘然懷慚,伏而請罪,因與之盟。
吐蕃聞之,夜半,抽兵而逸。
回纥藥葛羅等遽追之,公使白元光等繼之,十五曰至靈台,破尚結息一十萬衆。
十八日,于泾州東又破之。
」舊子儀傳曰:「子儀自河中至,屯于泾陽,而虜騎已合。
子儀一軍萬餘人,而雜虜圍之數重。
子儀使李國臣、高升拒其東,陳回光當其西,朱元琮當其北,子儀帥甲騎二千出沒于左右前後。
虜見而問曰:『此誰也﹖』報曰:『郭令公也。
』回纥曰:『令公存乎﹖仆固懷恩言天可汗已棄四海,令公亦謝世,中國無主,故從其來。
今令公存,天可汗存乎﹖』報之曰:『皇帝萬壽無疆。
』回纥皆曰;『懷恩欺我。
』子儀又使谕之雲雲。
回纥曰:『謂令公亡矣,不然,何以至此!令公誠存,安得而見之﹖』子儀将出,諸将谏。
子儀曰:『今力固不敵,且至誠感神,況虜輩乎!』回纥傳曰:「吐蕃将馬重英等十月初引退,取邠州舊路而歸。
回纥首領羅達幹等帥其衆二千餘騎詣泾陽請降,子儀許之,率衆被甲持滿數千人。
回纥譯曰:『此來非惡心,要見令公。
』子儀曰:『我令公也。
』回纥曰:『請去甲。
』子儀便脫兜鍪槍甲,竦馬挺身而前。
回纥酋長相顧曰:『是也!』便下馬羅拜。
子儀亦下馬,執回纥大将合胡祿都督藥葛羅等手,責讓之曰:『國家知回纥有功,報汝大厚,汝何負約,犯我王畿!我須與汝戰,何乃降為!我一身挺入汝營,任心拘絷,我下将士須與汝戰。
』回纥又譯曰:『懷恩負心,來報可汗雲,「唐國天子今已向江、淮,令公亦不主兵,」我是敢來。
今知天可汗見在上都,令公為将,懷恩天又殺之,今請追殺吐蕃,收其羊馬,以報國恩。
』邠志曰:「十月二十四曰,回纥逼泾陽,陣于郭西,使漢語者曰:『城中誰将﹖』軍吏對曰:『郭令公也。
』虜曰:『郭令公亡矣,绐我也。
』郭公聞之,獨與家童五六人常服相詣。
其子晞等扣馬止之,公撾其手曰:『去。
』使人告虜,按辔就之。
回纥熟視曰:『是也!』下馬皆拜,曰:『始者不知令公尚在,今日降,可乎!』郭公入其衆,取酒飲之。
虜又請曰:『恐不見信,願擊吐蕃以自鹈。
』郭公從之。
回纥擊吐蕃,逐之,三十日,敗蕃衆于靈台,殺萬餘人而去。
」按長曆十月己未朔,三日辛酉,十九日丁醜。
如實錄所言,豈有回纥、吐蕃數十萬衆入京畿,留十七日而寂無攻戰之一事乎!當是時,陳翃在子儀軍中,所記月日近得其實。
今二虜圍泾陽及子儀與回纥盟及破吐蕃月日,皆從汾陽家傳。
事則兼采衆書,擇其可信者取之。
〕 丁醜,仆固懷恩将張休藏等降。
辛巳,诏罷親征,京城解嚴。
18初,肅宗以陝西節度使郭英乂領神策軍,使内侍魚朝恩監其軍;英乂入為仆射,朝恩專将之。
〔将,即亮翻;下同。
〕及上幸,陝朝恩舉在陝兵與神策軍迎扈,悉号神策軍,天子幸其營。
及京師平,朝恩遂以軍歸禁中,自将之,然尚未得與北軍齒。
〔北軍,北門六軍也。
〕至是,朝恩以神策軍從上屯苑中,其勢寖盛,分為左、右廂,居北軍之右矣。
〔史言神策軍雄盛之所由始。
〕 19郭子儀以仆固名臣、李建忠等皆懷恩骁将,恐逃入外夷,請招之。
名臣,懷恩之侄也,時在回纥營。
上敕并舊将有功者皆赦其罪,令回纥送之。
壬午,名臣以千餘騎來降。
子儀使開府儀同三司慕容休貞以書谕黨項帥鄭庭、郝德等,皆詣鳳翔降。
20甲申,周智光詣阙獻捷,再宿歸鎮。
智光負專殺之罪未治,〔謂殺張麟及杜冕家屬之罪。
治,直之翻。
〕上既遣而悔之。
21乙酉,回纥胡祿都督等二百餘人入見,前後贈曁缯帛十萬匹;府藏空竭,稅百官俸以給之。
〔見,賢遍翻。
藏,徂浪翻。
〕
」按長曆,九月庚寅朔。
丁酉,八日也。
唐曆、邠志皆雲「九月八日,懷恩死于靈州。
」今從實錄。
〕大将張韶代領其衆,别将徐璜玉殺之,範志誠又殺璜玉而領其衆。
懷恩拒命三年,再引胡寇,為國大患,〔去年及今年之寇。
〕上猶為之隐,〔為,于僞翻。
〕前後敕制未嘗言其反;及聞其死,憫然曰:「懷恩不反,為左右所誤耳!」 吐蕃至邠州,白孝德嬰城自守。
甲辰,上命宰相及諸司長官〔六曹有尚書,寺有卿,監有監,皆為諸司長官。
〕于西明寺行香設素馔,奏樂。
〔徼福于佛也。
〕是日,吐蕃十萬衆至奉天,京城震恐。
朔方兵馬使渾瑊、〔渾,戶昆翻,又戶本翻。
瑊,古鹹翻。
〕詩擊使白元光先戍奉天,虜始列營,瑊帥骁騎二百沖之,身先士卒,虜衆披靡。
〔先,昔見翻。
披,普彼翻。
〕瑊挾虜将一人躍馬而還,從騎無中鋒镝者。
〔從,才用翻。
中,竹仲翻。
〕城上士卒望之,勇氣始振。
乙巳,吐蕃進攻之,虜死傷甚衆,數日,斂衆還營;瑊夜引兵襲之,殺千餘人,前後與虜戰二百餘合,斬首五千級。
丙午,罷百高座講;召郭子儀于河中,使屯泾陽。
己酉,命李忠臣屯東渭橋,李光進屯雲陽,馬璘、郝庭玉屯便橋,李抱玉屯鳳翔,内侍駱奉仙、将軍李日越屯盩厔,同華節度使周智光屯同州,鄜坊節度使杜冕屯坊州,上自将六軍屯苑中。
庚戌,下制親征。
辛亥,魚朝恩請索城中,括士民私馬,令城中男子皆衣皁,〔索,山客翻。
衣,于既翻。
〕團結為兵,城門皆塞二開一。
〔塞,悉則翻。
〕士民大駭,踰垣鑿窦而逃者甚衆,吏不能禁。
朝恩欲奉上幸河中以避吐蕃,恐群臣議論不一,一旦,百官入朝,立班久之,合門不開,〔謂東西上合門也。
〕朝恩忽從禁軍十餘人操白刃而出,宣言:「吐蕃數犯郊畿,〔操,七刀翻。
數,所角翻。
〕車駕欲幸河中,何如﹖公卿皆錯愕不知所對。
有劉給事者,獨出班抗聲曰:「敕使反邪!〔唐人謂宦官為敕使。
使,疏吏翻。
〕今屯軍如雲,不湏力扞寇,而遽欲脅天子棄宗廟社稷而去,非反而何!」朝恩驚沮而退,事遂寝。
〔劉給事立朝守正不可奪如此;且兩省官也,而史失其名,唐置史館何為哉!考異曰:新魚朝恩傳雲:「仆固玚攻绛州,使姚良據溫,誘回纥陷河陽。
朝恩遣李忠誠讨玚,以霍文玚監之;王景岑讨良,王希遷監之。
敗玚于萬泉,生擒良。
高晖等引吐蕃入寇,遣劉德信讨斬之。
故朝恩因麾下數克獲,竊以自高。
是時郭子儀有定天下之功,居人臣第一,心媢之,乘相州敗,醜為诋谮。
肅宗不内其語,然猶罷子儀兵,留京師。
代宗立,與程元振一口加毀,帝未及寤,子儀憂甚;俄而吐蕃陷京師,卒用其力,王室再安。
朝恩内慚,乃勸帝徙洛陽,欲遠戎狄,百僚在庭,朝恩從十餘人持兵出曰:『虜犯都甸,欲幸洛,雲何﹖』宰相未對。
有近臣折曰:『敕使反邪!今屯兵足以扞寇,何遽脅天子棄宗廟為!』朝恩色沮,而子儀亦謂不可,乃止。
」李肇國史補曰:「代宗朝百僚,立班良久,合門不開。
魚朝恩忽擁白刃十餘人而出,宣言曰:『西蕃頻犯郊圻,欲幸河中,何如﹖』宰臣以下蒼黃不知所對。
給事中劉,不記其名,出班抗聲曰:『敕使反邪!』雲雲。
由此罷遷幸之議。
」按仆固玚攻榆,不聞攻绛州。
高晖為李日越所擒,不聞劉德信所斬。
朝恩欲幸河中,不聞欲幸洛。
既雲頻犯郊圻,必是吐蕃後入寇時也。
新書所雲,不知據何書。
今從國史補。
〕 自丙午至甲寅,大雨不止,故虜不能進。
吐蕃移兵攻醴泉,黨項西掠白水,〔白水縣,漢粟邑之地,後魏太和二年,置白水縣及白水郡,隋廢郡存縣,唐屬同州。
〕東侵蒲津。
丁巳,吐蕃大掠男女數萬而去,所過焚廬舍,蹂禾稼殆盡。
周智光引兵邀擊,破之于澄城北,因逐北至鄜州。
〔宋白曰:鄜州,漢上郡雕陰之地。
後魏太和十一年,置東秦州,孝昌二年,又改為北華州;廢帝二年,改為鄜州,因鄜畤為名。
九域志:鄜州,東南至同州四百一十四裡。
澄城縣,在同州北九十裡。
坊州,漢渠搜縣,中部都尉理所,後魏屬鄜州管内。
周天和七年,元皇帝作牧鄜州,于此置馬坊,唐高祖因置坊州,取馬坊為名。
九域志:坊州,北至鄜州一百一十裡。
鄜,音夫。
〕智光素與杜冕不協,遂殺鄜州刺史張麟,坑冕家屬八十一人,焚坊州廬舍三千餘家。
冬,十月,己未,複講經于資聖寺。
吐蕃退至邠州,遇回纥,複相與入寇,〔複,扶又翻;下複至同。
〕辛酉,至奉天。
〔考異曰:邠志曰:「八月,懷恩以諸戎入寇,九月,诏郭公讨之,師于泾陽。
回纥屯泾北,去我十裡,朝恩請擊回纥。
郭公曰:『我昔與回纥情契頗至,今茲為寇,必将有故,吾方導而問之,可不戰而下也。
』朝恩流言謂郭公與懷恩為應,陰率諸軍列營渭上。
郭公章疏逾旬不達。
郭公諸子在長安聞之,使小将強羽以物議告郭公。
郭公間道入觐,且以衆議聞。
上曰:『無是。
』即日令赴泾陽。
朝恩驚曰:『郭公真長者,吾比疑之,誠小人也。
』」按回纥九月未至泾陽,十月辛酉始至奉天,丙寅圍泾陽,丁卯子儀已與之盟,首尾纔七曰,豈容有章疏逾旬不達之事!子儀為元帥,與強敵對壘,豈可棄軍入朝!汾陽家傳此際亦無入朝事。
今不取。
〕癸亥,黨項焚同州官廨、民居而去。
〔廨,居隘翻。
〕 丙寅,回纥、吐蕃合兵圍泾陽,子儀命諸将嚴設守備而不戰。
及暮,二虜退屯北原,〔泾陽之北原也。
〕丁卯,複至城下。
是時,回纥與吐蕃聞仆固懷恩死,已争長,不相睦,〔長,知兩翻。
〕分營而居,子儀知之。
回纥在城西,子儀使牙将李光瓒等往說之,〔牙将者,牙前将領,統元帥親兵。
說,式芮翻;下往說同。
〕欲與之共擊吐蕃。
回纥不信,曰:「郭公固在此乎﹖汝绐我耳。
若果在此,可得見乎﹖」光瓒還報,子儀曰:「今衆寡不敵,難以力勝。
昔與回纥契約甚厚,不若挺身往說之,可不戰而下也。
」諸将請選鐵騎五百為衛從,〔從,才用翻。
〕子儀曰:「此适足為害也。
」郭晞扣馬谏曰:「彼,虎狼也;大人,國之元帥,柰何以身為虜餌!」子儀曰:「今戰,則父子俱死而國家危;往以至誠與之言,或幸而見從,則四海之福也!不然,則身沒而家全。
」〔子儀之審處利害而權其輕重者如此。
〕以鞭擊其手曰:「去!」遂與數騎開門而出,使人傳呼曰:「令公來!」〔子儀時為中書令,故傳呼令公。
〕回纥大驚。
其大帥合胡祿都督藥葛羅,可汗之弟也,執弓注矢立于陣前。
子儀免冑釋甲投槍而進,回纥諸酋長相顧曰:「是也!」〔酋,慈由翻。
〕皆下馬羅拜。
子儀亦下馬,前執藥葛羅手,讓之曰:「汝回纥有大功于唐,〔謂舉兵助唐平安、史也。
〕唐之報汝亦不薄,柰何負約,深入吾地,侵逼畿縣,〔唐京都屬縣,附城之縣為赤,為次赤。
如昭應、奉天、醴泉等縣為次赤。
餘為畿縣。
〕棄前功,結怨仇,背恩德而助叛臣,何其愚也!〔背,蒲妹翻。
〕且懷恩叛君棄母,〔謂懷恩阻兵汾、绛,既而叛歸靈武,棄母于汾州也。
〕于汝國何有!今吾挺身而來,聽汝執我殺之,我之将士必緻死與汝戰矣。
」藥葛羅曰:「懷恩欺我,言天可汗已晏駕,令公亦捐館,中國無主,我是以敢與之來。
今知天可汗在上都,〔自貞觀中四夷君長請太宗為天可汗,是後夷人率謂天子為天可汗。
上都,長安也。
〕令公複總兵于此,懷恩又為天所殺,我曹豈肯與令公戰乎!」子儀因說之曰:「吐蕃無道,乘我國有亂,不顧舅甥之親,〔吐蕃尚唐公主,為舅甥之國。
複,扶又翻。
說,式芮翻。
〕吞噬我邊鄙,焚蕩我畿甸,其所掠之财不可勝載,〔勝,音升。
〕馬牛雜畜,長數百裡,〔畜,許救翻。
長,直亮翻。
〕彌漫在野,此天以賜汝也。
全師而繼好,〔漫,音萬,又莫官翻。
好,呼到翻。
〕破敵以取富,為汝計,孰便于此!不可失也。
」藥葛羅曰:「吾為懷恩所誤,負公誠深,今請為公盡力,擊吐蕃以謝過。
〔為,于僞翻。
〕然懷恩之子,可敦兄弟也,願舍之勿殺。
」子儀許之。
回纥觀者〔【章:十二行本「者」下有「左右」二字;乙十一行本同;退齋校同。
】〕為兩翼,稍前,子儀麾下亦進,子儀揮手卻之,因取酒與其酋長共飲。
藥葛羅使子儀先執酒為誓,子儀酹地曰:〔纥,下沒翻。
酋,慈由翻。
長,知兩翻。
酹,盧對翻。
以酒沃地曰酹。
〕「大唐天子萬歲!回纥可汗亦萬歲!兩國将相亦萬歲!有負約者,身隕陳前,家族□□。
」〔【章:十二行本作「滅絕」二字;乙十一行本同;張校同,雲無注本脫「滅絕」二字。
】可,從刊入聲。
汗,音寒。
将,即亮翻。
相,息亮翻。
陳,讀曰陣。
〕杯至藥葛羅,亦酹地曰:「如令公誓!」于是諸酋長皆大喜曰:「向以二巫師從軍,巫言此行甚安隐,〔隐,讀曰穩。
【章:乙十一行本正作「穩」;乙本同。
】〕不與唐戰,見一大人而還,今果然矣。
」子儀遺之彩三千匹,〔遺,唯季翻。
〕酋長分以賞巫。
子儀竟與定約而還。
吐蕃聞之,夜,引兵遁去。
回纥遣其酋長石野那等六人入見天子。
〔見,賢遍翻。
〕 藥葛羅帥衆追吐蕃,子儀使白元光帥精騎與之俱;癸酉,戰于靈台西原,大破之,〔靈台,漢鹑觚縣地,天寶元年,更名靈台。
九域志:靈台縣,在泾州東九十裡。
舊史,破吐蕃處,在靈台縣西五十裡,地名赤山嶺。
〕殺吐蕃萬計,得所掠士女四千人。
丙子,又破之于泾州東。
〔考異曰:實錄曰:「十月,吐蕃退至邠州,與回纥相遇,複合從為寇。
辛酉,寇奉天。
乙亥,回纥以懷恩死,貳于吐蕃。
丁醜,郭子儀單騎詣回纥軍,免冑與回纥大将語,責以負約,遂與之盟。
己卯,回纥首領石野那等六人來朝。
庚辰,子儀遣白元光帥精銳會回纥兵數千人大破吐蕃十餘萬衆于靈台縣之西原。
」汾陽家傳曰:「十月八日,吐蕃、回纥合圍泾陽,屯于北原。
其夜,公使方面各除道二,诘朝将戰。
明日,寇又室,兵甲益盛。
公使衙前将李光瓒等出谕之,亦不受,請決戰。
公以虜騎勁,亦以衆寡不敵,孫軍無救,使辟軍門,躍一騎而出。
兵部郎中馬錫、主客員外郎陳翃時以一騎從。
回纥合胡祿都督藥葛羅宰相立于陣前,持滿相向,公前叱之雲雲。
藥葛羅等惘然懷慚,伏而請罪,因與之盟。
吐蕃聞之,夜半,抽兵而逸。
回纥藥葛羅等遽追之,公使白元光等繼之,十五曰至靈台,破尚結息一十萬衆。
十八日,于泾州東又破之。
」舊子儀傳曰:「子儀自河中至,屯于泾陽,而虜騎已合。
子儀一軍萬餘人,而雜虜圍之數重。
子儀使李國臣、高升拒其東,陳回光當其西,朱元琮當其北,子儀帥甲騎二千出沒于左右前後。
虜見而問曰:『此誰也﹖』報曰:『郭令公也。
』回纥曰:『令公存乎﹖仆固懷恩言天可汗已棄四海,令公亦謝世,中國無主,故從其來。
今令公存,天可汗存乎﹖』報之曰:『皇帝萬壽無疆。
』回纥皆曰;『懷恩欺我。
』子儀又使谕之雲雲。
回纥曰:『謂令公亡矣,不然,何以至此!令公誠存,安得而見之﹖』子儀将出,諸将谏。
子儀曰:『今力固不敵,且至誠感神,況虜輩乎!』回纥傳曰:「吐蕃将馬重英等十月初引退,取邠州舊路而歸。
回纥首領羅達幹等帥其衆二千餘騎詣泾陽請降,子儀許之,率衆被甲持滿數千人。
回纥譯曰:『此來非惡心,要見令公。
』子儀曰:『我令公也。
』回纥曰:『請去甲。
』子儀便脫兜鍪槍甲,竦馬挺身而前。
回纥酋長相顧曰:『是也!』便下馬羅拜。
子儀亦下馬,執回纥大将合胡祿都督藥葛羅等手,責讓之曰:『國家知回纥有功,報汝大厚,汝何負約,犯我王畿!我須與汝戰,何乃降為!我一身挺入汝營,任心拘絷,我下将士須與汝戰。
』回纥又譯曰:『懷恩負心,來報可汗雲,「唐國天子今已向江、淮,令公亦不主兵,」我是敢來。
今知天可汗見在上都,令公為将,懷恩天又殺之,今請追殺吐蕃,收其羊馬,以報國恩。
』邠志曰:「十月二十四曰,回纥逼泾陽,陣于郭西,使漢語者曰:『城中誰将﹖』軍吏對曰:『郭令公也。
』虜曰:『郭令公亡矣,绐我也。
』郭公聞之,獨與家童五六人常服相詣。
其子晞等扣馬止之,公撾其手曰:『去。
』使人告虜,按辔就之。
回纥熟視曰:『是也!』下馬皆拜,曰:『始者不知令公尚在,今日降,可乎!』郭公入其衆,取酒飲之。
虜又請曰:『恐不見信,願擊吐蕃以自鹈。
』郭公從之。
回纥擊吐蕃,逐之,三十日,敗蕃衆于靈台,殺萬餘人而去。
」按長曆十月己未朔,三日辛酉,十九日丁醜。
如實錄所言,豈有回纥、吐蕃數十萬衆入京畿,留十七日而寂無攻戰之一事乎!當是時,陳翃在子儀軍中,所記月日近得其實。
今二虜圍泾陽及子儀與回纥盟及破吐蕃月日,皆從汾陽家傳。
事則兼采衆書,擇其可信者取之。
〕 丁醜,仆固懷恩将張休藏等降。
辛巳,诏罷親征,京城解嚴。
18初,肅宗以陝西節度使郭英乂領神策軍,使内侍魚朝恩監其軍;英乂入為仆射,朝恩專将之。
〔将,即亮翻;下同。
〕及上幸,陝朝恩舉在陝兵與神策軍迎扈,悉号神策軍,天子幸其營。
及京師平,朝恩遂以軍歸禁中,自将之,然尚未得與北軍齒。
〔北軍,北門六軍也。
〕至是,朝恩以神策軍從上屯苑中,其勢寖盛,分為左、右廂,居北軍之右矣。
〔史言神策軍雄盛之所由始。
〕 19郭子儀以仆固名臣、李建忠等皆懷恩骁将,恐逃入外夷,請招之。
名臣,懷恩之侄也,時在回纥營。
上敕并舊将有功者皆赦其罪,令回纥送之。
壬午,名臣以千餘騎來降。
子儀使開府儀同三司慕容休貞以書谕黨項帥鄭庭、郝德等,皆詣鳳翔降。
20甲申,周智光詣阙獻捷,再宿歸鎮。
智光負專殺之罪未治,〔謂殺張麟及杜冕家屬之罪。
治,直之翻。
〕上既遣而悔之。
21乙酉,回纥胡祿都督等二百餘人入見,前後贈曁缯帛十萬匹;府藏空竭,稅百官俸以給之。
〔見,賢遍翻。
藏,徂浪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