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二百二十三

關燈
行有安京室之功,卒死何傷。

    」士卒怨其言。

    未幾,〔幾,居豈翻。

    〕吐蕃圍涼州,士卒不為用;志烈奔甘州,為沙陀所殺。

    〔【章:十二行本「殺」下有「涼州遂陷」四字;乙十二行本同;退齋校同;張校同,雲無注本亦無。

    】舊志:涼州,西北至甘州六百裡。

    〕沙陀姓朱耶,世居沙陀碛,因以為名。

    〔沙陀始見于此。

    〕 35十一月,丁未,郭子儀自行營入朝,郭晞在邠州,縱士卒為暴,節度使白孝德患之,以子儀故,不敢言;泾州刺史段秀實自請補都虞候,〔虞候,古候奄之職。

    虞,防虞也。

    候,候望也。

    〕孝德從之。

    既署一月,晞軍士十七人入市取酒,以刃刺酒翁,〔酒翁,釀酒者也,今人呼為酒大工。

    刺,七亦翻。

    〕壞釀器,〔壞,古瞶翻。

    〕秀實列卒取十七人首注槊上,植市門。

    〔植,直吏翻,又時力翻。

    考異曰:此出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狀。

    段公家傳曰:「廣德二年正月,白孝德授邠甯節度使。

    七月,大軍西還,頗有俘掠,又以邠土經寇,未暇耕耘,乃謀惴軍奉天,取給畿内。

    時倉廪匮竭,吏人潛竄,軍士公行發掘,兼施捶訊,闾裡怨苦,遠近彰聞。

    孝德知之,力不能制。

    公戲謂賓朋曰:『若使餘為軍候,不令至是。

    』行軍司馬王稷以其言啟于白孝德,即日,以公為都虞候,兼權知奉天縣事。

    浃旬而軍不犯禁,逾月而路不拾遺。

    永泰元年,孝德奉诏歸邠州,表公進封張掖郡王、北庭行軍、邠甯都虞候。

    」據實錄,時晞官為左常侍,宗元雲尚書,誤也。

    又按實錄,廣德三年十月,吐蕃寇邠州,孝德、晞閉城拒守。

    汾陽家傳,其年九月,公使陳回光與孝德議邊事于邠州。

    則孝德不以永泰元年始歸邠州,陳翃誤也。

    逸事狀又雲:「先是太尉在泾州為營田官,泾大将焦令谌取人田,自占數十,頃給與農曰:『且熟,歸我半。

    』是歲大旱,野無草,農以告。

    谌曰:『我知入數而已,不知旱也。

    』督責益急,且饑死無以償,即告太尉。

    太尉判狀辭甚巽,使人來谕谌。

    谌盛怒,召農者曰:『我畏段某邪,何敢言我!』取判鋪背上,以大杖擊二十,垂死,輿來庭中。

    太尉大泣曰:『乃我困汝。

    』即自取水,洗去血,裂裳衣瘡,手注善藥,旦夕自哺農者然後食。

    取騎馬賣,市谷代償。

    使勿知。

    淮西寓軍帥尹少榮,剛直士也,入見谌,大罵曰:『汝誠人邪!泾州野如赭,人且饑死,而必得谷,又用大杖擊無罪者。

    段公,仁信大人也,而汝不知敬。

    今段公唯一馬,賤賣市谷入汝,又取,不恥。

    凡為人傲天災,犯大人,擊無罪者,又取仁者谷,使主人出無馬,汝将何以視天地,尚不愧奴隸耶!』谌雖暴抗,然聞言則大愧,流汗,不能食,曰:『吾終不可以見段公。

    』一夕,自恨死。

    」按段公别傳,大曆八年焦令谌猶存。

    蓋宗元得于傳聞,其實令谌不死也。

    〕晞一營大噪,盡甲,孝德震恐,召秀實曰:「柰何﹖」秀實曰:「無傷也,請往解之。

    」孝德使數十人從行,秀實盡辭去,選老躄者一人〔噪,則緖翻。

    躄,俾亦翻,跛之甚者也。

    〕持馬至晞門下。

    甲者出,秀實笑且入,曰:「殺一老卒,何甲也!吾戴吾頭來矣。

    」〔老卒,秀實自謂也。

    言戴頭而來,聽其斬之也。

    〕甲者愕。

    因谕曰:「常侍負若屬邪,〔邪,音耶。

    晞時帶左散騎常侍,故稱之。

    〕副元帥負若屬邪﹖〔副元帥,謂子儀。

    帥,所類翻。

    〕柰何欲以亂敗郭氏!」〔敗,補賣翻。

    〕晞出,秀實讓之曰:「副元帥勳塞天地,〔塞,昔則翻。

    〕當念始終。

    今常侍恣卒為暴行,且緻亂,亂則罪及副元帥;亂由常侍出,然則郭氏功名,其存者幾何!」〔幾,居豈翻。

    〕言未畢,晞再拜曰:「公幸教晞以道,〔句斷。

    〕恩甚大,敢不從命!」顧叱左右:「皆解甲,散還火伍中,敢嘩者死!」〔還,從宣翻,又音如字。

    唐制,兵五人為伍,十人為火。

    〕秀實因留宿軍中。

    晞通夕不解衣,戒候卒擊柝衛秀實。

    旦,俱至孝德所,謝不能,〔句斷。

    〕請改。

    〔請改過也。

    〕邠州由是無患。

     36五谷防禦使薛景仙讨南山群盜,連月不克,上命李抱玉讨之。

    賊帥高玉最強,抱玉遣兵馬使李崇客将四百騎自洋州入,襲之于桃虢川,大破之;玉走成固。

    〔使,疏吏翻。

    騎,奇計翻。

    洋,音祥,又如字。

    走,音奏。

    将,即亮翻,又如字。

    洋州,古成固縣。

    唐志:洋州,治興道縣,即古成固地。

    〕庚申,山南西道節度使張獻誠擒玉,獻之,餘盜皆平。

     37十二月,乙醜,加郭子儀尚書令。

    子儀以為:「自太宗為此官,累聖不複置,〔複,扶又翻。

    〕近皇太子亦嘗為之,非微臣所宜當。

    」固辭,不受,還鎮河中。

     38是歲,戶部奏:戶二百九十餘萬,口一千六百九十餘萬。

    〔史言喪亂之後,戶口減于承平什七八。

    〕 39上遣于阗王勝還國,勝固請留宿衛,以國授其弟曜,〔勝令弟曜攝國,自将兵入援,見二百十九卷至德元載。

    阗,徒賢翻,又徒見翻。

    〕上許之;加勝開府儀同三司,賜爵武都王。

     永泰元年〔(乙巳,七六五)〕 1春,正月,癸卯朔,改元;赦天下。

     2戊申,加陳鄭、澤潞節度使李抱玉鳳翔、隴右節度使,〔李抱玉時以陳鄭、澤潞行營兵屯京西,故加鳳翔、隴右節度使。

    〕以其從弟殿中少監抱真為澤潞節度副使。

    〔從,才用翻。

    少,始照翻。

    〕抱真以山東有變,上黨為兵沖,而荒亂之餘,土瘠民困,無以贍軍,乃籍民,每三丁選一壯者,免其租、傜,給弓矢,使農隙習射,歲暮都試,〔史照曰:謂總閱試習武備也。

    霍光傳:都肄郎。

    孟康曰:都,試也。

    漢制,郡國以八月都試,閱武備。

    〕行其賞罰。

    比三年,得精兵二萬,〔比,必利翻,及也。

    〕既不費廪給,府庫充實,遂雄視山東。

    由是天下稱澤潞步兵為諸道最。

    〔為李抱真以澤潞兵橫制諸叛張本。

    〕 3二月,戊寅,黨項寇富平,焚定陵殿。

    〔黨,底朗翻。

    定陵,中宗陵也,在雍州富平縣西北。

    凡陵有寝有殿,後曰寝,前曰殿。

    〕 4庚辰,儀王璲薨。

    〔璲,玄宗子也,音逐。

    〕 5三月,壬辰朔,命左仆射裴冕、右仆射郭英乂等文武之臣十三人于集賢殿待制。

    〔永徽中,命弘文館學士二人日待制于武德殿西門。

    文明元年,诏京官五品以上清官日一人待制于章善、明福門。

    先天末,又命朝集仗六品以上二人随仗待制。

    時勳臣罷節制,無職事,令待制于集賢殿門。

    宋白曰:是年,诏左仆射裴冕、右仆射郭英乂、太子少傅裴遵慶。

    檢校太子少保兼禦史大夫元志直、太子詹事兼禦史大夫臧希讓、左散騎常侍暢璀、檢校刑部尚書王昂、高升、檢校工部尚書知省事崔渙、吏部侍郎李季師、王延昌、禮部侍郎賈至、泾王傅吳令瑤集賢待制。

    以勳臣罷節制,無職事,乃于禁門書院待制,間以文儒,寵之也。

    〕左拾遺洛陽獨孤及上疏曰:「陛下召冕等待制以備詢問,此五帝盛德也。

    〔上,時掌翻。

    疏,所句翻。

    〕頃者陛下雖容其直而不錄其言,有容下之名,無聽谏之實,遂使谏者稍稍鉗口飽食,相招為祿仕,此忠鲠之人所以竊歎,而臣亦恥之。

    今師興不息十年矣,〔鉗,其廉翻。

    玄宗天寶十四載,安祿山反,至是十年。

    〕人之生産,空于杼軸。

    擁兵者第館亘街陌,奴婢厭酒肉,而貧人羸餓就役,剝膚及髓。

    長安城中白晝椎剽,〔羸,倫為翻。

    椎,直追翻。

    剽,匹妙翻。

    〕吏不敢诘,官亂職廢,将角卒暴,百揆隳剌,如沸粥紛麻,〔唐、虞有百揆之官。

    孔安國曰:揆,度也。

    度百事,總百官。

    此所謂百揆,蓋言百官之事也。

    诘,去吉翻。

    将,即亮翻。

    剌,來達翻。

    〕民不敢訴于有司,有司不敢聞于陛下,茹毒飲痛,窮而無告。

    陛下不以此時思所以救之之術,臣實懼焉。

    今天下惟朔方、隴西有吐蕃、仆固之虞,邠、泾、鳳翔之兵足以當之矣。

    自此而往,東洎海,南至番禺,〔吐,從暾入聲。

    邠,卑巾翻。

    洎,其計翻。

    番禺,音潘愚。

    〕西盡、巴蜀,無鼠竊之盜而兵不為解。

    〔為,于僞翻。

    〕傾天下之貨,竭天下之谷,以給不用之軍,臣不知其故。

    假令居安思危,自可阨要害之地,俾置屯禦,〔令,力丁翻。

    阨,與扼同。

    〕悉休其餘,以糧儲屝屦之資〔屝,扶沸翻,草屩也,黃帝臣于則所造。

    〕充疲人貢賦,歲可減國租之半。

    陛下豈可持疑于改作,使率土之患日甚一日乎!」上不能用。

     6丙午,以李抱玉同平章事,鎮鳳翔如故。

     7庚戌,吐蕃遣使請和,诏元載、杜鴻漸與盟于興唐寺。

    〔程大昌曰:安國寺在朱雀街東第四街之長樂坊。

    興唐寺别在向南一坊。

    開元八年造。

    會要:興唐寺在大甯坊,神龍元年,太平公主為天後立,為罔極寺,開元二十年改為興康寺。

    使,疏吏翻。

    載,祖亥翻,又音如字。

    〕上問郭子儀:「吐蕃請盟,何如﹖」對曰:「吐蕃利我不虞,若不虞而來,國不可守矣。

    」〔不虞,猶不備也。

    〕乃相繼遣河中兵戍奉天,又遣兵巡泾原以觇之。

    〔觇,醜廉翻,又醜豔翻。

    〕 8是春不雨,米鬥千錢。

     9夏,四月,丁醜,命禦史大夫王端充諸道稅錢使。

    河東道租庸、鹽鐵使裴谞入奏事,〔谞,私呂翻。

    〕上問:「榷酤之利,歲入幾何﹖」谞久之不對。

    上複問之,〔複,扶又翻。

    〕對曰:「臣自河東來,所過見菽粟未種,農夫愁怨,臣以為陛下見臣,必先問人之疾苦,乃責臣以營利,臣是以未敢對也。

    」上謝之,拜左司郎中。

    谞,寬之子也。

    〔裴寬事玄宗。

    〕 10辛卯,劍南節度使嚴武薨。

    武三鎮劍南,〔按至德二載收長安,以武為劍南東川節度使。

    上皇诰以劍南兩川合為一道,拜武成都尹,充劍南節度使。

    既,召入朝。

    去年,複以武鎮劍南。

    凡再鎮劍南,前後三受命耳。

    廣德二年,考異謂東、西川非上皇诰所合者,蓋至德二載分劍南為東、西川,是年上皇還京師,則合東、西串為一道,必非上皇诰。

    通鑒幹元元年書嚴武貶巴州,寶應元年書以兵部侍郎嚴武為西川節度使,廣德二年書合東、西川,以黃門侍郎嚴武為節度使。

    據通鑒所書,武蓋再鎮劍南。

    今曰三鎮劍南,則是先嘗除東川,乃可言三。

    通鑒既不取新、舊二書,宜不書除東川一節。

    然言武三鎮劍南,更須博考。

    按下卷書武用崔旱事,亦隻再鎮劍南耳。

    唐書蓋因杜甫詩,有「主恩前後三持節」之語,緻有此誤。

    〕厚賦斂以窮奢侈;梓州刺史章彜小不副意,召而杖殺之;然吐蕃畏之,不敢犯其境。

    母數戒其驕暴,〔斂,力贍翻。

    吐,從暾入聲。

    數,所角翻。

    〕武不從;及死,母曰:「吾今始免為官婢矣!」〔言武驕暴,以悖逆緻罪,禍必及母,今其死,乃知免。

    〕 11五月,癸醜,以右仆射郭英乂為劍南節度使。

    〔為郭英乂為崔旱所殺張本。

    射,寅謝翻。

    使,疏吏翻。

    〕 12畿内麥稔,京兆尹第五琦請稅百姓田,十畝收其一,曰:「此古什一之法也。

    」〔史言第五琦傅會古法以欺君。

    琦,音奇。

    〕上從之。

     13平盧節度使侯希逸鎮淄青,〔侯希逸鎮淄青始上卷上元二年。

    使,疏吏翻;下同。

    〕好遊畋,營塔寺,〔好,呼到翻。

    〕軍州苦之。

    兵馬使〔使,疏吏翻。

    〕李懷玉得衆心,希逸忌之,因事解其軍職。

    希逸與巫宿于城外,軍士閉門不納,奉懷玉為帥。

    希逸奔滑州,上表待罪,〔帥,所類翻。

    〕诏赦之,召還京師。

    〔還,從宣翻,又音如字。

    〕秋,七月,壬辰,以鄭玉邈為平盧、淄青節度大使,〔邈,皇子也。

    〕以懷玉知留後,賜名正己。

    時承〔【章:十二行本「承」作「成」;乙十一行本同;張校同。

    】〕德節度使李寶臣,魏博節度使田承嗣,相衛節度使薛嵩,盧龍節度使李懷仙,收安、史餘黨,各擁勁卒數萬,治兵完城,〔相,息亮翻。

    嗣,祥吏翻。

    治,直之翻。

    〕自署文武将吏,不供貢賦,與山南東道節度使梁崇義及正己皆為婚姻,互相表裡。

    朝廷專事姑息,不能複制,雖名藩臣,羁縻而已。

    〔史因李正己逐侯希逸,究言藩鎮之橫。

    複,扶又翻。

    将,即亮翻。

    朝,直遙翻。

    〕 14甲午,以上女升平公主嫁郭子儀之子暧。

    〔暧,烏代翻。

    〕 15太子母沈氏,吳興人也;〔吳興,湖州。

    〕安祿山之陷長安也,〔見二百十八卷肅宗至德元載。

    〕掠送洛陽宮。

    上克洛陽,〔見二百二十一卷幹元二年。

    〕見之,未及迎歸長安;會史思明再陷洛陽,〔見一百二十一卷幹元二年。

    〕遂失所在。

    上即位,遣使散求之,不獲。

    屈亥,壽州崇善寺尼廣澄詐稱太子母,按驗,乃故少陽院乳母也,〔大明宮有少陽院,太子居之。

    尼,女夷翻。

    少,詩照翻。

    〕鞭殺之。

     16九月,庚寅朔,置百高座于資聖、西明兩寺,〔據百高座,百尺高座也。

    唐會要:資聖寺在崇仁坊,本長孫無忌宅,龍朔三年,為文德皇後資福,立為尼寺,鹹亨四年,複為僧寺。

    西明寺在延康坊,本越國公楊素宅,貞觀中賜濮王泰,泰死,乃立為寺。

    〕講仁王經,〔所謂護國仁王經。

    〕内出經二寶輿,以人為菩薩、鬼神之狀,導以音樂鹵簿,百官迎于光順門外,從至寺。

    〔菩,音蒲。

    〕薩,桑葛翻。

     17仆固懷恩誘回纥、吐蕃、吐谷渾、黨項、奴剌〔誘,羊久翻。

    吐,從暾入聲。

    纥,下沒翻。

    谷,音浴。

    黨,音底朗翻。

    刺,盧達翻。

    〕數十萬衆俱入寇,令吐蕃大将尚結悉贊摩、馬重英等自北道趣奉天,黨項帥任敷、鄭庭、郝德等自東道趣同州,〔宋白曰:任敷,朔方舊将。

    趣,七喻翻;下同。

    〕吐谷渾、奴刺之衆自西道趣盩厔,回纥繼吐蕃之後,懷恩又以朔方兵繼之。

     郭子儀使行軍司馬趙複之奏曰:「虜皆騎兵,其來如飛,不可易也。

    〔易,以豉翻,輕也。

    〕請使諸道節度使鳳翔李抱玉、滑濮李光庭、邠甯白孝德、〔「李光庭」,恐當作「李光進」。

    〕鎮西馬璘、河南郝庭玉、淮西李忠臣各出兵以扼其沖其要。

    」〔此時李光庭、郝庭玉、李忠臣各在本道,餘皆分屯京西。

    〕上從之。

    諸道多不時出兵;李忠臣方與諸将擊球,得诏,亟命治行。

    〔治,直之翻。

    〕諸将及監軍皆曰:「師行必擇日。

    」忠臣怒曰:「父母有急,豈可擇日而後救邪!」即日勒兵就道。

     懷恩中途遇暴疾而歸;丁酉,死于鳴沙。

    〔考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