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二百二十一
關燈
小
中
大
翻。
」卿等恐小人熒惑,防微杜漸,以安社稷,何所懼也!」到部尚書顔真卿首率百寮上表,請問上皇起居。
輔國惡之,奏貶蓬州長史。
〔梁以漢宕渠縣界置安國縣,後周置蓬州,隋廢州,以縣屬清化郡,唐複分置蓬州。
惡,烏路翻。
宋白曰:因蓬山為名,至京師二千三百六十裡,東都二千五百八十二裡。
〕 25癸醜,敕天下重棱錢皆當三十,如畿内。
〔重棱錢,即重輪錢。
重,直龍翻。
〕 26丙辰,高力士流巫州,王承恩流播州,魏悅流溱州,陳玄禮勒緻仕;置如仙媛于歸州,〔貞觀八年,分辰州龍标縣置巫州,京師南三千一百五十八裡,至東都三千八百三十三裡。
播州,秦夜郎郡之南境,隋牂柯郡之牂柯縣,貞觀九年,置郎州,十一年,置播州,京師南四千四百五十裡,至東都四千九百六十裡。
貞觀十六年,開山洞置溱州,至京師三千四百八十裡,東都四千二百裡。
歸州,漢秭歸縣地,後周置秭歸郡,隋廢郡,以縣屬巴東郡;唐武德二年,分秭歸、巴東二縣置歸州,京師南二千二百六十八裡,至東都一千八百四十三裡。
〕玉真公主出居玉真觀。
〔玉真觀,睿宗為主所起。
〕上更選後宮百餘人,置西内,備灑掃。
〔灑,所賣翻。
掃,素報翻,又皆如字。
〕令萬安、鹹宜二公主視服膳;〔萬安、鹹宜二公主皆上皇女。
〕四方所獻珍異,先薦上皇。
然上皇日以不怿,因不茹葷,辟谷,浸以成疾。
上初猶往問安,既而上亦有疾,但遣人起居。
其後上稍悔悔寤,惡輔國,欲誅之,〔惡,烏路翻。
〕畏其握兵,竟猶豫不能決。
27初,哥舒翰破吐蕃于臨洮西關磨環川,于其地置神策軍。
〔會要:天寶十三載,哥舒翰以前年收九曲,請以其地置洮陽郡,郡内置神策軍,去臨洮郡二百裡。
〕及安祿山反,軍使成如璆〔璆,與球同。
〕遣其将衛伯玉将千人赴難。
〔難,乃旦翻。
〕既而軍地淪入吐蕃,伯玉留屯于陝,累官至右羽林大将軍。
八月,庚午,以伯玉為神策軍節度使。
〔為神策軍強盛張本。
〕 28丁亥,贈谥興王佋曰恭懿太子。
29九月,甲午,置南都于荊州,以荊州為江陵府,仍置永平軍團練兵三千人,以扼吳、蜀之沖,從節度使呂諲之請也。
30或上言:「天下未平,不宜置郭子儀于散地。
」〔散,昔亶翻。
〕乙未,命子儀出鎮邠州;黨項遁去。
〔畏子儀也。
〕戊申,制:「子儀統諸道兵自朔方直取範陽,還定河北,發射生英武等禁軍〔射生号英武軍,見上卷至德二載十二月。
〕及朔方、鄜坊、邠甯、泾原諸道蕃、漢兵共七萬人,皆受子儀節度。
」〔鄜,音夫。
〕制下旬日,複為魚朝恩所沮,事竟不行。
〔使郭子儀果總兵向範陽,則史思明有内顧之憂,李光弼成夾攻之勢,必無邙山之敗矣。
郭、李成功,則又必無樹置河北諸帥之禍矣。
複,扶又翻。
〕 31冬,十月,丙子,置青、沂等五州節度使。
〔詳考通鑒所書,幹元二年四月甲辰,以尚衡為青密節度使,上元二年四月乙亥,青密節度使尚衡破史朝義兵。
如此,則是年尚衡尚鎮青密,安得又置青沂等州節度使邪!新書方鎮表:上元二年置淄沂節度使,領淄、沂、滄、德、棣五州。
侯希逸自平盧引兵保青州,授青密節度使,遂廢淄沂節度,并所管五州,号淄青、平盧節度。
通鑒書侯希逸為平盧、淄青節度在寶應元年五月。
蓋新表與通鑒各以所見書為據,故參錯不同如此。
〕 32十一月,壬辰,泾州破黨項。
33禦史中丞李銑、宋州刺史劉展皆領淮西節度副使。
銑貪暴不法,展剛強自用,故為其上者多惡之;〔惡,烏路翻。
〕節度使王仲升先奏銑罪而誅之。
時有謠言曰:「手執金刀起東方。
」仲升使監軍使、内左常侍邢延恩入奏:〔唐中人出監方鎮軍,品秩高者為監軍使,其下為監軍。
監,古銜翻。
〕「展倔強不受命,姓名應謠谶,〔此句當屬上句。
倔,其勿翻。
強,其兩翻。
谶,謂金刀之謠應劉姓也。
〕請除之。
」 延恩因說上曰:「展與李銑一體之人,今銑誅,展不自安,苟不去之,恐其為亂。
然展方握強兵,宜以計去之。
〔說,式芮翻。
去,羌呂翻。
〕請除展江淮都統,代李峘,〔峘,戶登翻。
〕俟其釋兵赴鎮,中道執之,此一夫力耳。
」上從之,以展為都統淮南東、江南西、浙西三道節度使;〔考異曰:沈既濟劉展亂紀雲:「淮南東道、浙江西道凡二十三州,置都統節度。
」下雲:「以展為都統江南、淮南節度使。
」下又雲:「三道皆發吏申圖籍。
」按舊李峘傳:「峘都統淮南、江南、江西節度。
」展既代峘,其所統亦三道耳。
淮南者,東道楊、楚、滁、和、舒、廬、濠、壽八州也。
江南者,浙西升、潤、常、蘇、湖、杭、睦七州也。
江西者,洪、虔、江、吉、袁、信、撫七州也。
凡二十二州。
亂紀誤以「二」為「三」,又脫「江南西道」字耳。
〕密敕舊都統李峘及淮南東道節度使鄧景山圖之。
〔李峘為浙東節度兼淮南,見上卷元年。
按唐會要:幹元元年十二月,李峘除都統淮南、江東、江西節度、宣慰、觀察、處置等使。
都統之名起于此。
通鑒但書以浙東兼淮東,與會要少異。
〕 延恩以制書授展,展疑之,曰:「展自陳留參軍,數年至刺史,可謂暴貴矣。
江、淮租賦所出,今之重任,展無勳勞,又非親賢,一旦恩命寵擢如此,得非有讒人間之乎﹖」〔間,古苋翻。
〕因泣下。
延恩懼,曰:「公素有才望,主上以江、淮為憂,故不次用公。
公反以為疑,何哉﹖」展得印節,乃上表謝恩,牒追江、淮親舊,置之心膂,三道官屬遣使迎賀,申圖籍,相望于道,展悉舉宋州兵七千趣廣陵。
〔趣,七喻翻。
〕 延恩知展已得其情,還奔廣陵,〔書雲:「作僞心勞日拙,」邢延恩之謂矣。
〕與李峘、鄧景山發兵拒之,移檄州縣,言展反。
展亦移檄言峘反,州縣莫知所從。
峘引兵渡江,與副使潤州刺史韋儇、〔儇,許緣翻。
〕浙西節度使侯令儀屯京口,鄧景山将萬人屯徐城。
〔徐城縣屬泗州,漢徐縣地,隋置徐城縣于大徐城,開元二十五年,移就臨淮縣。
〕展素有威名,禦軍嚴整,江、淮人望風畏之。
展倍道先期至,使人問景山曰:「吾奉诏書赴鎮,此何兵也﹖」景山不應。
展使人呼于陳前曰:〔呼,火故翻。
〕「汝曹皆吾民也,勿幹吾旗鼓。
」使其将孫待封、張法雷擊之,景山衆潰,與延恩奔壽州。
展引兵入廣陵,遣其将屈突孝标将兵三千徇濠、楚,王暅将兵四千略淮西。
〔暅,古鄧翻。
」 李峘辟北固為兵場,〔北固山,在京口,梁武帝所登,即其地。
〕插木以塞江口。
展軍于白沙,設疑兵于瓜洲,〔今揚州江都縣南三十裡,有瓜洲鎮,正對京口北固山。
塞,昔則翻。
〕序張火、鼓,〔張火及鼓,以為疑兵。
〕若将趣北固者,如是累日。
峘悉銳兵守京口以待之。
展乃自上流濟,襲下蜀。
〔此自白沙濟江也。
升州東北九十裡至句容縣,有下蜀戍,在句容縣北,近江津。
〕峘軍聞之,自潰,峘奔宣城。
〔宣城,漢宛陵縣地,晉置宣城郡,隋平陳,廢郡,改宛陵為宣城縣,帶宣州。
李峘奔宣城,就鄭炅之。
〕 甲午,展陷潤州。
〔考異曰:實錄:「十一月壬子,淮南節度奏展反,鄧景山、李峘戰敗。
八日,展陷潤州。
十日,陷升州。
」按八日甲午,十日丙申,壬子二十六日,乃奏到日也。
唐曆:「壬子,淮南奏宋州刺史劉展赴鎮,揚州長史淮南節度鄧景山、都統尚書李峘承诏拒之,兵敗,奔于壽州。
乙未,劉展陷揚州。
景申,陷潤州。
丁酉,陷升州。
」壬子在前,蓋因實錄也。
今從劉展亂紀及新書本紀。
〕升州軍士萬五千人謀應展,攻金陵城,〔升州治金陵。
〕不克而遁。
侯令儀懼,以後事授兵馬使姜昌群,棄城走。
昌群遣其将宗犀詣展降。
丙申,展陷升州,以宗犀為潤州司馬、丹楊軍使;〔幹元二年置丹楊軍于潤州。
〕使昌群領升州,以從子伯瑛佐之。
〔從,才用翻。
〕 34李光弼攻懷州,百餘日,乃拔之,生擒安太清。
〔考異曰:舊傳雲:「擒安太清、周摯、楊希文等,送于阙下。
」按周摯于時不在懷州城中,明年為史朝義所殺,非光弼所擒也。
〕 35史思明遣其将田承嗣将兵五千徇淮西,王同芝将兵三千人徇陳,許敬江将二千人徇兖、郓,薛鄂将五千人徇曹州。
〔新書「江」作「缸」,「鄂」作「萼」〕 36十二月,丙子,黨項寇美原、〔章:甲十六行本「原」下有「華原」二字;乙十一行本同;退齋校同。
〕同官,大掠而去。
〔後魏景明元年,分漢富平縣置土門縣,屬新平郡,因土門山為名,隋廢土門縣入華原。
鹹亨二年,分京兆之富平、華原及同州之蒲城以故土門縣置美原縣。
同官,本漢銅官之地,後因謂之銅官川。
後魏真君七年,置銅官縣,屬北地地郡,隋為銅官,至唐,二縣并屬京兆。
宋白曰:同官縣,漢祋祤地,晉為頻陽地,苻堅于祋祤城東北銅官州置銅官護軍,後魏真君七年,罷軍為縣。
後周除「金」,作此「同」字。
〕 37賊帥郭愔等引諸羌、胡敗秦隴防禦使韋倫,〔帥,所類翻。
敗,補賣翻。
〕殺監軍使。
38兖郓節度使能元皓〔方鎮表:幹元二年,升郓、齊、兖三州都防禦使為節度使。
是年,以齊州隸青密,而兖郓增領徐州。
能,奴代翻。
〕擊史思明兵,破之。
39李峘之去潤州也,副使李藏用謂峘曰:「處人尊位,食人重祿,臨難而逃之,非忠也;〔處,昌呂翻。
難,乃旦翻。
〕以數十州之兵食,三江、五湖之險固,〔韋昭曰:三江,謂吳松江、錢唐江、浦陽江也。
吳地記曰:松江東北行七十裡,得三江口。
東北入海為婁江,東南入江為東江,并松江為三江。
五湖注已見晉安帝紀。
〕不發一矢而棄之,非勇也。
失忠與勇,何以事君!藏用請收餘兵,竭力以拒之。
」峘乃悉以後事授藏用。
藏用收散卒,得七百人,東至蘇州募壯士,得二千人,立栅以拒劉展。
展遣其将傅子昂、宗犀攻宣州,宣歙節度使鄭炅之棄城走,〔宣歙節度使領宣、歙、饒三州。
歙,書涉翻。
〕李峘奔淇〔章:甲十六行本「淇」作「洪」;乙十一行本同。
〕州。
李藏用與展将長景超、孫待封戰于郁墅,兵敗,奔杭州。
景超遂據蘇州,待封進陷湖州。
〔湖州,本漢烏程縣地,吳置吳興郡,隋平陳,廢郡,置湖州,大業初,廢州,以縣屬吳郡。
唐武德四年,複置湖州。
〕展以其将許峄為潤州刺史,〔峄,音亦。
〕李可封為常州刺史,楊持璧蘇州刺史,待封領湖州事。
景超進逼杭州,藏用使其将溫晁屯餘杭。
〔餘杭、漢縣,時屬杭州,在州西四十五裡。
晁,直遙翻。
〕展以李晃為泗州刺史,宗犀為宣州刺史。
傅子昂屯南陵,〔南陵,漢春谷縣地,梁置南陵縣及南陵郡,隋廢郡,以縣屬宣州。
舊治赭圻城,長安四年,移治青陽城。
〕将下江州,徇江西。
〔江西,謂江南西道。
〕于是屈突孝标陷濠、楚州,〔屈,居勿翻。
〕王暅陷舒、和、滁、廬等州,所向無不摧靡,聚兵萬人,騎三千,橫行江、淮間。
壽州刺史崔昭發兵拒之,由是暅不得西,止屯廬州。
初,上命平廬〔章:甲十六行本「廬」作「盧」,「盧」下有「都知」二字;乙十一本同;張校同;退齋校同。
〕兵馬使田神功将所部精兵五千屯任城;〔任,音壬。
〕鄧景山既敗,與邢延恩奏乞敕神功救淮南,未報。
景山遣人趣之,〔趣,讀曰促。
〕且許以淮南金帛子女為賂,神功及所部皆喜,悉衆南下,及彭城,敕神功讨展。
〔田神功至彭城,敕方下。
〕展聞之,始有懼色,自廣陵将兵八千拒之,選精兵二千渡淮,擊神功于都梁山,展敗,走至天長;〔天寶元年,分江都、六合、高郵置千秋縣,七載,更名天長,屬揚州。
〕以五百騎據橋拒戰,又敗,展獨與一騎亡渡江。
神功入廣陵〔考異曰:劉展亂紀雲:「二年春,神功舉兵東下。
」實錄、唐曆,神功入揚州在此月。
今從之。
〕及楚州,〔當屬上句。
蓋先入楚州而後入廣陵。
〕大掠,殺商胡以千數,城中地穿掘略徧。
〔穿掘,以求人所窖藏者。
掘,其月翻。
〕 40是歲,吐蕃陷廓州。
」卿等恐小人熒惑,防微杜漸,以安社稷,何所懼也!」到部尚書顔真卿首率百寮上表,請問上皇起居。
輔國惡之,奏貶蓬州長史。
〔梁以漢宕渠縣界置安國縣,後周置蓬州,隋廢州,以縣屬清化郡,唐複分置蓬州。
惡,烏路翻。
宋白曰:因蓬山為名,至京師二千三百六十裡,東都二千五百八十二裡。
〕 25癸醜,敕天下重棱錢皆當三十,如畿内。
〔重棱錢,即重輪錢。
重,直龍翻。
〕 26丙辰,高力士流巫州,王承恩流播州,魏悅流溱州,陳玄禮勒緻仕;置如仙媛于歸州,〔貞觀八年,分辰州龍标縣置巫州,京師南三千一百五十八裡,至東都三千八百三十三裡。
播州,秦夜郎郡之南境,隋牂柯郡之牂柯縣,貞觀九年,置郎州,十一年,置播州,京師南四千四百五十裡,至東都四千九百六十裡。
貞觀十六年,開山洞置溱州,至京師三千四百八十裡,東都四千二百裡。
歸州,漢秭歸縣地,後周置秭歸郡,隋廢郡,以縣屬巴東郡;唐武德二年,分秭歸、巴東二縣置歸州,京師南二千二百六十八裡,至東都一千八百四十三裡。
〕玉真公主出居玉真觀。
〔玉真觀,睿宗為主所起。
〕上更選後宮百餘人,置西内,備灑掃。
〔灑,所賣翻。
掃,素報翻,又皆如字。
〕令萬安、鹹宜二公主視服膳;〔萬安、鹹宜二公主皆上皇女。
〕四方所獻珍異,先薦上皇。
然上皇日以不怿,因不茹葷,辟谷,浸以成疾。
上初猶往問安,既而上亦有疾,但遣人起居。
其後上稍悔悔寤,惡輔國,欲誅之,〔惡,烏路翻。
〕畏其握兵,竟猶豫不能決。
27初,哥舒翰破吐蕃于臨洮西關磨環川,于其地置神策軍。
〔會要:天寶十三載,哥舒翰以前年收九曲,請以其地置洮陽郡,郡内置神策軍,去臨洮郡二百裡。
〕及安祿山反,軍使成如璆〔璆,與球同。
〕遣其将衛伯玉将千人赴難。
〔難,乃旦翻。
〕既而軍地淪入吐蕃,伯玉留屯于陝,累官至右羽林大将軍。
八月,庚午,以伯玉為神策軍節度使。
〔為神策軍強盛張本。
〕 28丁亥,贈谥興王佋曰恭懿太子。
29九月,甲午,置南都于荊州,以荊州為江陵府,仍置永平軍團練兵三千人,以扼吳、蜀之沖,從節度使呂諲之請也。
30或上言:「天下未平,不宜置郭子儀于散地。
」〔散,昔亶翻。
〕乙未,命子儀出鎮邠州;黨項遁去。
〔畏子儀也。
〕戊申,制:「子儀統諸道兵自朔方直取範陽,還定河北,發射生英武等禁軍〔射生号英武軍,見上卷至德二載十二月。
〕及朔方、鄜坊、邠甯、泾原諸道蕃、漢兵共七萬人,皆受子儀節度。
」〔鄜,音夫。
〕制下旬日,複為魚朝恩所沮,事竟不行。
〔使郭子儀果總兵向範陽,則史思明有内顧之憂,李光弼成夾攻之勢,必無邙山之敗矣。
郭、李成功,則又必無樹置河北諸帥之禍矣。
複,扶又翻。
〕 31冬,十月,丙子,置青、沂等五州節度使。
〔詳考通鑒所書,幹元二年四月甲辰,以尚衡為青密節度使,上元二年四月乙亥,青密節度使尚衡破史朝義兵。
如此,則是年尚衡尚鎮青密,安得又置青沂等州節度使邪!新書方鎮表:上元二年置淄沂節度使,領淄、沂、滄、德、棣五州。
侯希逸自平盧引兵保青州,授青密節度使,遂廢淄沂節度,并所管五州,号淄青、平盧節度。
通鑒書侯希逸為平盧、淄青節度在寶應元年五月。
蓋新表與通鑒各以所見書為據,故參錯不同如此。
〕 32十一月,壬辰,泾州破黨項。
33禦史中丞李銑、宋州刺史劉展皆領淮西節度副使。
銑貪暴不法,展剛強自用,故為其上者多惡之;〔惡,烏路翻。
〕節度使王仲升先奏銑罪而誅之。
時有謠言曰:「手執金刀起東方。
」仲升使監軍使、内左常侍邢延恩入奏:〔唐中人出監方鎮軍,品秩高者為監軍使,其下為監軍。
監,古銜翻。
〕「展倔強不受命,姓名應謠谶,〔此句當屬上句。
倔,其勿翻。
強,其兩翻。
谶,謂金刀之謠應劉姓也。
〕請除之。
」 延恩因說上曰:「展與李銑一體之人,今銑誅,展不自安,苟不去之,恐其為亂。
然展方握強兵,宜以計去之。
〔說,式芮翻。
去,羌呂翻。
〕請除展江淮都統,代李峘,〔峘,戶登翻。
〕俟其釋兵赴鎮,中道執之,此一夫力耳。
」上從之,以展為都統淮南東、江南西、浙西三道節度使;〔考異曰:沈既濟劉展亂紀雲:「淮南東道、浙江西道凡二十三州,置都統節度。
」下雲:「以展為都統江南、淮南節度使。
」下又雲:「三道皆發吏申圖籍。
」按舊李峘傳:「峘都統淮南、江南、江西節度。
」展既代峘,其所統亦三道耳。
淮南者,東道楊、楚、滁、和、舒、廬、濠、壽八州也。
江南者,浙西升、潤、常、蘇、湖、杭、睦七州也。
江西者,洪、虔、江、吉、袁、信、撫七州也。
凡二十二州。
亂紀誤以「二」為「三」,又脫「江南西道」字耳。
〕密敕舊都統李峘及淮南東道節度使鄧景山圖之。
〔李峘為浙東節度兼淮南,見上卷元年。
按唐會要:幹元元年十二月,李峘除都統淮南、江東、江西節度、宣慰、觀察、處置等使。
都統之名起于此。
通鑒但書以浙東兼淮東,與會要少異。
〕 延恩以制書授展,展疑之,曰:「展自陳留參軍,數年至刺史,可謂暴貴矣。
江、淮租賦所出,今之重任,展無勳勞,又非親賢,一旦恩命寵擢如此,得非有讒人間之乎﹖」〔間,古苋翻。
〕因泣下。
延恩懼,曰:「公素有才望,主上以江、淮為憂,故不次用公。
公反以為疑,何哉﹖」展得印節,乃上表謝恩,牒追江、淮親舊,置之心膂,三道官屬遣使迎賀,申圖籍,相望于道,展悉舉宋州兵七千趣廣陵。
〔趣,七喻翻。
〕 延恩知展已得其情,還奔廣陵,〔書雲:「作僞心勞日拙,」邢延恩之謂矣。
〕與李峘、鄧景山發兵拒之,移檄州縣,言展反。
展亦移檄言峘反,州縣莫知所從。
峘引兵渡江,與副使潤州刺史韋儇、〔儇,許緣翻。
〕浙西節度使侯令儀屯京口,鄧景山将萬人屯徐城。
〔徐城縣屬泗州,漢徐縣地,隋置徐城縣于大徐城,開元二十五年,移就臨淮縣。
〕展素有威名,禦軍嚴整,江、淮人望風畏之。
展倍道先期至,使人問景山曰:「吾奉诏書赴鎮,此何兵也﹖」景山不應。
展使人呼于陳前曰:〔呼,火故翻。
〕「汝曹皆吾民也,勿幹吾旗鼓。
」使其将孫待封、張法雷擊之,景山衆潰,與延恩奔壽州。
展引兵入廣陵,遣其将屈突孝标将兵三千徇濠、楚,王暅将兵四千略淮西。
〔暅,古鄧翻。
」 李峘辟北固為兵場,〔北固山,在京口,梁武帝所登,即其地。
〕插木以塞江口。
展軍于白沙,設疑兵于瓜洲,〔今揚州江都縣南三十裡,有瓜洲鎮,正對京口北固山。
塞,昔則翻。
〕序張火、鼓,〔張火及鼓,以為疑兵。
〕若将趣北固者,如是累日。
峘悉銳兵守京口以待之。
展乃自上流濟,襲下蜀。
〔此自白沙濟江也。
升州東北九十裡至句容縣,有下蜀戍,在句容縣北,近江津。
〕峘軍聞之,自潰,峘奔宣城。
〔宣城,漢宛陵縣地,晉置宣城郡,隋平陳,廢郡,改宛陵為宣城縣,帶宣州。
李峘奔宣城,就鄭炅之。
〕 甲午,展陷潤州。
〔考異曰:實錄:「十一月壬子,淮南節度奏展反,鄧景山、李峘戰敗。
八日,展陷潤州。
十日,陷升州。
」按八日甲午,十日丙申,壬子二十六日,乃奏到日也。
唐曆:「壬子,淮南奏宋州刺史劉展赴鎮,揚州長史淮南節度鄧景山、都統尚書李峘承诏拒之,兵敗,奔于壽州。
乙未,劉展陷揚州。
景申,陷潤州。
丁酉,陷升州。
」壬子在前,蓋因實錄也。
今從劉展亂紀及新書本紀。
〕升州軍士萬五千人謀應展,攻金陵城,〔升州治金陵。
〕不克而遁。
侯令儀懼,以後事授兵馬使姜昌群,棄城走。
昌群遣其将宗犀詣展降。
丙申,展陷升州,以宗犀為潤州司馬、丹楊軍使;〔幹元二年置丹楊軍于潤州。
〕使昌群領升州,以從子伯瑛佐之。
〔從,才用翻。
〕 34李光弼攻懷州,百餘日,乃拔之,生擒安太清。
〔考異曰:舊傳雲:「擒安太清、周摯、楊希文等,送于阙下。
」按周摯于時不在懷州城中,明年為史朝義所殺,非光弼所擒也。
〕 35史思明遣其将田承嗣将兵五千徇淮西,王同芝将兵三千人徇陳,許敬江将二千人徇兖、郓,薛鄂将五千人徇曹州。
〔新書「江」作「缸」,「鄂」作「萼」〕 36十二月,丙子,黨項寇美原、〔章:甲十六行本「原」下有「華原」二字;乙十一行本同;退齋校同。
〕同官,大掠而去。
〔後魏景明元年,分漢富平縣置土門縣,屬新平郡,因土門山為名,隋廢土門縣入華原。
鹹亨二年,分京兆之富平、華原及同州之蒲城以故土門縣置美原縣。
同官,本漢銅官之地,後因謂之銅官川。
後魏真君七年,置銅官縣,屬北地地郡,隋為銅官,至唐,二縣并屬京兆。
宋白曰:同官縣,漢祋祤地,晉為頻陽地,苻堅于祋祤城東北銅官州置銅官護軍,後魏真君七年,罷軍為縣。
後周除「金」,作此「同」字。
〕 37賊帥郭愔等引諸羌、胡敗秦隴防禦使韋倫,〔帥,所類翻。
敗,補賣翻。
〕殺監軍使。
38兖郓節度使能元皓〔方鎮表:幹元二年,升郓、齊、兖三州都防禦使為節度使。
是年,以齊州隸青密,而兖郓增領徐州。
能,奴代翻。
〕擊史思明兵,破之。
39李峘之去潤州也,副使李藏用謂峘曰:「處人尊位,食人重祿,臨難而逃之,非忠也;〔處,昌呂翻。
難,乃旦翻。
〕以數十州之兵食,三江、五湖之險固,〔韋昭曰:三江,謂吳松江、錢唐江、浦陽江也。
吳地記曰:松江東北行七十裡,得三江口。
東北入海為婁江,東南入江為東江,并松江為三江。
五湖注已見晉安帝紀。
〕不發一矢而棄之,非勇也。
失忠與勇,何以事君!藏用請收餘兵,竭力以拒之。
」峘乃悉以後事授藏用。
藏用收散卒,得七百人,東至蘇州募壯士,得二千人,立栅以拒劉展。
展遣其将傅子昂、宗犀攻宣州,宣歙節度使鄭炅之棄城走,〔宣歙節度使領宣、歙、饒三州。
歙,書涉翻。
〕李峘奔淇〔章:甲十六行本「淇」作「洪」;乙十一行本同。
〕州。
李藏用與展将長景超、孫待封戰于郁墅,兵敗,奔杭州。
景超遂據蘇州,待封進陷湖州。
〔湖州,本漢烏程縣地,吳置吳興郡,隋平陳,廢郡,置湖州,大業初,廢州,以縣屬吳郡。
唐武德四年,複置湖州。
〕展以其将許峄為潤州刺史,〔峄,音亦。
〕李可封為常州刺史,楊持璧蘇州刺史,待封領湖州事。
景超進逼杭州,藏用使其将溫晁屯餘杭。
〔餘杭、漢縣,時屬杭州,在州西四十五裡。
晁,直遙翻。
〕展以李晃為泗州刺史,宗犀為宣州刺史。
傅子昂屯南陵,〔南陵,漢春谷縣地,梁置南陵縣及南陵郡,隋廢郡,以縣屬宣州。
舊治赭圻城,長安四年,移治青陽城。
〕将下江州,徇江西。
〔江西,謂江南西道。
〕于是屈突孝标陷濠、楚州,〔屈,居勿翻。
〕王暅陷舒、和、滁、廬等州,所向無不摧靡,聚兵萬人,騎三千,橫行江、淮間。
壽州刺史崔昭發兵拒之,由是暅不得西,止屯廬州。
初,上命平廬〔章:甲十六行本「廬」作「盧」,「盧」下有「都知」二字;乙十一本同;張校同;退齋校同。
〕兵馬使田神功将所部精兵五千屯任城;〔任,音壬。
〕鄧景山既敗,與邢延恩奏乞敕神功救淮南,未報。
景山遣人趣之,〔趣,讀曰促。
〕且許以淮南金帛子女為賂,神功及所部皆喜,悉衆南下,及彭城,敕神功讨展。
〔田神功至彭城,敕方下。
〕展聞之,始有懼色,自廣陵将兵八千拒之,選精兵二千渡淮,擊神功于都梁山,展敗,走至天長;〔天寶元年,分江都、六合、高郵置千秋縣,七載,更名天長,屬揚州。
〕以五百騎據橋拒戰,又敗,展獨與一騎亡渡江。
神功入廣陵〔考異曰:劉展亂紀雲:「二年春,神功舉兵東下。
」實錄、唐曆,神功入揚州在此月。
今從之。
〕及楚州,〔當屬上句。
蓋先入楚州而後入廣陵。
〕大掠,殺商胡以千數,城中地穿掘略徧。
〔穿掘,以求人所窖藏者。
掘,其月翻。
〕 40是歲,吐蕃陷廓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