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九

關燈
經年,今欲命建甯為元帥。

    』」則是至德二載倓猶在也。

    又雲:「代宗使自彭原迎倓喪。

    」故置于此:「護國」,當作「輔國」。

    〕于是廣平王俶及李泌皆内懼。

    俶謀去輔國及良娣,泌曰:「不可,王不見建甯之禍乎﹖」俶曰:「竊為先生憂之。

    」〔去,羌呂翻。

    為,于僞翻。

    考異曰:邺侯家傳曰:「先公在内院未起,輔國體肥重,因近床語,遂以身壓先公。

    先公素服氣,乃閉氣良久而去。

    」按泌方為上所厚,恐輔國亦不敢擅殺。

    今不取。

    〕泌曰:「泌與主上有約矣。

    〔謂上許泌,以賊平任行高志。

    見上卷上年九月。

    〕俟平京師,則去還山,庶免于患。

    」俶曰:「先生去,則俶愈危矣。

    」泌曰:「王但盡人子之孝。

    良娣婦人,王委曲順之,亦何能為!」〔吾觀代宗所以卒免張後之禍者,用李泌之言也。

    〕 4上謂泌曰:「今郭子儀、李光弼已為宰相,若克兩京,平四海,則無官以賞之,奈何﹖」對曰:「古者官以任能,爵以酬功。

    漢、魏以來,雖以郡縣治民,〔治,直之翻。

    〕然有功則錫以茅土,傳之子孫,至于周、隋皆然。

    唐初,未得關東,故封爵皆設虛名,其食實封者,給缯布而已。

    〔唐制:食實封者,凡一戶則以一丁之歲調給之。

    〕貞觀中,太宗欲複古制,大臣議論不同而止。

    〔見一百九十五卷貞觀十三年。

    〕由是賞功者多以官。

    夫以官賞功有二害,非才則廢事,權重則難制。

    是以功臣居大官者,皆不為子孫之遠圖,務乘一時之權以邀利,無所不為。

    向使祿山有百裡之國,則亦惜之以傳子孫,不反矣。

    為今之計,俟天下既平,莫若疏爵土以賞功臣,則雖大國,不過二三百裡,可比今之小郡,豈難制哉!于人臣乃萬世之利也。

    」上曰:「善!」〔夫音扶。

    過,古大翻。

    考異曰:「邺侯家傳曰:「泌既與上論封爵之事,因曰:『若臣者,受賞與他人異。

    』上曰:『何故﹖』公曰:『臣絕粒無家,祿位與茅土皆非所要。

    為陛下帷幄運籌,收京師後,但枕天子膝睡一覺,使有司奏客星犯帝座,一動天文,足矣。

    』上大笑。

    及南幸扶風,每頓,皆令先公領元帥兵先發,清行宮,收管鑰,奏報,然後上至。

    至保定郡,先公于本院寐,上來入院,不令人驚,登床,捧先公首置于膝上,久方覺。

    上曰:『天子膝已枕睡了,克複效在何時,還朕可也。

    』欲起謝恩,持之不許。

    對曰:『當如郡名,必保定矣。

    』」此近戲谑,今不取。

     5上聞安西、北庭及拔汗那、大食諸國兵至涼、鄯,甲子幸保定。

    〔保定郡,本泾州安定郡,去載更郡名。

    鄯,音善,又時戰翻。

    〕 6丙寅,劍南兵買秀等五千人謀反,将軍席元慶、臨邛太守柳奕讨誅之。

    〔臨邛郡,邛州。

    邛,渠容翻。

    守,式又翻。

    〕 7河西兵馬使蓋庭倫〔蓋,古盍翻。

    〕與武威九姓商胡安門物等殺節度使周泌,〔使,疏吏翻。

    泌,毗必翻。

    〕聚衆六萬。

    武威大城之中,小城有七,〔武威郡,涼州,治姑臧,舊城匈奴所築,南北七裡,東西三裡。

    張氏據河西,又增築四城,箱各千步,并舊城為五。

    餘二城未知誰所築也。

    〕胡據其五,二城堅守。

    支度判官崔稱與中使劉日新以二城兵攻之,旬有七日,平之。

     8史思明自博陵,蔡希德自太行,高秀岩自大同,牛廷介自範陽,引兵共十萬,寇太原。

    〔行,戶剛翻。

    博陵郡,定州。

    蔡希德自上黨下太行道也。

    高秀岩為賊守大同,自此趨太原。

    牛廷介自幽州,與史思明等合。

    〕李光弼麾下精兵皆赴朔方,餘團練烏合之衆不滿萬人。

    思明以為太原指掌可取,既得之,當遂長驅取朔方、河、隴。

    太原諸将皆懼,議修城以待之,光弼曰:「太原城周四十裡,〔太原都城,左汾右晉,潛丘在中,長四千三百二十一步,廣二千一百二十二步,周萬五千一百五十三步。

    宮城在都城西北,周二千五百二十步。

    汾東曰東城,貞觀十一年長史李績所築。

    兩城之間曰中城,武後築。

    以合東城周四十裡者,止言都城耳。

    〕賊垂至而興役,是未見敵先自困也。

    」乃帥士卒及民于城外鑿壕以自固。

    作墼數十萬,〔帥,讀曰率。

    墼,古曆翻,範土為之。

    〕衆莫知所用;及賊攻城于外,光弼用之增壘于内,壞辄補之。

    思明使人取攻具于山東,以胡兵二千衛送之,至廣陽,〔廣陽,漢上艾縣,後漢改石艾縣,元寶元年更名,屬太原府。

    井陉關在其東,葦澤關在其東北,皆通山東之道。

    〕别将慕容溢、張奉璋邀擊,盡殺之。

     思明圍太原,月餘不下,乃選骁銳為遊兵,戒之曰:「我攻其北則汝潛趣其南,攻東則趣西,有隙則乘之。

    」〔趣,七喻翻。

    〕而光弼軍令嚴整,雖寇所不至,警邏未嘗少懈,賊不得入。

    光弼購募軍中,苟有小技,皆取之,随能使之,人盡其用,得安邊軍錢工三,善穿地道。

    〔安邊軍在蔚州興唐縣。

    蔚州有銅冶,有錢官,故有錢工,時得其三人也。

    〕賊于城下仰而侮詈,光弼遣人從地道中中曳其足而入,臨城斬之。

    自是賊行皆視地。

    賊為梯沖、土山以攻城,光弼為地道以迎之,近城辄陷。

    〔近,其靳翻。

    〕賊初逼城急,光弼作大炮,飛巨石,一發辄斃二十餘人。

    賊死者什二三,乃退營于數十步外,〔退營于炮所不能及之地。

    炮,匹貌翻。

    〕圍守益固。

    光弼遺人作與賊約,刻日出降,賊喜,不為備。

    光弼使穿地道周賊營中,搘之以木。

    〔搘,章移翻,拄也。

    〕至期,光弼勒兵在城上,遣裨将将數千人出,如降狀,賊皆屬目。

    〔屬,之欲翻。

    〕俄而營中地陷,死者千餘人,賊衆驚亂,官軍鼓噪乘之,俘斬萬計。

    會安祿山死,慶緒使畋明歸守範陽,留蔡希德等圍太原。

     9慶緒以尹子奇為汴州刺史、河南節度使。

    甲戌,子奇以歸、檀及同羅、奚兵十三萬趣睢陽。

    〔歸,當作妫,妫州也。

    唐人雜史多有作歸、檀者,蓋誤。

    趣,七喻翻。

    睢,音雖。

    〕許遠告急于張巡,巡自甯陵引兵入睢陽。

    〔自甯陵東至睢陽四十五裡。

    〕巡有兵三千人,與遠兵合六千八百人。

    賊悉衆逼城,巡督勵将士,晝夜苦戰,或一日至二十合;凡十六日,擒賊将六十餘人,殺士卒二萬餘,衆氣自倍。

    遠謂巡曰:「遠懦,不習兵,〔将,即亮翻。

    懦,奴過翻,又奴亂翻。

    〕公智勇兼濟;遠請為公守,公請為遠戰。

    」自是之後遠但調軍糧;〔為,于僞翻。

    調,徒釣翻。

    〕修戰具,居中應接而已,戰鬬等畫一出于巡。

    賊遂夜遁。

     10郭子儀以河東居兩京之間,〔【章:十二行本「響」下有「扼賊要沖」四字;乙十一行本同;退齋校同;張校同,雲無注本亦無。

    】〕得河東則兩京可圖。

    〔河東郡,蒲州。

    自河東進兵攻取潼關,則兩京之路中斷,然後可圖也。

    〕時賊将崔幹佑守河東,丁醜,子儀潛遣人入河東,與唐官陷賊者謀,俟官軍至,為内應。

     11初,平盧節度使劉正臣自範陽敗歸,〔事見上卷上年。

    〕安東都護王玄志鸩殺之。

    祿山以其黨徐歸道為平盧節度使,亦志複與平盧将侯希逸襲殺之;〔複,扶又翻。

    〕又遣兵馬使董秦将兵以葦筏渡海,與大将田神功擊平原、樂安,下之。

    防河招讨使李銑承制以秦為平原太守。

    〔筏,音代。

    秦将,即亮翻,又音如字。

    守,式又翻。

    〕 12二月,戊子,上至鳳翔。

     13郭子儀自洛交引兵趣河東,〔宋白曰:廊州洛交郡,漢上郡雕陰之地,後魏為東秦州,又改為北華州,廢帝改為廊州,取廊畤為名;隋自杏城移治五交城;天寶改洛交郡,治洛交郡縣,取洛水之交也。

    趣,七喻翻。

    〕分兵取馮翊。

    〔馮翊郡,同州。

    兼取蒲、同,則跨據河東、西,以圖關、陝,可以制賊。

    〕己醜夜,河東司戶韓旻等翻河東城迎官軍,〔新志:戶曹司戶參軍事,掌戶籍計帳、道路過所、蠲符、雜傜、逋負、良賤、刍笹、逆旅、婚姻、田訟、旌别孝悌。

    〕殺賊近千人。

    〔近,其靳翻。

    〕崔幹佑踰城得免,發城北兵攻城,且拒官軍,子儀擊破之。

    幹佑走,子儀追擊之,斬首四千級,捕虜五千人。

    幹佑至安邑,〔安邑縣,時屬解州。

    〕安邑人開門納之,半入,閉門擊之,盡殪。

    〔殪,一計翻。

    〕幹佑未入,自白徑嶺亡去。

    〔白徑嶺,在解縣東。

    〕遂平河東。

     14上至鳳翔旬日,隴右、河西、安西、西域之兵皆會,江、淮庸調亦至洋川、漢中。

    〔潔、淮庸、調,泝漢斤上梁、洋。

    調,徒吊翻。

    〕上自散關通表成都,信使駱驿。

    〔往來不絕曰駱驿。

    使,疏吏翻。

    〕長安人聞車駕至,從賊中自拔而來者日夜不絕。

    西師憩息既定,〔憩,去例翻。

    〕李泌請遣安西及西域之衆,如前策并塞東北,自歸、檀南取範陽。

    上曰:「今大衆已集,庸調亦至,當乘兵鋒搗其腹心,而更引兵東北數千裡,先取範陽,不亦迂乎﹖」對曰:「今以此衆直取兩京,必得之。

    然賊必再強,我必又困,非久安之策。

    」上曰:「何也﹖」對曰:「今所恃者,皆西北守塞及諸胡之兵,性耐寒而畏暑,若乘其新至之銳,級祿山已老之師,其勢必克。

    兩京春氣已深,賊收其餘衆,遁歸巢穴,關東地熱,官軍必困而思歸,不可留也。

    賊休兵秣馬,伺官軍之去,必複南來,然則征戰之勢未有涯也。

    〔伺,相吏翻。

    複,扶又翻。

    後果如泌所料。

    〕不若先用之于寒鄉,除其巢穴,則賊無所歸,根本永絕矣。

    」上曰:「朕切于晨昏之戀,〔言急于複兩京,迎上皇。

    〕不能待此決矣。

    」〔言決不能從泌之策也。

    〕 15關内節度使王思禮軍武功,兵馬使郭英乂軍東原,王難得軍西原。

    〔此即武功之東原、西原也,蜀諸葛亮駐師之地。

    使,疏吏翻。

    〕丁酉,安守忠等寇武功,郭英乂戰不利,矢貫其頤而走;王難得望之不救,亦走;思禮退軍扶風。

    賊遊兵至大和關,去鳳翔五十裡,鳳翔大駭,戒嚴。

     16李光弼将敢死士出擊蔡希德,大破之,斬首七萬餘級;希德遁去。

    〔将,即亮翻,又音如字。

    〕 17安慶緒以史思明為範陽節度使,兼領恒陽軍事,封妫川王;〔唐會要:恒陽軍置于恒州郭下。

    恒,戶登翻。

    妫,居為翻。

    〕以牛廷介〔【張:「介」作「玠」。

    】〕領安陽軍事;〔時慶緒分兵屯邺郡安陽縣,因所屯之地而曰安陽軍。

    〕張忠志為常山太守兼團練使,鎮井陉口;餘各令歸舊任,募兵以禦官軍。

    〔守,式又翻。

    陉,音刑。

    令,力丁翻。

    〕先是安祿山得兩京,珍貨悉輸範陽。

    思明擁強兵,據富資,益驕橫,〔先,悉薦翻。

    橫,戶孟翻。

    〕浸不用慶緒之命;慶緒不能制。

    〔為思明殺慶緒張本。

    〕 18戊戌,永王璘敗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