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二百一十六

關燈
「我世世事唐,受其封爵,後世容複歸唐,當指碑以示唐使者,知吾之叛非本心也。

    」〔其後德宗之世,異牟尋卒複歸唐。

    複,扶又翻。

    〕 制大募兩京及河南、北兵以擊南诏;人聞雲南多瘴疠,未戰士卒死者什八九,莫肯應募。

    楊國忠遣禦史分道捕人,連枷送詣軍所。

    舊制,百姓有勳者免征役,時調兵既多,〔調,徒吊翻。

    〕國忠奏先取高勳。

    于是行者愁怨,父母妻子送之,所在哭聲振野。

     8高仙芝之虜石國王也,石國王子逃詣諸胡,具告仙芝欺誘貪暴之狀。

    〔誘,音酉。

    〕諸胡皆怒,潛引大食欲共攻四鎮。

    仙芝聞之,将蕃、漢三萬衆擊大食,〔将,即亮翻。

    考異曰:馬宇段秀實别傳雲「蕃、漢六萬衆」,今從唐曆。

    〕深入七百餘裡,至恒羅斯城,〔或作「怛羅斯城」。

    〕與大食遇。

    相持五日,葛羅祿部衆叛,〔葛羅祿,即葛邏祿。

    〕與大食夾攻唐軍,仙芝大敗,士卒死亡略盡,所餘纔數千人。

    右威衛将軍李嗣業勸仙芝宵遁,道路阻隘,拔汗那部衆在前,人畜塞路;〔拔汗那時從仙芝擊大食。

    塞,悉則翻。

    〕嗣業前驅,奮大梃擊之,人馬俱斃,仙芝乃得過。

     将士相失,别将洴陽段秀實〔洴陽郡本隴州隴東郡,元年改郡名,有洴陽縣,蓋元魏所置。

    梃,待鼎翻。

    将,即亮翻;下同。

    洴口堅翻。

    〕聞嗣業之聲,诟曰:〔诟,苦候翻。

    〕「避敵先奔,無勇也;全已棄衆,不仁也。

    幸而得達,獨無愧乎!」嗣業執其手謝之,留拒追兵,收散卒,得俱免。

    還至安西,言于仙芝,以秀實兼都知兵馬使,為已鄰官。

     9八月,丙辰,武庫火,燒兵器三十七萬。

    〔考異曰:唐曆雲四十七萬事,今從實。

    〕 10安祿山将三道兵六萬〔幽州、平盧、河東三道。

    〕以讨契丹,以奚騎二千為鄉導。

    〔騎,奇寄翻;下同鄉,讀曰向。

    〕過平盧千餘裡,至土護真水,遇雨。

    〔自雄武軍東北渡灤河,有古盧龍鎮,有鬥陉嶺。

    自古盧龍北經九荊嶺、受米城、張洪隘,渡石嶺,至奚王帳六百裡;又東北傍吐護真河五百裡,至奚、契丹牙帳。

    又出檀州燕樂縣東北百八十五裡,至長城口,又北八百裡有吐護真河,奚王牙帳也。

    〕祿山引兵晝夜兼行三百餘裡,至契丹牙帳,契丹大駭。

    時久雨,弓弩筋膠皆弛,大将何思德言于祿山曰:「吾兵雖多,遠來疲弊,實不可用,不如按甲息兵以臨之,不過三日,虜必降。

    」〔将,即亮翻;下同。

    降,戶江翻。

    〕祿山怒,欲斬之,思德請前驅效死。

    思德貌類祿山,虜争擊殺之,以為已得祿山,勇氣增倍。

    奚複叛,與契丹合,夾擊唐兵,殺傷殆盡射祿山,中鞍折冠簪,失履,獨與麾下二十騎走;會夜,追騎解,得入師州。

    〔貞觀三年,以室韋部落置師州,治營州之廢陽師鎮。

    複,扶又翻。

    射,而亦翻。

    中,竹仲翻。

    折,而設翻。

    〕歸罪于左賢王哥解、〔哥解蓋自突厥來降者。

    解,戶買翻。

    〕河東兵馬使魚承仙而斬之。

     平盧兵馬使史思明懼,逃入山谷近二旬,〔近,其靳翻。

    〕收散卒,得七百人。

    平盧守将史定方将精兵二千救祿山,契丹引去,祿山乃得免。

    至平盧,麾下皆亡,不知所出。

    史思明出見祿山,祿山喜,起,執其手曰:「吾得汝,複何憂!」〔複,扶又翻。

    〕思明退,謂人曰:「向使早出,已與哥解并斬矣。

    」〔史言史思明之智數過于安祿山。

    契丹圍師州,祿山使思明擊卻之。

     11冬,十月,壬子,上幸華清宮。

     楊國忠使鮮于仲通表請己遙領劍南;十一月,丙午,以國忠領劍南節度使。

     十一載(壬辰,七五二) 1春,正月,丁亥,上還宮。

     2二月,庚午,命有司出粟帛及庫錢數十萬缗于兩市易惡錢。

    〔考異曰;舊紀、唐曆皆作「癸酉」,今從實錄。

    〕先是,江、淮多惡錢,貴戚大商往往以良錢一易惡錢五,載入長穴,市井不勝其弊,〔先,悉薦翻。

    勝,音升。

    〕故李林甫奏請禁之,官為易取,期一月,不輸官者罪之。

    于是商賈嚣然,不以為便。

    〔賈,音古。

    嚣,許驕翻,又五刀翻。

    〕衆共遮楊國忠馬自言,國忠為之言于上,乃更命非鉛錫所鑄及穿穴者,皆聽用之如故。

    〔〔于僞翻。

    更,工衡翻。

    〕 3三月,安祿山發蕃、漢步騎二十萬擊契丹,欲以雪去秋之恥。

    初,突厥阿布思來降,〔事見上卷元年。

    降,戶江翻。

    〕上厚禮之,賜姓名李獻忠,累遷朔方節度副使,賜爵奉信王。

    獻忠有才略,不為安祿山下,祿山恨之;至是,奏請獻忠帥同羅數萬騎,與俱擊契丹。

    〔帥,讀曰率;下同。

    〕獻忠恐為祿山所害,白留後張暐,請奏留不行暐不許。

    〔安祿山領河東而張暐為留後,暐知附祿山而已,安肯為阿布思請哉!〕獻忠乃帥所部大掠倉庫,叛歸漠北,祿山遂頓兵不進 4乙巳,改吏部為文部,兵部為武部,列部為憲部。

     5戶部侍郎、禦史大夫、京兆尹王鉷,權寵日盛,領二十餘使。

    宅旁為使院,文案盈積,吏求署一字,累日不得前;中使賜赉不絕于門,〔使,疏吏翻。

    赉,來代翻。

    〕雖李林甫亦畏避之。

    林甫子岫為将作監,鉷子準為衛尉少卿,俱供奉禁中。

    準陵侮岫,岫常下之。

    〔下遐嫁翻。

    〕然鉷事林甫謹,林甫雖忌其龐,不忍害也。

     準嘗帥其徒過驸馬都尉王繇,〔王繇,同皎之子也。

    帥,讀曰率。

    過,工禾翻。

    〕繇望塵拜伏;準挾彈命中于繇冠,折其玉簪,以為戲笑〔彈,徒旦翻。

    命中者,先命其處而後中之。

    中,竹仲翻。

    折,而設翻。

    〕既而繇延準置酒;繇所尚永穆公主,上之愛女也,黃琮曰:皇女有美名公主,或以德,或以容,或以福壽,設名最多;又有郡公主、小國、中國等。

    〕為準親執刀匕。

    〔刀匕,宰夫之職。

    記,杜蒉曰:「蒉也宰夫也,惟刀匕是共。

    」為,于僞翻;下同。

    〕準去,或謂繇曰:「鼠雖挾其父勢,〔稱為鼠,微之也。

    〕君乃使公主為之具食〔為,于僞翻。

    〕有如上聞,無乃非宜﹖」繇曰:「上雖怒無害,至于七郎,〔王鉷,第七。

    〕死生所系,不敢不爾。

    」 鉷弟戶部郎中焊,兇險不法,〔焊,何旦翻。

    〕召術士任海川〔任,音壬,姓也。

    〕問「我有王者之相否﹖」〔相,悉亮翻。

    〕海川懼,亡匿。

    鉷恐事洩,捕得,托以他事杖殺之。

    王府司馬韋會,定安公主之子,王繇之同産也,〔定安公主,中宗女,下嫁王同皎,生繇;又嫁韋濯,生會。

    〕話之私庭。

    鉷使長安尉賈季鄰收會系獄,缢殺之。

    〔缢,于計翻。

    〕繇不敢言。

     焊所善邢縡,〔縡,作代翻。

    〕與龍武萬騎謀殺龍武将軍,以其兵作亂,殺李林甫、陳希烈、楊國忠;前期二日,有告之者。

    夏,四月,乙酉,上臨朝,〔朝,直遙翻。

    〕以告狀面授鉷,使捕之。

    鉷意焊在縡所,先使人召之,日晏,乃命賈季鄰等捕縡。

    縡居金城坊,〔金城坊,朱雀街西第四街之北來第二坊,漢顧成廟、博望苑、戾園皆在焉。

    〕季鄰等至門,縡帥其黨數十人持弓刀格鬬突出。

    〔帥,讀曰率。

    〕鉷與楊國忠引兵繼至,縡黨曰:「勿傷大夫人。

    」〔言勿傷鉷所部人也。

    大夫,稱鉷之官。

    〕國忠之傔密謂國忠曰:「賊有号,不可戰也。

    」〔今人謂私記為号,言賊私為記号以相識别。

    傔,苦念翻。

    〕縡鬬且走,至皇城西南隅。

    〔京城之内有皇城,皇城之内有宮城。

    〕會高力士引飛龍禁軍四百至,〔飛龍禁軍,乘飛龍廄馬者也。

    武後置仗内六閑,一曰飛龍,以中官為内飛龍使〕擊斬縡,捕其黨,皆擒之。

     國忠以狀白上,曰:「鉷必預謀。

    」上以鉷任遇深,不應同逆;李林甫亦為之辯解。

    〔為,于僞翻。

    〕上乃特命原焊不問,然意欲鉷表請罪之;使國忠諷之,鉷不忍,上怒。

    會陳希烈極言鉷大逆當誅,戊子,敕希烈與國忠鞫之,仍以國忠兼京兆尹。

    于是任海川,韋會等事皆發,獄具,鉷賜自盡,焊杖死于朝堂,〔朝,直遙翻。

    〕鉷子準、偁流嶺南,〔偁,齒繩翻。

    〕尋殺之。

    有司籍其第舍,數日不能偏。

    鉷賓佐莫敢窺其門,獨采訪判官裴冕收其屍葬之。

    〔王鉷蓋兼京畿采訪使。

    〕 6初,李林甫以陳希烈易制,引為相,〔事見上卷五載。

    易,以豉翻。

    〕政事常随林甫左右,晚節遂與林甫為敵,林甫懼。

    會李獻忠叛,林甫乃請解朔方節制,且薦河西節度使安思順自代庚子,以思順為朔方節度使。

    〔使,疏吏翻。

    〕 7五月,戊申,慶王琮薨,贈靖德太子。

    〔琮,徂宗翻。

    「贈」字之下逸「谥」字。

    既曰贈矣,無「谥」字亦可。

     8丙辰,京兆尹楊國忠加禦史大夫、京畿。

    關内采訪等使,凡王佅所绾使務,悉歸國忠〔佅,戶公翻。

    使,疏吏翻。

    〕 初,李林甫以國忠微才,且貴妃之族,故善遇之。

    國忠與王鉷俱為中丞,鉷用林甫薦為大夫,故國忠不悅,遂深探邢縡獄,〔探,吐南翻。

    縡,作代翻。

    〕令引林甫交私鉷兄弟及阿布思事狀,〔令,力丁翻。

    〕陳希烈、哥舒翰從而證之;上由是疏林甫。

    國忠貴震天下,始與林甫為仇敵矣。

     9六月,甲子,楊國忠奏吐蕃兵六十萬救南诏,〔吐,從暾入聲。

    〕劍南兵擊破之于雲南,克故隰州等三城,〔考異曰:實錄:「兵部侍郎兼禦史中丞、劍南節度使楊國忠破吐蕃于雲南,拔故隰州等三城,獻俘于朝。

    」唐曆:「國忠上言破吐蕃于雲南,拔故洪州等三城。

    」按國忠時在長安,蓋劍南破吐蕃,以國忠領節鄅,故使之上表獻俘耳。

    時國忠已為大夫,雲中丞,誤也。

    隰州,從實錄。

    〕捕虜六千三百,以道遠,簡壯者千餘人及酋長降者獻之。

    〔酋,慈由翻。

    長,知兩翻。

    降,戶江翻。

    〕 10秋,八月,乙〔「章:十二行本作「己」,乙十一行本同;孔本同,張校同。

    」〕醜,上複幸左藏,賜群臣帛。

    〔蜀本作「己醜」,當從之。

    八載已嘗幸左藏,賜群臣帛矣,故此書複。

    複,扶又翻。

    藏,徂浪翻。

    〕癸巳,楊國忠奏有鳳皇見左藏庫屋,出納判官魏仲犀言鳳集庫西通訓門。

    〔左藏,舊有令、丞而已,出納判官蓋帝置也。

    是時分立諸使,舊來司存之官備員,莫得舉其職。

    楊國忠方承恩遇,領使最多,蓋兼領左藏出納使而以魏仲犀為判官也。

    宋白曰:天寶二年,始命張瑄充太府出納使。

    閣本太極宮圖,左藏庫之西則通訓門。

    見,賢遍翻。

    〕 11九月,阿布思入寇,圍永清栅,〔永清栅,亦曰永濟栅,在中受降城之西二百裡大同川。

    〕栅使張元軌拒卻之。

    〔使,疏吏翻。

    〕 12冬,十月戊寅,上幸華清宮。

     13己亥,改通訓門曰鳳集門;魏仲犀遷殿中侍禦史,楊國忠屬吏率以鳳皇優得調。

    〔調,徒釣翻。

    〕 14南诏數寇邊,蜀人請楊國忠赴鎮;〔去年楊國忠領劍南;蜀人困于兵,故請之。

    數,所角翻。

    〕左仆射兼右相李林甫奏遣之。

    國忠将行,泣辭,上言必為林甫所害,貴妃亦為之請。

    上謂國忠曰:「卿蹔到蜀區處軍事,朕屈指待卿,還當入相。

    」〔屈指計日以待之。

    亦為,于僞翻。

    處,昌呂翻。

    相,息亮翻。

    〕林甫時已有疾,憂懑不知所為,〔懑,莫困翻,又莫緩翻,中煩也。

    〕巫言一見上可小愈;上欲就視之,左右固谏。

    上乃令林甫出庭中,〔林甫時蓋卧疾昭應私第。

    〕上登降聖閣遙望,〔天寶七載十二月,以玄元皇帝見于朝元閣,改為降聖閣,在華清宮中。

    〕以紅巾招之。

    〔今富貴之家,帨巾率以臙脂染之為真紅色,唐之遺俗也。

    〕林甫不能拜,使人代拜。

    國忠比至蜀,〔比,必利翻,及也。

    〕上遣中使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