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二百一十五
關燈
小
中
大
歸罪于大夫。
大夫軍府充牣,何愛數萬段帛不以杜其讒口呼!」忠嗣曰:「今以數萬之衆争一城,得之未足以制敵,不得亦無害于國,故忠嗣不欲為之。
忠嗣今受責,天子不過以金吾、羽林一将軍歸宿衛,其次不過黔中上佐;〔黔中一道皆溪峒蠻、傜雜居,貶谪而不過嶺者處之。
上佐,長史、司馬也。
黔,琴。
〕忠嗣豈以數萬人之命易一官呼!李将軍,子誠愛我矣,然吾志決矣,子勿複言。
」光弼曰:「向者恐為大夫之累,〔複,扶又翻。
累,力瑞翻。
〕故不敢言。
今大夫能行古人之事,非光弼所及也。
」遂趨出。
延光過期不克,言忠嗣沮撓軍計,〔沮,在呂翻。
撓,女教翻。
〕上怒。
李林甫因使濟陽别駕魏林告「忠嗣嘗自言我幼養宮中,與忠王相愛狎」,〔武德四年,分東平之盧縣置濟州,隋之濟北郡也,天寶元年改曰濟陽郡。
忠嗣年九歲,父海賓戰死于渭源長城堡,帝養忠嗣宮中,太子時為忠王,與之遊處。
魏林先為朔州刺史。
忠嗣節度河東,朔州其巡屬也,故使林谮之,以示言有所自來。
濟,子禮翻。
〕欲擁兵以尊奉太子。
敕征忠嗣入朝,〔朝,直遙翻。
〕委三司鞫之。
上聞哥舒翰名,召見華清宮,〔見,賢遍翻。
〕與語,悅之。
十一月,辛卯,以翰判西平太守,充隴右節度使;以朔方節度使安思順判武威郡事,充河西節度使。
〔西平郡,鄯州。
武威郡,涼州。
〕 7戶部侍郎兼禦史中丞楊慎矜為上所厚,李林甫浸忌之。
慎矜與王鉷父晉,中表兄弟也,少與鉷狎,〔少,詩照翻。
〕鉷之入台,頗因慎矜推〔引。
及鉷遷中丞,慎矜與語,猶名之;鉷自恃與林甫善,意稍不平。
慎矜奪鉷職田,〔俱為中丞,因并鉷職田奪而有之。
〕鉷母本賤,慎矜嘗以語人;〔語,牛倨翻。
〕鉷深銜之。
慎矜猶以故意待之,嘗與之私語谶書。
〔谶,處谮翻。
〕 慎矜與術士史敬忠善,敬忠言天下将亂,勸慎矜于臨汝山中買莊為避亂之所。
〔臨汝郡本伊州襄城郡,貞觀八年更伊州曰汝州,天寶元年更郡名為臨汝郡。
〕會慎矜父墓田中草木皆流血,慎矜惡之,〔惡,烏路翻。
〕以問敬忠。
敬忠請禳之,〔禳,如羊翻。
〕設道場于後園,慎矜退朝,辄?貫靠梏坐其中。
〔朝,直遙翻。
?,郎果翻。
〕旬日血止,慎矜德之。
慎矜有侍婢明珠,色美,敬忠屢目之,慎矜即以遺敬忠,車載過貴妃姊柳氏樓下,姊邀敬忠上樓,求車中美人,敬忠不敢拒。
明日,姊入宮,以明珠自随。
上見而異之,問所從來,明珠具以實對。
上以慎矜與術士為妖法,惡之,含怒未發。
楊钊以告鉷,鉷心喜,因侮慢慎矜;慎矜怒。
林甫知鉷與慎矜有隙,密誘使圖之。
〔遺,于季翻。
上,時掌翻。
惡,烏路翻。
誘,音酉。
考異曰:明皇雜錄曰:「慎矜父墓封域之内,草木流血,慎矜大懼,問術者史敬思。
敬思曰:『禳之可以免。
』于慎矜後園大陳法事,令貫桎梏坐于叢林間以厭之。
」唐曆雲:「敬思本胡人,出家還俗,涉獵書傳陰陽玄象;慎矜與之善,每言天下将亂居于臨汝山中,亦勸慎汝買得山莊良田十頃。
嘗于慎矜第夜坐談宴,怒婢春草,将杖殺之。
敬思曰:『七郎何虛殺卻十頭牛﹖』慎矜曰:『何謂也﹖』敬思曰:『賣卻買牛,每年耕田十頃。
』慎矜雅厚敬思,曰:『任公收取。
』明日至市,賣與太真柳氏姊,得錢百二十千文,買牛以歸。
柳氏數将春草來往宮中,玄宗見其狀貌狀大,應對分明,數目之,謂柳曰:『幾錢買得此婢﹖』以實對。
遂留之。
玄宗曾晝寝,問春草曰:『汝本何人﹖何以得至柳家﹖』春草曰:『本楊慎矜婢,賣與柳家。
』玄宗曰:『慎矜豈少錢而賣你﹖』春草曰:『不是要錢。
本将殺某,敬思救,得不殺,所以賣之。
』玄宗素聞敬思名。
因诘問。
春草以實對曰:『每夜坐中庭,或說天文,遙指宿曜,某亦盡知其言。
』玄宗怒,變色良久。
後王鉷因奏事言引慎矜,玄宗悖然曰:『慎矜與卿有親,更不須相往來。
』鉷初内怨慎矜淩己,常忍隐不洩,至是覺上意異。
楊钊先知之,以告鉷,鉷心喜,數悖慢以侵之;慎矜尤怒。
」明皇雜錄又曰:「慎矜之侍婢有美者字明珠,敬思數目之,慎矜即以遺之,兼以囊裝甚厚,以車送之。
敬思乘馬随之,路經貴妃妹八姨樓下,方登樓張樂。
姨素與敬思相識,固邀敬思登樓,乃曰:『車中美人,請以見遺。
』敬思不敢拒。
姨明日入宮,婢從。
上見而異之,問所從來。
明珠曰:『本楊慎矜家人也,近贈史敬思。
』上曰:『敬思何人,而慎矜辄贈以婢﹖』明珠乃具言厭勝之式。
上大怒曰:『彼為妖乎!』遂告林甫。
林甫素忌慎矜才,恐其作相,以告中丞吉溫。
溫險害,亦有憾于慎矜,因構成其事。
」今參取書之。
〕鉷乃遣人以飛語告「慎矜隋炀帝孫,慎矜,隋炀帝之玄孫。
與兇人往來,家有谶書,謀複祖業。
」上大怒,收慎矜系獄,命刑部、大理與侍禦史楊钊、殿中侍史盧铉同鞫之。
太府少卿張瑄,慎矜所薦也,盧铉誣瑄嘗與慎矜論谶,拷掠百端,瑄不肯答辯。
〔瑄,音宣。
掠,音亮。
辯者,鞫問之辭,今人謂之問頭。
〕乃以木綴其足,使人引其枷柄,向前挽之,身加長數尺,腰細欲絕,眼鼻出血,瑄竟不答。
又使吉溫捕史敬忠于汝州。
敬忠與溫父素善,溫之幼也,敬忠常抱撫之。
及捕獲,溫不與交言,鎖其頸,以布蒙首,軀之馬前。
至戲水,〔戲水在新豐東。
戲,許宜翻。
〕溫使吏誘之曰:「楊慎矜已款服,惟須子一辯,若解人意則生,〔解,戶買翻。
〕不然必死,前至溫湯,則求首不獲矣。
」〔溫湯即謂會昌,時置會昌縣于溫泉宮下。
首,式救翻,,謂自首其事。
或曰,首,如字。
〕敬忠顧謂溫曰:「七郎,求一紙。
」溫陽不應。
去溫湯十餘裡,敬忠祈請哀切,乃于桑下令答三紙,辯皆如溫意。
溫徐謂曰:「丈人且勿怪!」因起拜之。
至會昌,〔天寶元年,改骊山曰會昌山。
三載,以新豐縣去華清宮遠,分新豐、萬年置會昌縣。
是年,改溫泉曰華清宮,治湯井為池,環山列宮室,又築羅城,置百司及十宅。
〕始鞫慎矜以敬忠為證。
慎矜皆引服,惟搜谶書不獲。
林甫危之,使盧铉入長安搜慎矜家,铉袖谶書入闇中,诟而出曰:『诟,古候翻。
〕「逆賊深藏秘記。
」至會昌,以示慎矜。
慎矜歎曰:「吾不蓄谶書,此何從在吾家哉!吾應死而已。
」丁酉,賜慎矜兄少府少監慎餘、洛陽令慎名自盡;敬忠杖百,妻子皆流嶺南;瑄杖六十,流臨封,死于會昌。
嗣虢王巨雖不預謀,坐與敬忠相識,解官,南賓安置。
〔南賓郡,忠州,本巴郡之臨江縣,隋義甯二年置臨州,貞觀八年改忠州,天寶元年改為郡。
舊志,忠州,京師南二千一百二十二裡。
〕自餘連坐者數十人。
慎名聞敕,神色不變,為書别姊;慎餘合掌指天而缢。
8三司按王忠嗣,上曰:「吾兒居深宮,安得與外人通謀,此必妄也。
〔考異曰:新傳,李林甫屢白太子宜有謀上雲雲。
按林甫雖志欲害太子,亦未肯自言之。
今不取。
〕但劾忠嗣沮撓軍功。
」〔劾,戶概翻,又戶得翻。
沮,在呂翻。
撓,奴巧翻,又奴教翻。
〕哥舒翰之入朝也,或勸多赍金帛以救忠嗣。
翰曰:「若直道尚存,王公必不冤死;如其将喪,〔喪,息浪翻。
〕多賂何為!」遂單囊而行。
三司奏忠嗣罪當死。
翰始遇知于上,力陳忠嗣之冤,且請以己官爵贖忠嗣罪;上起,入禁中,翰叩頭随之,言與淚俱。
上感寤,己亥,貶忠嗣漢陽太守。
〔漢陽郡,沔州。
〕 9李林甫屢起大獄,别置推事于長安。
以楊钊有掖庭之親,〔掖,音亦。
〕出入禁闼,所言多聽,乃引以為援,擢為禦史。
事有微涉東宮者,皆指擿使之奏劾,付羅希奭、吉溫鞫之。
钊因得逞其私志,所擠陷誅夷者數百家,皆钊發之。
〔擿,他曆翻。
擠,子西翻,又子細翻。
〕幸太子仁孝謹靜,張垍高力士長保護于上前,故林甫終不能間也。
〔間,古苋翻。
考異曰:明皇雜錄雲:「上與李林甫議立太子,意屬忠王。
林甫從容言于上曰:『古者建立儲君,必推賢德,茍非有大勳于社稷,則惟元子。
』上默然曰『朕長子琮,往年因獵苑中,所傷面目尤甚。
』林甫曰:『破面不猶愈破國乎!陛下其圖之。
』上微感其言,徐思之。
〔林甫亦訴知其有疾,意欲動搖肅宗,而于托附武惠妃,因以壽王瑁為請;竟以肅宗孝友聰明,中外所屬,故奸邪之計莫得行焉。
」按是時忠王若未為太子,上用林甫之言,則琮為太子矣,安能及瑁!新書李林甫傳雲:「林甫數危太子,未得志。
一日,從容曰:『古者立儲君,非有大勳于宗稷,則莫若元子。
』帝久之曰:『慶王往年獵,為豽傷面。
』答曰:『破面不愈于破國乎!』帝頗惑,曰:『朕徐思之。
』」此則情理似近。
然新書此事必出于雜錄;若太子已立,則不當雲上與林甫議立太子,意屬忠王也。
今雜錄本于所傷字上脫「為豽」兩字别本必有之。
按說文:豽,獸名,無前足。
此非常有之物。
或者「豽」字誤為「豽」字耳。
事既可疑,今不取。
〕 10十二月,壬戌,發馮翊、華陰民夫會昌城,置百司。
〔華陰郡,華州。
馮翊郡,同州 11丙寅,命百官閱天下歲貢物于尚書省,既而悉以車載賜李林甫家。
上或時不視朝,〔朝,直遙翻。
〕百司悉集林甫第門,台省為空。
陳希烈雖坐府,無一人入谒者。
林甫子岫為将作監,〔唐初曰将作大匠,龍朔改曰繕工監,光宅改曰營繕監,神龍複曰将作監。
〕頗以滿盈為懼,嘗從林甫遊後園,指役夫言于林甫曰:「大人久處鈞軸,怨仇滿天下,一朝禍至,欲為此得乎!」林甫不樂曰:「勢已如此,将若之何!」 先是,宰相皆以德度自處,不事威勢,驺從不過數人,士民或不之避。
林甫自以多結怨,常虞刺客,出則步騎百餘人,為左右翼,金吾靜街,前驅在數百步外,外卿走避;居則重關複壁,〔處,昌呂翻。
樂,音洛。
先,悉薦翻。
驺,則尤翻。
從,才用翻。
騎,奇寄翻;下同。
重,直龍翻。
〕以石甃地,〔甃,則又翻。
〕牆中置闆,如防大敵,一夕屢徙床,雖家人莫知其處。
宰相驺從之盛,自林甫始。
12初,将軍高仙芝,本高麗人,〔麗,力知翻。
〕從軍安西。
仙芝骁勇,善騎射,〔骁,堅堯翻。
〕節度使夫蒙靈慽屢薦至安西副都護、都知兵馬使,充四鎮節度副使。
吐蕃以女妻小勃律王,〔小勃律去長安九千裡而赢,距吐蕃贊普牙三千裡。
妻,七細翻。
〕及其旁二十餘國,皆附吐蕃,貢獻不入,前後節度使讨之,皆不能克。
制以仙芝為行營節度使,将萬騎讨之。
〔将,即亮翻。
〕自安西行百餘日,乃至特勒滿川,分軍為三道,〔特勒滿川即五識匿國所居。
三道:一由北谷道,一由赤佛道,仙芝自由護密道。
自護密勒城南至小勃律國都五百裡。
〕期以七月十三日會吐蕃連雲堡下。
〔連雲堡南依山,北據娑勒川以為固。
〕有兵近萬人,〔近,其靳翻。
〕不意唐兵猝至,大驚,依山拒戰,祿櫑如雨。
仙芝以郎将高陵李嗣業為陌刀将,〔祿,匹貌翻。
櫑,盧對翻。
祿即炮石。
杜佑曰:櫑木長五尺,徑一尺,小至六七寸。
唐六典:武庫令掌兵器,辨其名數,以備國用。
刀之制有四:曰儀刀,曰障刀,曰橫刀,曰陌刀。
儀刀,蓋古斑劍之類,宋晉以來謂之禦刀,後魏曰長刀,皆施龍鳳環,至隋謂之儀刀,裝飾以金銀,羽儀所執。
障刀,蓋用以障身,以禦敵。
橫刀,佩刀也,兵士所佩,名亦起于隋。
陌刀,長刀也,步兵所持,蓋古之斬馬劍。
〕令之曰:「不及日中,決須破虜。
」嗣業執一旗,引陌刀緣險先登力戰,自辰至已,大破之,〔考異曰:舊嗣業傳雲「天寶七載」。
今從實錄及封常清傳。
〕斬首五千級,捕虜千餘人,餘皆逃潰。
中使邊令誠以入虜境已深,懼不敢進;〔邊令誠時為監軍。
使,疏吏翻。
〕仙芝乃使令誠以赢弱三千守其城,〔赢,倫為翻。
〕複進。
三日,至坦駒嶺,下峻阪四十餘裡,〔複,扶又翻。
〕前有阿弩越城。
仙芝恐士卒憚險,不肯下,先令人胡服詐為阿弩越城守者迎降,〔降,戶江翻。
〕雲:「阿弩越赤心歸唐,娑夷水藤橋已斫斷矣。
」娑夷水,即弱水也,〔小勃律王居孽多城,臨娑夷水。
娑,素禾翻。
〕其水不能勝草芥。
〔勝,音升。
〕藤橋者,通吐蕃之路也。
仙芝陽喜,士卒乃下。
又三日,阿弩越城迎者果至。
明日,仙芝入阿弩越城,遣将軍席元慶将千騎前行,謂曰:「小勃律聞大軍至,其君臣百姓必走山谷,〔走,立奏。
〕第呼出,取缯帛稱敕賜之,〔缯,慈陵翻。
〕大臣至,盡縳之以待我。
」元慶如其言,悉縳諸大臣。
王及吐蕃公主逃入石窟,取不可得。
仙芝至,斬其附吐蕃者大臣數人。
藤橋去城猶六十裡,仙芝急遣元慶往斫之,痡畢,吐蕃兵大至,已無及矣。
藤橋闊盡一矢,力修之,期年乃成。
八月,仙芝虜小勃律王及吐蕃公主而還。
九月,至連雲堡,與邊令誠俱。
月末,至播密川,遣使奏狀。
〔奏捷狀于京師。
使,疏吏翻。
〕 至河西,〔此河西,白馬河西也,自安西西出拓厥關渡白馬河。
〕夫蒙靈慽怒仙芝不先言己而遽發奏,一不迎勞,〔一,猶言一切也。
勞,力到翻。
〕罵仙芝曰:「噉狗糞高麗奴!〔噉,徙濫翻,又徙覽翻。
〕汝官皆因誰得,而不待我處分,〔處,昌呂翻。
分,扶問翻。
〕擅奏捷書!高麗奴!汝罪當斬,但以汝新有功不忍耳!」仙芝但謝罪。
邊令誠奏仙芝深入萬裡,立奇功,今旦夕憂死。
大夫軍府充牣,何愛數萬段帛不以杜其讒口呼!」忠嗣曰:「今以數萬之衆争一城,得之未足以制敵,不得亦無害于國,故忠嗣不欲為之。
忠嗣今受責,天子不過以金吾、羽林一将軍歸宿衛,其次不過黔中上佐;〔黔中一道皆溪峒蠻、傜雜居,貶谪而不過嶺者處之。
上佐,長史、司馬也。
黔,琴。
〕忠嗣豈以數萬人之命易一官呼!李将軍,子誠愛我矣,然吾志決矣,子勿複言。
」光弼曰:「向者恐為大夫之累,〔複,扶又翻。
累,力瑞翻。
〕故不敢言。
今大夫能行古人之事,非光弼所及也。
」遂趨出。
延光過期不克,言忠嗣沮撓軍計,〔沮,在呂翻。
撓,女教翻。
〕上怒。
李林甫因使濟陽别駕魏林告「忠嗣嘗自言我幼養宮中,與忠王相愛狎」,〔武德四年,分東平之盧縣置濟州,隋之濟北郡也,天寶元年改曰濟陽郡。
忠嗣年九歲,父海賓戰死于渭源長城堡,帝養忠嗣宮中,太子時為忠王,與之遊處。
魏林先為朔州刺史。
忠嗣節度河東,朔州其巡屬也,故使林谮之,以示言有所自來。
濟,子禮翻。
〕欲擁兵以尊奉太子。
敕征忠嗣入朝,〔朝,直遙翻。
〕委三司鞫之。
上聞哥舒翰名,召見華清宮,〔見,賢遍翻。
〕與語,悅之。
十一月,辛卯,以翰判西平太守,充隴右節度使;以朔方節度使安思順判武威郡事,充河西節度使。
〔西平郡,鄯州。
武威郡,涼州。
〕 7戶部侍郎兼禦史中丞楊慎矜為上所厚,李林甫浸忌之。
慎矜與王鉷父晉,中表兄弟也,少與鉷狎,〔少,詩照翻。
〕鉷之入台,頗因慎矜推〔引。
及鉷遷中丞,慎矜與語,猶名之;鉷自恃與林甫善,意稍不平。
慎矜奪鉷職田,〔俱為中丞,因并鉷職田奪而有之。
〕鉷母本賤,慎矜嘗以語人;〔語,牛倨翻。
〕鉷深銜之。
慎矜猶以故意待之,嘗與之私語谶書。
〔谶,處谮翻。
〕 慎矜與術士史敬忠善,敬忠言天下将亂,勸慎矜于臨汝山中買莊為避亂之所。
〔臨汝郡本伊州襄城郡,貞觀八年更伊州曰汝州,天寶元年更郡名為臨汝郡。
〕會慎矜父墓田中草木皆流血,慎矜惡之,〔惡,烏路翻。
〕以問敬忠。
敬忠請禳之,〔禳,如羊翻。
〕設道場于後園,慎矜退朝,辄?貫靠梏坐其中。
〔朝,直遙翻。
?,郎果翻。
〕旬日血止,慎矜德之。
慎矜有侍婢明珠,色美,敬忠屢目之,慎矜即以遺敬忠,車載過貴妃姊柳氏樓下,姊邀敬忠上樓,求車中美人,敬忠不敢拒。
明日,姊入宮,以明珠自随。
上見而異之,問所從來,明珠具以實對。
上以慎矜與術士為妖法,惡之,含怒未發。
楊钊以告鉷,鉷心喜,因侮慢慎矜;慎矜怒。
林甫知鉷與慎矜有隙,密誘使圖之。
〔遺,于季翻。
上,時掌翻。
惡,烏路翻。
誘,音酉。
考異曰:明皇雜錄曰:「慎矜父墓封域之内,草木流血,慎矜大懼,問術者史敬思。
敬思曰:『禳之可以免。
』于慎矜後園大陳法事,令貫桎梏坐于叢林間以厭之。
」唐曆雲:「敬思本胡人,出家還俗,涉獵書傳陰陽玄象;慎矜與之善,每言天下将亂居于臨汝山中,亦勸慎汝買得山莊良田十頃。
嘗于慎矜第夜坐談宴,怒婢春草,将杖殺之。
敬思曰:『七郎何虛殺卻十頭牛﹖』慎矜曰:『何謂也﹖』敬思曰:『賣卻買牛,每年耕田十頃。
』慎矜雅厚敬思,曰:『任公收取。
』明日至市,賣與太真柳氏姊,得錢百二十千文,買牛以歸。
柳氏數将春草來往宮中,玄宗見其狀貌狀大,應對分明,數目之,謂柳曰:『幾錢買得此婢﹖』以實對。
遂留之。
玄宗曾晝寝,問春草曰:『汝本何人﹖何以得至柳家﹖』春草曰:『本楊慎矜婢,賣與柳家。
』玄宗曰:『慎矜豈少錢而賣你﹖』春草曰:『不是要錢。
本将殺某,敬思救,得不殺,所以賣之。
』玄宗素聞敬思名。
因诘問。
春草以實對曰:『每夜坐中庭,或說天文,遙指宿曜,某亦盡知其言。
』玄宗怒,變色良久。
後王鉷因奏事言引慎矜,玄宗悖然曰:『慎矜與卿有親,更不須相往來。
』鉷初内怨慎矜淩己,常忍隐不洩,至是覺上意異。
楊钊先知之,以告鉷,鉷心喜,數悖慢以侵之;慎矜尤怒。
」明皇雜錄又曰:「慎矜之侍婢有美者字明珠,敬思數目之,慎矜即以遺之,兼以囊裝甚厚,以車送之。
敬思乘馬随之,路經貴妃妹八姨樓下,方登樓張樂。
姨素與敬思相識,固邀敬思登樓,乃曰:『車中美人,請以見遺。
』敬思不敢拒。
姨明日入宮,婢從。
上見而異之,問所從來。
明珠曰:『本楊慎矜家人也,近贈史敬思。
』上曰:『敬思何人,而慎矜辄贈以婢﹖』明珠乃具言厭勝之式。
上大怒曰:『彼為妖乎!』遂告林甫。
林甫素忌慎矜才,恐其作相,以告中丞吉溫。
溫險害,亦有憾于慎矜,因構成其事。
」今參取書之。
〕鉷乃遣人以飛語告「慎矜隋炀帝孫,慎矜,隋炀帝之玄孫。
與兇人往來,家有谶書,謀複祖業。
」上大怒,收慎矜系獄,命刑部、大理與侍禦史楊钊、殿中侍史盧铉同鞫之。
太府少卿張瑄,慎矜所薦也,盧铉誣瑄嘗與慎矜論谶,拷掠百端,瑄不肯答辯。
〔瑄,音宣。
掠,音亮。
辯者,鞫問之辭,今人謂之問頭。
〕乃以木綴其足,使人引其枷柄,向前挽之,身加長數尺,腰細欲絕,眼鼻出血,瑄竟不答。
又使吉溫捕史敬忠于汝州。
敬忠與溫父素善,溫之幼也,敬忠常抱撫之。
及捕獲,溫不與交言,鎖其頸,以布蒙首,軀之馬前。
至戲水,〔戲水在新豐東。
戲,許宜翻。
〕溫使吏誘之曰:「楊慎矜已款服,惟須子一辯,若解人意則生,〔解,戶買翻。
〕不然必死,前至溫湯,則求首不獲矣。
」〔溫湯即謂會昌,時置會昌縣于溫泉宮下。
首,式救翻,,謂自首其事。
或曰,首,如字。
〕敬忠顧謂溫曰:「七郎,求一紙。
」溫陽不應。
去溫湯十餘裡,敬忠祈請哀切,乃于桑下令答三紙,辯皆如溫意。
溫徐謂曰:「丈人且勿怪!」因起拜之。
至會昌,〔天寶元年,改骊山曰會昌山。
三載,以新豐縣去華清宮遠,分新豐、萬年置會昌縣。
是年,改溫泉曰華清宮,治湯井為池,環山列宮室,又築羅城,置百司及十宅。
〕始鞫慎矜以敬忠為證。
慎矜皆引服,惟搜谶書不獲。
林甫危之,使盧铉入長安搜慎矜家,铉袖谶書入闇中,诟而出曰:『诟,古候翻。
〕「逆賊深藏秘記。
」至會昌,以示慎矜。
慎矜歎曰:「吾不蓄谶書,此何從在吾家哉!吾應死而已。
」丁酉,賜慎矜兄少府少監慎餘、洛陽令慎名自盡;敬忠杖百,妻子皆流嶺南;瑄杖六十,流臨封,死于會昌。
嗣虢王巨雖不預謀,坐與敬忠相識,解官,南賓安置。
〔南賓郡,忠州,本巴郡之臨江縣,隋義甯二年置臨州,貞觀八年改忠州,天寶元年改為郡。
舊志,忠州,京師南二千一百二十二裡。
〕自餘連坐者數十人。
慎名聞敕,神色不變,為書别姊;慎餘合掌指天而缢。
8三司按王忠嗣,上曰:「吾兒居深宮,安得與外人通謀,此必妄也。
〔考異曰:新傳,李林甫屢白太子宜有謀上雲雲。
按林甫雖志欲害太子,亦未肯自言之。
今不取。
〕但劾忠嗣沮撓軍功。
」〔劾,戶概翻,又戶得翻。
沮,在呂翻。
撓,奴巧翻,又奴教翻。
〕哥舒翰之入朝也,或勸多赍金帛以救忠嗣。
翰曰:「若直道尚存,王公必不冤死;如其将喪,〔喪,息浪翻。
〕多賂何為!」遂單囊而行。
三司奏忠嗣罪當死。
翰始遇知于上,力陳忠嗣之冤,且請以己官爵贖忠嗣罪;上起,入禁中,翰叩頭随之,言與淚俱。
上感寤,己亥,貶忠嗣漢陽太守。
〔漢陽郡,沔州。
〕 9李林甫屢起大獄,别置推事于長安。
以楊钊有掖庭之親,〔掖,音亦。
〕出入禁闼,所言多聽,乃引以為援,擢為禦史。
事有微涉東宮者,皆指擿使之奏劾,付羅希奭、吉溫鞫之。
钊因得逞其私志,所擠陷誅夷者數百家,皆钊發之。
〔擿,他曆翻。
擠,子西翻,又子細翻。
〕幸太子仁孝謹靜,張垍高力士長保護于上前,故林甫終不能間也。
〔間,古苋翻。
考異曰:明皇雜錄雲:「上與李林甫議立太子,意屬忠王。
林甫從容言于上曰:『古者建立儲君,必推賢德,茍非有大勳于社稷,則惟元子。
』上默然曰『朕長子琮,往年因獵苑中,所傷面目尤甚。
』林甫曰:『破面不猶愈破國乎!陛下其圖之。
』上微感其言,徐思之。
〔林甫亦訴知其有疾,意欲動搖肅宗,而于托附武惠妃,因以壽王瑁為請;竟以肅宗孝友聰明,中外所屬,故奸邪之計莫得行焉。
」按是時忠王若未為太子,上用林甫之言,則琮為太子矣,安能及瑁!新書李林甫傳雲:「林甫數危太子,未得志。
一日,從容曰:『古者立儲君,非有大勳于宗稷,則莫若元子。
』帝久之曰:『慶王往年獵,為豽傷面。
』答曰:『破面不愈于破國乎!』帝頗惑,曰:『朕徐思之。
』」此則情理似近。
然新書此事必出于雜錄;若太子已立,則不當雲上與林甫議立太子,意屬忠王也。
今雜錄本于所傷字上脫「為豽」兩字别本必有之。
按說文:豽,獸名,無前足。
此非常有之物。
或者「豽」字誤為「豽」字耳。
事既可疑,今不取。
〕 10十二月,壬戌,發馮翊、華陰民夫會昌城,置百司。
〔華陰郡,華州。
馮翊郡,同州 11丙寅,命百官閱天下歲貢物于尚書省,既而悉以車載賜李林甫家。
上或時不視朝,〔朝,直遙翻。
〕百司悉集林甫第門,台省為空。
陳希烈雖坐府,無一人入谒者。
林甫子岫為将作監,〔唐初曰将作大匠,龍朔改曰繕工監,光宅改曰營繕監,神龍複曰将作監。
〕頗以滿盈為懼,嘗從林甫遊後園,指役夫言于林甫曰:「大人久處鈞軸,怨仇滿天下,一朝禍至,欲為此得乎!」林甫不樂曰:「勢已如此,将若之何!」 先是,宰相皆以德度自處,不事威勢,驺從不過數人,士民或不之避。
林甫自以多結怨,常虞刺客,出則步騎百餘人,為左右翼,金吾靜街,前驅在數百步外,外卿走避;居則重關複壁,〔處,昌呂翻。
樂,音洛。
先,悉薦翻。
驺,則尤翻。
從,才用翻。
騎,奇寄翻;下同。
重,直龍翻。
〕以石甃地,〔甃,則又翻。
〕牆中置闆,如防大敵,一夕屢徙床,雖家人莫知其處。
宰相驺從之盛,自林甫始。
12初,将軍高仙芝,本高麗人,〔麗,力知翻。
〕從軍安西。
仙芝骁勇,善騎射,〔骁,堅堯翻。
〕節度使夫蒙靈慽屢薦至安西副都護、都知兵馬使,充四鎮節度副使。
吐蕃以女妻小勃律王,〔小勃律去長安九千裡而赢,距吐蕃贊普牙三千裡。
妻,七細翻。
〕及其旁二十餘國,皆附吐蕃,貢獻不入,前後節度使讨之,皆不能克。
制以仙芝為行營節度使,将萬騎讨之。
〔将,即亮翻。
〕自安西行百餘日,乃至特勒滿川,分軍為三道,〔特勒滿川即五識匿國所居。
三道:一由北谷道,一由赤佛道,仙芝自由護密道。
自護密勒城南至小勃律國都五百裡。
〕期以七月十三日會吐蕃連雲堡下。
〔連雲堡南依山,北據娑勒川以為固。
〕有兵近萬人,〔近,其靳翻。
〕不意唐兵猝至,大驚,依山拒戰,祿櫑如雨。
仙芝以郎将高陵李嗣業為陌刀将,〔祿,匹貌翻。
櫑,盧對翻。
祿即炮石。
杜佑曰:櫑木長五尺,徑一尺,小至六七寸。
唐六典:武庫令掌兵器,辨其名數,以備國用。
刀之制有四:曰儀刀,曰障刀,曰橫刀,曰陌刀。
儀刀,蓋古斑劍之類,宋晉以來謂之禦刀,後魏曰長刀,皆施龍鳳環,至隋謂之儀刀,裝飾以金銀,羽儀所執。
障刀,蓋用以障身,以禦敵。
橫刀,佩刀也,兵士所佩,名亦起于隋。
陌刀,長刀也,步兵所持,蓋古之斬馬劍。
〕令之曰:「不及日中,決須破虜。
」嗣業執一旗,引陌刀緣險先登力戰,自辰至已,大破之,〔考異曰:舊嗣業傳雲「天寶七載」。
今從實錄及封常清傳。
〕斬首五千級,捕虜千餘人,餘皆逃潰。
中使邊令誠以入虜境已深,懼不敢進;〔邊令誠時為監軍。
使,疏吏翻。
〕仙芝乃使令誠以赢弱三千守其城,〔赢,倫為翻。
〕複進。
三日,至坦駒嶺,下峻阪四十餘裡,〔複,扶又翻。
〕前有阿弩越城。
仙芝恐士卒憚險,不肯下,先令人胡服詐為阿弩越城守者迎降,〔降,戶江翻。
〕雲:「阿弩越赤心歸唐,娑夷水藤橋已斫斷矣。
」娑夷水,即弱水也,〔小勃律王居孽多城,臨娑夷水。
娑,素禾翻。
〕其水不能勝草芥。
〔勝,音升。
〕藤橋者,通吐蕃之路也。
仙芝陽喜,士卒乃下。
又三日,阿弩越城迎者果至。
明日,仙芝入阿弩越城,遣将軍席元慶将千騎前行,謂曰:「小勃律聞大軍至,其君臣百姓必走山谷,〔走,立奏。
〕第呼出,取缯帛稱敕賜之,〔缯,慈陵翻。
〕大臣至,盡縳之以待我。
」元慶如其言,悉縳諸大臣。
王及吐蕃公主逃入石窟,取不可得。
仙芝至,斬其附吐蕃者大臣數人。
藤橋去城猶六十裡,仙芝急遣元慶往斫之,痡畢,吐蕃兵大至,已無及矣。
藤橋闊盡一矢,力修之,期年乃成。
八月,仙芝虜小勃律王及吐蕃公主而還。
九月,至連雲堡,與邊令誠俱。
月末,至播密川,遣使奏狀。
〔奏捷狀于京師。
使,疏吏翻。
〕 至河西,〔此河西,白馬河西也,自安西西出拓厥關渡白馬河。
〕夫蒙靈慽怒仙芝不先言己而遽發奏,一不迎勞,〔一,猶言一切也。
勞,力到翻。
〕罵仙芝曰:「噉狗糞高麗奴!〔噉,徙濫翻,又徙覽翻。
〕汝官皆因誰得,而不待我處分,〔處,昌呂翻。
分,扶問翻。
〕擅奏捷書!高麗奴!汝罪當斬,但以汝新有功不忍耳!」仙芝但謝罪。
邊令誠奏仙芝深入萬裡,立奇功,今旦夕憂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