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二百一十五
關燈
小
中
大
,徒到翻。
降,戶江翻。
」〕六月,乙未,冊都摩度為三姓葉護。
9秋,七月,癸卯朔,日有食之。
10辛末,左相牛仙客薨。
八月,丁醜,以刑部尚書李适之為左相。
11突厥拔悉密、回訖、葛邏祿三部共攻骨咄葉護,殺之,推拔悉密酋長為颉跌施可汗,回訖、葛邏祿自為左、右葉護。
〔厥,九勿翻。
訖,下沒翻。
邏,郎佐翻。
咄,當沒翻。
酋,慈由翻。
颉,奚結翻。
跌,徒結翻。
〕突厥餘衆共立判阙特勒之子為烏蘇米施可汗,以其子葛臘哆為西殺。
〔哆,昌者翻。
突厥以其親屬分掌東、西兵,号左、右殺,亦曰東、西殺。
西殺,右殺也。
上遣使谕烏蘇令内附,烏蘇不從。
朔方節度使王忠嗣盛兵碛口以威之,〔使,疏吏翻。
碛,七迹翻。
考異曰:新、舊書忠嗣傳皆曰:「是歲,忠嗣北伐,與奚怒皆戰于桑幹河,三敗之,大虜其衆。
」又曰:「明年再破怒皆及突厥之衆,自是塞外晏然。
」按朔方不與奚相接,不知所雲奚怒皆何也。
今阙之。
〕烏蘇懼,請降,而遷延不至。
忠嗣知其詐,乃遣使說拔悉密、回訖、葛邏祿使攻之烏蘇遁去。
忠嗣因出兵擊之,取其右廂以歸。
〔擊垂亡之虜,猶不肯輕用其兵,此王忠嗣所以為善将也。
突厥左、右殺所部,謂之左、右廂。
降,戶江翻。
說,輸芮翻。
訖,下沒翻。
邏,郎佐翻。
〕 丁亥,突厥西葉護阿布思及西殺葛臘哆、默啜之孫勃德支、伊然小妻、毗伽登利之女帥部衆千餘帳,相次來降,〔意此皆突厥右廂之衆也。
啜,陡劣翻。
伽,求迦翻。
帥,讀曰率。
考異曰:實錄、舊紀皆雲:「突厥阿布思〔及默啜可汗〕之孫登利可汗之女與其黨屬來降。
」唐曆雲:「烏蘇米施可汗遁逃,其西葉護阿布思及毗伽可汗、可敦、男西殺葛臘哆率其部千餘帳來降。
」舊王忠嗣傳雲:「三部落攻米施可汗,走之,忠嗣因出兵伐之,取其右廂而歸。
其西葉護及毗伽可敦、男葛臘哆率其部落千餘帳入朝。
」突厥傳雲:「西殺妻子及默啜之孫勃德支特勒、毗伽可汗女大洛公主、伊然可汗小妻餘塞匐、登利可汗女餘燭公主及阿布思、颉利發等并帥其部衆相次來降。
」今參取用之。
〕突厥遂微。
九月,辛亥,上禦花萼樓宴突厥降者,〔考異曰:「辛卯」。
按長曆,是月癸卯朔,無辛卯。
唐曆雲「九月辛卯」,亦誤也。
〕賞賜甚厚。
12護密先附吐蕃,戊午,其王颉吉裡匐遣使請降。
〔颉,奚結翻。
匐,蒲北翻。
〕 13冬,十月,丁酉,上幸骊山溫泉;〔【張:「泉」下脫「十一月」。
】〕己巳,還宮。
14十二月,隴右節度使皇甫惟明奏破吐蕃大嶺軍;戊戌,又奏破青海道莽布支營三萬餘衆,斬獲五千餘級。
庚子,河西節度使王倕奏破吐蕃漁海及遊奕等軍。
〔史言明皇喜邊功,故邊帥告捷者相繼。
倕,音垂。
〕 15是歲,天下縣一千五百二十八,鄉一萬六千八百二十九,戶八百五十二萬五千七百六十三,口四千八百九十萬九千八百。
16回訖葉護骨力裴羅遣使入貢,〔考異曰:舊傳雲:「天寶初,其酋長葉護颉利吐發遣使入朝,封奉義王。
」唐曆:「天寶三載,突厥拔志蜜可汗又為回訖葛羅祿等部落襲殺之,立回訖為主,是為骨咄祿毗伽阙可汗,遣使立為奉義王,又加懷仁可汗。
」新突厥傳雲:「回訖葛邏祿拔悉蜜可汗,奉回訖骨力裴羅定其國,是為國咄祿毗伽阙可汗」。
按奉義王懷仁可汗是一人,而新突厥回訖傳其名不同;然新傳自吐迷度以來,世系皆可譜,今從之。
〕賜爵奉義王。
〔明末冊為可汗也。
〕 二年〔(癸未、七四三)〕 1春,正月,安祿山入朝;〔朝,直遙翻。
〕上寵待甚厚,谒見無時。
〔見,賢遍翻。
〕祿山奏言:「去年營州蟲食苗,臣焚香祝天雲:『臣若操心不正,事君不忠,願使蟲食臣心;若不負神祇,願使蟲散。
』即有群鳥從北來,食蟲立盡。
請宣付史官。
」從之。
〔操,千高翻。
〕 2李林甫領吏部尚書,日在政府,〔政府,謂政事堂。
〕選事悉委侍郎宋遙、苗晉卿。
禦史中丞張倚新得幸于上,遙、晉卿欲附之。
時選人集者以萬計,〔選,須絹翻。
〕入等者六十四人,倚子奭為之首,群議沸騰。
前薊令蘇孝韫以告安祿山,〔薊縣帶幽州涿郡,時改涿郡為範陽郡。
薊,音計。
〕祿山入言于上,上悉召入等人面試之,奭手持試紙,終日不成一字,時人謂之「曳白」。
癸亥,遙貶武當太守,晉卿貶安康太守,倚貶淮陽太守,〔武當郡,均州。
安康郡,金州,本西城郡,元年更郡名。
淮陽郡,陳州。
舊志:金州,京師南七百三十七裡,陳州一千五百二十裡。
〕同考判官禮部郎中裴胐等皆貶領南官。
晉卿,壺關人也。
〔壺關縣,自漢以來屬上黨郡,而唐上黨縣乃漢壺關縣。
隋分置上黨縣,帶郡,唐武德四年分隋之上黨縣置壺關縣,治高望堡,貞觀十七年移治進流川。
胐,音敷尾翻。
〕 3三月,壬子,追尊玄元皇帝父周上禦大夫為先天太皇;又尊臯繇為德明皇帝,涼武昭王為興聖皇帝。
〔唐虞之世,臯陶為理;唐以為李氏得姓之始,故追尊為德明皇帝。
涼武昭王暠,高祖之七世祖,建國于瓜、沙,李氏由是而興,故尊為興聖皇帝。
繇,餘招翻。
〕 4江、淮南租庸等使韋堅引浐水抵苑東望春樓下為潭,〔苑,禁苑也。
潭在長安城東九裡。
浐,音産。
〕以聚江、淮運船,役夫匠通漕渠,發人丘壟,自江、淮至京城,民間蕭然愁怨。
二年而成。
丙寅上幸望春樓觀新潭。
堅以新船數百艘,扁榜郡名,各陳郡中珍貨于船背;陝尉崔成甫着錦半臂,鈌胯綠衫以裼之,〔艘,蘇遭翻。
扁,補典翻。
陝,失冉翻。
着,陟略翻。
胯,苦瓦翻。
裼,先擊翻,袒衣也。
〕紅袹首,〔袹,莫白翻。
袹首,今人謂之抹額。
〕居前船唱得寶歌,〔先是,民間唱俚歌曰:「得體纥那邪。
」其後得寶符于桃林,成甫乃更纥體歌為得寶弘農野,歌曰:「得寶弘農野,弘農得寶耶﹖潭裡舟船鬧,揚州銅器多。
三郎當殿坐,聽唱得寶歌。
」其俚又甚焉。
〕使美婦百人盛飾而和之,〔和,戶卧翻。
〕連樯數裡;堅跪進諸郡輕貨,仍上百牙盤食。
〔程大昌演繁露曰:唐少府監,禦馔器用九饤食,以牙盤九枚裝食味于上,置上前,亦謂之看食。
仍上,時掌翻。
〕上置宴,竟日而罷,觀者山積。
夏,四月,加堅左散騎常侍,〔散,悉亶翻。
騎,奇寄翻。
〕其僚屬吏卒褒賞有差;名其潭日廣運。
時京兆尹韓朝宗亦引渭水置潭于西街,以貯材木。
〔朝,直遙翻。
貯,丁呂翻。
〕 5丁亥,皇甫惟明引軍出西平,〔西平郡即鄯州。
〕擊吐蕃,行千餘裡,攻洪濟城,破之。
〔杜佑曰:廓州達化縣有洪濟鎮,周武帝逐吐谷渾所築,在縣西二百七十裡。
長慶中,劉元鼎為盟會使,言河之上流,由洪濟西行二千裡,水益狹,冬、春可涉,夏、秋乃勝舟。
其南三百裡,三山中高四下,曰曆山,直大羊同國,古所謂昆侖者也,虜曰悶摩黎山,東距長安五千裡,河源其間,流澄緩下,稍合衆流,色赤,行益遠,他水并注則濁。
河源東北直莫賀延碛尾,隐測其地,蓋在劍南之西。
此劉元鼎因洪濟城而上叙河源,附見于此。
〕 6上以右贊善大夫楊慎矜〔龍朔二年,改太子中允為贊善大夫;鹹亨元年複置中允,而贊善大夫不廢,後又分左右,各置五員,班左、右谕德下,掌谕太子以道德;贊善掌翊贊太子以規諷。
〕知禦史中丞事。
時李林甫專權,公卿之進,有不出其門者,必以罪去之;〔去;羌呂翻。
〕慎矜由是固辭,不敢受。
五月,辛醜,以慎矜為谏議大夫。
7冬,十月,戊寅,上幸骊山溫泉;乙卯,還宮。
〔戊寅至乙卯三十八日。
史言帝耽樂而忘返。
骊,力知翻。
還,從宣翻,又音如字。
考異曰:舊紀,「十月戊寅幸溫泉宮,十一日乙卯還宮」與實錄同。
「十二月戊申又幸溫泉宮,丙辰還宮」,實錄無。
按十二月丙寅朔,無戊申、丙辰。
唐曆:「十一月戊申幸溫泉宮,丙辰還京」,又與實錄本紀不同。
今皆不取。
〕 三載〔(甲申,七四四)〕 1春,正月,丙申朔,改年曰載。
〔載,子亥翻。
〕 2辛醜,上幸骊山溫泉;二月,庚午,還宮。
〔往還亦幾三旬。
〕 3辛卯,太子更名亨。
〔更,工衡翻。
〕 4海賊吳令光等抄掠台、明,〔明州,漢句章、鄮縣之地,屬會稽郡。
開元二十六年,采訪使齊澣奏以越州之鄮縣置明州,以境内有四明山,因名。
抄,楚交翻。
〕命河南尹裴敦複将兵讨之。
〔将,即亮翻。
〕 5三月,己巳,以平盧節度使安祿山兼範陽節度使;以範陽節度使裴寬為戶部尚書。
〔使,疏吏翻。
尚,辰羊翻。
〕禮部尚書席建侯為河北黜陟使,稱祿山公直;李林甫、裴寬皆順旨稱其美。
三人皆上所信信任,由是祿山之寵益固不搖矣。
6夏,四月,裴敦複破吳令光,擒之。
7五月,河西節度使夫蒙靈詧讨突騎施莫賀達幹,斬之,〔按元和姓纂雲:夫蒙本西羌姓,後秦有建威将軍夫蒙羌,今蒲、同二州多此姓,或改姓馬氏。
考異曰:會要作「馬靈詧」。
今從實錄。
〕更請立黑姓伊裡底蜜施骨咄祿毗伽;〔咄,當沒翻。
伽,求迦翻。
考異曰:會要作「伊地米裡骨咄祿毗伽」;今從實祿。
〕六月,甲辰,冊拜骨咄祿毗伽為十姓可汗。
〔可,從刊入聲。
汗,音寒。
〕 8秋,八月,拔悉蜜攻斬突厥烏蘇可汗,傳首京師。
國人立其弟鹘隴匐白眉特勒,是為白眉可汗。
于是突厥大亂,敕朔方節度使王忠嗣出兵乘之。
至薩河内山,〔厥,九勿翻。
嗣,祥吏翻。
薩,桑葛翻。
〕破其左廂阿波達幹等十一部,右廂未下。
會回纥葛邏祿共攻拔悉蜜颉跌伊施可汗,殺之。
回纥骨力裴羅自立為骨咄祿毗伽阙可汗,遣使言狀;上冊拜裴羅為懷仁可汗。
于是懷仁南據突厥故地,立牙帳于烏德犍山,〔回纥牙帳東有平野,西據烏德犍山,南依嗢昆水。
犍,居言翻。
〕舊統藥邏葛等九姓,其後又并拔悉蜜、葛邏祿,凡十一部,各置都督,每戰則以二客部為先。
9李林甫以楊慎矜屈附于己,九月,甲戌,複以慎矜為禦史中丞,充諸道鑄錢使。
〔複,扶又翻,又如字。
〕 10冬,十月,癸巳,上幸骊山溫泉;十一月,丁卯,還宮。
11術士蘇嘉慶上言:遯甲術有九宮貴神,〔九宮貴人,蓋易幹鑿度所謂太一也;注已見五十二卷漢順帝陽嘉三年。
時置九宮貴神壇。
其壇三成,成三尺,四階。
其上依位置九壇,壇尺五寸:東面曰軒轅,東北曰太陰,正南曰天一,中央曰天符,正北曰太一,西南曰攝提,正西曰鹹池,西北曰青龍。
五為中,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為上,六八為下,符于遁甲,仍編于敕,曰「九宮貴神」,實司水旱,功佐上帝,德庇下人。
又黃帝九宮經:一宮,其神太一,其星天蓬,其卦坎,其行水,其方白。
二宮,其神攝提,其星天芮,其卦坤,其行土,其方黑。
三宮,其神軒轅,其星天沖,其卦震,其行木,其方碧。
四宮,其神招搖,其星天輔,其卦巽,其行木,其方綠。
五官,其神天符,其星天禽,其卦離,其行土,其方黃。
六宮,其神青龍,其星天心,其卦幹,其行金,其方白。
七宮,其神鹹池,其星天柱,其卦兌,其行金,其方赤。
八宮,其神太陰,其星天任,其卦艮,其行土,其方白。
九宮,其神天一,其星天英,其卦離,其行火,其方紫。
上,時掌翻。
〕典司水旱,請立壇于東郊,祀以四孟月;從之。
禮在昊天上帝下,太清宮、太廟上,所用牲玉,皆侔天地。
12十二月,癸巳,置會昌縣于溫泉宮下。
〔時分新豐、萬年置會昌縣。
雍錄:溫湯在臨潼縣南一百五十步,在骊山西北。
十道志曰:泉有三所,其一處即皇堂石井,後周宇文護所造,隋文帝又修屋宇,種松柏千餘株。
唐貞觀十八年,诏閻立德營建宮殿禦湯,名溫泉宮,鹹亨三年名溫泉宮。
元和志則曰:開元十一年置溫泉宮,天寶六載改為華清宮于骊山上,益治湯井為池,台殿環列山谷。
自開元來,每歲十月臨幸,歲盡乃歸。
以新豐縣去泉稍遠,即于湯所置會昌縣,又置百司及公卿邸第焉。
臨潼縣,唐之新豐、慶山皆其地也。
按鑒,開元十一年書作溫泉宮,與元和志合。
13戶部尚書裴寬素為上所重,李林甫恐其入相,忌之。
〔相,息亮翻。
〕刑部上書裴敦複擊海賊還,受請托,廣序軍功,寬微奏其事。
林甫以告敦複,敦複言寬亦嘗以親故屬敦複。
〔屬,之欲翻。
〕林甫曰:「君速奏之,勿後于人。
」敦複乃以五百金賂女官楊太真之姊,使言于上。
甲五,寬坐貶睢陽太首。
〔睢陽郡宋州,本梁郡,天寶元年更郡名。
睢,音雖。
〕 初,武惠妃薨,〔開元二十五年,惠妃薨。
〕上悼念不已,後宮數千,無當意者。
或言壽王妃楊氏之美,絕世無雙。
上見而悅之,乃令妃自以其意乞為女官,号太真;更為壽王娶左衛郎将韋昭訓女。
〔更,工衡翻。
将,即亮翻。
〕潛内太真宮中。
太真肌态豐豔,曉音律,性警穎,善承迎上意,不期歲,寵遇如惠妃,宮中号曰「娘子」,凡儀體皆如皇後。
14癸卯,以宗女為和義公主,嫁甯遠奉化王阿悉爛達幹。
〔帝以拔汗那助平吐火仙,冊其王為奉化王,改其國曰甯遠。
〕 15癸醜,上祀九宮貴神,赦天下。
16初令百姓十八為中,二十三成丁。
17初,上自東都還,李林甫知上厭巡幸,乃與牛仙客謀增進道粟賦及和籴
降,戶江翻。
」〕六月,乙未,冊都摩度為三姓葉護。
9秋,七月,癸卯朔,日有食之。
10辛末,左相牛仙客薨。
八月,丁醜,以刑部尚書李适之為左相。
11突厥拔悉密、回訖、葛邏祿三部共攻骨咄葉護,殺之,推拔悉密酋長為颉跌施可汗,回訖、葛邏祿自為左、右葉護。
〔厥,九勿翻。
訖,下沒翻。
邏,郎佐翻。
咄,當沒翻。
酋,慈由翻。
颉,奚結翻。
跌,徒結翻。
〕突厥餘衆共立判阙特勒之子為烏蘇米施可汗,以其子葛臘哆為西殺。
〔哆,昌者翻。
突厥以其親屬分掌東、西兵,号左、右殺,亦曰東、西殺。
西殺,右殺也。
上遣使谕烏蘇令内附,烏蘇不從。
朔方節度使王忠嗣盛兵碛口以威之,〔使,疏吏翻。
碛,七迹翻。
考異曰:新、舊書忠嗣傳皆曰:「是歲,忠嗣北伐,與奚怒皆戰于桑幹河,三敗之,大虜其衆。
」又曰:「明年再破怒皆及突厥之衆,自是塞外晏然。
」按朔方不與奚相接,不知所雲奚怒皆何也。
今阙之。
〕烏蘇懼,請降,而遷延不至。
忠嗣知其詐,乃遣使說拔悉密、回訖、葛邏祿使攻之烏蘇遁去。
忠嗣因出兵擊之,取其右廂以歸。
〔擊垂亡之虜,猶不肯輕用其兵,此王忠嗣所以為善将也。
突厥左、右殺所部,謂之左、右廂。
降,戶江翻。
說,輸芮翻。
訖,下沒翻。
邏,郎佐翻。
〕 丁亥,突厥西葉護阿布思及西殺葛臘哆、默啜之孫勃德支、伊然小妻、毗伽登利之女帥部衆千餘帳,相次來降,〔意此皆突厥右廂之衆也。
啜,陡劣翻。
伽,求迦翻。
帥,讀曰率。
考異曰:實錄、舊紀皆雲:「突厥阿布思〔及默啜可汗〕之孫登利可汗之女與其黨屬來降。
」唐曆雲:「烏蘇米施可汗遁逃,其西葉護阿布思及毗伽可汗、可敦、男西殺葛臘哆率其部千餘帳來降。
」舊王忠嗣傳雲:「三部落攻米施可汗,走之,忠嗣因出兵伐之,取其右廂而歸。
其西葉護及毗伽可敦、男葛臘哆率其部落千餘帳入朝。
」突厥傳雲:「西殺妻子及默啜之孫勃德支特勒、毗伽可汗女大洛公主、伊然可汗小妻餘塞匐、登利可汗女餘燭公主及阿布思、颉利發等并帥其部衆相次來降。
」今參取用之。
〕突厥遂微。
九月,辛亥,上禦花萼樓宴突厥降者,〔考異曰:「辛卯」。
按長曆,是月癸卯朔,無辛卯。
唐曆雲「九月辛卯」,亦誤也。
〕賞賜甚厚。
12護密先附吐蕃,戊午,其王颉吉裡匐遣使請降。
〔颉,奚結翻。
匐,蒲北翻。
〕 13冬,十月,丁酉,上幸骊山溫泉;〔【張:「泉」下脫「十一月」。
】〕己巳,還宮。
14十二月,隴右節度使皇甫惟明奏破吐蕃大嶺軍;戊戌,又奏破青海道莽布支營三萬餘衆,斬獲五千餘級。
庚子,河西節度使王倕奏破吐蕃漁海及遊奕等軍。
〔史言明皇喜邊功,故邊帥告捷者相繼。
倕,音垂。
〕 15是歲,天下縣一千五百二十八,鄉一萬六千八百二十九,戶八百五十二萬五千七百六十三,口四千八百九十萬九千八百。
16回訖葉護骨力裴羅遣使入貢,〔考異曰:舊傳雲:「天寶初,其酋長葉護颉利吐發遣使入朝,封奉義王。
」唐曆:「天寶三載,突厥拔志蜜可汗又為回訖葛羅祿等部落襲殺之,立回訖為主,是為骨咄祿毗伽阙可汗,遣使立為奉義王,又加懷仁可汗。
」新突厥傳雲:「回訖葛邏祿拔悉蜜可汗,奉回訖骨力裴羅定其國,是為國咄祿毗伽阙可汗」。
按奉義王懷仁可汗是一人,而新突厥回訖傳其名不同;然新傳自吐迷度以來,世系皆可譜,今從之。
〕賜爵奉義王。
〔明末冊為可汗也。
〕 二年〔(癸未、七四三)〕 1春,正月,安祿山入朝;〔朝,直遙翻。
〕上寵待甚厚,谒見無時。
〔見,賢遍翻。
〕祿山奏言:「去年營州蟲食苗,臣焚香祝天雲:『臣若操心不正,事君不忠,願使蟲食臣心;若不負神祇,願使蟲散。
』即有群鳥從北來,食蟲立盡。
請宣付史官。
」從之。
〔操,千高翻。
〕 2李林甫領吏部尚書,日在政府,〔政府,謂政事堂。
〕選事悉委侍郎宋遙、苗晉卿。
禦史中丞張倚新得幸于上,遙、晉卿欲附之。
時選人集者以萬計,〔選,須絹翻。
〕入等者六十四人,倚子奭為之首,群議沸騰。
前薊令蘇孝韫以告安祿山,〔薊縣帶幽州涿郡,時改涿郡為範陽郡。
薊,音計。
〕祿山入言于上,上悉召入等人面試之,奭手持試紙,終日不成一字,時人謂之「曳白」。
癸亥,遙貶武當太守,晉卿貶安康太守,倚貶淮陽太守,〔武當郡,均州。
安康郡,金州,本西城郡,元年更郡名。
淮陽郡,陳州。
舊志:金州,京師南七百三十七裡,陳州一千五百二十裡。
〕同考判官禮部郎中裴胐等皆貶領南官。
晉卿,壺關人也。
〔壺關縣,自漢以來屬上黨郡,而唐上黨縣乃漢壺關縣。
隋分置上黨縣,帶郡,唐武德四年分隋之上黨縣置壺關縣,治高望堡,貞觀十七年移治進流川。
胐,音敷尾翻。
〕 3三月,壬子,追尊玄元皇帝父周上禦大夫為先天太皇;又尊臯繇為德明皇帝,涼武昭王為興聖皇帝。
〔唐虞之世,臯陶為理;唐以為李氏得姓之始,故追尊為德明皇帝。
涼武昭王暠,高祖之七世祖,建國于瓜、沙,李氏由是而興,故尊為興聖皇帝。
繇,餘招翻。
〕 4江、淮南租庸等使韋堅引浐水抵苑東望春樓下為潭,〔苑,禁苑也。
潭在長安城東九裡。
浐,音産。
〕以聚江、淮運船,役夫匠通漕渠,發人丘壟,自江、淮至京城,民間蕭然愁怨。
二年而成。
丙寅上幸望春樓觀新潭。
堅以新船數百艘,扁榜郡名,各陳郡中珍貨于船背;陝尉崔成甫着錦半臂,鈌胯綠衫以裼之,〔艘,蘇遭翻。
扁,補典翻。
陝,失冉翻。
着,陟略翻。
胯,苦瓦翻。
裼,先擊翻,袒衣也。
〕紅袹首,〔袹,莫白翻。
袹首,今人謂之抹額。
〕居前船唱得寶歌,〔先是,民間唱俚歌曰:「得體纥那邪。
」其後得寶符于桃林,成甫乃更纥體歌為得寶弘農野,歌曰:「得寶弘農野,弘農得寶耶﹖潭裡舟船鬧,揚州銅器多。
三郎當殿坐,聽唱得寶歌。
」其俚又甚焉。
〕使美婦百人盛飾而和之,〔和,戶卧翻。
〕連樯數裡;堅跪進諸郡輕貨,仍上百牙盤食。
〔程大昌演繁露曰:唐少府監,禦馔器用九饤食,以牙盤九枚裝食味于上,置上前,亦謂之看食。
仍上,時掌翻。
〕上置宴,竟日而罷,觀者山積。
夏,四月,加堅左散騎常侍,〔散,悉亶翻。
騎,奇寄翻。
〕其僚屬吏卒褒賞有差;名其潭日廣運。
時京兆尹韓朝宗亦引渭水置潭于西街,以貯材木。
〔朝,直遙翻。
貯,丁呂翻。
〕 5丁亥,皇甫惟明引軍出西平,〔西平郡即鄯州。
〕擊吐蕃,行千餘裡,攻洪濟城,破之。
〔杜佑曰:廓州達化縣有洪濟鎮,周武帝逐吐谷渾所築,在縣西二百七十裡。
長慶中,劉元鼎為盟會使,言河之上流,由洪濟西行二千裡,水益狹,冬、春可涉,夏、秋乃勝舟。
其南三百裡,三山中高四下,曰曆山,直大羊同國,古所謂昆侖者也,虜曰悶摩黎山,東距長安五千裡,河源其間,流澄緩下,稍合衆流,色赤,行益遠,他水并注則濁。
河源東北直莫賀延碛尾,隐測其地,蓋在劍南之西。
此劉元鼎因洪濟城而上叙河源,附見于此。
〕 6上以右贊善大夫楊慎矜〔龍朔二年,改太子中允為贊善大夫;鹹亨元年複置中允,而贊善大夫不廢,後又分左右,各置五員,班左、右谕德下,掌谕太子以道德;贊善掌翊贊太子以規諷。
〕知禦史中丞事。
時李林甫專權,公卿之進,有不出其門者,必以罪去之;〔去;羌呂翻。
〕慎矜由是固辭,不敢受。
五月,辛醜,以慎矜為谏議大夫。
7冬,十月,戊寅,上幸骊山溫泉;乙卯,還宮。
〔戊寅至乙卯三十八日。
史言帝耽樂而忘返。
骊,力知翻。
還,從宣翻,又音如字。
考異曰:舊紀,「十月戊寅幸溫泉宮,十一日乙卯還宮」與實錄同。
「十二月戊申又幸溫泉宮,丙辰還宮」,實錄無。
按十二月丙寅朔,無戊申、丙辰。
唐曆:「十一月戊申幸溫泉宮,丙辰還京」,又與實錄本紀不同。
今皆不取。
〕 三載〔(甲申,七四四)〕 1春,正月,丙申朔,改年曰載。
〔載,子亥翻。
〕 2辛醜,上幸骊山溫泉;二月,庚午,還宮。
〔往還亦幾三旬。
〕 3辛卯,太子更名亨。
〔更,工衡翻。
〕 4海賊吳令光等抄掠台、明,〔明州,漢句章、鄮縣之地,屬會稽郡。
開元二十六年,采訪使齊澣奏以越州之鄮縣置明州,以境内有四明山,因名。
抄,楚交翻。
〕命河南尹裴敦複将兵讨之。
〔将,即亮翻。
〕 5三月,己巳,以平盧節度使安祿山兼範陽節度使;以範陽節度使裴寬為戶部尚書。
〔使,疏吏翻。
尚,辰羊翻。
〕禮部尚書席建侯為河北黜陟使,稱祿山公直;李林甫、裴寬皆順旨稱其美。
三人皆上所信信任,由是祿山之寵益固不搖矣。
6夏,四月,裴敦複破吳令光,擒之。
7五月,河西節度使夫蒙靈詧讨突騎施莫賀達幹,斬之,〔按元和姓纂雲:夫蒙本西羌姓,後秦有建威将軍夫蒙羌,今蒲、同二州多此姓,或改姓馬氏。
考異曰:會要作「馬靈詧」。
今從實錄。
〕更請立黑姓伊裡底蜜施骨咄祿毗伽;〔咄,當沒翻。
伽,求迦翻。
考異曰:會要作「伊地米裡骨咄祿毗伽」;今從實祿。
〕六月,甲辰,冊拜骨咄祿毗伽為十姓可汗。
〔可,從刊入聲。
汗,音寒。
〕 8秋,八月,拔悉蜜攻斬突厥烏蘇可汗,傳首京師。
國人立其弟鹘隴匐白眉特勒,是為白眉可汗。
于是突厥大亂,敕朔方節度使王忠嗣出兵乘之。
至薩河内山,〔厥,九勿翻。
嗣,祥吏翻。
薩,桑葛翻。
〕破其左廂阿波達幹等十一部,右廂未下。
會回纥葛邏祿共攻拔悉蜜颉跌伊施可汗,殺之。
回纥骨力裴羅自立為骨咄祿毗伽阙可汗,遣使言狀;上冊拜裴羅為懷仁可汗。
于是懷仁南據突厥故地,立牙帳于烏德犍山,〔回纥牙帳東有平野,西據烏德犍山,南依嗢昆水。
犍,居言翻。
〕舊統藥邏葛等九姓,其後又并拔悉蜜、葛邏祿,凡十一部,各置都督,每戰則以二客部為先。
9李林甫以楊慎矜屈附于己,九月,甲戌,複以慎矜為禦史中丞,充諸道鑄錢使。
〔複,扶又翻,又如字。
〕 10冬,十月,癸巳,上幸骊山溫泉;十一月,丁卯,還宮。
11術士蘇嘉慶上言:遯甲術有九宮貴神,〔九宮貴人,蓋易幹鑿度所謂太一也;注已見五十二卷漢順帝陽嘉三年。
時置九宮貴神壇。
其壇三成,成三尺,四階。
其上依位置九壇,壇尺五寸:東面曰軒轅,東北曰太陰,正南曰天一,中央曰天符,正北曰太一,西南曰攝提,正西曰鹹池,西北曰青龍。
五為中,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為上,六八為下,符于遁甲,仍編于敕,曰「九宮貴神」,實司水旱,功佐上帝,德庇下人。
又黃帝九宮經:一宮,其神太一,其星天蓬,其卦坎,其行水,其方白。
二宮,其神攝提,其星天芮,其卦坤,其行土,其方黑。
三宮,其神軒轅,其星天沖,其卦震,其行木,其方碧。
四宮,其神招搖,其星天輔,其卦巽,其行木,其方綠。
五官,其神天符,其星天禽,其卦離,其行土,其方黃。
六宮,其神青龍,其星天心,其卦幹,其行金,其方白。
七宮,其神鹹池,其星天柱,其卦兌,其行金,其方赤。
八宮,其神太陰,其星天任,其卦艮,其行土,其方白。
九宮,其神天一,其星天英,其卦離,其行火,其方紫。
上,時掌翻。
〕典司水旱,請立壇于東郊,祀以四孟月;從之。
禮在昊天上帝下,太清宮、太廟上,所用牲玉,皆侔天地。
12十二月,癸巳,置會昌縣于溫泉宮下。
〔時分新豐、萬年置會昌縣。
雍錄:溫湯在臨潼縣南一百五十步,在骊山西北。
十道志曰:泉有三所,其一處即皇堂石井,後周宇文護所造,隋文帝又修屋宇,種松柏千餘株。
唐貞觀十八年,诏閻立德營建宮殿禦湯,名溫泉宮,鹹亨三年名溫泉宮。
元和志則曰:開元十一年置溫泉宮,天寶六載改為華清宮于骊山上,益治湯井為池,台殿環列山谷。
自開元來,每歲十月臨幸,歲盡乃歸。
以新豐縣去泉稍遠,即于湯所置會昌縣,又置百司及公卿邸第焉。
臨潼縣,唐之新豐、慶山皆其地也。
按鑒,開元十一年書作溫泉宮,與元和志合。
13戶部尚書裴寬素為上所重,李林甫恐其入相,忌之。
〔相,息亮翻。
〕刑部上書裴敦複擊海賊還,受請托,廣序軍功,寬微奏其事。
林甫以告敦複,敦複言寬亦嘗以親故屬敦複。
〔屬,之欲翻。
〕林甫曰:「君速奏之,勿後于人。
」敦複乃以五百金賂女官楊太真之姊,使言于上。
甲五,寬坐貶睢陽太首。
〔睢陽郡宋州,本梁郡,天寶元年更郡名。
睢,音雖。
〕 初,武惠妃薨,〔開元二十五年,惠妃薨。
〕上悼念不已,後宮數千,無當意者。
或言壽王妃楊氏之美,絕世無雙。
上見而悅之,乃令妃自以其意乞為女官,号太真;更為壽王娶左衛郎将韋昭訓女。
〔更,工衡翻。
将,即亮翻。
〕潛内太真宮中。
太真肌态豐豔,曉音律,性警穎,善承迎上意,不期歲,寵遇如惠妃,宮中号曰「娘子」,凡儀體皆如皇後。
14癸卯,以宗女為和義公主,嫁甯遠奉化王阿悉爛達幹。
〔帝以拔汗那助平吐火仙,冊其王為奉化王,改其國曰甯遠。
〕 15癸醜,上祀九宮貴神,赦天下。
16初令百姓十八為中,二十三成丁。
17初,上自東都還,李林甫知上厭巡幸,乃與牛仙客謀增進道粟賦及和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