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二百一十五

關燈
唐紀三十一〔起玄黓敦牂(壬午),盡強圉大淵獻(丁亥)十一月,凡五年有奇。

    〕 《玄宗至道大聖大明孝皇帝中之下》 天寶元年〔(壬午、七四二)〕 1春,正月,丁未朔,上禦勤政樓〔帝于興慶宮西南隅建二樓:花萼相輝樓在西臨街,以燕兄弟;勤政務本樓在南,以修政事。

    〕受朝賀,〔朝,直遙翻。

    〕赦天下,改元。

     2壬子,分平盧别節度,以安祿山為節度使。

    〔使,疏吏翻;下同。

    〕 是時,天下聲教所被之州三百三十一,〔被,皮義翻。

    考異曰:舊紀雲「三百六十二」按地理志,開元二十八年,州府三百二十八,至此纔二年,不應遽增三十餘州。

    今從唐曆、會要、統紀。

    〕羁縻之州八百,置十節度、經略使以備邊。

    安西節度撫甯西域,統龜茲、焉耆、于阗、疏勒四鎮,治龜茲城,兵二萬四千。

    〔焉耆治所在安西府東八百裡;于阗在南二千裡;疏勒在西二千餘裡。

    龜茲,音丘慈,又音屈佳。

    阗,徒賢翻,又徒見翻。

    〕北庭節度防制突騎施、堅昆,統瀚海、天山、伊吾三軍,屯伊、西二州之境,治北庭都護府,兵二萬人。

    〔突騎施牙帳在北庭府西北三千餘裡;堅昆在北七千裡。

    瀚海軍在北庭府城内,兵萬二千人。

    天山軍在西州城内,兵五千人。

    伊吾軍在伊州西北三百裡甘露川,兵三千人。

    騎,奇騎也。

    〕河西節度斷隔吐蕃、突厥,〔斷,丁管翻。

    吐,從暾入聲。

    厥,九勿翻。

    〕統赤水。

    大鬥、建康、甯寇、玉門、墨離、豆盧、新泉八軍,張掖、交城、白亭三守捉,屯涼、肅、瓜、沙、會五州之境,治涼州,兵七萬三千人。

    〔赤水軍在涼州城内,兵三萬三千人。

    大鬥軍在涼州西二百餘裡甘、肅二州界,兵七千五百人。

    建康軍在涼州西二百裡,兵五千三百人。

    甯寇軍在涼州東北千餘裡,兵八千五百人。

    玉門軍在肅州西二百裡,管兵五千二百人。

    墨離軍本月氏國,在瓜州西北千裡,管兵五千人。

    豆盧軍在沙州城内,管兵四千三百人。

    新泉軍在會州西北二百裡,管兵千人。

    張掖守捉在涼州南二百裡,管兵五百人。

    交城守捉在涼州西二百裡,管兵千人。

    白亭守捉在涼州西北五百裡,管兵七千五百人。

    唐制:大曰軍,小白守捉。

    趙珣聚米圖經:自甘州西至肅周五百裡;自肅州至西至瓜州四百五十裡;自瓜州西至沙州二百八十裡;自沙州西至伊州四百裡。

    會州至鹽州八百裡,西至涼州六百裡,南至宋鎮戎軍一百四十裡,北至靈州六百裡。

    〕朔方節度捍禦突厥,統經略、豐安、定遠三軍,三受降城,安北、單于二都護府,屯靈、夏、豐三州之境,治靈州,兵六萬四千七百人。

    〔經略軍在靈州城内,兵二萬七百人。

    豐安軍在靈州西黃河外百八十裡,兵八千人。

    定遠軍在靈州東北二百裡黃河外,兵七千人。

    西受降城在豐州北黃河外八十裡,兵七千人。

    安北都護府治中受降城,黃河北岸,兵六千人。

    東受降城在勝州東北二百裡,兵七千人。

    振武軍在單于都護府城内,兵九千人。

    降,戶江翻。

    單,音蟬。

    夏,戶雅翻。

    〕河東節度與朔方掎角以禦突厥,統天兵、大同、橫野、岢岚四軍,雲中守捉,屯太原府忻、代、岚三州之境,治太原原府,兵五萬五千人。

    〔天兵軍在太原城内,兵三萬人。

    大同軍在代州北三百裡,兵九千五百人。

    橫野軍在蔚州東北一百四十裡,兵三千人。

    岢岚軍在岚州北百裡,兵一千人。

    雲中守捉在單于府西北二百七十裡,兵七千七百人。

    忻州在太原府北八十裡,兵七千八百人。

    代州至太原五百裡,兵四千人。

    岚州在太原府西北二百五十裡,兵三千人。

    岢,枯我翻。

    岚,盧含翻。

    〕範陽節度臨制奚、契丹,統經略、威武、清夷、靜塞、恒陽、北平、高陽、唐興、橫海九軍,屯幽、薊、妫、檀、易、恒、定、漠、滄九州島之境,治幽州,兵九萬一千四百人。

    〔經略軍在幽州城内,兵三萬人。

    威武軍在檀州城内,兵萬人。

    清夷軍在妫州城内,兵萬人。

    靜塞軍在薊州城内,兵萬六千人。

    恒陽軍在恒州城東,兵六千五百人。

    北平軍在定州城西,兵六千人。

    高陽軍在易州城内,兵六千人。

    唐興軍莫州城内,兵六千人。

    橫海軍在滄州城内,兵六千人。

    景雲元年,以嬴州鄚縣置鄚州。

    開元十三年,以「鄚」字類「鄭」字,改為漠州,尋又改莫州。

    契,欺訖翻,又音吃。

    恒,戶登翻。

    薊,音計。

    妫,居為翻。

    〕平節度鎮撫室韋、靺鞨,統平盧、盧龍二軍,榆關守捉,安東都護府,屯營、平二州之境,盧治營州,兵三萬七千五百人。

    〔平盧軍在營州城内,兵萬六千人。

    盧龍軍在平州城内,兵萬人。

    榆關守捉在營州城西四百八十裡,兵三千人。

    安東都護府在營州東二百裡,兵八千五百人。

    靺鞨,音末曷。

    「榆」當作「渝」,注詳見上卷。

    〕隴又節度備禦吐蕃,統臨洮、河源、白水、安人、振威、威戎、漠門、甯塞、積石、鎮西十軍,綏和、合川、平夷三守捉,屯鄯、廓、洮、河之境,治鄯州,兵七萬五千人。

    〔臨洮軍在鄯州城内,兵萬五千人。

    河源軍在鄯州西百三十裡,兵四千人。

    白水軍在鄯州西北二百三十裡,兵四千人。

    安人軍在鄯州界星宿川西,兵萬人。

    振威軍在鄯州西三百裡,兵千人。

    威戎軍在鄯州西北三百五十裡,兵千人。

    漠門軍在洮州城内,兵五千五百人。

    甯塞軍在廓州城内,兵五百人。

    積石軍在廓州西百八十裡,兵七千人。

    鎮西軍在河州城内,兵萬一千人。

    綏和守捉在鄯州西南二百五十裡,兵千人。

    合川手捉在鄯州南百八十裡,兵千人。

    平夷手捉在河州西南四十裡,兵三千人。

    洮,土刀翻。

    鄯,時戰翻,又音善。

    〕劍南節度西抗吐蕃,南撫蠻獠,統天寶、平戎、昆明、甯遠、澄川、南江六軍,屯益、翼、茂、當、巂、柘、松、維、恭、雅、黎、姚、悉十三州之境,治益州,兵三萬九百人。

    〔團結營在成都府成内,兵萬四千人。

    天寶軍在恭州東南九十裡,兵千人。

    平戎軍在恭州南八十裡,兵千人。

    昆明軍在巂州南,兵五千一百人。

    甯遠軍在巂州西,兵三百人。

    澄州守州在姚州東六百裡,管兵二千人。

    南江軍兵三百人。

    翼州兵五百人。

    茂州兵三百人。

    維州兵補百人。

    柘州兵五百人。

    松州兵二千八百人。

    當州兵五百人。

    雅州兵四百人。

    黎州兵千人。

    姚州兵三百人。

    悉州兵五千人。

    杜佑曰:當州江源郡在翼州西二百七十裡,西北到故通軌縣二百裡,以西即是生羌。

    悉州在當州南八十裡。

    黎州,漢沈黎郡也,東去一裡,高山萬重,更無郡縣;西南去郡一裡,高山萬重;東北去郡五裡,西北去郡二裡,皆高山萬重。

    茂州,劉昫曰:隋汶山郡,武德元年改曰會州,貞觀八年改曰茂州,以郡界茂濕山為名。

    松州東至茂州三百裡,西南至當州三百裡,西北至吐蕃界九十裡,南至翼州一百八十裡。

    恭州,開元二十四年分靜州廣平縣置,東至柘州一百裡。

    悉州西北至當州八十裡。

    獠,魯皓翻。

    巂,音髓。

    〕嶺南五府經略綏靜夷、獠,統經略、清海二軍,桂、容、邕、交四管,治廣州,兵萬五千四百人。

    〔經略軍在廣州城内,兵五千四百人。

    清海軍在恩州城内,兵二千人。

    桂府兵千人。

    容府兵千一百人。

    邕府兵千七百人。

    安南府兵四千二百人。

    已上兵輕,稅本鎮以自給。

    〕此外又有長樂經略,福州領之,〔樂,音洛。

    〕兵千五百人。

    東萊守捉,萊州領之;東牟守捉,登州領之;兵各千人。

    凡鎮兵四十九萬人,〔捉,仄角翻。

    考異曰:此兵數,唐曆所載也。

    舊紀:「是歲天下健兒、團結、彉騎等,總五十七萬四千七百三十三。

    」此蓋止言邊兵,彼并京畿諸州彉騎數之耳。

    〕馬八萬餘匹。

    〔安西府馬二千七百匹,北庭瀚海軍馬四千二百匹,天山軍馬五百匹,伊吾軍馬三百匹,河西赤水軍馬萬三千匹,大鬥軍馬二千四百匹,建康軍馬五百匹,甯寇、玉門軍共管馬六百匹,墨離軍馬四百匹,豆盧軍馬四百匹,朔方經略軍三千匹,豐安軍馬千三百匹,定遠軍馬二千匹,西受降馬千七百匹,中受降城馬二千匹,東受降城馬千七百匹,振武軍馬千六百匹,河東天兵軍馬五千五百匹,雲中守捉馬二千匹,大同軍馬五千五百匹,橫野軍馬千八百匹,範陽經略軍馬五千四百匹,威武軍馬三百匹,清夷軍馬三百匹,靜塞軍馬五百匹,平盧軍馬四千二百匹,盧龍軍馬五百匹,渝關守捉馬百匹,安東府馬七百匹,隴右臨洮軍馬八千匹,河源軍馬六百五十匹,白水軍馬五百匹,安人軍馬二百五十匹,安人軍馬二百五十匹,威戎軍馬五十匹,漠門軍馬二百匹,甯塞軍馬五十匹,積石軍馬三百匹,劍南團結營馬千八百匹,昆明軍馬二百匹。

    〕開元之前,每歲供邊兵衣糧,費不過二百萬;天寶之後,邊将奏益兵浸多,每歲用衣二十萬匹,糧百九十萬斛,〔安西衣賜六十二萬疋段,北庭衣賜四十八萬疋段,河西衣賜百八十萬疋段,朔方衣賜二百萬疋段,河東衣賜百二十六萬疋段,糧五十萬石,範陽衣賜八十萬疋段,糧五十萬石,平盧失衣糧數,隴右衣賜二百五十萬疋段,劍南衣賜八十萬疋段,糧七十萬石。

    将,即亮翻。

    〕公私勞費,民始困苦矣。

     3甲寅,陳王府參軍田同秀〔皇子陳王珪府參軍也。

    〕上言:「見玄元皇帝于丹鳳門之空中,告以『我藏靈符,在尹喜故宅。

    』」〔上,時掌翻;下上表同。

    〕上遣使于故函谷關尹喜台旁求得之。

    〔列先傳曰:關令尹喜者,周大夫也。

    老子西遊,喜先見其氣候物色而迹之,果得老子;老子亦知其旨,為着道德經。

    使,疏吏翻。

     4陝州刺吏李齊物穿三門運渠,辛未,渠成。

    〔新書曰:齊物鑿砥柱為門以通漕,開其山巅為挽路,沃酰而鑿之。

    然棄石入河,水益湍怒,舟不能入新門,候水漲以人挽舟而上。

    天子疑之,遣宦者按視,齊物厚賂宦者,還,言其便。

    陝,失冉翻。

    〕齊物,神通之曾孫也。

    〔淮安王神通。

    〕 5壬辰,群臣上表,以「函谷靈符,潛應年号;先天不違,〔易曰:先天而天不違。

    先,悉薦翻。

    〕請于尊号加『天寶』字。

    」從之。

     二月,辛卯,上享玄元皇帝于新廟。

    〔時置玄元廟于大甯坊西南角。

    〕甲午,享太廟。

    丙申,合祀天地于南郊,赦天下。

    改侍中為左相,中書令為右相,尚書左、右丞相複為仆射;〔開元初,改左、右仆射為尚書左、右丞相。

    複,扶又翻;下清複同。

    〕東都、北都皆為京,州為郡,刺吏為太守;改桃林縣曰靈寶。

    〔隋開皇十六年置桃林縣,取古者桃林之野以為縣名,屬洛州,唐屬陝州。

    今以得玄元靈符,改曰靈寶。

    守,式又翻。

    〕田同秀除朝散大夫。

    〔朝直遙翻。

    散,悉亶翻。

    〕 時人皆疑寶符同秀所為。

    間一歲,清河人崔以清複言:「見玄元皇帝于天津橋北,雲藏符在武城紫微山,」〔武城,即漢之東武城縣,與清河縣皆屬清河郡。

    〕欶使往求,亦得之。

    東都留守王倕知其詐,按問,果首服。

    〔使,疏吏翻。

    守,式又翻;下太守同。

    倕音垂。

    首,式又翻。

    〕奏之。

    上亦不深罪,流之而以。

     6三月,以長安令韋堅為陝郡太守,〔陝郡,陝州,失冉翻。

    〕領江、淮租庸轉運使。

    〔先天中,李傑為陝州刺吏,領水陸發運使;置使自傑始也。

    裴耀卿之後,命堅始以租庸使入銜。

    使,疏吏翻;下同。

    〕 初,宇文融既敗,言利者稍息。

    〔事見二百十三卷開元十八年。

    〕及楊慎矜得幸,〔事始二百十三卷二十一年。

    〕于是韋堅、王鉷之徒〔鉷,戶公翻。

    〕競以利進,百司有利權者,稍稍别置使以領之,舊官充位而已。

    〔史言諸使所由始。

    〕堅,太子之妃兄也,為吏以幹敏稱。

    上使之督江、淮租運,歲增巨萬;上以為能,故擢任之。

    王鉷,方翼之曾孫也,〔自高宗至武後朝,王方翼着功名于西域。

    〕亦以善治租賦為戶部員外郎兼侍禦史。

    〔治,直之翻。

    〕 7李林甫為相,凡才望功業出己右及為上所厚、勢位将逼己者,必百計去之;〔去,羌呂翻。

    〕尤忌文學之士,或陽與之善,啖以甘言而陰陷之。

    世謂李林甫「口有蜜,〔謂其言甘也。

    啖,徒濫翻,又徒覽翻。

    〕腹有劍」。

    〔謂其心在害人也。

    〕 上嘗陳樂于勤政樓,垂簾觀之。

    兵部侍郎盧絢謂上已起,垂鞭按辔,橫過樓下;絢風标清粹,上目送之,深歎其蘊藉。

    〔絢,許縣翻。

    蘊,于運翻。

    〕林甫常厚以金帛賂上左右,上舉動必知之,乃召絢子弟謂曰:「尊君素望清崇,今交、廣藉才,聖上欲以尊君為之,可乎﹖若憚遠行,則當左遷;不然,則以賓、詹分務東洛〔謂以太子賓客、詹事分司東都也。

    〕亦優賢之命也,何如﹖」絢懼,以賓、詹為請。

    林甫恐乖衆望,乃除華州史。

    〔華,戶化翻。

    〕到官未幾,誣其有疾,州事不理,除詹事、員外、同正。

    〔幾,居豈翻。

    〕 上又嘗問林甫以「嚴挺之今安在﹖是人亦可用。

    」挺之時為绛州刺吏。

    林甫退,召挺之弟損之,谕以「上待尊兄意甚厚,盍為見上之策,奏稱風疾,求還京師就醫。

    」挺之從之。

    林甫以其奏白上雲:「挺之衰老得風疾,宜且授以散秩,使便醫藥。

    」上歎咤久之;〔散,悉亶翻。

    咤,徙駕翻。

    〕夏,四月,壬寅,以為詹事,又以汴州刺史、河南采訪使齊澣為少詹事,〔唐少詹事,正四品上。

    汴,皮變翻。

    使,疏吏翻。

    〕皆員外、同正,于東京養疾。

    澣亦朝廷宿望,故并忌之。

     8上發兵納十姓可汗阿史那昕于突騎施,至俱蘭城〔俱蘭國所都城也。

    俱蘭,或曰俱羅弩,或曰屈浪拏,與吐火羅接。

    可,從刊入聲。

    汗,音寒。

    騎,奇寄翻。

    考異曰:會要作「俱南城」;胡語不明耳。

    〕為莫賀達幹所殺。

    突騎施大纛官都摩度來降,〔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