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二百一十三

關燈
,時掌翻。

    塞,悉則翻;下同。

    汜,音祀。

    汴,皮變翻。

    〕擢宗器為左衛率府冑曹。

    〔率,所律翻。

    〕至是,新渠填塞不通,貶宗器為循州安懷戍主。

    命将作大匠範安及發河南、懷、、鄭、汴、滑、衛三萬人疏舊渠,旬日而畢。

     3禦史大夫崔隐甫、中丞宇文融,恐右丞相張說複用,數奏毀之,各為朋黨。

    上惡之,〔複,扶又翻。

    數,所角翻。

    惡路翻。

    〕二月,乙已,制說緻仕,隐甫免官侍母,融出為魏州刺史。

     4乙卯,制;「諸州逃戶,先經勸農使括定按比後複有逃來者,随到準白丁例輸當年租庸,有征役者先差。

    」〔使,疏吏翻。

    複,扶夕翻;下不複同。

    差,初佳翻。

     5夏,五月,癸酉,上悉以諸子慶王潭等領州牧、刺史、都督、節度大使、大都護、經略使,〔使,疏吏翻。

    〕實不出外。

     初,太宗愛晉王,〔晉王治,是為高宗〕不使出合;豫王亦以武後少子不出合,及自皇嗣為相王,始出合。

    中宗之世,谯王失愛,谪居夕州;溫王年十七,猶居禁中。

    〔谯王,重福。

    溫王,重茂。

    〕上即位附苑荿為十王宅,〔朱雀街東第五街有安國寺,寺東附苑城為大宅,分處十王。

    十王,謂慶、忠、棣、鄂、榮、儀、台、穎、永、濟也。

    後盛、壽、陳、豐常、涼六王又就封入内宅,是為十六宅。

    〕以居皇子,宦官押之,就夾城參起居,自是不複出合;雖開府置官屬及領藩鎮,惟侍讀時入授書,〔歐陽修曰,唐王府侍讀無定員。

    〕自餘王府官屬,但歲時通名起居;其藩鎮官屬,亦不通名。

    及諸孫浸多,又置百孫院。

    太子亦不居東宮,常在乘輿所幸之别院。

    〔乘,繩證翻。

    〕 6上命妃嫔以下宮中育蠶,欲使之知女功。

    丁酉,夏至,賜貴近絲,人一綟。

    〔杜佑曰:唐令,鼦六兩為屯,絲五兩為絢,麻三斤為綟。

    未知絲綟輕重何如。

    綟,郎計翻。

    〕 7秋,七月,戊寅,冀州河溢。

     8己卯,禮部尚書許文憲公蘇颋薨。

    〔颋,他鼎翻。

    〕 9九月,丙子,吐蕃大将悉諾邏恭及燭龍莽布支攻陷瓜州,執刺史田元獻及河西節度使王君勠之父,進攻玉門軍;〔按王君勠之父壽以少府監緻夥居鄉裡。

    玉門軍在肅州之西二百裡。

    宋白曰:肅州西門縣,漢罷玉門關屯,徙其人于此,故曰玉門縣。

    石門周匝山間,經二十裡,衆流北入延興海。

    〕縱所虜僧〔【嚴:「僧」改「俘」。

    】〕使歸涼州,謂君勠曰:「将軍常以忠勇許國,何不一戰!」君勠登城西望而泣,竟不敢出兵。

     莽布支别攻常樂縣,〔宋白曰:常樂縣屬瓜州,魏之宜禾郡,前涼之涼興縣地,涼武昭王于二危山東置常樂鎮,唐武德五年改置常樂縣。

    〕縣令賈師順帥衆拒守。

    〔樂,音洛,帥,讀曰率。

    〕及瓜州陷,悉諾邏悉兵會攻之。

    旬餘日,吐蕃力盡,不能克,使人說降之;〔說,式苪翻。

    降,戶江翻。

    〕不從。

    吐蕃曰:「明府既不降,宜斂城中财相贈,吾當退。

    」師順請脫士卒衣;悉諾邏知無财,乃引去,毀瓜州城。

    師順遽開門,收器械,修守備;虜果複遣精騎,還視城中,知有備,乃去。

    〔田元獻不能守瓜州而賈師順能守常樂,固圉固存乎其人也。

    複,扶夕翻。

    觇,醜廉翻,又醜豔翻。

    〕師順,岐州人也。

     10初,突厥默啜之強也,迫奪鐵勒之地,故回纥、契苾、思結、渾四部度碛徙居甘、涼之間以避之。

    〔啜,叱劣翻。

    纥,下沒翻。

    ,契欺訖翻。

    苾,毗必翻。

    〕王君勠微時,往來四部,為其所輕;及為河西節度使,以法繩之。

    四部恥怨,密遣使詣東都自訴。

    君勠遽發驿奏「四部難制,潛有叛計」上遣中使往察之,〔使,疏吏翻。

    〕諸部竟不得直。

    于是瀚海大都督回纥承宗流瀼州,〔瀼,如羊翻;杜佑曰:而章翻。

    〕渾大德流吉州,賀蘭都督契苾承明流藤州,〔藤州,漢蒼梧、猛陵縣地,晉置永平郡,隋置藤州。

    〕盧山都督結歸國流瓊州;以回纥伏帝難為瀚海大都督。

    己卯,貶右散騎常侍李令問為撫州别駕,〔舊志:無州,京師東南三千三百一十二裡。

    〕坐其子與承宗交遊故也。

     11丙戍,突厥毗伽可汗遣其大臣梅錄啜入貢。

    吐蕃之寇瓜州也,遺毗伽書,欲與之俱入寇,〔遺,于季翻。

    〕毗伽并獻其書。

    上嘉之,聽于西受降城為互市,〔降,戶江翻。

    〕每歲赍缣帛數十萬匹就市戎馬,以助軍旅,且為監牧之種,〔種,章勇翻。

    〕由是國馬益壯焉。

     12閏月,庚子,吐蕃贊普與突騎施蘇祿圍安西城,安西副大都護趙頤貞擊破之。

     13回纥承宗族子瀚海司馬護輸,糾合黨衆為承宗報仇。

    會吐蕃遣使間道詣突厥,王君勠帥精騎邀之于肅州。

    〔宋白曰:隋仁壽元年分甘州福祿縣置肅州,東南至甘州赤柳間二百裡,西南至瓜州界安樂烽三百四十裡。

    〕,還至甘州南鞏筆驿,〔為,于僞翻。

    間,古苋翻。

    甘州張掖縣西南有鞏筆驿〕護輸伏兵突起,奪君勠旌節,先殺其判官宋貞,剖其心曰:「始謀者汝也。

    」君勠帥左右數十人力戰,〔帥,讀曰率。

    〕自朝至晡,左右盡死。

    護輸殺君勠,載其屍奔吐蕃;涼州兵追及之,護輸棄屍而走。

    〔考異曰:舊傳雲:「回纥既殺君勠,上命郭知運讨逐。

    」按知運九年已卒,君勠代鎮涼州;舊傳誤也。

    〕 14庚申,車駕發東都,冬,己卯,至西京。

    〔「冬」字下逸「十月」二字。

    〕 15辛已,以左金吾衛大将軍信安王祎為朔方節度等副大使。

    祎,恪之孫也。

    〔吳王恪,太宗之子。

    祎,籲韋翻。

    〕以朔方節度使蕭嵩為河西節度等副大使。

    時王君勠新敗,河、隴震駭。

    嵩引刑部員外郎裴寬為判官,與君勠判官牛仙客俱掌軍政,人心浸安。

    寬,漼之從弟也。

    〔漼,取猥翻。

    從,才用翻。

    〕仙客本鹑觚小吏,〔鹑觚縣,前漢屬北地郡,後漢、晉屬安定郡。

    後魏置趙平郡,後周廢郡,以縣屬冱州。

    劉昫曰:節度使置判官二人,未見品秩。

    鹑,如倫翻。

    觚,攻乎翻。

    〕以才幹軍功累遷至河西節度判官,為君勠腹心。

     嵩又奏以建康軍使河北張守珪為瓜州刺史,〔甘州西北百九十裡祁連山有建康軍。

    河北縣屬陝州。

    〕帥餘衆築故城。

    皮幹裁主〔詩雲:縮闆以載。

    縮闆兩旁,内土其中而築之。

    幹,亦闆也。

    孔安國曰:旁日幹。

    帥,讀曰率。

    〕吐蕃猝至,城中相顧失色莫有鬬志。

    守珪曰:「彼衆我寡,又瘡痍之餘,不可以矢刃相持,當以奇計取勝。

    」乃于城上置酒作樂。

    虜疑其有備,不敢攻而退。

    守珪縱兵擊之,虜敗走。

    守珪乃修複城市,收合流散,皆複舊業。

    朝廷嘉其功,以瓜州為都督府,以守珪為都督。

     悉諾邏威名甚盛,蕭嵩縱反間于吐蕃,〔間,古苋翻。

    〕雲與中國通謀,贊普召而誅之;吐蕃由是少衰。

    〔少,詩沼翻。

    〕 16十二月,戊寅,制以吐蕃為邊患,令隴右道及諸軍團兵五萬六千人,河西道及諸軍團兵四萬人〔府兵廢,行一切之法團結民兵,謂之「團兵」。

    〕又征關中兵萬人集臨洮,朔方兵萬人集會州防秋,至冬初,無寇而罷;伺虜入寇,〔洮,土刀翻。

    伺,相吏翻。

    〕互出兵腹背擊之。

     17乙亥,上幸骊山溫泉;丙戍,還宮。

     十六年〔(戊辰、七二)〕 1春,正月,壬寅,安西副大都護趙頤貞敗吐蕃于曲子城。

    〔敗,蒲邁翻。

    〕 2甲寅,以魏州刺史宇文融為戶部侍郎兼魏州刺史,充河北道宣撫使。

    〔宣撫使始此。

    使,疏吏翻;下同。

    〕 3乙卯,春、泷等州獠陳行範廣州獠馮璘、何遊魯反,〔泷,闾江翻。

    獠,魯皓翻。

    考異曰:本紀作「馮仁智」。

    今從楊思勖傳。

    〕陷四十餘城。

    行範稱帝,遊魯稱定國大将軍,璘稱南越王,欲據嶺表;命内侍楊思勖發桂州及嶺北近道兵讨之。

     4丙寅,以魏州刺史宇文融檢校汴州刺史,充河南北溝渠堤堰決九河使。

    〔校,古孝翻,汴,皮變翻。

    堰,于扇翻。

    使,疏吏翻。

    〕融請用禹貢九河故道開稻田,并回易陸運錢,官收其;利興役不息,事多不就。

     5二月,壬申,以尚書右丞相緻仕張說兼集賢殿學士。

    說雖罷政事,專文史之任,朝廷每有大事,上常遣中使訪之〔史言張說寵顧不衰。

    ,尚,辰羊翻。

    相,息亮翻。

    說,讀為悅。

    使,疏吏翻。

    〕 6壬辰,改彉騎為左右羽林軍飛騎。

    〔彉騎見上卷十三年。

    彉,虛郭翻,又古郭翻。

    騎,奇寄翻。

    〕 7秋,七月,吐蕃大将悉末朗寇瓜州;〔吐,從暾入聲。

    将,即亮翻。

    〕都督張守珪擊走之。

    乙已,河西節度使蕭嵩、隴右節度使張忠亮大破吐蕃于渴波谷;〔據新書吐蕃傳,渴波谷當在青海西。

    考異曰:實錄、唐曆、蕭嵩傳作「張志亮」。

    今從舊本紀、吐蕃傳。

    〕忠亮追之,拔其大莫門城,〔大莫門城在九曲。

    〕擒獲甚衆,焚其駱駝橋而還。

    〔還,從宣翻,又如字。

    〕 8八月,乙已,特進張說上開元大衍曆,行之。

    〔僧一行推大衍數立術,以應氣朔及日食以造新曆,故曰大衍曆。

    上,時掌翻。

    〕 9辛卯,左金吾将軍杜賓客破吐蕃于祁連城下。

    〔祁連城在甘州張掖縣祁連山。

    〕時吐蕃複入寇,〔複,扶又翻。

    〕蕭蒿遣賓客将強弩四千擊之。

    〔将,即亮翻,又音如字。

    〕戰自辰至暮,吐蕃大潰,獲其大将一人;〔将,即亮翻,又音如字。

    〕虜散走投山,哭聲四合。

     10冬,十月,已卯,上幸骊山溫泉;己醜,還宮。

    〔考異曰:實錄「十二月丁卯」。

    又雲「幸溫泉宮」。

    不言其還。

    唐曆,「丁卯幸溫泉,丁醜還宮。

    」按此月已幸溫泉,恐重複,不取。

     11十一月,癸已,以河西節度副大使蕭嵩為兵部尚書、同平章事。

     12十二月,丙寅,敕:「長征兵無有還期,人情難堪;宜分五番,歲遣一番還家洗沐,五年酬勳五轉。

    」 13是歲,制戶籍三歲一定,分為九等。

     14楊思勖讨陳行範,至泷州,破之,擒何遊魯、馮璘。

    行範逃于雲際、盤遼二洞,思勖追捕,竟生擒,斬之,凡斬首六萬。

    思勖為嚴,偏裨白事者不敢仰視,故用兵所向有功。

    然性忍酷,所得俘虜,或生剝面皮,或以刀剺發際,掣去頭皮;蠻夷憚之。

    〔剺,裡之翻。

    掣,昌列翻。

    去,羌呂翻。

     十七年〔(己已、七二九)〕 1春,二月,丁卯,巂州都督張守素〔【嚴:「守」改「審」。

    】〕破西南蠻,拔昆明及鹽城,〔昆明縣屬蠶州,漢定莋縣地,後周置定莋鎮,武德二年改置昆明縣,以其地接昆明故也。

    縣有鹽有鐵,築城以衛之,故又有鹽城。

    巂,音髓。

    〕殺獲萬人。

     2三月,瓜州都督張守珪、沙州刺史賈師順擊吐蕃大同軍,大破之。

     3甲寅,朔方節度使信安王祎攻吐蕃石堡城,拔之。

    初,吐蕃陷石堡城,留兵據之,侵擾河右,上命祎與河西、隴右同議攻取。

    諸将鹹以為石堡據險而道遠,攻之不克,将無以自還,且宜按兵觀釁。

    〔釁,許觐翻。

    〕祎不聽,引兵深入,急攻拔之,乃〔【章:十二行本「乃」作「仍」;乙十一行本同;孔本同;退齋校同。

    】〕分兵據守要害,令虜不得前。

    自是河隴諸軍遊弈,拓境千餘裡。

    上聞,大悅,更命石堡城日振武軍。

    〔自鄯州鄯城縣河源軍西行百二十裡至白水軍,又西南六十裡至定戎城,又南隔澗七裡有石堡城,本吐蕃鐵仞城也。

    宋白曰:石堡城在龍支縣西,四面懸崖數千仞,石路盤屈,長三四裡,西至赤嶺三十裡。

    更,工衡翻。

    〕 4丙辰,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