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二百一十一

關燈
于魯,鮑叔受之以歸,言于桓公曰:「管九吾治于高傒,使相可也。

    」桓公用之,送霸諸侯。

    鄭子皮當國,授子産政,子産辭。

    子皮曰:「虎帥以聽,孰敢不聽!」遂授以政,鄭國大治。

    下,遐稼翻。

    〕曹參自謂不及蕭何,一遵其法,無所變更;漢業以成。

    〔事見十二卷漢惠帝二年。

    更,工衡翻。

    〕夫不肖用事,為其僚者,愛身保祿而從之,不顧國家之安危,是誠罪人也。

    賢智用事,為其僚者,愚惑以亂其治,專固以分其權,媢嫉以毀其功,複戾以竊其名,是亦罪人也。

    〔治,直吏翻。

    媢,音冒。

    愎,弼力翻。

    〕崇,唐之賢相,懷慎與之同心戮力,以濟明皇太平之政,夫何罪哉!秦誓曰:「如有一介臣,斷斷猗,無他技;〔斷,可亂翻。

    猗,于绮翻,又于宜翻。

    技,渠绮翻;下同。

    〕其心休休焉,其如有容;人之有技,若己有之,人之彥聖,其心好之,〔好,呼到翻。

    〕不啻如自其口出,是能容之,以保我子孫黎民,亦職有利哉。

    」懷慎之謂矣。

     2禦史大夫宋璟坐監朝堂杖人杖輕,貶睦州刺史。

    〔監,古銜翻。

    朝,直遙翻。

    〕 3突厥十姓降者前後萬餘帳。

    高麗莫離支文簡,十姓之伲也,二月,與閖跌都督思泰等亦自突厥帥衆來降;〔麗,力知翻。

    閖,奚結翻。

    跌,徒結翻。

    帥,讀曰率。

    考異曰:實錄,二年九月壬子,「葛邏祿、車鼻施失揼羅俟斤等十二人詣涼州内屬。

    」乙卯,「胡祿屋阙及首領等一千三十一人來降。

    」十月庚辰,「胡祿屋二萬帳詣北庭内屬。

    」明年正月,「突厥葛邏祿下首領裴羅達幹來降。

    」二月,「突厥十姓部落左廂五咄陸啜、右廂五弩失畢俟斤等相繼内屬,前後二千餘帳。

    」三月,「突厥支副忌等來朝,诏曰『胡祿屋大首領之匐忌』」。

    四月,「三姓葛邏祿率衆歸國」。

    五月「诏葛邏祿、胡屋、鼠尼施等」。

    又雲:「宜令北庭都護湯嘉惠與葛邏祿、胡屋等相應。

    安西都護呂林璟與鼠尼施相應。

    」又雲:「及新來十姓大首領計會掎角。

    」唐曆,九月雲「胡祿屋阙啜」,十月雲「胡祿屋二萬帳」。

    新傳前雲「胡祿屋」,後雲「胡屋」。

    按十姓有胡祿居阙啜、鼠尼施處半啜。

    諸書名号雖各參差,要之葛邏、胡祿屋、鼠尼施為三姓必矣。

    然胡祿屋以二萬帳,而雲十姓内屬前後二千餘帳,參差難據,今從舊傳。

    餘考新、舊史,時默啜既破突騎施,不能撫安,西突厥十姓故來降,而高文簡則默啜之子伲也。

    〕制皆以河南地處之。

    〔處,昌呂翻。

    〕 4三月,胡祿屋莤長支匐忌等入廾。

    上以十姓降者浸多,夏,四月,庚申,以右羽林大将軍薛讷為涼州鎮大總管,赤水等軍并受節度,居涼州;〔涼州有赤水軍,木赤烏鎮,有赤青泉,因名之;幅員五千一百八十裡,軍之最大者也。

    〕左衛大将郭虔瓘為朔州鎮大總管,和戎等軍并受節度,居并州,〔「朔州」,蜀本作「朔川」;新紀亦然。

    【章:十二行本正作「川」;乙十一行本同。

    】勒兵以備默啜。

     默啜發兵擊葛邏祿、胡祿屋、鼠尼施等,屢破之;〔葛邏祿本突厥諸族,在北庭西北金山之西,有三族,一謀落,二熾俟,三踏實力;當東西突厥間,後稍南徙,自号三姓葉護。

    邏,廊佐翻。

    尼,女九翻。

    〕敕北庭都護湯嘉惠、左散騎常寺解琬等發兵救之。

    五月,壬辰,敕嘉惠等與葛邏祿、胡祿屋、鼠尼施及定邊道大總管阿史那獻互相應援。

     5山東大蝗,民或于田旁焚香膜拜設祭而不敢殺,姚崇奏遣禦史督州縣捕而瘗之。

    〔膜,莫胡翻。

    膜拜,胡禮拜也。

    瘗,于計翻。

    考異曰:舊傳:「開元四年,山東蝗大起,崇奏請捕瘗。

    」按本紀:「三年六月,山東諸州大蝗,姚崇奏差禦史下諸道促官吏遣人驅撲焚瘗;從之。

    是歲,田收有獲,人不甚饑。

    」四年又雲,「是夏,山東、河南、河北蝗蟲大起,遣使分捕而瘗之。

    」又實錄,今年十一月,「制以間者河南、河北災蝗水潦。

    」明年正月辛未,「以右丞倪若水為汴州刺史。

    」五月刺曰:「今年蝗暴,乃是孳生,所由官司不早除遏,信蟲成長,看食田苗,不恤人災,自為身計。

    向若信其拘忌,不有指麾,則山東之苗,掃地俱盡。

    」然則三年有蝗,崇令讨捕不能盡,明年又有蝗也。

    今從本紀。

    〕議者以為蝗衆多,除不可盡;上亦疑之。

    崇曰:「今蝗滿山東,河南、北之人,流亡殆盡,豈可坐視食苗,會不救乎!借使除之不盡,猶勝養以成災。

    」上乃從之、盧懷慎以為殺蝗太多,恐傷和氣。

    崇曰:「昔楚莊吞蛭而愈疾,〔賈誼書曰:楚王食寒葅而得蛭,因遂吞之,腹有疾而不能食。

    令尹入問疾。

    曰:「磿食葅而得蛭,不行其罪,是法廢而威不立也;譴而誅之,恐監食者皆死,遂吞之。

    」令尹曰:「天道無親,唯德是輔。

    王有仁德,疾不為傷。

    」王疾果愈。

    蛭,之日翻。

    〕孫叔殺蛇而緻福;〔說苑:孫叔敖為兒時,出遊見兩頭蛇,殺而埋之,還家而哭。

    母問其故,曰:「見兩頭蛇,恐死。

    」母曰:「蛇安在﹖」曰:「聞見兩頭蛇者死,恐人複見,已殺而埋之矣。

    」母曰:「毋憂,汝不死矣,吾聞有陰德者天必報以福。

    」〕柰何不忍于蝗而忍人之饑死乎!若使殺蝗有禍,崇請當之。

    」 6秋,七月,庚辰朔,日有食之。

     7上謂宰相曰:「朕每讀書有所疑滞,無從質問;可選儒學之士,日使入内侍讀。

    」盧懷慎薦太常卿馬懷素,九月,戊寅,以懷素為左散騎常侍,使與右散騎常侍褚無量更日侍讀。

    〔更,工衡翻。

    〕每至合門,令乘肩輿以進;或在别館道遠,聽于宮中乘馬。

    親送迎之,待以師傅之禮。

    以無量羸老,特為之造腰輿,〔羸,倫為翻。

    腰輿,令人舉之,适與腰平。

    為,于僞翻。

    〕在内殿令内侍升之。

    〔升,羊茹翻。

    〕 8九姓思結都督磨散等來降;己未,悉除官遣還。

     9西南蠻寇邊,遣右骁衛将軍李玄道發戎、泸、夔、巴、梁、鳳等州兵三萬人〔戎州本犍為郡,梁置戎州。

    泸,音盧。

    〕并舊屯兵讨之。

     10壬戎,以涼州大總管薛讷為朔方道行軍大總管,太仆卿呂延祚、靈州刺史杜賓客副之,以讨突厥。

     11甲子,上幸鳳泉湯;〔唐六典:岐州郿縣有鳳凰湯。

    〕十一月,乙卯,還京師。

     12劉幽求自杭州刺史徙郴州刺,〔郴州,漢郴縣地,為桂陽郡治所,隋平陳,置郴州。

    郴,醜林翻。

    〕憤恚,〔恚,于避翻。

    〕甲申,卒于道。

    〔卒,子恤翻。

    〕 13丁酉,以左羽林大将軍虔瓘兼安西大都護、四鎮經略大使。

    虔瓘請自募關中兵萬人詣安西讨擊,皆給遞馱及熟食;〔遞馱者,沿路遞發馬、牛、驢馱運兵器什物也。

    唐六典;曰:驢載曰馱,每馱一百斤,其腳直一百裡一百文,山阪處一百二十文,驢少處不得過一百五十文,平易處不得下八十文;其有人負處,兩人分一馱。

    又給熟食,欲其速達安西。

    馱,徒何翻。

    〕敕許之。

    将作大匠韋湊上疏,以為:「今西域服從,雖或時有小盜竊,舊鎮兵足以制之。

    關中常宜充實,以強幹弱枝。

    自頃西北二虜寇邊,凡在丁壯,征行略盡,豈宜更募骁勇,遠資荒服!〔骁,堅堯翻。

    〕又一萬征人行六餘裡,鹹給遞馱熟食,道次州縣,将何以供!秦、隴之西、戶口漸少,涼州已往,沙碛悠然,〔少,詩沼翻;下同。

    碛,七迹翻;下同。

    〕遺彼居人,如何取濟﹖縱令必克,其獲幾何﹖傥稽天誅,無乃甚損!請計所用、所得,校其多少,則知利害。

    昔唐堯之化,兼愛夷、夏,中外又安;漢武窮兵遠征,雖多克獲,而中國疲耗。

    〔唐協和萬邦。

    韋湊所謂兼愛夷、夏也。

    漢武事見漢紀。

    夏,戶雅翻。

    〕今論帝王之盛德者,皆歸唐堯,不歸漢武,況邀功不成者,複何足比議乎!」時姚崇亦以虔瓘之策為不然。

    既而虔瓘卒無功。

    〔複,扶又翻。

    卒,子恤翻。

    〕 14初,監察禦史張孝嵩奉使廓州〔監,古銜翻。

    使,疏吏翻;下同。

    〕還,陳碛西利害,請往察其形勢;上許之,聽以便宜從事。

     拔汗那者,古烏孫也,内附歲久。

    吐蕃與大食共立阿了達為王,發兵攻之,拔汗那王兵敗,奔安西求救。

    孝嵩謂那護呂休璟曰:「不救則無以号令西域。

    」遂帥旁側戎落兵萬餘人,出龜茲西數千裡,下數百城,〔環,俱永翻。

    帥,讀曰率。

    龜,音丘慈。

    下,遐嫁翻。

    〕長驅而進。

    是月,攻阿了達于連城。

    孝嵩自擐甲督士卒急攻,自巳至酉,屠其三城,俘斬千餘級,阿了達與數騎逃入山。

    〔環,音宦。

    騎,奇寄翻。

    〕孝嵩傳檄諸國,威振西域,大食、唐居、大宛、罽賓等八國皆遣使請降。

    【章:十二行本「降」下有「勒石紀功而還」六字;乙十一行本同;孔本同;張校同;退齋校同。

    】罽,音計。

    〕會有言其贓污者,坐系涼州獄,貶靈州兵曹參軍。

    〔兵曹參軍,即司兵參軍。

    是後複用孝嵩為都護,著名西域。

    〕 15京兆尹崔日知貪暴不法,禦史大夫李傑将糾之,日知反構傑罪。

    十二月,侍禦史楊玚廷奏日:「若糾彈之司,使奸人得而恐愒,〔玚,雉杏翻,又音暢。

    愒,呼葛翻。

    〕則禦史台可廢矣。

    」上遽命傑視事如故,貶日知為歙縣丞。

    〔歙縣,漢屬丹陽郡,縣南有歙浦,因以為名;唐帶歙州。

    歙,書涉翻。

    〕 16或上言:「按察使徒煩擾公私,〔考異曰:開元宰臣奏雲李伯等,不知伯何人也,今去其名。

    請精簡刺史、縣令,停按察使。

    」上命召書省官議之。

    姚崇以為:「今止擇十使,猶患未盡得人,況天下三百餘州,縣多數倍,安得刺史縣令皆稱其職乎!」〔稱,尺證翻;下不稱同。

    〕乃止。

     17尚書左丞韋玢〔玢,方貧翻。

    〕奏:「郎官多不舉職,請沙汰,改授他官。

    」玢尋出為刺史,宰相奏拟冀州,敕改小州。

    姚崇奏言:「台郎寬怠及不稱職,玢請沙汰,乃是奉公。

    台郎甫爾改官,玢即貶黜于外,議者皆謂郎官謗傷;臣恐後來左右丞指以為戒,則省事何從而舉矣!〔省事,謂尚書省之事也。

    〕伏望聖慈詳察,使當官者無所疑懼。

    」乃除冀州刺史。

     18突騎守忠既死,默啜兵還,守忠部将蘇祿鸠集餘衆,為之莤長〔騎,寄寄翻。

    将,即亮翻。

    莤,慈由翻。

    長,知兩翻。

    〕蘇祿頗善綏撫,十姓部落稍稍歸之,有衆二十萬,遂據有西方,尋遣使入見。

    〔使,疏吏翻;下同。

    見,賢遍翻。

    〕是歲,以蘇祿為左羽林大将軍、金方道經略大使。

    〔西方屬金,故曰金方道。

    〕 19皇後妹夫尚衣奉禦長孫昕以細故與禦史大夫李傑不協。

    〔殿中省有尚食、尚藥、尚衣、尚舍、尚乘、尚辇六局,各有奉禦二人。

    尚衣奉禦掌供天子衣服,詳其制度,辯其名數,而供其進禦。

    〕 四年〔丙辰、七一六〕 1春,正月,昕與其妹夫楊仙玉于裡巷伺傑而毆之。

    〔伺,相吏翻。

    毆,烏口翻。

    〕傑上表自訴曰:「發膚見毀,雖則痛身,冠冕被陸,誠為辱國。

    」上大怒,命于朝堂杖殺,以謝百僚。

    〔上,時掌翻。

    被,皮義翻。

    朝,宜遙翻。

    〕仍以敕書慰傑曰:「昕等朕之密戚,不能訓導,使陸犯衣冠,雖寘以極刑,未足謝罪。

    卿宜以剛腸疾惡,勿以兇人介意。

    」 2丁亥,宋王成器更名憲,申王成義更名撝。

    〔二王以成字犯昭成皇後谥号更名。

    更,工衡翻。

    〕 3乙酉,隴右節度使郭虔瓘奏,奴石良才等八人皆有戰功,請除遊擊将軍。

    〔唐制:遊擊将軍五品下。

    〕敕下,〔下,遐嫁翻。

    盧懷慎等奏曰:「郭虔瓘恃其微效,辄侮彜章,為奴請五品,〔為,于僞翻。

    實亂綱紀,不可許。

    」上從之。

     4丙午,以鄫王嗣真為安北大都護、安撫河東.關内.隴右諸蕃大使,〔據新、舊書,此亦郯王嗣直,以為鄫王嗣真,誤也。

    而新、舊書以安北為安西,亦誤。

    使,疏吏翻;下同。

    〕以安北大都護張知運為之副。

    陝王嗣升為安西大都護、安撫河西四鎮諸蕃大使,以安西都護郭虔瓘為之副。

    〔陝,失冉翻。

    〕二王皆不出合。

    諸王謠領節度自此始。

     5二月,丙,上幸骊山溫湯。

     6吐蕃圍松州。

     7丁卯,上還宮。

     8辛未,以尚書右丞倪若水為汴州刺史兼河南采訪使。

    〔唐會要:開元二十二年二月十九日,初置十道采訪處置使。

    據此,則先置采訪使,二十二年始置采訪處置使也。

    舊志:汴州,京師東一千三百五十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