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二百一十一

關燈
唐紀二十七〔起阏逢攝提格(甲寅),盡強圉大荒落(丁已),凡四年。

     《玄宗至道大聖大明孝皇帝上之中》 開元二年〔(甲寅、七一四)〕 1春,正月,壬申,制:選京官有才識者除都督、刺史,都督、刺史有政迹者除京官,〔京官即在朝官也。

    〕 2己卯,以盧懷慎檢黃門監。

    〔去年改門下省為黃門,侍中為監。

    檢校黃門監,檢校侍中也。

    〕 3舊制,雅俗之樂,皆隸太常。

    上精曉音律,以太常禮樂之司,不應典倡優雜伎;〔倡,音昌。

    伎,渠倚翻;下同。

    〕乃更置左右教坊以教俗樂,命右骁衛将軍範及為之使。

    〔更,工衡翻。

    使,疏吏翻。

    〕又選樂工數百人,自教法曲于梨園,謂之「皇帝梨園弟子」。

    〔梨園在禁菟中,注已見前。

    〕又教官中使習之。

    又選伎女,置宜春院,〔宜春院當在西内宜春門内,近射殿。

    給射殿。

    〕給賜其家。

    禮部侍郎張廷珪、酸棗尉袁楚客皆上疏,以為「上春秋鼎,宜崇經術,迩端士,尚樸素;深以悅鄭聲、好遊獵為戒。

    」〔上,時掌翻。

    疏,所去翻。

    好,呼到翻。

    〕上雖不能用,鹹【章:十二行本「鹹上有「欲開言路」四字;乙未十行本同;孔本同;退齋校同。

    】嘉賞之。

     4中宗以來,貴戚争營佛寺,奏度人為僧,兼以僞妄;富戶強丁多削發以避傜役,所在充滿。

    姚崇上言:「佛圖澄不能存趙,〔石虎敬重佛圖澄,澄死而趙亡。

    〕鸠摩羅什不能存秦,〔姚興師鸠摩羅什,興死而秦亡。

    〕齊襄、梁武,未免禍殃。

    但使蒼生安樂,即是福身;何用妄度奸人,使壞正法!」〔樂,音洛。

    壞,音怪。

    〕上從之。

    丙寅,命有司沙汰天下僧尼,〔尼,女夷翻。

    〕以僞妄還俗者萬二千餘人。

     5初,營州都督治柳城以鎮撫奚、契丹,則天之世,都督趙文翙失政,奚、契丹攻陷之,〔見二百五卷武後萬歲通天元年。

    契,欺訖翻,又音吃。

    翙,呼會翻。

    〕是後寄治幽州東漁陽城。

    〔據舊書,漁陽城在幽州東二百裡。

    〕或言:「靺鞨、奚、霫大欲降唐,正以唐不建營州.無所依投,為默啜所侵擾,故且附之;〔靺鞨,音末曷。

    霫,而立翻。

    降,戶江翻。

    啜,陟劣翻。

    〕若唐複建營州,則相帥歸化矣。

    」〔複,扶又翻。

    帥,讀曰率。

    〕并州長史、和戎.大武等軍州節度大使薛納信之,〔大武軍在代州北,後改曰大同軍。

    使,疏吏翻。

    〕奏請擊契丹,複置營州;上亦以冷陉之役,欲讨契丹。

    〔冷陉敗見上卷先天元年。

    〕群臣姚崇等多谏。

    甲申,以讷同紫微黃門三品,将兵擊契丹,〔将,即亮翻。

    〕群臣乃不敢言。

     6薛王業之舅王仙童,侵暴百姓,禦史彈奏;業為之請,〔彈,徒丹翻。

    為,于僞翻。

    〕敕紫微、黃門覆按。

    姚崇、盧懷慎等奏:「仙童罪狀明白,禦史所言無所枉,不可縱舍。

    」上從之。

    由是貴戚束手。

     7二月,庚寅朔,太史奏太陽志虧不虧。

    姚崇表賀,請書之史冊;從之。

     8乙未,突厥可汗默啜遣其子同件特勒及妹夫火拔颉利發、〔厥,九勿翻。

    可從刊入聲。

    汗,音寒。

    颉,戶結翻。

    考異曰:舊郭虔瓘傳雲「默啜伲」,今從舊突厥傳及唐曆。

    舊虔瓘傳作「移江可汗」,突厥傳作「移涅可汗」,今從唐紀。

    〕石阿失畢将兵圍北庭都護府,都護郭虔瓘擊破之。

    〔阿,烏葛翻。

    将,即亮翻。

    敗,補邁翻。

    〕同俄單騎逼城下,虔瓘伏壯士于道側,突起斬之。

    〔騎,奇寄翻。

    〕突厥請悉軍中資糧以贖同俄,聞其已死,恸哭而去。

     9丁未,敕:「自今所在毋得創建佛寺;舊寺頹壞應葺者,詣有司陳牒檢視,然後聽之。

    」 10閏月,以鴻胪少卿、朔方軍副大總管王晙兼安北大都護、朔方道行軍大總管,令豐安定遠、三受降城及旁側諸軍皆受晙節度。

    〔靈州界有豐安、定遠等軍,在黃河外。

    武德四年,分豐州回樂縣置豐安縣,貞觀十三年,省入回樂。

    杜佑曰:豐安軍在靈武西黃河外百八十餘裡;定遠軍在靈武東北二百裡黃河外。

    胪陸如翻。

    晙,子峻翻。

    降,戶江翻。

    徒大都護府于中受降城,〔杜佑曰:安北府東至榆木三百五十裡,南至朔方八百裡,西至九原三百五十裡,北至回纥界七百裡。

    〕置兵屯田。

     11丁卯,複置十道按察使,〔罷十道按察使,見上卷上年。

    複,扶又翻。

    使,疏吏翻。

    〕以益州長史陸象先等為之。

    〔長,知兩翻。

    〕 12上思徐有功用法平直,乙亥,以其子大理司宜惀為恭陸令。

    〔惀,力迍翻,又力尹翻。

    恭陵,孝敬皇帝陵。

    〕窦孝谌之子光祿卿豳公希瑊等請以己官爵讓惀以報其德,〔窦孝谌事見二百五卷武後長壽二年。

    谌,氏壬翻。

    瑊,古鹹翻。

    〕由是惀累遷申王府司馬。

    〔唐制:大理司直從六品上,親王府司馬從四品下。

    〕 13丙子,申王成義請以其府錄事閻楚珪為其府參軍,〔唐親王府錄事從九品上,流外官也;參軍,正七品上。

    〕上許之。

    姚崇、盧懷慎上言,「先嘗得旨雲王公、驸馬有所奏請,非墨敕皆勿行。

    〔引近旨以寝格其請。

    〕臣竊以量材授官,當歸有官;〔量,音良。

    〕若緣親故之恩,得以官爵為惠,踵習近事,〔近事,謂中宗朝濫官之弊。

    〕實紊紀網。

    」〔紊,音問。

    〕事遂寝。

    由是請谒不行。

     14突厥石阿失畢既失同俄,不敢歸;癸未,與其妻來奔,以為右衛大将軍,封燕北郡王。

    〔燕,因肩翻。

    〕命其妻曰金山公主。

     15或告太子少保劉幽求、太子詹事锺紹京有怨望語,下紫微省按問,幽求等不服。

    姚崇、盧懷慎、薛讷言于上曰:「幽求等皆功臣,乍就閑職,微有沮喪,〔下,遐嫁翻。

    沮,在呂翻。

    喪,息浪翻。

    〕人情或然。

    功業既大,榮寵亦深,一朝下獄,恐驚遠聽。

    」戊子,貶幽求為睦州刺史,紹京為果州刺史。

    〔果州,漢安漢縣地。

    宋于安漢故城置南宕渠郡,隋廢郡,改安漢縣曰南充縣,屬隆州;武德四年,置果州。

    舊志:睦州,京師東南三千六百五十九裡,果州至京師二千五百五十八裡。

    考異曰:幽求傳曰:「姚崇素嫉忌之,及奏言幽求郁怏于散職,兼有怨言,貶授睦州刺史。

    」紹京傳曰:「姚崇素惡紹京之為人,因奏紹京發言怨望,左遷綿州刺史。

    」今從實錄。

    〕紫微侍郎王琚行邊軍未還,〔去年遣王琚按行北邊諸軍。

    行,下孟翻。

    還,從宣翻,又如字。

    〕亦坐幽求黨貶澤州刺史。

    〔澤州,京師東北一千三十裡。

    〕 16敕:「涪州刺史周利貞等十三人,皆天後時酷吏,〔周利貞、裴談、張栖正、張思敬、王承本、劉晖、楊允、康暐、封珣行、張知默、衛遂忠、公孫琰、锺思廉等凡十三人。

    涪,音浮。

    〕比周興等情狀差輕,宜放歸草澤,終身勿齒。

    」 17西突厥十姓莤長都擔叛。

    三月,己亥,碛西節度使阿史那獻克碎葉等鎮,擒斬都擔,降其部落二萬餘帳。

    〔厥,九勿翻。

    莤,慈由翻。

    長,知兩翻。

    擔,都甘翻。

    碛,七迹翻。

    降,戶江翻。

    考異曰:實錄此月雲,「獻摛賊帥都擔,六月,枭都擔首。

    」蓋此月奏摛之,六月傳首方至耳。

    實錄此月又雲,「以西域二萬餘帳内附」,六月雲「擒其部落五萬餘帳」,新傳雲「三萬帳」。

    蓋兵家好虛聲,今從其少者。

     18禦史中丞姜晦以宗楚客等改中宗遺诏,〔事見二百九卷睿宗景雲元年。

    〕表州刺史韋安石、太子賓客韋嗣立、刑部尚書趙彥昭、特進緻仕李峤,于時同為宰相,不能匡正,令監察禦史郭震彈之;〔監,古銜翻。

    彈徒丹翻〕。

    且言彥昭拜巫趙氏為姑,蒙婦人服,與妻乘車詣其家。

    甲辰,貶安石為沔州别駕,嗣立為嶽州别駕,彥昭為袁州别駕,〔舊志:嶽州,京師東南二千二百二十七裡;袁州,京師東南三千五百八十裡。

    沔,彌莌翻。

    考異曰:彥昭傳曰:「姚崇素惡彥昭之為人。

    」今從實錄。

    峤為滁州别駕。

    〔滁州.漢全椒縣地,江左為南、北二谯州及新昌郡,隋改南谯州曰滁州。

    舊志:滁州,京師東南二千五百六十四裡。

    滁,音除。

    〕安石至沔州,晦又奏安石嘗檢校定陵,〔定陵,中宗陵。

    〕盜隐官物,下州征贓。

    〔下,遐嫁翻。

    〕安石歎曰:「此祇應須我死耳。

    憤恚而迕。

    〔盡,于避翻。

    迕,子恤翻。

    〕晦,皎之弟也。

     19毀天樞,〔造天區見二百五卷武後延載元年。

    〕發匠镕其鐵錢,【章:十二行本作「銅鐵;乙十一行本同;孔本同;張校同。

    】曆月不盡。

    先是,韋後亦于天街作石台,高數丈,以頌功德,〔天街即京城朱雀街。

    先,悉薦翻。

    高,古号号。

    〕至是并毀之。

     20夏,四月,辛巳,突厥可汗默啜複遣使求婚,〔複,扶又翻。

    使,疏吏翻。

    〕自稱「幹和永清太驸馬、天上得果報天男、突厥聖天骨咄祿可汗。

    」〔天男,猶雲天子也。

    咄,當沒翻。

    〕 21五月,已醜,以歲饑,悉罷員、試、檢校官,〔員外官,一也;試官,二也;檢校官,三也。

    罷之,以其冗濫,糜俸廪也。

    〕自今非有戰功及别敕,毋得注拟。

    〔注三項官,今後非有戰功及别敕特行錄用,吏、兵部毋得注拟。

    〕 22己酉,吐蕃相坌達延〔吐,從暾入聲。

    相,息亮翻。

    坌,蒲頓翻。

    〕遺宰相書,〔遺,于季翻。

    〕請先遣解琬至河源正二國封疆,然後結盟。

    琬嘗為朔方大總管,故吐蕃請之。

    前此琬以金紫光祿大夫緻仕,複召拜左散騎常侍而遣之。

    〔複,扶又翻,又如字。

    〕又命宰相複坌達延書,招懷之,琬上言,吐蕃必陰懷叛計,請預屯兵十萬于秦、渭等州以備之。

    〔史言解琬所言,其識遠過崔漢衡。

    上,時掌翻。

    〕 23黃門監魏知古,本起子吏,因姚崇引薦,以至同為相。

    崇意輕之,請知古攝吏部尚書、知東都選事,遣吏部尚書宋璟于門下過官;〔唐制:凡文武職事官六品以下,吏、兵部進拟必過門下省,量其階資;校其才用,以審定之;若拟職不當,随其優屈退而量焉,謂之過官。

    選,須絹翻。

    〕知古銜之。

     崇二子分司東都,恃其父有德于知古,頗招權請托;知古歸,悉以聞。

    他日,上從容問崇:〔從,千容翻。

    〕「卿子才性何如﹖含何官也﹖」崇揣知上意,〔揣,初委翻。

    〕對曰:「臣有三子,兩在東都,為人多欲而不謹;是必以事幹魏知古,臣未及問之耳。

    」上始以崇必為其子,〔為,于僞翻。

    〕及聞崇奏,喜問:「卿安從知之﹖」對曰:「知古微時,臣卵而翼之。

    〔左傳:楚子西謂白公勝曰:「勝如卵,餘翼而長之。

    」〕臣子愚,以為知古必德臣,容其為非,故敢幹之耳。

    」上于是以崇為無私,而薄知古負崇,欲斥之。

    崇固請曰:「臣子無狀,撓陛下法,〔撓,奴巧翻,又奴教翻。

    〕陛下赦其,已幸矣;苟因臣逐知古,天下必以陛下為私于臣,累聖政矣。

    」〔累,力瑞翻。

    〕上久乃許之。

    辛亥,知古罷為工部尚書。

    〔考異曰:舊知古傳:「二年還京,上屢有顧問,恩意甚厚,尋改紫微令。

    姚崇深忌憚之,陰加讒毀,乃除工部尚書,罷知政事。

    」新傳亦雲「由黃門監改紫微令」。

    令據實錄,知古自黃門監罷政事;其所以罷,從柳氏舊聞。

     24宋王成器,申王成義,于上兄也;岐王範,薛王業,上之弟也;豳王守禮,上之從兄也。

    〔從,才用翻。

    〕上素友愛,近世帝王莫能及;初即位,為長枕大被,與兄弟同寝。

    諸王每旦朝于側門,〔朝,直遙翻;下同。

    〕退則相從宴飲,鬬雞,擊球,或獵于近郊,近賞别墅,中使存問相望于道。

    〔墅,承與翻。

    使,疏吏翻;下同。

    〕上聽朝罷,多從諸王遊,在禁中,拜跪如家人禮,令食起居,相與同之。

    于殿中設五幄,與諸王更處其中。

    【章:十二行本「中」下有「謂之五王帳」五字;乙十一行本同;孔本同。

    】〔更,工衡翻;下更奏同。

    處昌呂翻。

    〕或講論賦,間以飲酒、博弈、遊獵,〔間,古苋翻;下讒間同。

    〕或自執絲竹;成善笛,範善琵琶,與上更奏庂。

    諸王或有疾,上為之終日不食,終夜不寝。

    業嘗疾,上方臨朝,須臾之間,使者十返。

    一親業煮藥,〔為,于僞翻。

    〕回飙吹火,誤爇上須,左右驚救之。

    一曰:但仗王飲此藥而愈,須何足惜﹖」〔爇,如悅翻。

    須,與須同。

    〕成器尤恭慎,未嘗議及時政,與人交結;上愈信重之,故間之言無自而之。

    然專以【章:十二行本「以」下有「衣食」二字;乙十一行本同。

    】聲色畜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