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二百一十

關燈
邪同時人,非其始祖而唐太宗時未嘗有沙陀府也。

    唐太宗破西突厥,分其諸部置十三州,以同羅為龜林都督府,仆骨為金微都督府,拔野古為幽陵都督府,未嘗有沙袉府也。

    當是時,西突厥有鐵勒、薛延陀、阿史那之類為最大,其别部有同羅、仆骨、拔野古等以十數,蓋其子者也。

    又有處月、處月朱邪孤注從賀魯戰于牢山,為契苾何力所敗,遂沒不見。

    後百五六十年,掌憲宗時,有朱邪盡忠及子執宜見于中國,而自号沙陀,以朱邪為姓矣。

    蓋沙陀者大碛也,在金莎山之陽,蒲類海之東,自處月以來居此碛,号沙陀突厥。

    而夷狄無文字傳記,朱邪又微不足錄,故其後世自失其傳,至盡忠孫始賜姓李氏。

    李氏後大,而夷狄之人遂以沙陀為貴種雲。

    」今從之。

    〕 29十一月,乙酉,奚、契丹二萬騎寇漁陽,幽州都督未璟閉城不出,虜大掠而去。

     30上皇诰遺皇帝巡邊,西自河、隴,東及燕、薊,選将練卒。

    〔燕,因肩翻。

    薊,音計。

    将即亮翻。

    甲午,以幽州都督宋璟為左軍大總管,并州長史薛讷為中軍大總管,朔方大總管、兵部尚書郭元振為右軍大總管。

     31十二月,刑部尚書李日知請緻仕。

     日知在官,不行捶撻而事集。

    〔捶,止橤翻;下同。

    〕刑部有令史,受敕三日,忘不行。

    〔忘,巫于翻。

    〕日知怒,索杖,集群吏欲捶之,〔索,山客翻。

    〕既而謂曰:「我欲篲汝,天下人必謂汝能撩李日知嗔,〔撩,落蕭翻,取動也。

    嗔,昌真翻。

    〕受李日知杖,不得比于人,妻子亦将棄汝矣。

    」遂釋之。

    吏皆感悅,無敢犯者,脫有稽失,衆共谪之。

     開元元年〔(癸醜、七一三)是年十二月方改元。

    〕 1春,正月,乙亥,诰:「衛士自今二十五入軍,五十免;羽林發騎并以衛士簡補。

    」〔騎,奇寄翻。

    〕 2以吏部尚書蕭至為中書令。

     3皇帝巡邊改期,所募兵各散遣,約八月複集,〔複,扶又翻。

    〕道不成行。

     4二月,庚子夜,開門然燈,〔按舊書嚴挺之傳:先天二年正月望,胡僧婆陀請夜開門燃千百燈。

    〕又追作去年大酺,〔元年,受内禅,不及賜天下酺,乃追為之。

    酺,音蒲。

    〕大合伎樂。

    上皇與上禦門樓臨觀,或以夜繼晝,凡月餘。

    〔帝之侈心蓋已發靈于此矣。

    伎,其绮翻。

    〕左拾遺華陰嚴挺之上疏谏,以為:「酺者因人所利,合醵為歡。

    〔醵,其虐翻,合錢飲酒也。

    〕令乃損萬人之力,營百戲之資,非所以光聖德美風化也。

    」乃上。

     5初,高麗既亡,〔高麗亡見二百一卷高宗總章元年。

    〕其别種大祚榮徙居營州。

    及李盡忠反,〔李盡忠反見二百五卷武後萬歲通天元年。

    風俗通:大勝,大庭氏之後;大款為颛帝師。

    按禮記曰:大連善居喪,東夷之子也。

    蓋東夷之有大姓尚矣。

    種,章勇翻。

    〕祚榮與靺鞨乞四北羽聚衆東走,阻險自固,〔靺鞨,音末曷。

    〕盡忠死,武後使将軍李楷固讨其餘黨。

    楷固擊乞四北羽,斬之,引兵踰天門嶺,逼祚榮。

    〔新書:天門嶺在土護真河北三百裡。

    〕祚榮逆戰,楷固大敗,僅以身免。

    祚榮遂帥其衆東據東牟山,築城居之。

    〔東牟山在挹婁國界,地直營州東二千裡,南北(與﹖)新羅以泥河為境,東窮海,西契丹。

    帥,讀曰率。

    〕祚榮骁勇善戰,〔骁,堅堯翻;下同。

    〕高麗、靺鞨之人稍稍歸之,地方二千裡,戶十餘萬,勝兵數萬人,〔勝,音升。

    〕自稱振國王,附于突厥。

    時奚、契丹皆叛,道路阻絕,武後不能讨。

    中宗即位,遣侍禦史張行岌招慰之,〔岌,魚及翻。

    〕祚榮遣子入侍。

    至是,以祚榮為左骁衛大将軍、勃海郡王;以其所部為忽汗州,令祚榮兼都督。

    〔靺鞨自此盛矣;始去靺鞨,專号勃海。

    〕 6庚申,敕以嚴挺之忠直宣示百官,厚賞之。

     7三月,辛巳,皇後親蠶。

    〔舊制:有皇後祀先蠶親桑之禮。

    後周制,皇後衣十二等,采桑服鸨衣。

    唐制,皇後親蠶服鞠衣,黃羅為之。

    考異曰:玄宗實錄脫此年二月、三月事。

    祀先蠶诏,及三月丁卯也,而唐曆承其誤,雲「正月辛巳,皇後祀先蠶。

    」太上皇錄雲:「三月辛巳,皇後親蠶,自嗣聖、光宅以來,廢阙此禮,至是重行。

    」太上皇、睿宗實錄、舊本紀皆雲「辛卯」。

    按制書雲:「以今月十八日祀先蠶。

    」是月甲子朔。

    今從玄宗實錄。

     8晉陵尉楊相如上疏言時政,其略曰:「炀帝自恃其強,不憂時攻,雖制敕交行,而聲實舛謬,言同堯、舜,迹如桀、纣,舉天下之大,一擲而棄之。

    」又曰:「隋氏縱欲而亡,太宗抑欲而昌,願陛下詳擇之!」又曰:「人主莫不好忠正而惡佞邪,〔好,呼到翻。

    惡烏路翻;下同。

    〕然忠正者常疏,佞邪者常親,以至于覆國危身而不寤者,何哉﹖誠由忠正者多忤意,佞邪者多順指,積忤生憎,積順生愛,此親疏之所以分也。

    明主則不然。

    愛其忤以收忠賢,惡其順以去佞邪,〔忤,五故翻。

    去羌呂翻;下除去同。

    〕則太宗太平之業,将何遠哉!」又曰:「夫法貴簡而能禁,罰貴輕而必行;陛下方興崇至德,大布新政,請一切除去碎密,不察小過。

    小過不察則無煩苛,大罪不漏則止奸慝,使簡而難犯,寬而能制,則善矣。

    」上覽而善之。

     9先是,修大明宮未畢,〔先,悉薦翻。

    〕夏,五月,庚寅,敕以農務方勤,罷之以待閑月。

    〔閑月,謂農功畢入之後。

    〕 10六月,丙辰,以兵部尚書郭元振同中書門下三品。

    〔考異曰:六月,辛醜,郭元振同三品。

    下注曰:舊紀在丙辰,今從睿宗實錄。

    據考異,則通鑒正文當改「丙辰」為「辛醜」。

     11太平公主依上皇之勢,擅權用事,與上有隙,宰相七人,五出其門。

    〔考異曰:唐曆曰:「宰相有七,四出其門;天子孤立而無援。

    」新、舊傳皆雲:「宰相七人,五出主門下。

    」按是時窦懷貞、蕭至忠、岑羲、崔湜、與主連謀,其不附主者,部元振、魏知古、陸象先三人也。

    薛稷太子少保,不為宰相,或者新、舊傳并象先數之,唐曆不數象先耳。

    〕文武之臣,太半附之,與窦懷貞、岑羲、蕭至忠、崔湜及太子少保薛稷、雍州長史新興王晉、〔雍,于用翻。

    〕左羽林大将軍常元楷、知右羽林将軍事李慈、左金吾将軍李欽、中書舍人李猷、右散騎常侍賈膺福、鴻胪卿唐晙、及僧慧範等謀廢立,〔晙,子峻翻。

    〕又與宮人元氏謀于赤箭粉中置毒進于上。

    〔陶夕景曰:赤箭,亦是芝類,莖赤如箭簳,葉生其端,根如人足,又如芋魁,有十二子為衛。

    其曲為粉,久服益氣力,長陰肥健,輕身增年。

    沈括曰:赤箭,天麻曲也。

    根則抽曲徑直而上,曲則結子成熟而落,返從簳中而下,至土而生。

    赤箭則言曲,用之有自表入裡之功。

    天麻則言根,用之有自内達外之理。

    本草圖經曰:赤箭,莖中空,依半而上,貼莖微有尖葉,梢頭生成穗,開花結子如豆粒大,其子至夏不落,郄透虛入莖中潛生土内。

    〕晉,德良之孫也。

    〔德良,長平王叔良之弟,武德初封新興王。

    〕元楷、慈數往來主第,相與結謀。

    〔數,所角翻。

    〕 王琚言于上曰:「事迫矣,不可不速發。

    」左丞張說自東都遣人遺上佩刀,意欲上斷割。

    〔遺,于季翻。

    君臣之禮,當言獻佩刀。

    此因舊史成文,失于改定耳。

    斷,丁亂翻。

    〕荊州長史崔日用入奏事,言于上曰:「太平謀逆有日,陛下往在東宮,猶為臣子,若欲讨之,須用謀力。

    今既光臨大寶,但下一制書,誰敢下從﹖萬一奸宄得志,悔之何及!」上曰:「誠如卿言;直恐驚動上皇。

    」日用曰:「天子之孝在于安四海。

    若奸人得志,則社稷為墟,安在其為孝乎!請先定北軍,〔北軍,謂左右羽林、左右萬騎也。

    〕後收逆黨,則不驚動上皇矣。

    」上以為然,以日用為吏部侍郎。

     秋,七月,魏佑古告公主欲以是月四日作亂,〔考異曰:上皇錄雲:「公主謀不利于上,與今上更立皇子,獨專權,期以是月七日作亂。

    今上密佑其事,勒左右禁兵誅之。

    」按是月壬戌朔,玄宗以三日甲子誅之。

    今從玄宗錄。

    〕令元楷、慈以羽林兵突入武德殿,〔時上于武德殿受群臣朝,故欲突入為變。

    〕懷貞、至忠、莠等于南牙舉兵應之。

    〔西内以太極殿為正牙,自北門言之日南牙。

    〕上乃與岐王範、薛王業、郭元振及龍武将軍王毛仲、〔景雲初,以右萬騎與左、右羽林為北門四軍,置左、右龍武将軍,以領萬騎,位從三品。

    〕殿中少監姜皎、太仆少卿李令問、尚乘奉禦王守一、内給事高力士、〔乘,繩證翻。

    内給事屬内侍省,從五品下,掌判省事;元正、冬至,群臣朝賀中宮,則出入宣傳;凡宮人衣服費用,則具其品秩,計其多少,春秋二時,宣送中書。

    〕困毅李守德等定計誅之。

    皎,﨣之曾孫;〔姜﨣見一百八十四卷隋恭帝義甯元年。

    〕令問,靖弟客師之孫;〔李客師亦有戰功。

    〕守一,仁皎之子;力士,潘州人也。

    〔潘州,古西瓯、駱越地,漢屬合浦郡界。

    江左置定州郡,隋廢郡為縣,唐武德四年置南宕州;貞觀八年改潘州,以潘水為名。

     甲子,上因王毛仲取閑貛馬及兵三百餘人,自〔【章:十二行本「自」上有「與同謀人餘。

    」六字;乙十一行本同;孔本同;退齋校同;張校同,雲無注本亦無。

    】〕武德殿入虔化門,〔西内太極殿北曰朱明門,左曰虔化門,右曰肅章門;虔化之東曰武德西門,門内則武德殿。

    〕召元楷、慈,先斬之,擒膺福、猷于内客省以出,〔四方館隸中書省,故内客省在焉。

    中書省在太極門之右。

    膺福、猷皆中書省官也。

    〕執至忠、莠于朝堂,〔東西朝堂在承天門内,分左右。

    朝,直遙翻。

    〕皆斬之。

    〔考異曰:玄宗實錄作「乙醜」。

    按佥載,「七月三日誅常元楷」。

    今從睿宗、上皇實錄。

    唐曆、新、舊本紀、舊王琚傳,「琚與岐王範、薛王業、姜皎、王毛仲等并預誅逆,以鐵騎至承天門。

    時睿宗聞鼓噪聲,召郭元振升承天樓,宣诏下關,令侍禦史任知古召募數百人于朝堂,不得入。

    頃間,琚等從玄至樓上。

    」太上皇實錄:「公主期以是月七日令常元楷以羽林兵自北門入,窦懷貞等于南衙舉兵應之。

    今上密知其事,登時勒左右禁兵出北門,召常,元楷、李慈,即斬于阙下。

    還至承天門,執岑羲蕭至忠,斬于朝堂。

    」舊蕭至忠傳曰:「至忠遽遁入山寺,數日,捕而伏誅。

    」蓋誤以太平公主事為至忠事。

    今從玄宗實錄。

    朝野佥載曰:「羽林将軍常元楷三代告密得官,至失天二年七月三日,楷以反逆誅,家口配沒。

    」玄宗實錄雲:「上誅兇逆,睿宗恐宮中有變,禦承天門,号令南衙兵士以備非常。

    郭元振帥兵侍衛,登樓奏曰:『皇帝前奉诰誅窦懷貞等,惟陛下勿憂。

    』睿宗大喜。

    」今擇其可信者取之。

    〕懷貞逃入溝中,自缢死,戮其屍,改姓曰毒。

    〔缢,于計翻。

    〕上皇聞變,登承天門樓。

    郭元振奏,皇帝前奉诰誅窦懷貞等,無他也。

    上尋至樓上,上皇乃下诰罪狀懷貞等,因赦天下,惟逆人親黨不赦。

    薛稷賜死于萬年獄。

     乙醜,上皇诰:「自今軍國政刑,一皆取皇帝處分。

    〔處,昌翻。

    公,扶問翻。

    考異曰:舊本紀雲:「七月三日,誅懷貞等。

    睿宗明日下诏,軍國政刑,并取皇帝處分。

    」新本紀雲:「乙醜,始聽政。

    」唐曆亦無乙醜下诰;唯玄宗實錄雲丙寅。

    今從諸書。

    〕朕方無為養志,以遂素心。

    」是曰,徙居百福殿。

    〔唐六典曰:兩儀殿之右曰宜秋門,宜秋之右曰百福門,其内百福殿。

     太平公主逃入山寺,三日乃出,賜死于家,〔考異曰:新傳雲,「三日乃出」。

    太上皇實錄曰:「公主聞難作,遁入山寺,數日方出,禁锢終身,諸子皆伏誅。

    」今從新、舊傳,睿宗實錄。

    〕公主諸子及黨與死者數十人。

    薛崇簡以數谏其母被撻,特免死,〔數,所角翻。

    〕賜姓李,官爵如故。

    〔崇簡,即崇暕。

    〕籍公主家,财貨山積,珍物侔于禦府,貛牧羊馬、田園息錢,收之數年不盡。

    慧範家亦數十萬缗。

    改新興王晉之姓日厲。

    〔姓譜本自有厲姓,漢有魏郡太守義陽侯厲溫。

    〕 初,上謀誅窦懷貞等,召崔湜,将托以心腹,湜弟滌謂湜曰:「主上有問,勿有所隐。

    」湜不從。

    懷貞等既誅,湜與右丞盧藏用俱坐私侍太平公主,湜流窦州,〔舊志:窦州至京師水陸六千一百二裡。

    〕藏用流泷州。

    〔泷,闾江翻。

    〕新興王晉臨刑歎曰:「本為此謀者崔湜,今吾死湜生,不亦冤乎!」會有司鞫宮人元氏,元氏引湜同謀進毒,乃追賜死于荊州。

    〔舊志:荊州,京師東南一千七百三十裡。

    〕薛稷之子伯陽以尚主免死,流嶺南,于道自殺。

     初,太平公主與其黨謀廢立,窦懷貞、蕭至忠、岑羲、崔湜皆以為然,陸象先獨以為不可。

    公主曰:「廢長立少,〔宋王成器長也。

    長,知兩翻。

    少,詩照翻。

    〕已為不順;且又失德,若之何不去!」〔去,羌呂翻。

    〕象先曰:「既以功立,當以罪廢。

    〔言上平内難有大功,于天下國家無罪,不可廢。

    〕今實無罪,象先終不敢從。

    」公主怒而去。

    上既誅懷貞等,召象先謂曰:「歲寒知松柏,信哉!」〔論語孔子曰:「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

    」〕時窮治公主枝黨,當坐者衆,象先密為申理,所全甚多;〔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