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二百九

關燈
禁苑南面西頭第一門,在芳林、景曜門之西也。

    中宗令學士自芳林門入,集于園,分朋拔河;則園在太極宮西,禁苑之内矣。

    開元二年,玄宗置教坊于蓬萊宮,上自教法曲,謂之園弟子。

    至天寶中,即東宮置宜春北苑,命宮女數百人為園弟子即是。

    園者按樂之地,而預教者名為弟子耳。

    凡蓬萊宮、宜春院,皆不在園之内也。

    〕命文武三品以上抛球及分朋拔河,韋巨源、唐休璟衰老,随絚踣地,〔絚,古登翻。

    踣,蒲北翻。

    〕久之不能興;及皇後、妃、主臨觀,大笑。

     4夏,四月,丙戌,上遊芳林園,〔晏唐禁苑廣矣,漢長安都城,盡入唐苑之内,而漕渠首受豐水,北流矩折入于禁苑而東流,又矩折北流而入于渭。

    苑地自漕渠之東,大安宮垣之西,南出與宮城齊,南列三門,中曰芳林。

    自芳林門而入禁苑,其地以芳林園為稱。

    〕命公卿馬上摘櫻桃。

    〔櫻桃,按爾雅名楔荊桃。

    樹多陰,先百果熟,大如拇指,圓而色朱,味甜。

    每一朵率一二十顆,核如豆大。

    以莺所含,亦名含桃。

    〕 5初,則天之世,長安城東隅民王純家井溢,浸成大池數十頃,号隆慶池。

    〔池在隆慶坊南。

    程大昌曰:帝王之興,若符瑞,理固有之,然而傅會者多。

    六典所記,隆慶坊有井,忽湧為小池,周袤十數丈,常有雲氣,或黃龍出其中。

    至景雲間,潛複出水,其沼浸廣,裡人悉移居,遂澒洞為龍池。

    然予詳而考之,長安志曰:龍池在躍龍門南,本是平地,自垂拱初載後,因雨水流潦為小流;後又引龍首渠水分溉之,日以滋廣。

    至景龍中,彌亘數頃,深至數丈,常有雲龍之謂,後因謂之龍池。

    志又曰:隋城外東南角有龍首堰,自此堰分浐水北流至長樂坡,分為二渠,其西渠自永嘉坊西南流經興慶宮。

    則是興慶之能變平地為龍池者,實引浐之力也。

    至六典所紀,則全沒導浐之實,乃言初時井溢,已乃泉生,合二水以成此池,專以歸諸變化也。

    〕相王子五王列于其北,〔壽春王成器,臨淄王隆基,衡陽王成義,巴陸王隆範,彭城王隆業。

    五王皆相王子。

    〕望氣者言,「常郁郁有帝王氣,比日尤盛。

    」〔比,毗至翻。

    〕乙未,上幸隆慶池,〔考異曰:景龍文館記以為其月十二日。

    按長曆是月壬午朔。

    今從實錄、本紀。

    〕結彩為樓,宴侍臣,泛舟獻象以厭之。

    〔厭,于葉翻。

    時人以為玄宗受命之祥。

    〕 6定州人郎岌上言,「韋後、宗楚客将為逆亂,」〔岌,魚及翻。

    上時掌翻。

    〕韋後白上杖殺之。

     五月,丁卯,許州司兵參軍偃師燕欽融複上言,「皇後淫亂,幹預國政,〔唐諸州兵曹司兵參軍事掌武官選、兵甲、器仗,門禁管鑰,軍防烽候,傳驿、畋獵。

    燕,因肩翻。

    複,扶又翻。

    上,時掌翻。

    〕宗族強盛;安樂公主、武延秀、宗楚客圖危宗社。

    」上召欽融面诘之。

    欽融頓首抗言,神色不桡;上默然。

    宗楚客矯制令飛騎撲殺之,〔诘,去吉翻。

    桡,奴教翻。

    騎,奇寄翻。

    撲,弼角翻。

    〕投于殿庭石上,折頸而死,楚客大呼稱快。

    〔折,而設翻。

    呼,火故翻。

    〕上雖不窮問,意頗怏怏不悅;〔怏,于兩翻。

    〕由是韋後及其黨始憂懼。

    〔為韋後弒逆張本。

    〕 7己卯,上宴近臣,國子祭酒祝欽明自請作八風舞,搖頭轉目,備諸醜态;〔祝欽明所謂八風舞,非春秋魯大夫衆仲所謂舞者所以節八音行八風者也,借八風之名而備諸淫醜之态耳。

    今人謂淫放不返為風,此則欽明所謂八風也。

    〕上笑。

    欽明素以儒學者名,吏部侍郎盧藏用私謂諸學士曰:祝公五經掃地盡矣!」〔諸學士者,修文館學士及直學士也。

    〕 8散騎常侍馬秦客以醫術,光祿少卿楊均以善烹調,皆出入宮掖,得幸于韋後,恐事洩被誅;〔散,悉亶翻。

    騎,奇寄翻。

    被,皮義翻。

    〕安樂公主欲韋後臨朝,自為皇太女;乃相與合謀,于餅餤中進毒,六月,壬午,中宗崩于神龍殿。

    〔年五十五,神龍殿,以年号名;自兩儀殿東入神龍門至神龍殿。

    六典,兩儀殿之北曰甘露門,其内甘露殿;左曰神龍門,其内則神龍殿。

    樂,音洛。

    朝,直遙翻。

    餤,弋廉翻,又徒甘翻。

    〕 韋後秘不發喪,自總庶政。

    癸未,召諸宰相入禁中,征諸府兵五萬人屯京城,使驸馬都尉韋捷、韋灌、〔韋捷尚中宗女成安公主;韋灌尚定安公主。

    〕衛尉卿韋璇、左千牛中郎将韋锜、長安令韋播、郎将高嵩分領之。

    〔璇,似宣翻。

    将,即亮翻。

    考異曰:景龍文館記:「征諸兵士二千人,屯皇城左右衛,令韋捷、韋濯押當;又令韋锜押羽林軍,韋播、高嵩分押左右營萬騎,韋元巡六街。

    」實錄,「兵五萬人」,「韋濯」作「韋灌」,今從之。

    〕璇,溫之族弟,播,從子;嵩,其甥也。

    〔從,才用翻;下同。

    〕中書舍人韋元徼巡六街。

    〔長安城中左、右六街,金吾街使主之;左、右金吾将軍,掌晝夜巡警之法,以執禦非韋。

    徼,吉吊翻。

    〕又命左監門大将軍兼内侍薛思簡等将兵五百人馳驿戍均州,以備谯王重福。

    〔等将,即亮翻。

    重,直龍翻;下同。

    〕以刑部尚書裴談、工部當書張錫并同中書門下三品,仍充東都留守。

    〔守,式又翻。

    〕吏部尚書張嘉福、中書侍郎岑羲、吏部侍郎崔湜并同平章事。

    羲,長倩之從子也。

     太平公主與上官昭容謀草遺制,立溫王重茂為皇太子,皇後知政事,相王旦參謀政事。

    宗楚客密謂韋溫曰:「相王輔政,于理非宜,且于皇後,嫂叔不通問,〔引記曲禮之言。

    相,息亮翻。

    〕聽朝之際,何以為禮!」遂帥諸宰相表請皇後臨朝,罷相王政事。

    〔朝,直遙翻。

    帥,讀曰率。

    〕蘇緕曰:「遺诏豈可改邪!」溫、楚客怒,緕懼而從之,乃以相王為太子太師。

     甲申,梓宮遷禦太極殿,〔西内正殿曰太極殿。

    〕集百官發喪,皇後臨朝攝政,赦天下,改元唐隆。

    進相王旦太尉,雍王守禮為豳王,〔雍,于用翻。

    〕壽春王成器為宋王,以從人望。

    命韋溫總知内外守捉兵馬事。

     丁亥,殇帝即位,時年十六。

    尊重後為皇太後;立妃陸氏為皇後。

     壬辰,命紀處讷持節巡撫關内道,岑羲河南道,張嘉福河北道。

     宗楚客與太常卿武延秀、司農卿趙履溫、國子祭酒葉靜能及諸韋共勸韋後遵武後故事,〔欲遵武後易姓事也。

    〕南北衛軍、〔南軍,十六衛軍;北軍,羽林及萬騎也。

    〕台閣要司〔台閣,尚書諸司也。

    〕皆以韋氏子弟領之,廣聚黨衆,中外連結。

    楚客又密上書稱引圖谶,謂韋氏宜革唐命。

    〔谶,楚谮翻。

    考異曰:舊傳:「安樂府倉曹苻鳳說武延秀曰:『天下之心,未忘武氏。

    谶雲:「黑衣神孫披天裳。

    」公,神皇之孫也。

    大周之業,可以再興。

    』勸延秀常衣皁袍以應之。

    」中宗實錄雲:「宗楚客與弟将作大匠晉卿、太常少卿李仸、将作少監李守貞日夜潛圖令延秀速起事。

    」太上皇實錄雲:「楚客,神龍初為太仆卿,與武三思潛謀篡逆,累遷同三品。

    及三思誅,附安樂,而韋氏尤信任之。

    楚客嘗謂所親曰:『始吾在卑位,尤愛宰相;及居之,又思太極,南面一日足矣。

    』雖附韋氏,志窺宸極。

    」此所謂天下之惡皆歸焉者也,今所不取。

    〕謀害殇帝,深忌相王及太平公主,密與韋溫、安樂公主謀去之。

    〔去,羌呂。

    〕 相王子臨淄王隆基,先罷潞州别駕,〔唐制:上州别駕從四品下,中州正五品下,下州從五品上。

    〕在京師,陰聚才勇之士,謀匡複社稷。

    初,太宗選官戶及蕃口骁勇者,着虎文衣,跨豹文鞯,〔骁,堅堯翻。

    着,則略翻。

    鞯,則前翻,馬被具也。

    〕從遊獵,于馬前射禽獸,謂之百騎;〔射,而亦翻。

    騎,奇寄翻;下同。

    〕則天時稍增為千騎,隸左右羽林;中宗謂之萬騎,置使以領之。

    〔使,疏吏翻。

    〕隆基皆厚結其豪傑。

     兵部侍郎崔日用素附韋、武,與宗楚客善,知楚客謀,恐禍及己,遣寶昌寺僧普潤密詣隆基告之,勸其速發。

    隆基乃與太平公主及公主子衛尉卿薛崇暕,〔【嚴:「暕」改「簡」;下同。

    】暕,古限翻。

    〕苑總監贛人锺紹京,〔锺紹京,西京苑總監也。

    唐京都苑各有總監一人,從五品下,掌宮苑内館、園池之事,凡禽魚果木皆總而司之。

    贛縣,漢屬豫章郡,吳、晉屬廬陵郡,宋以下為南康郡治所,唐帶虔州。

    贛,師古古暗翻,劉昫古濫翻。

    〕尚衣奉禦王崇晔、前朝邑尉劉幽求、〔朝,直遙翻。

    〕利仁府折沖麻嗣宗〔唐雍州有府百三十一,其逸者百二十;利仁府必屬雍州。

    〕謀先事誅之。

    韋播、高嵩數榜捶萬騎,欲以立威,〔先,悉薦翻。

    數,所角翻。

    榜,音彭。

    捶,止橤翻。

    〕萬騎皆怨。

    果毅葛福順、陳玄禮見隆基訴之,隆基諷以誅諸韋,皆踴躍請以死自效。

    萬騎果毅李仙凫亦預其謀。

    或謂隆基當啟相王,隆基曰:「我曹為此以徇社稷,事成福歸于王,不成以身死之,不以累王也。

    〔累,力瑞翻。

    〕今啟而見從,則王預危事;不從,将則大計。

    」遂不啟。

    〔史言隆基有大略,所以能平内難。

    敗,補遭翻。

    〕 庚子,晡時,隆基微服與幽求等入苑中,〔唐禁苑在皇城之北,苑城東西二十七裡,南北三十裡,東抵霸水,西連故長安城,南連京城,北枕渭水。

    苑内離宮亭觀二十四所,漢長安故城東西十三裡,皆隸入苑中。

    〕會锺紹京廨舍;〔廨,古隘翻。

    〕紹京悔,欲拒之,其妻許氏曰:「忘身徇國,神必助之。

    且同謀素定,今雖不行,庸得免呼!」紹京乃趨出拜谒,隆基執其手與。

    〔坐紹京趨出拜谒者,示尊奉隆基也;隆基執手與坐,示不敢當,且以結其心也。

    〕時羽林将士皆屯玄武門,逮夜,葛福順、李仙凫皆至隆基所,請号而行。

    〔凡用兵下營及攻襲,就主帥取号以備緩急,相照應。

    〕向二鼓,天星散落如雪,劉幽求曰:「天意如此,時不可失!」福順拔劍直入羽林營,斬韋璇、韋播、高嵩以徇,曰:「韋後酖殺先帝,謀危社稷,今夕當共誅諸韋,馬鞭以上皆斬之;〔言諸韋男女長及馬鞭以上者皆斬。

    〕立相王以安天下。

    敢有懷兩端助逆黨者,罪及三族。

    」羽林之士皆欣然聽命。

    乃送璇等首于隆基,隆基取火視之,遂與幽求等出苑南門,〔禁苑南門,直宮城之玄武門。

    〕紹京帥丁匠二百餘人,執斧鋸以從,〔帥,讀曰率;下同。

    從,才用翻。

    〕使福順将左萬騎攻玄德門,仙凫将右萬騎攻白獸門,〔白獸門即白獸闼,即杜甫北征詩所謂「寂莫白獸闼」者是也,與玄德門皆通内諸門之數。

    将,即亮翻;下同。

    〕約會于淩煙閣前,即大噪,〔噪,蘇到翻。

    〕福順等共殺守門将,斬關而入。

    隆基勒兵玄武門外,三鼓,聞噪聲,帥總監及羽林兵而入,諸衛兵在太極殿宿衛梓宮者,〔此南牙諸衛兵也。

    〕聞噪聲,皆被甲應之。

    〔被,皮義翻。

    〕韋後惶惑走入飛騎營,有飛騎斬其首獻于隆基。

    安樂公主方照鏡畫眉,軍士斬之。

    斬武延秀于肅章門外,斬内将軍賀婁氏于太極殿西。

    〔時韋氏以婦人為内将軍,蓋即賀婁尚宮為之也。

    〕 初,上官昭容引其從母之子王昱為左拾遺,〔母之姊妹謂之從母。

    從,才用翻。

    〕昱說昭容母鄭氏曰:〔說,輸芮翻。

    〕「武氏,天之所廢,不可興也。

    今婕妤附于三思,此滅族之道也,願姨思之!」鄭氏以戒昭容,昭容弗聽。

    及太子重俊起兵讨三思,索昭容,〔事見上卷景龍元年。

    索,山客翻;下同。

    〕昭容始懼,思昱言;自是心附帝室,與安樂公主各樹朋黨。

    及中宗崩,昭容草遺制立溫王,以相王輔政;宗、韋改之。

    及隆基入宮,昭容執燭帥宮人迎之,以制草示劉幽求。

    幽求為之言,〔為,于僞翻。

    〕隆基不許,斬于旗下。

     時少帝在太極殿,〔少,詩照翻。

    〕劉幽求曰:「衆約今夕共立相王,何不早定!」隆基遽止之,捕索諸韋在宮中及守諸門,并素為韋後所親信者皆斬之。

    比曉,内外皆定。

    辛巳,隆基出見相王,〔比,必利翻。

    見,賢遍翻。

    〕叩頭謝不先啟之罪。

    相王抱之泣曰:「社稷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