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二百九
關燈
小
中
大
為俯;伛背為偻。
偻,力主翻。
〕立于朝堂待罪。
〔朝,直遙翻〕。
至是,楚客更憤怒作色,自陳忠鲠,為琬所誣。
上竟不窮問,命琬與楚客結為兄弟以和解之,時人謂之「和事天子」。
5壬寅,韋巨源為左仆射,楊再思為右仆射,并同中書門下三品。
6上數與近臣學士宴集,令各效伎藝以為樂。
〔數,所角翻。
伎,渠绮翻。
樂,音洛。
〕工部尚書張錫舞談容娘,将作大匠宗晉卿舞渾脫,〔長孫無忌以烏羊毛為渾脫氈帽,人多效之,謂之趙公渾脫,因演以為舞。
〕左衛将軍張洽舞黃,〔如意初,裡歌曰:「黃黃草裡藏,彎弓射爾傷。
」亦演之為舞。
〕左金吾将軍杜元談誦婆羅門菷,〔今所謂天竺神菷也。
〕中書舍人盧藏用效道士上章。
國子司業河東郭山恽獨曰:「臣無所解,〔上,時掌翻。
恽,于精翻。
解,戶買翻,曉也。
〕請歌古詩。
」上許之。
山恽乃歌鹿鳴、蟋蟀。
〔鹿鳴,宴群臣、嘉賓;蟋蟀,取好樂無荒之意。
然山恽欲以所業自見,以附于儒學而已,非能納君于善。
〕明日,上賜山恽敕,嘉美其意,賜時服一襲。
上又嘗宴侍臣,使各為回波辭,〔時内宴酒酣,侍臣率起為回波舞,故使為回波辭。
〕衆皆為谄語,或自求榮祿,谏議大夫李景伯曰:「回波爾時酒飜。
微臣職在箴規。
侍宴既過三爵,〔左傳曰:臣侍君,宴不過三爵;過三爵,非禮也。
〕諠嘩竊恐非儀!」上不悅。
蕭至忠曰:「此真谏官也。
」 7三月,戊午,以宗楚客為中書令,蕭至忠為侍中,太府卿韋嗣立為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三品。
〔考異曰:新表雲:「嗣立守兵部尚書」。
今從實錄。
〕中書侍郎崔湜、趙彥昭并同平章事。
崔湜通于上官昭容,故昭容引以為相。
〔湜,常職翻。
相,息亮翻。
〕彥昭,張掖人也。
〔張掖,故匈奴渾邪王地,漢武帝開置張掖郡及觻得縣。
應劭曰:張國臂掖,故曰張掖。
觻得,郡所治,匈奴王号也。
晉改觻得為永平。
後魏置張掖軍。
隋開皇十七年,改永平為酒泉,大業初改為張掖縣。
其地自西魏以來,為甘州治所,取州甘峻山為名。
觻,音祿。
〕 時政出多門,濫官充溢,人以為三無坐處,謂宰相、禦史及員外官也。
韋嗣立上疏,以為:「比者造寺極多,〔比,毗至翻。
〕務取崇麗,大則用錢百數十萬,小則三五萬,無慮所費千萬以上,人力勞弊,怨嗟盈路。
佛之為教,要在降伏身心,〔降,戶江翻。
〕豈雕畫土木,相誇壯麗!萬一水旱為災,戎狄構患,雖龍象如雲,将何救哉!又,食封之家,其數甚衆,昨問戶部,雲用六十餘萬丁;一丁絹二匹,凡百二十餘萬匹。
〔唐初之制,一丁歲輸絹二匹。
〕臣頃在太府,每歲庸絹,多不過百萬,少則六七十萬匹,〔少,詩沼翻;下同。
〕比之封家,所入殊少。
夫有佐命之勳,始可分茅胙土。
國初,功臣食封者不過三二十家,今以恩澤食封者乃踰百數;國家租賦,太半私門,私門有餘,徒益奢侈,公家不足,坐緻憂危,制國之方,豈謂為得!封戶之物,諸家自征,僮仆依勢,陵轹州縣,多索裹頭,〔轹,郎狄翻。
裹頭,謂之行橐赍裹以自資者,今謂答頭。
裹,古卧翻。
〕轉行貿易,煩擾驅迫,不勝其苦。
不若悉計丁輸之太府,使封家于左藏受之,〔勝,音升。
藏,徂浪翻。
〕于事為愈。
〔謂猶勝于封家自征也。
〕又,員外置官,數倍正阙,曹署典吏,困于祇承,府庫倉儲,竭于資奉。
又,刺史、縣令,近年以來,不存簡擇,京官有犯及聲望下者方遣刺州,吏部選人,衰耄無手筆者方補縣令,〔選,須絹翻;下選法同。
〕以此理人,何望率化!望自今應除三省、兩台及五品以上清望官,〔兩台,謂左、右禦史台。
〕皆先于刺史、縣令中選用,則天理矣。
」上弗聽。
8戊寅,以禮部尚書韋溫為太子少保、同中書門下三品,太常卿鄭愔為吏部尚書、同平章事。
〔按下書「吏部侍郎同平章事鄭愔」。
又考新書本紀,是年是月是日書「太常少卿鄭愔守吏部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則知傳寫通鑒者誤以侍郎為尚書也。
〕溫,皇後之兄也。
9太常博士唐紹以武氏昊陵、順陵置守戶五百,與昭陵數同,梁宣王、魯忠王墓守戶多于親王五倍,〔梁宣王,武三思;魯忠王,武崇訓。
〕韋氏褒德廟衛兵多于太廟,〔立褒德廟見上卷元年。
〕上疏請量裁減,不聽。
〔量,音良。
〕紹,臨之孫也。
〔唐臨曆事高祖、太宗、高宗。
〕 10中書侍郎兼知吏部侍郎、同平章事崔湜、吏部侍郎同平章事鄭愔俱掌铨衡,傾附勢要,贓賄狼籍,數外留人,授拟不足,逆用三年阙,〔選法之壞,至于我宋極矣。
吏部注拟,率一官而三人共之,居之者一人,未至者一人,伺之者又一人;稍有美阙,伺之者又不特一人也,豈止逆用三年阙哉!〕選法大壞。
湜父挹為司業,受選人錢,湜不之知,長名放之。
〔高宗總章二年,裴行儉始設長名牓,凡選人之集于吏部者,得者留,不得者放。
宋白曰:長名牓定留放,留者入選,放者不得入選。
〕其人訴曰:「公所親受某賂,柰何不與官﹖」湜怒曰:「所親為誰,當擒取杖殺之!」其人曰:「公勿杖殺,将使公遭憂。
」湜大慚。
侍禦史靳恒與監察禦史李尚隐對仗彈之,〔靳,居焮翻。
恒,戶登翻。
監,古銜翻。
彈,徒丹翻。
〕上下湜等獄,命監察禦史裴漼按之。
〔漼,七罪翻。
〕安樂公主諷漼寬其獄,漼複對仗彈之。
夏,五月,兩寅,愔免死,流吉州,湜貶江州司馬。
〔舊志:江州,京師東南二千九百四十八裡,至東都二千一百九十七裡。
〕上官昭容密與安樂公主、武延秀曲為申理,〔複,扶又翻。
為于僞翻。
〕明日,以湜為襄州刺史。
〔舊志:襄州,京師〔東南〕一千一百八十三裡,至東都八百五十三裡。
〕愔為江州司馬。
11六月,右仆射、同中書門下三品楊再思薨。
12秋,七月,突騎施娑葛遣使請降;〔騎,奇寄翻。
娑,素何翻。
仗,疏吏翻。
降,戶江翻。
〕庚辰,拜欽化〔【嚴:「欽化」改「歸化」。
】〕可汗,賜名守忠。
13八月,己〔【嚴:「己」改「乙」。
】〕酉,以李峤同中書門下三品,韋安石為侍中,蕭至忠為中書令。
至忠女适皇後舅子崔無诐,〔诐,彼義翻。
〕成昏日,上主蕭氏,後主崔氏,時人謂之「天子嫁女,皇後娶婦」。
14上将祀南郊,丁酉,國子祭酒祝欽明、國子司業郭山恽建言:「古者大祭祝,後祼獻以瑤爵。
皇後當助祭天地。
」太常博士唐紹、蔣欽緒駁之,以為:「鄭玄注周禮内司服,惟有助祭先王先公,無助祭天地之文。
皇後不當助祭南郊。
」〔周禮内宰:大祭祝,後祼獻則贊,瑤爵亦如之。
注雲:謂祭宗宗廟,王既祼而出迎牲,後乃從後祼也。
獻,謂薦腥薦熟,後亦從後獻也。
瑤爵,謂屍卒食,王既酳屍,後亞獻之,其爵以瑤為飾。
又内司服:掌王後之六服:袆衣、揄狄、阙狄、鞠衣、展衣、禒衣素沙。
注雲:袆衣、揄狄、阙狄,三者皆祭服,從王祭先王則服袆衣,祭先公則服揄狄,祭群小祀則服阙狄。
今世有圭衣者,蓋三狄之遺俗。
據周禮,則内宰所謂大祭祝,指言祭宗廟也。
祝欽明等因唐制以天地、宗廟并為大祀,遂以周禮大祭祀傅會其說以诏韋後。
而周禮鄭義所謂祼也、獻也、瑤爵也,乃祭時行禮之三節;今欽明言後裸獻以瑤爵,亦背鄭義,自為之說也。
祼,古玩翻。
駁,北角翻。
〕國子司業鹽官褚無量議,〔鹽官,漢海鹽地,舊有鹽官,吳因立為縣名,唐屬杭州。
〕以為:「祭天惟以始祖為主,不配以祖妣,故皇後不應預祭。
」韋巨源定儀注,請依欽明議。
上從之,以皇後為亞獻,仍以宰相女為齋娘,助執豆笾。
欽明又欲以安樂公主為終獻,紹、欽緒固争,乃止;以巨源攝太尉為終獻。
欽緒,膠水人也。
〔膠水,漢膠東國地,晉武帝置長廣郡,後魏為光州治所,隋仁壽元年,改長廣為膠水縣,屬萊州。
〕 15己〔【張:「己」作「乙」。
】〕巳,上幸定昆池,命從官賦詩。
黃門侍郎李日知詩曰:「所願蹔思居者逸,勿使時稱作者勞。
」〔從,才用翻。
蹔,與暫同。
〕及睿宗即位,謂日知曰:「當是時,朕亦不敢言之。
」〔睿宗之言,蓋謂當時畏安樂公主之勢也。
〕 16九月,戊辰,以蘇緕為右仆射、同中書門下三品。
〔緕,古回翻。
〕 17太平、安樂公主各樹朋黨,更相谮毀,〔更,工衡翻。
〕上患之。
冬,十一月,癸亥,上謂修文館直學士武平一曰:「比聞内外親貴多不輯睦,以何法和之﹖」平一以為:「此由讒谄之人陰為離間,〔比,毗至翻。
間,古苋翻。
〕宜深加誨谕,斥逐奸險。
若猶未已,伏願舍近圖遠,抑慈存嚴,示以知禁,無令積惡。
」上賜平一帛而不能用其言。
18上召前修文館學士崔湜、鄭愔入陪大禮。
乙醜,上祀南郊,赦天下,并十惡鹹赦除之;〔十惡恩赦之所不原。
〕流人并放還;齋娘有伲者,皆改官。
19甲戌,開府儀同三司、平章軍國重事豆盧欽望薨。
〔平章軍國重事,蓋自豆盧欽望始。
〕 20乙亥,吐蕃贊普遣其大臣尚贊咄等千餘人逆金城公主。
〔咄,當沒翻。
考異曰:實錄:「乙亥,吐蕃大臣尚贊吐等來逆女。
」文館記雲:「土蕃使其大首領瑟瑟、告身贊咄金、告身尚欽藏以下來迎金城公主。
」譯者雲:「贊咄,猶此左仆射;欽藏,猶此侍中。
」蓋贊咄即贊吐也。
今從文館記。
〕 21河南道巡察使、監察禦史宋務光,〔使,疏吏翻;下同。
〕以「于時食實封者凡一百四十餘家,〔唐制:食實封者,得真戶,戶皆三丁以上,一分入國。
開元定制,以三丁為限,租賦全入封家。
〕應出封戶者凡五十四州,皆割上腴之田,或一封分食數州;而太平、安樂公主又取高赀多丁者,刻剝過苦,應充封戶者甚于征役;滑州地出绫缣,〔唐六典,滑州貢方紋绫。
〕人多趨射,〔趨,七喻翻。
射,而亦翻。
〕尤受甚弊,人多流亡;請稍分封戶散配餘州。
又,征封使者煩擾公私,請附租庸,每年送納。
」上弗聽。
22時流人皆放還,均州刺史谯王重福獨不得歸,〔重福徙均州,見上卷神龍元年。
重,直龍翻。
〕乃上表自陳曰:「陛下焚柴展禮,郊祀上玄,蒼生并得赦除,赤子偏加擯棄,〔赤子,重福自謂也。
〕皇天平分之道,固若此乎!天下之人聞者為臣流涕。
〔為,于僞翻。
〕況陛下慈念,豈不愍臣栖遑!」 23前右仆射緻仕唐休璟,年八十餘,進取彌銳,娶賀婁尚宮養女為其子婦。
十二月,壬辰,以休璟為太子少師、同中書門下三品。
〔璟,俱永翻。
考異曰:舊紀誤作「壬戌」,今從實錄。
〕 24甲午,上幸骊山溫湯;庚子,幸韋嗣立莊舍。
〔别業為莊。
〕以嗣立與周高士韋敻同族,賜爵逍遙公。
〔韋敻事見一百六十七卷陳高祖永定三年。
敻,休正翻。
〕嗣立,皇後之疏屬也。
由是顧賞尤重乙巳,還宮。
25是歲,關中饑,米鬥百錢。
運山東、江、淮谷輸京師,牛死什八九。
群臣多請車駕複幸東都,韋後家本杜陵,不樂東遷,乃使巫觋彭君卿等說上雲:「今歲不利東行。
」後複有言者,〔複,扶又翻。
樂,音洛。
觋,刑狄翻。
說,輸芮翻。
〕上怒曰:「豈有逐糧天子邪!」乃止。
景雲元年〔(唐戌、七○一)是年六月改元唐隆,七月始改元景雲。
〕 1春,正月,丙寅夜,中宗與韋後微行觀燈于市裡,又縱宮女數千人出遊,多不歸者。
2上命紀處納送金城公主适吐蕃,處讷辭,又命趙彥昭,彥昭亦辭。
丁醜,命左骁衛大将軍楊矩送之。
〔骁,堅堯翻。
〕己卯,上自送公主至始平;二月,癸未,還宮。
公主至吐蕃,贊普為之别築城以居之。
3庚戌,上禦園球場,〔程大昌曰:園在光化門北。
光化門者,
偻,力主翻。
〕立于朝堂待罪。
〔朝,直遙翻〕。
至是,楚客更憤怒作色,自陳忠鲠,為琬所誣。
上竟不窮問,命琬與楚客結為兄弟以和解之,時人謂之「和事天子」。
5壬寅,韋巨源為左仆射,楊再思為右仆射,并同中書門下三品。
6上數與近臣學士宴集,令各效伎藝以為樂。
〔數,所角翻。
伎,渠绮翻。
樂,音洛。
〕工部尚書張錫舞談容娘,将作大匠宗晉卿舞渾脫,〔長孫無忌以烏羊毛為渾脫氈帽,人多效之,謂之趙公渾脫,因演以為舞。
〕左衛将軍張洽舞黃,〔如意初,裡歌曰:「黃黃草裡藏,彎弓射爾傷。
」亦演之為舞。
〕左金吾将軍杜元談誦婆羅門菷,〔今所謂天竺神菷也。
〕中書舍人盧藏用效道士上章。
國子司業河東郭山恽獨曰:「臣無所解,〔上,時掌翻。
恽,于精翻。
解,戶買翻,曉也。
〕請歌古詩。
」上許之。
山恽乃歌鹿鳴、蟋蟀。
〔鹿鳴,宴群臣、嘉賓;蟋蟀,取好樂無荒之意。
然山恽欲以所業自見,以附于儒學而已,非能納君于善。
〕明日,上賜山恽敕,嘉美其意,賜時服一襲。
上又嘗宴侍臣,使各為回波辭,〔時内宴酒酣,侍臣率起為回波舞,故使為回波辭。
〕衆皆為谄語,或自求榮祿,谏議大夫李景伯曰:「回波爾時酒飜。
微臣職在箴規。
侍宴既過三爵,〔左傳曰:臣侍君,宴不過三爵;過三爵,非禮也。
〕諠嘩竊恐非儀!」上不悅。
蕭至忠曰:「此真谏官也。
」 7三月,戊午,以宗楚客為中書令,蕭至忠為侍中,太府卿韋嗣立為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三品。
〔考異曰:新表雲:「嗣立守兵部尚書」。
今從實錄。
〕中書侍郎崔湜、趙彥昭并同平章事。
崔湜通于上官昭容,故昭容引以為相。
〔湜,常職翻。
相,息亮翻。
〕彥昭,張掖人也。
〔張掖,故匈奴渾邪王地,漢武帝開置張掖郡及觻得縣。
應劭曰:張國臂掖,故曰張掖。
觻得,郡所治,匈奴王号也。
晉改觻得為永平。
後魏置張掖軍。
隋開皇十七年,改永平為酒泉,大業初改為張掖縣。
其地自西魏以來,為甘州治所,取州甘峻山為名。
觻,音祿。
〕 時政出多門,濫官充溢,人以為三無坐處,謂宰相、禦史及員外官也。
韋嗣立上疏,以為:「比者造寺極多,〔比,毗至翻。
〕務取崇麗,大則用錢百數十萬,小則三五萬,無慮所費千萬以上,人力勞弊,怨嗟盈路。
佛之為教,要在降伏身心,〔降,戶江翻。
〕豈雕畫土木,相誇壯麗!萬一水旱為災,戎狄構患,雖龍象如雲,将何救哉!又,食封之家,其數甚衆,昨問戶部,雲用六十餘萬丁;一丁絹二匹,凡百二十餘萬匹。
〔唐初之制,一丁歲輸絹二匹。
〕臣頃在太府,每歲庸絹,多不過百萬,少則六七十萬匹,〔少,詩沼翻;下同。
〕比之封家,所入殊少。
夫有佐命之勳,始可分茅胙土。
國初,功臣食封者不過三二十家,今以恩澤食封者乃踰百數;國家租賦,太半私門,私門有餘,徒益奢侈,公家不足,坐緻憂危,制國之方,豈謂為得!封戶之物,諸家自征,僮仆依勢,陵轹州縣,多索裹頭,〔轹,郎狄翻。
裹頭,謂之行橐赍裹以自資者,今謂答頭。
裹,古卧翻。
〕轉行貿易,煩擾驅迫,不勝其苦。
不若悉計丁輸之太府,使封家于左藏受之,〔勝,音升。
藏,徂浪翻。
〕于事為愈。
〔謂猶勝于封家自征也。
〕又,員外置官,數倍正阙,曹署典吏,困于祇承,府庫倉儲,竭于資奉。
又,刺史、縣令,近年以來,不存簡擇,京官有犯及聲望下者方遣刺州,吏部選人,衰耄無手筆者方補縣令,〔選,須絹翻;下選法同。
〕以此理人,何望率化!望自今應除三省、兩台及五品以上清望官,〔兩台,謂左、右禦史台。
〕皆先于刺史、縣令中選用,則天理矣。
」上弗聽。
8戊寅,以禮部尚書韋溫為太子少保、同中書門下三品,太常卿鄭愔為吏部尚書、同平章事。
〔按下書「吏部侍郎同平章事鄭愔」。
又考新書本紀,是年是月是日書「太常少卿鄭愔守吏部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則知傳寫通鑒者誤以侍郎為尚書也。
〕溫,皇後之兄也。
9太常博士唐紹以武氏昊陵、順陵置守戶五百,與昭陵數同,梁宣王、魯忠王墓守戶多于親王五倍,〔梁宣王,武三思;魯忠王,武崇訓。
〕韋氏褒德廟衛兵多于太廟,〔立褒德廟見上卷元年。
〕上疏請量裁減,不聽。
〔量,音良。
〕紹,臨之孫也。
〔唐臨曆事高祖、太宗、高宗。
〕 10中書侍郎兼知吏部侍郎、同平章事崔湜、吏部侍郎同平章事鄭愔俱掌铨衡,傾附勢要,贓賄狼籍,數外留人,授拟不足,逆用三年阙,〔選法之壞,至于我宋極矣。
吏部注拟,率一官而三人共之,居之者一人,未至者一人,伺之者又一人;稍有美阙,伺之者又不特一人也,豈止逆用三年阙哉!〕選法大壞。
湜父挹為司業,受選人錢,湜不之知,長名放之。
〔高宗總章二年,裴行儉始設長名牓,凡選人之集于吏部者,得者留,不得者放。
宋白曰:長名牓定留放,留者入選,放者不得入選。
〕其人訴曰:「公所親受某賂,柰何不與官﹖」湜怒曰:「所親為誰,當擒取杖殺之!」其人曰:「公勿杖殺,将使公遭憂。
」湜大慚。
侍禦史靳恒與監察禦史李尚隐對仗彈之,〔靳,居焮翻。
恒,戶登翻。
監,古銜翻。
彈,徒丹翻。
〕上下湜等獄,命監察禦史裴漼按之。
〔漼,七罪翻。
〕安樂公主諷漼寬其獄,漼複對仗彈之。
夏,五月,兩寅,愔免死,流吉州,湜貶江州司馬。
〔舊志:江州,京師東南二千九百四十八裡,至東都二千一百九十七裡。
〕上官昭容密與安樂公主、武延秀曲為申理,〔複,扶又翻。
為于僞翻。
〕明日,以湜為襄州刺史。
〔舊志:襄州,京師〔東南〕一千一百八十三裡,至東都八百五十三裡。
〕愔為江州司馬。
11六月,右仆射、同中書門下三品楊再思薨。
12秋,七月,突騎施娑葛遣使請降;〔騎,奇寄翻。
娑,素何翻。
仗,疏吏翻。
降,戶江翻。
〕庚辰,拜欽化〔【嚴:「欽化」改「歸化」。
】〕可汗,賜名守忠。
13八月,己〔【嚴:「己」改「乙」。
】〕酉,以李峤同中書門下三品,韋安石為侍中,蕭至忠為中書令。
至忠女适皇後舅子崔無诐,〔诐,彼義翻。
〕成昏日,上主蕭氏,後主崔氏,時人謂之「天子嫁女,皇後娶婦」。
14上将祀南郊,丁酉,國子祭酒祝欽明、國子司業郭山恽建言:「古者大祭祝,後祼獻以瑤爵。
皇後當助祭天地。
」太常博士唐紹、蔣欽緒駁之,以為:「鄭玄注周禮内司服,惟有助祭先王先公,無助祭天地之文。
皇後不當助祭南郊。
」〔周禮内宰:大祭祝,後祼獻則贊,瑤爵亦如之。
注雲:謂祭宗宗廟,王既祼而出迎牲,後乃從後祼也。
獻,謂薦腥薦熟,後亦從後獻也。
瑤爵,謂屍卒食,王既酳屍,後亞獻之,其爵以瑤為飾。
又内司服:掌王後之六服:袆衣、揄狄、阙狄、鞠衣、展衣、禒衣素沙。
注雲:袆衣、揄狄、阙狄,三者皆祭服,從王祭先王則服袆衣,祭先公則服揄狄,祭群小祀則服阙狄。
今世有圭衣者,蓋三狄之遺俗。
據周禮,則内宰所謂大祭祝,指言祭宗廟也。
祝欽明等因唐制以天地、宗廟并為大祀,遂以周禮大祭祀傅會其說以诏韋後。
而周禮鄭義所謂祼也、獻也、瑤爵也,乃祭時行禮之三節;今欽明言後裸獻以瑤爵,亦背鄭義,自為之說也。
祼,古玩翻。
駁,北角翻。
〕國子司業鹽官褚無量議,〔鹽官,漢海鹽地,舊有鹽官,吳因立為縣名,唐屬杭州。
〕以為:「祭天惟以始祖為主,不配以祖妣,故皇後不應預祭。
」韋巨源定儀注,請依欽明議。
上從之,以皇後為亞獻,仍以宰相女為齋娘,助執豆笾。
欽明又欲以安樂公主為終獻,紹、欽緒固争,乃止;以巨源攝太尉為終獻。
欽緒,膠水人也。
〔膠水,漢膠東國地,晉武帝置長廣郡,後魏為光州治所,隋仁壽元年,改長廣為膠水縣,屬萊州。
〕 15己〔【張:「己」作「乙」。
】〕巳,上幸定昆池,命從官賦詩。
黃門侍郎李日知詩曰:「所願蹔思居者逸,勿使時稱作者勞。
」〔從,才用翻。
蹔,與暫同。
〕及睿宗即位,謂日知曰:「當是時,朕亦不敢言之。
」〔睿宗之言,蓋謂當時畏安樂公主之勢也。
〕 16九月,戊辰,以蘇緕為右仆射、同中書門下三品。
〔緕,古回翻。
〕 17太平、安樂公主各樹朋黨,更相谮毀,〔更,工衡翻。
〕上患之。
冬,十一月,癸亥,上謂修文館直學士武平一曰:「比聞内外親貴多不輯睦,以何法和之﹖」平一以為:「此由讒谄之人陰為離間,〔比,毗至翻。
間,古苋翻。
〕宜深加誨谕,斥逐奸險。
若猶未已,伏願舍近圖遠,抑慈存嚴,示以知禁,無令積惡。
」上賜平一帛而不能用其言。
18上召前修文館學士崔湜、鄭愔入陪大禮。
乙醜,上祀南郊,赦天下,并十惡鹹赦除之;〔十惡恩赦之所不原。
〕流人并放還;齋娘有伲者,皆改官。
19甲戌,開府儀同三司、平章軍國重事豆盧欽望薨。
〔平章軍國重事,蓋自豆盧欽望始。
〕 20乙亥,吐蕃贊普遣其大臣尚贊咄等千餘人逆金城公主。
〔咄,當沒翻。
考異曰:實錄:「乙亥,吐蕃大臣尚贊吐等來逆女。
」文館記雲:「土蕃使其大首領瑟瑟、告身贊咄金、告身尚欽藏以下來迎金城公主。
」譯者雲:「贊咄,猶此左仆射;欽藏,猶此侍中。
」蓋贊咄即贊吐也。
今從文館記。
〕 21河南道巡察使、監察禦史宋務光,〔使,疏吏翻;下同。
〕以「于時食實封者凡一百四十餘家,〔唐制:食實封者,得真戶,戶皆三丁以上,一分入國。
開元定制,以三丁為限,租賦全入封家。
〕應出封戶者凡五十四州,皆割上腴之田,或一封分食數州;而太平、安樂公主又取高赀多丁者,刻剝過苦,應充封戶者甚于征役;滑州地出绫缣,〔唐六典,滑州貢方紋绫。
〕人多趨射,〔趨,七喻翻。
射,而亦翻。
〕尤受甚弊,人多流亡;請稍分封戶散配餘州。
又,征封使者煩擾公私,請附租庸,每年送納。
」上弗聽。
22時流人皆放還,均州刺史谯王重福獨不得歸,〔重福徙均州,見上卷神龍元年。
重,直龍翻。
〕乃上表自陳曰:「陛下焚柴展禮,郊祀上玄,蒼生并得赦除,赤子偏加擯棄,〔赤子,重福自謂也。
〕皇天平分之道,固若此乎!天下之人聞者為臣流涕。
〔為,于僞翻。
〕況陛下慈念,豈不愍臣栖遑!」 23前右仆射緻仕唐休璟,年八十餘,進取彌銳,娶賀婁尚宮養女為其子婦。
十二月,壬辰,以休璟為太子少師、同中書門下三品。
〔璟,俱永翻。
考異曰:舊紀誤作「壬戌」,今從實錄。
〕 24甲午,上幸骊山溫湯;庚子,幸韋嗣立莊舍。
〔别業為莊。
〕以嗣立與周高士韋敻同族,賜爵逍遙公。
〔韋敻事見一百六十七卷陳高祖永定三年。
敻,休正翻。
〕嗣立,皇後之疏屬也。
由是顧賞尤重乙巳,還宮。
25是歲,關中饑,米鬥百錢。
運山東、江、淮谷輸京師,牛死什八九。
群臣多請車駕複幸東都,韋後家本杜陵,不樂東遷,乃使巫觋彭君卿等說上雲:「今歲不利東行。
」後複有言者,〔複,扶又翻。
樂,音洛。
觋,刑狄翻。
說,輸芮翻。
〕上怒曰:「豈有逐糧天子邪!」乃止。
景雲元年〔(唐戌、七○一)是年六月改元唐隆,七月始改元景雲。
〕 1春,正月,丙寅夜,中宗與韋後微行觀燈于市裡,又縱宮女數千人出遊,多不歸者。
2上命紀處納送金城公主适吐蕃,處讷辭,又命趙彥昭,彥昭亦辭。
丁醜,命左骁衛大将軍楊矩送之。
〔骁,堅堯翻。
〕己卯,上自送公主至始平;二月,癸未,還宮。
公主至吐蕃,贊普為之别築城以居之。
3庚戌,上禦園球場,〔程大昌曰:園在光化門北。
光化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