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二百九
關燈
小
中
大
唐紀二十五〔起着雍涒灘(戊申),盡上章閹茂(庚戌)七月,凡二年有奇。
〕 《中宗大和大聖大昭孝皇帝下》 景龍二年〔(戊申、七○八)〕 1春,二月,庚寅,〔【嚴:「寅」改「辰」。
】宮中言皇後衣笥裙上有五色雲起,上令圖以示百官。
韋巨源請布之天下,從之,仍赦天下。
2迦葉志忠奏:「昔神堯皇帝未受命,天下歌桃李子;〔桃李子見一百八十卷隋炀帝大業十三年。
迦,居伽翻。
〕文武皇帝未受命,天下歌秦王破陣樂;〔破陣樂見一百九十二卷太宗貞觀元年。
〕天皇大帝未受命,天下歌堂堂;〔調露初,京城民謠有「側堂堂,撓堂堂」之言,太常丞李嗣真曰:「側者不正,撓者不安。
自隋以來,樂府有堂堂曲,再言堂者,唐再受命之象。
」鄭樵曰:堂堂,陳後主所作,唐高宗常歌之。
〕則天皇後未受命,天下歌脗媚娘;〔永徽後,民歌脗媚娘曲,蓋隋時已有此曲矣。
脗,音武。
〕應天皇帝未受命,天下歌英王石州;〔其歌不見于史志。
忠以上初封英王,遂傅會以為受命之符。
〕順天皇後未受命,天下歌桑條韋,〔永徽末,裡歌有桑條韋也、女時韋也。
樂志:忠遂傅會以為後妃之德,專蠶桑,供宗廟事,上桑韋歌十二篇。
〕蓋天意為順天皇後宜為國母,主蠶桑之事,謹上桑韋歌十二篇,〔上,時掌翻;下同。
〕請編之樂府,皇後祀先蠶則奏之。
」太常卿鄭愔又引而申之。
〔愔,于今翻。
〕上悅,皆受厚賞。
3右補阙趙延禧上言:「周、唐一統,符合同歸,故高宗封陛下為周王;〔顯鹿二年,帝封周王,儀鳳二年,徙封英王。
〕則天時,唐同泰獻洛水圖。
〔見二百四卷武後垂拱三年。
〕孔子曰:『其或繼周者,雖百代可知也。
』陛下繼則天,子孫當百代王天下。
」〔王,于況翻。
〕上悅,擢延禧為谏議大夫。
4丁亥,蕭至忠上疏,以為:「恩幸者止可富之金帛,食以粱肉,〔上,時掌翻。
疏,所去翻。
食,讀曰坔,祥吏翻。
〕不可以公器為私用。
今列位已廣,赜員倍之,幹求未厭,日月增數,陛下降不赀之澤,近戚有無涯之請,賣官利己,鬻法徇私。
台寺之内,朱紫盈滿,忽事則不存職務,恃勢則公違憲章,徒忝官曹,無益時政。
」上雖嘉其意,竟不能用。
5三月,丙辰,朔方道大總管張仁願築三受降城于河上。
〔中受降城在黃河北岸,南去朔方千三百餘裡,安北都護府治焉。
東受降城在勝州東北二百裡,西南去朔方千六百餘裡。
西受降城在豐州北黃河外八十裡,東南去朔方千餘裡。
宋祁曰:中城南直朔方,西城南直靈武,東城南直榆關。
宋白曰:東受降城東北至單于都護百二十裡,東南至朔州四百裡,西南渡河至勝州八裡,西至中受降城三百裡,本漢雲中郡地。
中受降城西北至天德軍二百裡,南至麟州四百裡,北至碛口五百裡,本秦九原郡地,在榆林,漢更名五原,開元十年于此置安北大都護府。
西受降城東南渡河至豐州八十裡,西南至定遠城七百裡,東北至碛口三百裡。
降,戶江翻。
〕 初,朔方軍與突厥以河為境,河北有拂雲祠,〔祠在拂雲堆,因以為名。
厥,九勿翻。
〕突厥将入寇,必先詣祠祈禱,牧馬料兵而後渡河。
時默啜悉衆西擊突騎施,〔騎,奇寄翻。
〕仁願請乘虛奪取漠南地,于河北築三受降城,首尾相應,以絕其南寇之路。
太子少師唐休璟以為「兩漢以來皆北阻大河,今築城寇境,恐勞人費功,終為虜有。
」〔璟,俱永翻。
〕仁願固請不已,上竟從之。
仁願表留歲滿鎮兵以助其功,〔戌邊歲滿當歸者,留以助城築之功〕。
鹹陽兵二百餘人逃歸,仁願悉擒之,斬于城下,軍中股,栗六旬而成。
以拂雲祠為中城,距東西兩城各四百餘裡,皆據津要,〔宋白曰:東受降城本漢雲中郡地,中受降城本秦九原郡地,西受降城蓋漢臨河縣舊理處。
〕拓地三百餘裡。
于牛頭朝那山北,〔朝那山,注見二百三卷高宗弘道元年。
〕置烽候千八百所,以左玉钤衛将軍論弓仁為朔方軍前鋒遊弈使,戌諾真水為邏衛。
〔遊弈使,領遊兵以巡弈者也。
中受降城西二百裡至大同川,北行二百四十餘裡至步越多山,又東北三百餘裡至帝割達城,又東北至諾真水。
杜佑曰:遊弈,于軍中選骁勇谙山川、泉井者充,日夕邏候于亭障之外,捉生問事;其副使、子将,并久軍行人,取善騎射人。
使,疏吏翻。
〕自是突厥不敢渡山畋牧,朔方無複寇掠,〔複,扶又翻。
〕減鎮兵數萬人。
仁願建三城,不置壅門及備守之具。
〔壅門,即古之懸門也。
或曰:門外築垣以遮壅城門,今之甕城是也。
壅城之外,又有八卦牆、萬人敵,皆以遮壅城門。
範祖禹曰:張仁願築三受降城,不置壅門、曲敵、戰格。
〕或問之,仁願曰:「兵貴進取,不利退守。
寇至,當并力出戰,回首望城者,猶應斬之,安用守備,生其艮恧之心也!」〔恧,女六翻。
〕其後常元楷為朔方軍總管,始築壅門。
人是以重仁願而輕元楷。
6夏,四月,癸未,置修文館大學士四員,直學士八員,學士十二員,選公卿以下善為文者李峤等為之。
〔武德四年,置修文館于門下省,九年,改曰弘文館。
五品已上曰學士,六品已上曰直學士,又有文學直館,皆他官領之。
武後垂拱後,以宰相兼領館事,号曰館主。
神龍元年,避孝敬皇帝諱,改曰昭文館,二年改曰修文館。
上官昭容勸帝置大學士四人以象四時,直學士八人以象八節,學士十二年以象十二時。
〕使上官昭容第其甲乙,〔北齊河清新令有昭容,八十一禦女之一也。
唐昭容位亞昭儀,于九品之次第二。
是年冬,方以上官婕妤為昭容。
〕優者賜金帛;同預宴者,惟中書、門下及長參王公、親貴數人而已,至大宴,方召八座、九列、諸司五品以上預焉。
于是天下靡然争以文華相尚,儒學忠谠之士莫得進矣。
〔谠,音黨。
〕 7秋,七月,癸巳,以左屯衛大将軍、朔方道大總管張仁願同中書門下三品。
8甲午,清源尉呂元泰上疏,〔上,時掌翻。
疏,所去翻;下同。
〕以為:「邊境未甯,鎮戍不息,士卒困苦,轉輸疲弊,而營建佛寺,日廣月茲,勞人費财,無有窮極。
昔黃帝、堯、舜禹、湯、文、武惟以儉約仁義立德垂名,晉、宋以降,塔廟競起,而喪亂相繼,由其好尚失所,奢靡相高,人不堪命故也。
伏願回營造之資,充疆場之費,使烽燧永息,群生富庶,則如來慈悲之施,〔喪,息浪翻。
好,呼到翻。
施,式鼓翻。
〕平等之心,孰過于此!」疏奏,不省。
〔省,悉景翻。
〕 9安樂、長甯公主及皇後妹郕國夫人、上官婕妤,、婕妤母沛國夫人鄭氏、尚宮柴氏、賀婁氏,〔唐宮有六尚,職掌如六尚書。
尚宮二人,正五品,掌導引中宮,總司記、司言、司薄、司闱四司之官。
賀婁氏後為臨淄王所誅。
樂,音洛。
婕妤,音接予。
〕女巫第五英兒、隴西夫人趙氏,皆依勢用事,請谒受赇,雖屠沽臧獲,〔臧獲,奴婢也。
方言曰:陑、岱之間,罵奴曰臧,罵婢曰獲;燕之北郊,民而伲脾謂之臧,女而婦奴謂之獲。
〕用錢三十萬,則别降墨敕除官,斜封付中書,時人謂之「斜封官」;錢三萬則度為僧尼。
其員外、同正、試、攝、檢校、判、知官凡數千人。
〔時有員外置之官,有員外同正之官,有試官,有攝官,有檢校官。
判,謂判某官事;知,謂知某官事也。
〕西京、東都各置兩吏部侍郎,為四铨,選者歲數萬人。
〔選,須絹翻。
〕 上官婕妤及後宮多立外第,出入無節,朝士往往從之遊處,以求進達。
安樂公主尤驕橫,〔朝,直遙翻。
處,昌呂翻。
橫,下孟翻。
〕宰相以下多出其門。
與長甯公主競起第舍,〔長甯公主,上女也,下嫁楊慎交。
〕以侈麗相高,拟于宮掖,而精巧過之。
安樂公主請昆明,池上以百姓蒲魚所資,不許。
公主不悅,乃更奪民田作定昆池,延袤數裡,〔新書曰:定,言可抗訂之也。
朝野佥載:定昆池方四十九裡,直抵南山。
考異曰:新傳雲,四十九裡,直抵南山,蓋并主田言之。
今從舊傳。
〕累石象華山,〔華,戶化翻。
〕引水象天津,〔天油,謂天河也。
河圖括地象曰:河精上為天漢。
鄭玄曰:天河,水氣,精光運轉于天。
楊泉物理論曰:星者,元氣之英也;漢,水之精也。
氣發而着,精華浮,宛轉随流,名曰天河,一曰雲漢。
〕欲以勝昆明,故名定昆。
安樂有織成裙,直錢一億,花卉鳥獸,皆如粟粒,正視旁視,日中影中,各為一色。
上好擊球,〔好,呼到翻。
〕由是風俗相尚,驸馬武崇訓、楊慎交灑油以築球場。
慎交、恭仁曾孫也。
〔恭仁,楊師道之兄也。
〕 上及皇後、公主多營佛寺。
左拾遺京兆辛替否上疏谏,略曰:「臣聞古之建官,員不必備,士有完行,〔行,下孟翻。
〕家有廉節,朝廷有餘俸,百姓有餘食。
伏惟陛下百倍行賞,十倍增官,金銀不供其印,束帛不充于錫,〔錫,錫也,予也。
〕遂使富商豪賈,盡居纓冕之流;鬻伎行巫,或涉膏腴之地。
」〔賈,音古。
伎,渠绮翻。
〕又曰:「公主,陛下之愛女,然而用不合于古義,行不根于人心,将恐變愛成憎,翻福為禍。
何者﹖竭人之力,費人之财,奪人之家;愛數子而取三怨,使邊疆之士不盡力,朝廷之士不盡忠,人之散矣,獨持所愛,何所恃呼!君以人為本,本固則邦甯,〔書五弓之歌曰:民惟邦本,本固邦甯。
〕邦甯則陛下之夫婦母子長相保也。
又曰:「若以造寺必為理體,〔理體,猶言治體也,避高宗諱,以「治」為「理」。
〕養人不足經,邦則殷、周已往皆暗亂,漢、魏已降皆聖明,殷、周已往為不長,漢、魏已降為不短矣。
陛下緩其所急,急其所緩,親未來而疏見在,〔見,賢遍翻。
〕失真實而冀虛無,重俗人之為,輕天子之業,雖以陰陽為炭,萬物為銅,役不食之人,使不衣之士,猶尚不給,〔用漢劉陶語意。
〕況資于天生地養,風動雨潤,而後得之乎!一旦風塵再擾,霜雹薦臻,沙彌不可操幹戈,寺塔不足攘饑馑,臣竊惜之。
」疏奏,不省。
〔操,千高翻。
省,悉景翻。
〕 時斜封官皆不由兩省而授,兩省莫敢執奏,即宣示所司,吏部員外郎李朝隐前後執破一千四百餘人,怨謗紛然,朝隐一無所顧。
〔朝,直遙翻。
〕 10冬,十月,己酉,修文館直學士、起居舍人武平一上表請迎損外戚權寵;不敢斥言韋氏,但請抑損己家。
上優制不許。
平一名甄,以字行;載德之子也。
〔武氏之盛,載德封颍川郡王。
〕 11十一月,庚甲,突騎施酋長娑葛自立為可汗,殺唐使者禦史中丞馮嘉賓,遣其弟遮努等帥衆犯塞。
〔騎,奇寄翻。
酋,慈由翻。
長,知兩翻。
娑,素何翻。
可,從刊入聲。
汗,音寒。
使,疏吏翻。
帥,讀曰率。
〕 初,娑葛既代烏質勒統衆,〔見上卷神龍二年。
〕父時故将阙啜忠節不服,〔将,即亮翻。
啜,陟劣翻。
考異曰:郭元振傳作「阿史那阙啜忠節」,突厥傳止謂之「阙啜忠節」,文館記謂之「阿史那忠節」。
元振疏皆雲「忠節」,乃其名也。
突厥有五啜,其一曰胡祿居阙啜。
或者忠節官為阙啜欤﹖今從突厥傳。
今按西突厥亦姓阿史那氏;阙,部落之名;啜,官名也;忠節,人名也。
諸家有書阿史那阙啜忠節者,詳書之也;或書官以綴其名,或書姓以綴其名者,約文也。
〕數相攻擊。
忠節衆弱不能支,金山道行軍總管郭元振奏追忠節入朝宿衛。
忠節行至播仙城,經略使、右威衛将軍周以悌說之曰:〔唐置四鎮經略使于安西府。
數,所角翻。
朝,直遙翻;下同。
使,疏吏翻;下間使同。
說,輸芮翻。
〕「國家不愛高官顯爵以待君者,以君有部落之衆故也。
今脫身入朝,一老胡耳,豈惟不保寵祿,死生亦制于人手。
方今宰相宗楚客、紀處納用事,不若厚賂二公,請留不行,發安西兵及引吐
〕 《中宗大和大聖大昭孝皇帝下》 景龍二年〔(戊申、七○八)〕 1春,二月,庚寅,〔【嚴:「寅」改「辰」。
】宮中言皇後衣笥裙上有五色雲起,上令圖以示百官。
韋巨源請布之天下,從之,仍赦天下。
2迦葉志忠奏:「昔神堯皇帝未受命,天下歌桃李子;〔桃李子見一百八十卷隋炀帝大業十三年。
迦,居伽翻。
〕文武皇帝未受命,天下歌秦王破陣樂;〔破陣樂見一百九十二卷太宗貞觀元年。
〕天皇大帝未受命,天下歌堂堂;〔調露初,京城民謠有「側堂堂,撓堂堂」之言,太常丞李嗣真曰:「側者不正,撓者不安。
自隋以來,樂府有堂堂曲,再言堂者,唐再受命之象。
」鄭樵曰:堂堂,陳後主所作,唐高宗常歌之。
〕則天皇後未受命,天下歌脗媚娘;〔永徽後,民歌脗媚娘曲,蓋隋時已有此曲矣。
脗,音武。
〕應天皇帝未受命,天下歌英王石州;〔其歌不見于史志。
忠以上初封英王,遂傅會以為受命之符。
〕順天皇後未受命,天下歌桑條韋,〔永徽末,裡歌有桑條韋也、女時韋也。
樂志:忠遂傅會以為後妃之德,專蠶桑,供宗廟事,上桑韋歌十二篇。
〕蓋天意為順天皇後宜為國母,主蠶桑之事,謹上桑韋歌十二篇,〔上,時掌翻;下同。
〕請編之樂府,皇後祀先蠶則奏之。
」太常卿鄭愔又引而申之。
〔愔,于今翻。
〕上悅,皆受厚賞。
3右補阙趙延禧上言:「周、唐一統,符合同歸,故高宗封陛下為周王;〔顯鹿二年,帝封周王,儀鳳二年,徙封英王。
〕則天時,唐同泰獻洛水圖。
〔見二百四卷武後垂拱三年。
〕孔子曰:『其或繼周者,雖百代可知也。
』陛下繼則天,子孫當百代王天下。
」〔王,于況翻。
〕上悅,擢延禧為谏議大夫。
4丁亥,蕭至忠上疏,以為:「恩幸者止可富之金帛,食以粱肉,〔上,時掌翻。
疏,所去翻。
食,讀曰坔,祥吏翻。
〕不可以公器為私用。
今列位已廣,赜員倍之,幹求未厭,日月增數,陛下降不赀之澤,近戚有無涯之請,賣官利己,鬻法徇私。
台寺之内,朱紫盈滿,忽事則不存職務,恃勢則公違憲章,徒忝官曹,無益時政。
」上雖嘉其意,竟不能用。
5三月,丙辰,朔方道大總管張仁願築三受降城于河上。
〔中受降城在黃河北岸,南去朔方千三百餘裡,安北都護府治焉。
東受降城在勝州東北二百裡,西南去朔方千六百餘裡。
西受降城在豐州北黃河外八十裡,東南去朔方千餘裡。
宋祁曰:中城南直朔方,西城南直靈武,東城南直榆關。
宋白曰:東受降城東北至單于都護百二十裡,東南至朔州四百裡,西南渡河至勝州八裡,西至中受降城三百裡,本漢雲中郡地。
中受降城西北至天德軍二百裡,南至麟州四百裡,北至碛口五百裡,本秦九原郡地,在榆林,漢更名五原,開元十年于此置安北大都護府。
西受降城東南渡河至豐州八十裡,西南至定遠城七百裡,東北至碛口三百裡。
降,戶江翻。
〕 初,朔方軍與突厥以河為境,河北有拂雲祠,〔祠在拂雲堆,因以為名。
厥,九勿翻。
〕突厥将入寇,必先詣祠祈禱,牧馬料兵而後渡河。
時默啜悉衆西擊突騎施,〔騎,奇寄翻。
〕仁願請乘虛奪取漠南地,于河北築三受降城,首尾相應,以絕其南寇之路。
太子少師唐休璟以為「兩漢以來皆北阻大河,今築城寇境,恐勞人費功,終為虜有。
」〔璟,俱永翻。
〕仁願固請不已,上竟從之。
仁願表留歲滿鎮兵以助其功,〔戌邊歲滿當歸者,留以助城築之功〕。
鹹陽兵二百餘人逃歸,仁願悉擒之,斬于城下,軍中股,栗六旬而成。
以拂雲祠為中城,距東西兩城各四百餘裡,皆據津要,〔宋白曰:東受降城本漢雲中郡地,中受降城本秦九原郡地,西受降城蓋漢臨河縣舊理處。
〕拓地三百餘裡。
于牛頭朝那山北,〔朝那山,注見二百三卷高宗弘道元年。
〕置烽候千八百所,以左玉钤衛将軍論弓仁為朔方軍前鋒遊弈使,戌諾真水為邏衛。
〔遊弈使,領遊兵以巡弈者也。
中受降城西二百裡至大同川,北行二百四十餘裡至步越多山,又東北三百餘裡至帝割達城,又東北至諾真水。
杜佑曰:遊弈,于軍中選骁勇谙山川、泉井者充,日夕邏候于亭障之外,捉生問事;其副使、子将,并久軍行人,取善騎射人。
使,疏吏翻。
〕自是突厥不敢渡山畋牧,朔方無複寇掠,〔複,扶又翻。
〕減鎮兵數萬人。
仁願建三城,不置壅門及備守之具。
〔壅門,即古之懸門也。
或曰:門外築垣以遮壅城門,今之甕城是也。
壅城之外,又有八卦牆、萬人敵,皆以遮壅城門。
範祖禹曰:張仁願築三受降城,不置壅門、曲敵、戰格。
〕或問之,仁願曰:「兵貴進取,不利退守。
寇至,當并力出戰,回首望城者,猶應斬之,安用守備,生其艮恧之心也!」〔恧,女六翻。
〕其後常元楷為朔方軍總管,始築壅門。
人是以重仁願而輕元楷。
6夏,四月,癸未,置修文館大學士四員,直學士八員,學士十二員,選公卿以下善為文者李峤等為之。
〔武德四年,置修文館于門下省,九年,改曰弘文館。
五品已上曰學士,六品已上曰直學士,又有文學直館,皆他官領之。
武後垂拱後,以宰相兼領館事,号曰館主。
神龍元年,避孝敬皇帝諱,改曰昭文館,二年改曰修文館。
上官昭容勸帝置大學士四人以象四時,直學士八人以象八節,學士十二年以象十二時。
〕使上官昭容第其甲乙,〔北齊河清新令有昭容,八十一禦女之一也。
唐昭容位亞昭儀,于九品之次第二。
是年冬,方以上官婕妤為昭容。
〕優者賜金帛;同預宴者,惟中書、門下及長參王公、親貴數人而已,至大宴,方召八座、九列、諸司五品以上預焉。
于是天下靡然争以文華相尚,儒學忠谠之士莫得進矣。
〔谠,音黨。
〕 7秋,七月,癸巳,以左屯衛大将軍、朔方道大總管張仁願同中書門下三品。
8甲午,清源尉呂元泰上疏,〔上,時掌翻。
疏,所去翻;下同。
〕以為:「邊境未甯,鎮戍不息,士卒困苦,轉輸疲弊,而營建佛寺,日廣月茲,勞人費财,無有窮極。
昔黃帝、堯、舜禹、湯、文、武惟以儉約仁義立德垂名,晉、宋以降,塔廟競起,而喪亂相繼,由其好尚失所,奢靡相高,人不堪命故也。
伏願回營造之資,充疆場之費,使烽燧永息,群生富庶,則如來慈悲之施,〔喪,息浪翻。
好,呼到翻。
施,式鼓翻。
〕平等之心,孰過于此!」疏奏,不省。
〔省,悉景翻。
〕 9安樂、長甯公主及皇後妹郕國夫人、上官婕妤,、婕妤母沛國夫人鄭氏、尚宮柴氏、賀婁氏,〔唐宮有六尚,職掌如六尚書。
尚宮二人,正五品,掌導引中宮,總司記、司言、司薄、司闱四司之官。
賀婁氏後為臨淄王所誅。
樂,音洛。
婕妤,音接予。
〕女巫第五英兒、隴西夫人趙氏,皆依勢用事,請谒受赇,雖屠沽臧獲,〔臧獲,奴婢也。
方言曰:陑、岱之間,罵奴曰臧,罵婢曰獲;燕之北郊,民而伲脾謂之臧,女而婦奴謂之獲。
〕用錢三十萬,則别降墨敕除官,斜封付中書,時人謂之「斜封官」;錢三萬則度為僧尼。
其員外、同正、試、攝、檢校、判、知官凡數千人。
〔時有員外置之官,有員外同正之官,有試官,有攝官,有檢校官。
判,謂判某官事;知,謂知某官事也。
〕西京、東都各置兩吏部侍郎,為四铨,選者歲數萬人。
〔選,須絹翻。
〕 上官婕妤及後宮多立外第,出入無節,朝士往往從之遊處,以求進達。
安樂公主尤驕橫,〔朝,直遙翻。
處,昌呂翻。
橫,下孟翻。
〕宰相以下多出其門。
與長甯公主競起第舍,〔長甯公主,上女也,下嫁楊慎交。
〕以侈麗相高,拟于宮掖,而精巧過之。
安樂公主請昆明,池上以百姓蒲魚所資,不許。
公主不悅,乃更奪民田作定昆池,延袤數裡,〔新書曰:定,言可抗訂之也。
朝野佥載:定昆池方四十九裡,直抵南山。
考異曰:新傳雲,四十九裡,直抵南山,蓋并主田言之。
今從舊傳。
〕累石象華山,〔華,戶化翻。
〕引水象天津,〔天油,謂天河也。
河圖括地象曰:河精上為天漢。
鄭玄曰:天河,水氣,精光運轉于天。
楊泉物理論曰:星者,元氣之英也;漢,水之精也。
氣發而着,精華浮,宛轉随流,名曰天河,一曰雲漢。
〕欲以勝昆明,故名定昆。
安樂有織成裙,直錢一億,花卉鳥獸,皆如粟粒,正視旁視,日中影中,各為一色。
上好擊球,〔好,呼到翻。
〕由是風俗相尚,驸馬武崇訓、楊慎交灑油以築球場。
慎交、恭仁曾孫也。
〔恭仁,楊師道之兄也。
〕 上及皇後、公主多營佛寺。
左拾遺京兆辛替否上疏谏,略曰:「臣聞古之建官,員不必備,士有完行,〔行,下孟翻。
〕家有廉節,朝廷有餘俸,百姓有餘食。
伏惟陛下百倍行賞,十倍增官,金銀不供其印,束帛不充于錫,〔錫,錫也,予也。
〕遂使富商豪賈,盡居纓冕之流;鬻伎行巫,或涉膏腴之地。
」〔賈,音古。
伎,渠绮翻。
〕又曰:「公主,陛下之愛女,然而用不合于古義,行不根于人心,将恐變愛成憎,翻福為禍。
何者﹖竭人之力,費人之财,奪人之家;愛數子而取三怨,使邊疆之士不盡力,朝廷之士不盡忠,人之散矣,獨持所愛,何所恃呼!君以人為本,本固則邦甯,〔書五弓之歌曰:民惟邦本,本固邦甯。
〕邦甯則陛下之夫婦母子長相保也。
又曰:「若以造寺必為理體,〔理體,猶言治體也,避高宗諱,以「治」為「理」。
〕養人不足經,邦則殷、周已往皆暗亂,漢、魏已降皆聖明,殷、周已往為不長,漢、魏已降為不短矣。
陛下緩其所急,急其所緩,親未來而疏見在,〔見,賢遍翻。
〕失真實而冀虛無,重俗人之為,輕天子之業,雖以陰陽為炭,萬物為銅,役不食之人,使不衣之士,猶尚不給,〔用漢劉陶語意。
〕況資于天生地養,風動雨潤,而後得之乎!一旦風塵再擾,霜雹薦臻,沙彌不可操幹戈,寺塔不足攘饑馑,臣竊惜之。
」疏奏,不省。
〔操,千高翻。
省,悉景翻。
〕 時斜封官皆不由兩省而授,兩省莫敢執奏,即宣示所司,吏部員外郎李朝隐前後執破一千四百餘人,怨謗紛然,朝隐一無所顧。
〔朝,直遙翻。
〕 10冬,十月,己酉,修文館直學士、起居舍人武平一上表請迎損外戚權寵;不敢斥言韋氏,但請抑損己家。
上優制不許。
平一名甄,以字行;載德之子也。
〔武氏之盛,載德封颍川郡王。
〕 11十一月,庚甲,突騎施酋長娑葛自立為可汗,殺唐使者禦史中丞馮嘉賓,遣其弟遮努等帥衆犯塞。
〔騎,奇寄翻。
酋,慈由翻。
長,知兩翻。
娑,素何翻。
可,從刊入聲。
汗,音寒。
使,疏吏翻。
帥,讀曰率。
〕 初,娑葛既代烏質勒統衆,〔見上卷神龍二年。
〕父時故将阙啜忠節不服,〔将,即亮翻。
啜,陟劣翻。
考異曰:郭元振傳作「阿史那阙啜忠節」,突厥傳止謂之「阙啜忠節」,文館記謂之「阿史那忠節」。
元振疏皆雲「忠節」,乃其名也。
突厥有五啜,其一曰胡祿居阙啜。
或者忠節官為阙啜欤﹖今從突厥傳。
今按西突厥亦姓阿史那氏;阙,部落之名;啜,官名也;忠節,人名也。
諸家有書阿史那阙啜忠節者,詳書之也;或書官以綴其名,或書姓以綴其名者,約文也。
〕數相攻擊。
忠節衆弱不能支,金山道行軍總管郭元振奏追忠節入朝宿衛。
忠節行至播仙城,經略使、右威衛将軍周以悌說之曰:〔唐置四鎮經略使于安西府。
數,所角翻。
朝,直遙翻;下同。
使,疏吏翻;下間使同。
說,輸芮翻。
〕「國家不愛高官顯爵以待君者,以君有部落之衆故也。
今脫身入朝,一老胡耳,豈惟不保寵祿,死生亦制于人手。
方今宰相宗楚客、紀處納用事,不若厚賂二公,請留不行,發安西兵及引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