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二百八
關燈
小
中
大
誅之。
」三思又使安樂公主谮之于内,〔安樂公主下嫁三思子崇訓,故得使之谮五王。
樂音洛。
〕侍禦史鄭愔言之于外,上命法司結竟。
〔結竟者,結其罪、竟其獄也。
或曰:竟,盡也,盡其命也。
愔,于今翻。
〕大理丞三原李朝隐奏稱:「晖等未經推鞫,不可遽就誅夷。
」〔朝,直遙翻。
〕大理丞裴談奏稱:「晖等宜據制書處斬籍沒,不應更加推鞫。
」〔處,昌呂翻。
〕上以晖等嘗賜鐵券,許以不死,乃長流晖于瓊州,〔考異曰:實錄初雲「嘉州」,後雲「崔州」;新本紀作「嘉州」;舊傳作「崔州」。
今從統紀、新傳。
〕彥範于瀼州,柬之于泷州,〔武德四年,平蕭銑,分隋永熙郡之泷水縣置泷州。
泷,所江翻。
瀼州,隋将劉方始開此路。
貞觀十二年,尋劉方故道,行達交趾,開拓夷獠,置瀼州。
州在郁林西南交趾之東,北有瀼水,以為州名。
〕恕己于環州,〔貞觀十二年,李弘節開拓生蠻,置環州,取環王國為名,屬嶺南道。
〕玄暐于古州,〔古州,亦李弘節開夷獠置。
〕子弟年十六以上,皆流嶺外。
擢承嘉為金紫光祿大夫,進爵襄武郡公,談為刑部尚書;出李朝隐為聞喜令。
三思又諷太子上表,請夷暐等三族;上不許。
中書舍人崔湜說三思曰:「晖等異日北歸,終為後患,不如遣使矯制殺之。
」三思問誰可使者,湜薦大理正周利用。
〔【嚴:「用」改「貞」;下同。
】〕利用先為五王所惡,貶嘉州司馬,乃以利用攝右台侍禦史,奉使嶺外。
比至,柬之、玄暐已死,遇彥範于貴州,〔說,輸芮翻。
使,疏吏翻。
惡,烏路翻。
比,毗至翻。
貴州,漢廣郁縣地,古西瓯駱越所居,後漢谷永為郁林太守,降烏浒人十餘萬,開置七縣,即此處也。
地在廣州西南、安南府之北,邕管所管郡縣是也。
隋分郁林置郁平縣,屬南定州,武德曰南尹州,貞觀八年曰貴州。
〕令左右縛之,曳于竹槎之上,〔槎,鉏加翻。
〕肉盡至骨,然後杖殺。
得晖,呙而殺之。
恕己素服黃金,利用逼之使飲野葛汁,〔本草:鈎吻,一名野葛。
陶弘景曰:言其入口鈎人喉吻。
核事而言,乃是兩物,未詳雲何。
嶺表錄異曰:野葛,毒草也,俗呼為胡蔓草,誤食之則用羊血解之。
陳藏器曰:人食其葉,飲冷水即死,冷水發其毒也。
彼人以野葛飼人,勿與冷水,至肥大,以冷水飲之,至死。
懸屍于樹,汁滴地生菌子,收之,名菌藥,烈于野葛。
〕盡數升不死,不勝毒憤,掊地,〔勝,音升。
掊,薄侯翻。
〕爪甲殆盡,仍捶殺之。
〔捶,止橤翻。
〕利用還,擢拜禦史中丞。
薛季昶累貶儋州司馬,飲藥死。
儋,都甘翻。
三思既殺五王,權傾人主,常言:「我不知代間何者謂之善人,何者謂之惡人;但于我善者則為善人,于我惡者則為惡人耳。
」 時兵部尚書宗楚客、将作大匠宗晉卿、大府卿紀處讷、鴻胪卿甘元柬皆為三思羽翼。
〔胪,陵如翻。
〕禦史中丞周利用、侍禦史冉祖雍、太仆丞李俊、光祿丞宋之遜、監察禦史姚紹之皆為三思耳目,時人謂之五狗。
25九月,戊午,左散騎常侍、同中書門下三品李懷遠薨。
26初,李峤為吏部侍郎,欲樹私恩,要求入相,奏大置員外官,廣引貴勢親識。
既而為相,铨衡失序,府庫減耗,〔相,息亮翻。
〕乃更表言濫官之弊,且請遜位;上慰谕不許。
冬,十月,己卯,車駕發東都,以前檢校井州長史張仁願檢校左屯衛大将軍兼洛州長史。
戊戌,車駕至西京。
十一月,乙巳,赦天下。
27丙辰,以蒲州刺史窦從一為雍州刺史。
〔雍,于用翻。
〕從一,德玄之子也,〔窦德玄見二百一卷高宗麟德元年。
〕初名懷貞,避皇後父諱,更名從一,〔更,工衡翻。
〕多谄附權貴。
太平公主與僧寺争碾硙,〔碾,急蹇翻。
硙,五對翻。
激水為之,不勞人功而自運。
〕雍州司戶李元纮判歸僧寺。
〔庸制:戶曹司戶參軍事掌戶籍計帳、道路過所、蠲符、雜傜、逋負、良賤刍笹、逆旅、婚姻、出訟、旌别孝悌。
〕從一大懼,亟命元纮改判。
元纮大署判後曰:「南山可移,此判無動!」從一不能奪。
元纮,道廣之子也。
〔李道廣見二百五卷武後萬歲通天元年。
〕 28初,秘書監鄭普思納其女于後宮,監察禦史靈昌崔日用劾奏之,上不聽。
〔監,古銜翻。
劾,戶概翻,又戶得翻。
〕普思聚黨于雍、岐二州,謀作亂。
事覺,西京留守蘇緕收系,窮治之。
普思妻第五氏以鬼道得幸于皇後,上敕緕勿治。
及車駕還西京,緕廷争之,〔守,式又翻。
緕,古回翻。
治,直之翻。
争,讀曰诤。
〕上抑緕而佑普思;侍禦史範獻忠進曰:「請斬蘇緕!」上曰:「何故﹖」對曰:「緕為留守大臣,不能先斬普思,然後奏聞,使之熒惑聖聽,其罪大矣。
且普思反狀明白,而陛下曲為申理。
臣聞王者不死,殆謂是乎!臣願先賜死,不能北面事普思。
」魏元忠曰:「蘇緕長者,用刑不枉。
普思法當死。
」上不得已,戊午,流普思于儋州,〔儋,都甘翻。
〕餘黨皆伏誅。
29十二月,己卯,突厥默啜寇鳴沙,〔靈州有鳴沙府。
武德二年,以鳴沙縣置會州,貞觀六年,州廢,更置環州,以大河環曲為名。
九年州廢,以縣還屬靈州,是年為默啜所寇,移治故豐安城。
宋白曰:鳴沙本漢富平縣地,後周于此置會州,尋立鳴沙鎮,隋立環州,以大山環曲為名。
此地人馬行沙有聲,異于餘沙,故曰鳴沙。
〕靈武軍大總管沙咤忠義與戰,軍敗,死者六千餘人。
〔托,初加翻。
〕丁〔【嚴:「丁」改「辛」。
】〕巳,突厥進寇原、會等州,〔武德二年以平涼郡會甯鎮置西會州,貞觀八年更名會州。
〕掠隴右牧馬萬餘匹而去。
免忠義官。
30安西大都護郭元振詣突騎施烏質勒牙帳議軍事,〔騎,奇寄翻。
〕天大風雪,元振立于帳前,與烏質勒語。
久之,雪深,元振不移足;烏質勒老,不勝寒,〔勝,音升。
〕會罷而卒。
〔卒,子恤翻。
〕其子娑葛勒兵将攻元振,〔娑,素何翻。
〕副使禦史中丞解琬知之,〔使,疏吏翻。
解,戶買翻,姓也。
〕勸元振夜逃去,元振曰:「吾以誠心待人,何所疑懼!且深在寇庭,逃将安适!」安卧不動。
明旦,入哭,甚哀,娑葛感其義,待元振如初。
戊戌,以娑葛襲嗢鹿州都督、懷得王。
〔高宗顯慶元年以突騎施索葛莫賀部置嗢鹿州都督府。
嗢,烏沒翻。
〕 31安樂公主恃寵驕恣,賣官鬻獄,勢傾朝野。
〔朝,直遙翻。
〕或自為制敕,掩其文,令上署之;上笑而從之,竟不視也。
自請為皇太女,上雖不從,亦不譴責。
〔考異曰:統紀雲:「安樂公主私請廢皇太子而立皇太女,帝以問魏元忠,元忠曰:『皇太子國之儲君,生人之本,今既無罪,豈得辄有動搖,欲以公主為皇太女!驸馬複若為名号,天下必甚怪愕,恐非公主自安之道。
』公主知之,乃奏曰:『元忠,山東木強田舍漢,豈足與論國家權宜盛事、儀注好惡!阿母子尚自為天子,況兒是公主,作皇太女,有何不可!』」按中宗雖愚,豈不知立皇太女為不可,何必待元忠之言!今從舊傳〕。
景龍元年〔(丁未、七○七)是年九月方改元。
〕 1春,正月,庚戌,制以突厥默啜寇邊,命内外官各進平突厥之策。
右補阙盧篏上疏,〔篏,方矩翻。
〕以為:「郄縠悅禮樂,敦詩書,為晉元帥;〔左傳:晉文公搜于被廬,作三軍,謀元帥。
趙衰曰:「郄縠可。
臣亟聞其言矣,說禮樂而敦詩書。
詩書,義之府也;禮樂,德之則也;德義,利之本也。
君其試之。
」乃使郄縠将中軍。
帥,所類翻。
〕杜預射不穿劄,建平吳之勳。
〔見八十一卷晉武帝太唐元年。
〕是知中權制謀,不取一夫之勇。
〔左傳曰:中權後勁。
注曰:中軍制謀。
〕如沙咤忠義,骁将之材,本不足以當大任。
又,鳴沙之役,主将先逃,〔鳴沙之敗,亦指言沙咤忠義。
骁,堅堯翻。
将,即亮翻。
〕宜正邦憲;賞罰既明,敵無不服。
又,邊州刺史,宜精擇其人,使之搜卒乘,積資糧,〔乘,繩證翻。
〕來則禦之,去則備之。
去歲四方旱災,未易興師。
〔易,以豉翻。
〕當理内以及外,綏近以來遠,俟倉廪實,士卒練,然後大舉以讨之。
」上善之。
2二月,丙戌,上遣武攸暨、武三思詣幹陵祈雨。
既而雨降,上喜,制複武氏崇恩廟及昊陵、順陵,〔帝既複辟,改武氏崇尊廟為崇恩廟;太後崩,廢崇恩廟。
昊陵、順陵,見二百四卷天授二年。
考異曰:舊本紀,「正月己巳,遣武攸暨、武三思往幹陵祈雨于則天皇後。
」新本紀,「甲午,褒德榮先陵置令丞。
」按長曆,正月庚子朔,無己巳;二月庚午朔,無甲午。
今從實錄。
〕因名酆王廟曰褒德,陵曰榮先;〔去年追封後父韋玄貞為酆王。
〕又诏崇恩廟齋郎取五品子充。
太常博士楊孚曰:「太廟皆取七品已下子為齋郎,今崇恩廟取五品子,未知太廟當如何﹖」上命太廟亦準崇恩廟。
孚曰:「以臣準君,猶為僭逆,況以君準臣乎!」上乃止。
3庚寅,敕改諸州中興寺、觀為龍興,〔唐會要,神龍元年,敕天下諸州各置大唐中興寺、觀。
觀,古玩翻。
〕自今奏事不得言中興。
〔示襲武氏後,不改其政也。
〕右補阙權若讷上疏,以為「天、地、日、月等字〔改制字見二百四卷武後天授元年。
〕皆則天能事,賊臣敬晖等輕紊前規;今削之無益于淳化,存之有光于孝理。
又,神龍元年制書,一事以上,并依貞觀故事,豈可近舍母儀,遠尊祖德!」疏奏,手制褒美。
〔史言中宗無是非之心。
〕 4三月,庚子,吐蕃遣其大臣悉熏熱入貢。
〔吐,從暾入聲。
〕 5夏,四月,辛巳,以上所養雍王守禮女金城公主妻吐蕃贊普。
〔雍,于用翻。
妻,七細翻。
〕 6五月,戊戌,以左屯衛大将軍張仁願為朔方道大總管,以備突厥。
7上以歲旱谷貴,召太府卿紀處讷謀之。
明日,武三思使知太史事迦葉志忠奏:「是夜,攝提入太微宮,〔姓譜:迦葉,天竺姓。
迦,居伽翻。
晉天文志,攝提六星直鬥杓之南,主建時節,伺禨祥。
三思特使志忠傅會以獻谀耳。
〕至帝座,〔太微宮中有太帝之座。
〕主大臣宴見納忠于天子。
」上以為然。
〔史言帝愚暗,為下所罔。
見,賢遍翻。
〕敕稱處讷忠誠,徹于玄象,賜衣一襲,帛六十段。
8六月,丁卯朔,日有食之。
9姚巂道讨擊使、監察禦史晉昌唐九征擊姚州叛蠻,破之,〔晉昌,漢敦煌郡冥安縣地,河西張氏置晉昌郡,隋置瓜州,改冥安為常樂縣,武德四年複改常樂為晉昌縣。
,巂,音髓。
使,疏吏翻。
監,古衡翻。
〕斬獲三千餘人。
10皇後以太子重俊非其所生,惡之;〔重俊,後宮所生,史失其姓氏。
惡,烏路翻。
〕特進德靜王武三思尤忌太子。
上官婕妤以三思故,每下制敕,推尊武氏。
安樂公主與驸馬左衛将軍武崇訓常陵侮太子,或呼為奴。
〔婕妤,音接予。
樂,音洛。
〕崇訓又教公主言于上,請廢太子,立己為皇太女。
太子積不能平。
秋,七月,辛醜,太子與左羽林大将軍李多祚、将軍李思沖、李承況、獨孤祎、〔【章:十二行本「祎」下有「之」字;乙十一行本同;孔本同。
】〕沙咤忠義等,〔祎,籲韋翻。
咤,初加翻。
〕矢矯制發羽林千騎兵三百餘人,〔騎,奇寄翻。
〕殺三思、崇訓于其第,并親黨十餘人。
又使左金吾大将軍成王千裡及其子天水王禧分兵守宮城諸門,太子與多祚引兵自肅章門斬關而入,叩合索上官婕妤。
〔索,山客翻;下同。
考異曰:「舊紀作「庚子」,今從實錄。
實錄雲:「斬關而入,索韋氏所在」。
舊重俊傳亦雲:「求韋庶人及安樂公主所在。
」今從舊
」三思又使安樂公主谮之于内,〔安樂公主下嫁三思子崇訓,故得使之谮五王。
樂音洛。
〕侍禦史鄭愔言之于外,上命法司結竟。
〔結竟者,結其罪、竟其獄也。
或曰:竟,盡也,盡其命也。
愔,于今翻。
〕大理丞三原李朝隐奏稱:「晖等未經推鞫,不可遽就誅夷。
」〔朝,直遙翻。
〕大理丞裴談奏稱:「晖等宜據制書處斬籍沒,不應更加推鞫。
」〔處,昌呂翻。
〕上以晖等嘗賜鐵券,許以不死,乃長流晖于瓊州,〔考異曰:實錄初雲「嘉州」,後雲「崔州」;新本紀作「嘉州」;舊傳作「崔州」。
今從統紀、新傳。
〕彥範于瀼州,柬之于泷州,〔武德四年,平蕭銑,分隋永熙郡之泷水縣置泷州。
泷,所江翻。
瀼州,隋将劉方始開此路。
貞觀十二年,尋劉方故道,行達交趾,開拓夷獠,置瀼州。
州在郁林西南交趾之東,北有瀼水,以為州名。
〕恕己于環州,〔貞觀十二年,李弘節開拓生蠻,置環州,取環王國為名,屬嶺南道。
〕玄暐于古州,〔古州,亦李弘節開夷獠置。
〕子弟年十六以上,皆流嶺外。
擢承嘉為金紫光祿大夫,進爵襄武郡公,談為刑部尚書;出李朝隐為聞喜令。
三思又諷太子上表,請夷暐等三族;上不許。
中書舍人崔湜說三思曰:「晖等異日北歸,終為後患,不如遣使矯制殺之。
」三思問誰可使者,湜薦大理正周利用。
〔【嚴:「用」改「貞」;下同。
】〕利用先為五王所惡,貶嘉州司馬,乃以利用攝右台侍禦史,奉使嶺外。
比至,柬之、玄暐已死,遇彥範于貴州,〔說,輸芮翻。
使,疏吏翻。
惡,烏路翻。
比,毗至翻。
貴州,漢廣郁縣地,古西瓯駱越所居,後漢谷永為郁林太守,降烏浒人十餘萬,開置七縣,即此處也。
地在廣州西南、安南府之北,邕管所管郡縣是也。
隋分郁林置郁平縣,屬南定州,武德曰南尹州,貞觀八年曰貴州。
〕令左右縛之,曳于竹槎之上,〔槎,鉏加翻。
〕肉盡至骨,然後杖殺。
得晖,呙而殺之。
恕己素服黃金,利用逼之使飲野葛汁,〔本草:鈎吻,一名野葛。
陶弘景曰:言其入口鈎人喉吻。
核事而言,乃是兩物,未詳雲何。
嶺表錄異曰:野葛,毒草也,俗呼為胡蔓草,誤食之則用羊血解之。
陳藏器曰:人食其葉,飲冷水即死,冷水發其毒也。
彼人以野葛飼人,勿與冷水,至肥大,以冷水飲之,至死。
懸屍于樹,汁滴地生菌子,收之,名菌藥,烈于野葛。
〕盡數升不死,不勝毒憤,掊地,〔勝,音升。
掊,薄侯翻。
〕爪甲殆盡,仍捶殺之。
〔捶,止橤翻。
〕利用還,擢拜禦史中丞。
薛季昶累貶儋州司馬,飲藥死。
儋,都甘翻。
三思既殺五王,權傾人主,常言:「我不知代間何者謂之善人,何者謂之惡人;但于我善者則為善人,于我惡者則為惡人耳。
」 時兵部尚書宗楚客、将作大匠宗晉卿、大府卿紀處讷、鴻胪卿甘元柬皆為三思羽翼。
〔胪,陵如翻。
〕禦史中丞周利用、侍禦史冉祖雍、太仆丞李俊、光祿丞宋之遜、監察禦史姚紹之皆為三思耳目,時人謂之五狗。
25九月,戊午,左散騎常侍、同中書門下三品李懷遠薨。
26初,李峤為吏部侍郎,欲樹私恩,要求入相,奏大置員外官,廣引貴勢親識。
既而為相,铨衡失序,府庫減耗,〔相,息亮翻。
〕乃更表言濫官之弊,且請遜位;上慰谕不許。
冬,十月,己卯,車駕發東都,以前檢校井州長史張仁願檢校左屯衛大将軍兼洛州長史。
戊戌,車駕至西京。
十一月,乙巳,赦天下。
27丙辰,以蒲州刺史窦從一為雍州刺史。
〔雍,于用翻。
〕從一,德玄之子也,〔窦德玄見二百一卷高宗麟德元年。
〕初名懷貞,避皇後父諱,更名從一,〔更,工衡翻。
〕多谄附權貴。
太平公主與僧寺争碾硙,〔碾,急蹇翻。
硙,五對翻。
激水為之,不勞人功而自運。
〕雍州司戶李元纮判歸僧寺。
〔庸制:戶曹司戶參軍事掌戶籍計帳、道路過所、蠲符、雜傜、逋負、良賤刍笹、逆旅、婚姻、出訟、旌别孝悌。
〕從一大懼,亟命元纮改判。
元纮大署判後曰:「南山可移,此判無動!」從一不能奪。
元纮,道廣之子也。
〔李道廣見二百五卷武後萬歲通天元年。
〕 28初,秘書監鄭普思納其女于後宮,監察禦史靈昌崔日用劾奏之,上不聽。
〔監,古銜翻。
劾,戶概翻,又戶得翻。
〕普思聚黨于雍、岐二州,謀作亂。
事覺,西京留守蘇緕收系,窮治之。
普思妻第五氏以鬼道得幸于皇後,上敕緕勿治。
及車駕還西京,緕廷争之,〔守,式又翻。
緕,古回翻。
治,直之翻。
争,讀曰诤。
〕上抑緕而佑普思;侍禦史範獻忠進曰:「請斬蘇緕!」上曰:「何故﹖」對曰:「緕為留守大臣,不能先斬普思,然後奏聞,使之熒惑聖聽,其罪大矣。
且普思反狀明白,而陛下曲為申理。
臣聞王者不死,殆謂是乎!臣願先賜死,不能北面事普思。
」魏元忠曰:「蘇緕長者,用刑不枉。
普思法當死。
」上不得已,戊午,流普思于儋州,〔儋,都甘翻。
〕餘黨皆伏誅。
29十二月,己卯,突厥默啜寇鳴沙,〔靈州有鳴沙府。
武德二年,以鳴沙縣置會州,貞觀六年,州廢,更置環州,以大河環曲為名。
九年州廢,以縣還屬靈州,是年為默啜所寇,移治故豐安城。
宋白曰:鳴沙本漢富平縣地,後周于此置會州,尋立鳴沙鎮,隋立環州,以大山環曲為名。
此地人馬行沙有聲,異于餘沙,故曰鳴沙。
〕靈武軍大總管沙咤忠義與戰,軍敗,死者六千餘人。
〔托,初加翻。
〕丁〔【嚴:「丁」改「辛」。
】〕巳,突厥進寇原、會等州,〔武德二年以平涼郡會甯鎮置西會州,貞觀八年更名會州。
〕掠隴右牧馬萬餘匹而去。
免忠義官。
30安西大都護郭元振詣突騎施烏質勒牙帳議軍事,〔騎,奇寄翻。
〕天大風雪,元振立于帳前,與烏質勒語。
久之,雪深,元振不移足;烏質勒老,不勝寒,〔勝,音升。
〕會罷而卒。
〔卒,子恤翻。
〕其子娑葛勒兵将攻元振,〔娑,素何翻。
〕副使禦史中丞解琬知之,〔使,疏吏翻。
解,戶買翻,姓也。
〕勸元振夜逃去,元振曰:「吾以誠心待人,何所疑懼!且深在寇庭,逃将安适!」安卧不動。
明旦,入哭,甚哀,娑葛感其義,待元振如初。
戊戌,以娑葛襲嗢鹿州都督、懷得王。
〔高宗顯慶元年以突騎施索葛莫賀部置嗢鹿州都督府。
嗢,烏沒翻。
〕 31安樂公主恃寵驕恣,賣官鬻獄,勢傾朝野。
〔朝,直遙翻。
〕或自為制敕,掩其文,令上署之;上笑而從之,竟不視也。
自請為皇太女,上雖不從,亦不譴責。
〔考異曰:統紀雲:「安樂公主私請廢皇太子而立皇太女,帝以問魏元忠,元忠曰:『皇太子國之儲君,生人之本,今既無罪,豈得辄有動搖,欲以公主為皇太女!驸馬複若為名号,天下必甚怪愕,恐非公主自安之道。
』公主知之,乃奏曰:『元忠,山東木強田舍漢,豈足與論國家權宜盛事、儀注好惡!阿母子尚自為天子,況兒是公主,作皇太女,有何不可!』」按中宗雖愚,豈不知立皇太女為不可,何必待元忠之言!今從舊傳〕。
景龍元年〔(丁未、七○七)是年九月方改元。
〕 1春,正月,庚戌,制以突厥默啜寇邊,命内外官各進平突厥之策。
右補阙盧篏上疏,〔篏,方矩翻。
〕以為:「郄縠悅禮樂,敦詩書,為晉元帥;〔左傳:晉文公搜于被廬,作三軍,謀元帥。
趙衰曰:「郄縠可。
臣亟聞其言矣,說禮樂而敦詩書。
詩書,義之府也;禮樂,德之則也;德義,利之本也。
君其試之。
」乃使郄縠将中軍。
帥,所類翻。
〕杜預射不穿劄,建平吳之勳。
〔見八十一卷晉武帝太唐元年。
〕是知中權制謀,不取一夫之勇。
〔左傳曰:中權後勁。
注曰:中軍制謀。
〕如沙咤忠義,骁将之材,本不足以當大任。
又,鳴沙之役,主将先逃,〔鳴沙之敗,亦指言沙咤忠義。
骁,堅堯翻。
将,即亮翻。
〕宜正邦憲;賞罰既明,敵無不服。
又,邊州刺史,宜精擇其人,使之搜卒乘,積資糧,〔乘,繩證翻。
〕來則禦之,去則備之。
去歲四方旱災,未易興師。
〔易,以豉翻。
〕當理内以及外,綏近以來遠,俟倉廪實,士卒練,然後大舉以讨之。
」上善之。
2二月,丙戌,上遣武攸暨、武三思詣幹陵祈雨。
既而雨降,上喜,制複武氏崇恩廟及昊陵、順陵,〔帝既複辟,改武氏崇尊廟為崇恩廟;太後崩,廢崇恩廟。
昊陵、順陵,見二百四卷天授二年。
考異曰:舊本紀,「正月己巳,遣武攸暨、武三思往幹陵祈雨于則天皇後。
」新本紀,「甲午,褒德榮先陵置令丞。
」按長曆,正月庚子朔,無己巳;二月庚午朔,無甲午。
今從實錄。
〕因名酆王廟曰褒德,陵曰榮先;〔去年追封後父韋玄貞為酆王。
〕又诏崇恩廟齋郎取五品子充。
太常博士楊孚曰:「太廟皆取七品已下子為齋郎,今崇恩廟取五品子,未知太廟當如何﹖」上命太廟亦準崇恩廟。
孚曰:「以臣準君,猶為僭逆,況以君準臣乎!」上乃止。
3庚寅,敕改諸州中興寺、觀為龍興,〔唐會要,神龍元年,敕天下諸州各置大唐中興寺、觀。
觀,古玩翻。
〕自今奏事不得言中興。
〔示襲武氏後,不改其政也。
〕右補阙權若讷上疏,以為「天、地、日、月等字〔改制字見二百四卷武後天授元年。
〕皆則天能事,賊臣敬晖等輕紊前規;今削之無益于淳化,存之有光于孝理。
又,神龍元年制書,一事以上,并依貞觀故事,豈可近舍母儀,遠尊祖德!」疏奏,手制褒美。
〔史言中宗無是非之心。
〕 4三月,庚子,吐蕃遣其大臣悉熏熱入貢。
〔吐,從暾入聲。
〕 5夏,四月,辛巳,以上所養雍王守禮女金城公主妻吐蕃贊普。
〔雍,于用翻。
妻,七細翻。
〕 6五月,戊戌,以左屯衛大将軍張仁願為朔方道大總管,以備突厥。
7上以歲旱谷貴,召太府卿紀處讷謀之。
明日,武三思使知太史事迦葉志忠奏:「是夜,攝提入太微宮,〔姓譜:迦葉,天竺姓。
迦,居伽翻。
晉天文志,攝提六星直鬥杓之南,主建時節,伺禨祥。
三思特使志忠傅會以獻谀耳。
〕至帝座,〔太微宮中有太帝之座。
〕主大臣宴見納忠于天子。
」上以為然。
〔史言帝愚暗,為下所罔。
見,賢遍翻。
〕敕稱處讷忠誠,徹于玄象,賜衣一襲,帛六十段。
8六月,丁卯朔,日有食之。
9姚巂道讨擊使、監察禦史晉昌唐九征擊姚州叛蠻,破之,〔晉昌,漢敦煌郡冥安縣地,河西張氏置晉昌郡,隋置瓜州,改冥安為常樂縣,武德四年複改常樂為晉昌縣。
,巂,音髓。
使,疏吏翻。
監,古衡翻。
〕斬獲三千餘人。
10皇後以太子重俊非其所生,惡之;〔重俊,後宮所生,史失其姓氏。
惡,烏路翻。
〕特進德靜王武三思尤忌太子。
上官婕妤以三思故,每下制敕,推尊武氏。
安樂公主與驸馬左衛将軍武崇訓常陵侮太子,或呼為奴。
〔婕妤,音接予。
樂,音洛。
〕崇訓又教公主言于上,請廢太子,立己為皇太女。
太子積不能平。
秋,七月,辛醜,太子與左羽林大将軍李多祚、将軍李思沖、李承況、獨孤祎、〔【章:十二行本「祎」下有「之」字;乙十一行本同;孔本同。
】〕沙咤忠義等,〔祎,籲韋翻。
咤,初加翻。
〕矢矯制發羽林千騎兵三百餘人,〔騎,奇寄翻。
〕殺三思、崇訓于其第,并親黨十餘人。
又使左金吾大将軍成王千裡及其子天水王禧分兵守宮城諸門,太子與多祚引兵自肅章門斬關而入,叩合索上官婕妤。
〔索,山客翻;下同。
考異曰:「舊紀作「庚子」,今從實錄。
實錄雲:「斬關而入,索韋氏所在」。
舊重俊傳亦雲:「求韋庶人及安樂公主所在。
」今從舊